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宁侯谋反
政务殿,相国李国忠,上将军战不败,国尉王骏等人具已到齐。
几人相互看了几眼,也没有多言,都在心中猜测帝昊召见他们所谓何事?
不久,门口李忠高唱:“王上到。”
话音刚落,帝昊带着章德两人进殿,大步行到主位。
还没等李国忠几人行礼,便肃然道:“事急从权,诸位卿家请落座,孤得到消息,宁侯有谋反之意。”
“什么?”
“怎么会?”
国蔚王骏和凤明哲两人惊呼出声,唯有李国忠和战不败两人淡定从容,只是相互对视了一眼。
帝昊见两人这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便问道:“老师和战老将军莫非早已知晓?”
李国忠拱手道:“回王上,臣两月前收到安阳郡内安阳城主的奏疏,奏疏上说晋阳城米价上涨一倍,连安阳城都受到影响。臣那时便派人前去暗中调查,调查结果是宁侯府在暗中收购粮食。除此之外,还有商队从北方运粮及兵器到晋阳城,那支商队老臣也派人调查了,是卫国商队,想来是卫国在暗中支持。”
“对于宁侯之事,半月前老臣已同赵老将军商议过,暂时按兵不动,暗中准备,等起起兵再以雷霆之势将其覆灭。以震慑昊国宵小之辈。”
帝昊听了,看向右下首案几后的战不败,见战不败微微点了点头。
帝昊心中顿时有些不舒服,这么大的事,李国忠竟然没有禀报自己,看来在他心中,依旧当自己是不懂事的小孩,那怕自己做了那么多,也不足以改变他对自已的看法。
不过见到王骏同凤明哲也同样一副迷茫样,心中好受了些。
只是比较不解的是,竟然连战不败都没有通知自己,难道连他也认为自己知道了会义气用事不成。
他们还真当自己是不懂事的少年啊。
帝昊心中虽有诸多不满,也只得道:“既然老师皆安排妥当,孤也就放心了。”
“报~”
“报~”
“报~”
三声大报由远及近,殿中众人全都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禀王上,晋阳急报,宁侯谋反。”
殿外内侍刘忠的声音传了进来。
殿中顿时寂静无声,唯有帝昊左手让的长使令执笔耍耍书写起来:昊王昊元年,五月四日,宁侯谋反。
帝昊神情一肃,看了眼殿中几人,说道:“进来。”
守门的两名内侍打开殿门,刘忠双手捧着竹筒急布朝帝昊主位送来。
李忠上前去接过竹筒,返回王案让,恭敬递给帝昊。
帝昊接过,看了眼被蜡密封好的竹筒,迅速打开筒盖,取出里面的羊皮卷。
快速将羊皮卷摊开阅读起来,看完后陷入沉思,将羊皮卷递给一旁的李忠。
李忠连忙接过,送到左列案首李国忠的手中,李国忠也不多话,接过后快速观看起来。
不一会,殿中众大臣全都观看完毕。
李国忠率先言道:“王上,诸位同僚,此事老夫同上将军已有定计,不消一月,叛乱必平。”
“那就有那劳相国了,孤会下道诏书:平乱之事,全由相国统摄裁处。”帝昊还能说什么,只得盼望战不败早日平定叛乱,安抚人心。
“谢王上。”李国忠起身奉命。
李国忠得了王命,也不在客气,转身高声道:“御前内侍何在?”
“请相国大人吩咐!”守在殿门口的两名内侍转身弯腰道。
“传太仓令,廷尉府,国正监,御史大夫等前来政务殿议事。”
虽然他和战不败已商议好大致计划,可出兵平乱乃是国之大事,牵扯太多,粮草运输,后勤保障等各方协调,并非可以轻易决断,需要举行庭议,拿出套方案出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方能平定内乱。
“尊相国号令。”两名内侍应道。
不久,新任太仓令杜正康,老廷尉冯严,国正监王镇,御史大夫沈相言等人全部到齐。
一番礼之后,在相国主持之下,商议起平乱计策。
相国李国忠已有腹稿,率先道:“老夫有平叛三策,第一策,向大昊三郡各城发布通告:‘帝溪身受王恩,大逆不道,率众作乱,有负王恩,臣民共弃之。免去其宁侯爵位,开除族籍,不再为帝氏王族之人。’。第二策,天下之人,不论贵贱罪则,若能取其人头者,赐百金,封其为一城之主。第三策,昊国安阳郡各诸侯能参与讨伐立大功者,可封上卿之位。”
果真不愧是一国丞相,一出手就坏其名,乱其心,树万敌。
若是李国忠的三条计策用的好帝溪将会陷入万人皆敌的地步,名声坏了,晋阳百姓不会支持他,安阳郡的百姓防备他。
第二策更是让帝溪寝食难安,连睡觉时都担心自己的身边人和部下会不会拿自己的人头去昊天城邀赏,乱其军心。
第三策则是将可能和帝溪结盟或者倒向帝溪的诸侯们拉到朝廷这一边来,不仅让朝廷实力大增,还将帝溪大军变成一支孤军。一支孤军久战必败。
群臣们相互商议一番,俱都说道:“相国深谋远虑,我等佩服。”
李国忠不理那些废话,苍老的声音再次于大殿中响起:“诸位认为平乱大军几何为好?”
“逆贼举兵虽说举兵五万,然晋阳城才十五万人,青壮都不及四万。帝溪哪来的五万大军,最多三万,还是一些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情报上的五万大军人数王骏嗤之以鼻,他虽只掌管江夏大营的六万大军,以及江夏郡的防务,但他对于安阳郡的情况还是很了解的,整个安阳郡根本就拉不起正规的五万大军。
王骏又接着道:“以下臣之见:不必兴师动众,从江夏大营调动三万大军足以。”
大田令说道:“叛贼虽不及五万大军,然朝庭只派三万平乱是否有些托大。以严之见,再调遣两支护都卫加上江夏大营三万,共四万大军前往晋阳平乱,再由一位老成持重的将军担当统帅,应当无忧也。”
大田令话刚说完,凤明哲忙道:“大田令此言差矣,非常时期,护都四卫不可轻动。依明哲之见,三万人足以。安阳郡必然还会有其余诸侯参战,帝溪小儿不足为虑。”
众人俱是点头,朝廷最担心的不是帝溪叛乱,而是怕帝溪登高一呼,诸侯相继造反,引发连锁反应。
因昊明王的国田制的国政,昊国太多诸侯对朝廷不满,这次若是全都揭竿而起,那昊国就真的是有灭国之危了。
为了以防万一,昊天城外的护都卫绝不能调动,这是在坐大半朝臣的共识。
当务之急是要以雷霆之势扫平内乱,震慑昊国宵小。
战不败知道该自己出马了,这场庭议主要是走个形式,灭敌之计他早有定计:“时不待我,王上,相国,臣愿率三万大军前往晋阳平乱。”
“有老将军出马,晋阳无碍也。”李国忠郑重道:“老将军放心,平乱交付于你,后方有我,定不会让老将军少一支箭矢,一粒粮食。”
战不败微震,见李国忠言语神色认真,不似作假,气坚定:“也请相国放心,一月之内,晋阳必平。”
“有老将军这句话,老夫就放心了。”虽然两人先前虽商议过,战不败也不曾表明要亲自出征。
庭议之上得到战不败的承诺,让他心中宽心不少,毕竟战不败可是十大神将之一,一身军事才能,昊国无人能及。当他决定出征那刻,晋阳叛乱结局已定。
如今自己需要做的便是统筹后方,保证前方大军的一切所需及时送到。
李国忠神色严肃,高声道:“国蔚府王俊接令。”
“下臣接令。”王俊急忙出列道。
“令你统管运粮大军,定要将军粮及时运送到前线大军,若有差池,国法不容。”
“定不负相国信任。”王骏拱手道。
“少府令接令。”
一位老者出列道:“下臣接令。”
“盔甲器具由少府检查清点,前线大军中若是出现劣质器具,兵器不足,本相绝不容情。”李国忠双瞳锐利,
少府令一个哆嗦,忙道:“请相国放心,下臣亲自查验,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李国忠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这可不是无的放矢,五十年前,昊卫交战,昊国就因为兵器质量太差,导致昊国惨败。
李国忠又接连下了好几道命令,安排妥当后,这才转身对帝昊拱手道:“王上认为老臣安排如何?可还有需改正之处?”
帝昊起身,郑重一礼,道:“有劳相国了。”
说完,令一旁的李忠将虎符取来。
李忠从长使令手上接过打开的木盒,来到帝昊身侧,帝昊双手取出铁制虎符。
对着下方的战不败肃然道:“战不败何在?”
“臣在!”
“接虎符!”
战不败立马上前,恭敬从帝昊手接过虎符,唱道:“臣战不败接虎符。”
帝昊将虎符交给战不败,说道:“爱卿此去,平叛虽重,已身为先。”
战不败虽说年过五十,征战无数,帝昊的这句话还是让他心中一阵暖流流过。
“王上静侯一月,臣必提帝溪人头来见。”
战不败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回了一句话表明他的态度。
这次庭议结束了,众大臣快速离去,各司其职,各勤政事,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好充足的准备。
唯有帝昊还矗立在政务殿王案后,像个闲人,无所事事。
“昊国文有李相国,武有战不败。孤曾经所为笑饵也。”
帝昊淡然一笑,衣袖轻甩,转身回内殿,继续看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