第76章 水润随笔|2024
愿世间所有美好的人被这一世界美好对待。
读《传习录》一段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三维度的世界,是阴阳善恶相对的世界,万物之首灵的人类的设制也是如此。
人类的基因中似乎设定反向机制,相对的两面,有积极的思维也有消极的思维,有正面的思维也有负面的思维,有勇敢的思维也有退缩的思维,有纯净的思维也有复杂的思维,有宏伟的思维也有渺小的思维……
归结,人类思维的设制似乎有一阳一阴两种机制,一种是正向的机制(阳),一种是负向的机制(阴),趋向正向的机制,人类的灵魂才能得以升华,所以哲人提倡正念、正行(正能量)。
凡人,大致为阴阳平衡体。
修行至纯阳体,则人的灵魂得以成圣成仙成佛,到达另一个更高更自由的维度空间。
故真正的强者是能够掌控自己正向思维(意念)的人类,一步步接近纯阳体,全然放光,没有阴阳太极图中阴的部分。
其实,一些哲学家、心灵大师在世间说法,传播思想、智慧,旨在为人类身心灵的提升找寻出路。人类身心灵的能量与能力远不止现今所呈现的状态。
全然光明,应谓之无极。
·
在这一相对世界,一边体验到美好的事物,一边又体验到不好的事物,不必烦恼,坚定内核,做好自己,勇敢前行。
看《近思录通解》文中说,"吾人天生善德,以善德之心体悟大道。"不禁疑问,大道是否涵盖善恶?查询解答:
"1.大道本无善恶之分,只是万物的自然状态与规律。在这种观点中,善恶是后来由人类社会与文化所形成的概念。
《道德经》文中说"大道无情”,意味着大道是超越善恶的,它只是自然地运行,不受人类情感的影响。
2.大道包含善恶。在这种理解下,善恶不是外在于大道,而是大道自身的一部分。善恶的区分是大道展现出的不同面向,正道与邪道都是大道的体现,只是角度与侧重点不同。
这种观点认为,通过善恶的区分,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与实践大道,因为善恶是检验与指导行为的重要标准。
3.善恶与大道的关系,尽管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普遍认为善恶与大道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道通过善恶的区分,展现多样性与包容性。善恶不是用来限制大道的,而是帮助人类更深入地理解与实践大道。
综上所述,大道是否包括善恶取决于个人的哲学理解解释。无论是认为大道无善恶,还是认为大道包含善恶,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善恶的观念来更好地实践与理解大道的本质。"
又查询大道的本质是什么?解答为:
"大道的本质是自然、客观物质、以及万事万物的总源头。
在道家哲学中,大道被视为宇宙的根本原理与原则,是万事万物的共性,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而且早于天地存在。其特性被描述为“自然”,意味着它不受任何外力影响,自然而然地运行和发展。另外,大道也被认为是某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它广阔而虚隐,特立独行,循环往复,始终不渝。在更深层次上,大道被理解为构成所有物质的原始能量,即先天一气,是世间万物的原始形态。"
善德之人可体悟到大道的本质,应是万物在本源上本是一体。
有时候遇到坏人会愤世疾俗,但同时也遇到好人会为之欣慰,夸赞好人看到笑容,也看到人类社会的希望。
读《庄子》徐无鬼篇,文段中数叹被外物所困的人类。想起命理学(人的生命信息),投身人世间那一刻,即随时运前行,在所身处的环境中随境遇起伏,一出出的世间戏上演,直至停止运行的那一刻。人类也许由不得自己。故佛(开悟者)说,众生皆苦。
命理学可以大致知晓命运的走向,但也有例外,听闻算命算不准修行人,也许是修行人能清静身心,不参予世事起伏,不参予世间戏的缘故。若真修行,唯有隐遁山林,因在混浊的人世间无法清静。
繁花(华)即逝,美质不常,即便如此,众生仍在时光里演绎着坚韧唯美的人生。
.
道家思想为形而上之学,主张清静无为,无论在于个人还是治理天下。而儒家思想着重疏理社会人伦,主张进取发展的观点。
想了解儒家思想有无形而上的部分,查询得知:
儒家思想包含形而上学的成分。以下是儒家形而上学的几个关键方面:
1.心性之学:
孔孟的心性之学,将人间的仁爱之心视为形而中,而超越人间的天命观则是形而上。心学与理学作为心性之学的两条脉络,共同追求“知天命”,体现了形而上学的特质。
2.《易经》与《易传》:
《易传》为《易经》提供了宇宙论、形上学、伦理学的解释,标志先秦儒家形上学的发展。《易传》中的“道”观念,不仅是道德的体现,也具有了形上学的意义。
3.形而上学的演变:
儒家思想随时代变化而发展,其理论建构日渐精熟。然而,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未必完全适应于当代社会生活,因此需要解构和重建。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不仅关注道德实践,也包含了丰富的形而上学思想,这些思想通过心性之学、《易经》及其解释《易传》等方面得到体现。"
多有世人内心及骨子里传承着道家思想,而行事在外则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尽管现今世人抨击儒家思想,但生活在繁杂的人世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铿锵有力的儒家思想精髓引导着人类生命及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进阶。
备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四年四五月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