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昊国朝议
朝天殿,雕梁画栋,龙飞凤舞,不仅使用了黄彩琉璃瓦制作的装饰物,而且殿顶的岔脊兽是唯一十样俱全的。
朝天殿中有十八根大柱,上面雕刻有龙和凤,“龙”它是皇权神圣的象征;取“凤”也是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大殿中既磅礴大气又威严无比,让人望而生畏。
朝天殿内的布局,从殿门进殿到君王主位下的台阶中央铺有各种图案的地毯,地毯两旁有蒲团二百多个,是大臣们跪坐议事所用。
跪坐又叫正坐,表示正式庄重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君王同样以跪坐议事,有“君视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之意。
地毯最北面就是台阶,五道阶梯上是个小平台,平台在往上走三道阶梯才是君王主位。
帝昊行至主位,主位之下的平台上的李忠用那尖锐的声音高声道:“今日朝议,现在开始。”
群臣率先礼道:“参见王上,王上万年。”
帝昊还礼,:“诸位臣公有礼,请坐。”
“谢王上。”
帝昊先坐下,群臣才跪坐在自己的蒲团之上,每位大臣都持有白玉象牙牌。
有事启奏时,持象牙牌拱手即可。若是领命自然要起身出列,站在大殿中央躬身受命,以表对君王的尊重和自己全心办事之意。
帝昊环视群臣,高声道:“诸位臣公可有事启奏?”
“禀王上,臣有事启奏。”台阶下矗立一旁的高云转身面向帝昊拱手道。
他是王宫大统领,有资格配剑上殿,站在台阶下方左侧,防备歹人行刺。
“准。”
帝昊淡淡道。
“忠义侯举兵谋反,其中兆氏,厉氏,甘氏三大家族全部参与,朝中还有三十多位大臣,以及各地城主皆有参与。如今昊天城内参与之人已全被拿下,这是兆氏家族嫡系兆康所招供的叛逆名单,请王上定夺。”
说完拿出一卷竹简奏扎,恭敬双手奉上,这才是叛徒招供的供词,帝昊在太庙广场拿出来的证据是忠义侯府邸之人偷偷送来的。
而兆康并未和厉驷等人一起逃命,他是在兆氏府邸被凤明哲抓获的。
李忠急忙下来双手接过,返回帝昊身侧,恭敬递了过去。
帝昊接过一看,脸色愈来愈沉,没想到参与之人比想象中的还要多,这样也好,全部拿下,免得日后再找罪名。
帝昊又再一次为他那英明神武的父王感到敬佩,为何,世族之人把持大权,官位。可昊明王上位,不仅推动变法,还大力提拔庶族之人,让他们在朝中为官,在各地担任城主。
如此一来,世族遭到清洗,大昊的整个框架依然还在,各地被世族架空没有实权的城主,从今往后将会大权在握。
朝中年轻一辈更是占了三分之二,正是胸怀大志,野心勃勃的年纪,昊国经此劫难反而焕发了新的生机。
不得不说帝坤布局之远,眼光之毒辣,天下少有,接手的若不是已经是个烂摊子的昊国,他带领昊国成为中等国的心愿未必不能实现。
听完高云的话,帝昊低头思索起来,要杀人,谁都可以下令,此次牵扯之下,定会有五万多人被斩。昊国才百万人口,五万人已经是二十分之一的人数了,这个命令最好不是自己所下。
自己想要强大昊国就不能背负一个弑杀的名头,更何况自己才十岁,若是传遍天下,谁人还敢忠心自己愿为昊国效力,还谈何强大昊国。
帝昊心中已有主意,道:“孤自知年纪尚幼,心智能力皆不能让臣民信服,还需听诸位臣公的教诲,多多锤炼,然父王遗诏,朝中国政由相国大人总摄,孤自不可违背父王遗命。忠义侯谋反一事,全权交由相国府处理。众卿以为如何?”
诸位大臣没有想到帝昊会如此绝断,若是帝昊真要插手此事他们也会以先王遗命阻止帝昊,毕竟其年纪实在太小,不能服众。
若是真让他下令,以他在太庙广场的可怕行径昊国岂不是要血流成河,天翻地覆。
想起太庙广场时的一幕,众臣浑身一颤,那时的帝昊真是可怕,如同魔鬼。
李国忠坐在左列第一个蒲团之上,闭目养神,听到帝昊的话,猛的睁开双眼,朝王位上的帝昊看了一眼,意味深长。
然后起身出列,一拜,“老臣谨遵王上之令。”
后又转身对着群臣,道:“廷尉府廷尉何在?”
昊国廷尉府的职责是管理刑狱,负责司法,抓人审理案件等。
“下臣在,不知相国大人有何吩咐?”
廷尉府老廷尉冯严出列道。
“忠义侯谋反同党之人全由廷尉府审理判决,不得有误。”
冯严偷偷的看了王位上的帝昊,见其没有反对,心里松了口气。
“下臣领命。”
“国尉府王骏何在?”李国忠又是一声大喝。
“下臣在。”一位中年汉子紧忙出列道。
国尉府,掌管各城守军,以及大军的日常管理,这里的日常管理就是昊国大军没有打仗之时是由国尉府管理。
国家发生大战,或者是需要调兵遣将就是由上将军府的人担任将军,到时整个军队的权利移交上将军府掌管。
“令国尉府协同廷尉府抓捕各地叛逆。”
“诺。”王俊应道。
李国忠吩咐完,转身对帝昊礼道:“王上以为如何?”
帝昊轻轻一笑,“一切皆由相国做主。”
李国忠转身,眼神凌冽,话语平淡,却是不容置疑。
“诸位同僚可有意见?”
大臣们打了个冷颤,“我等附议。”
这时,坐在右派第五位的昊天令凤明哲起身道:“禀王上,相国,帝天赐虽身为忠义侯义子,却并未参与谋反,反而恪尽职守,在北城门外诛杀了叛逆厉驷,以及三大世族嫡系,请我王念其忠心,赎其死罪。”
“帝天赐年纪轻轻便战功累累,更是我昊国后起之秀,其还大义灭亲,护卫昊国,孤以为将其贬到南面边境,防备南蛮,护卫我昊国安危。当然这一切还是由相国做主,孤只是发表意见,相国如何决断,孤自不会干涉。”主位上的帝昊迫不及待的率先说道。
群臣心里虽然不满,可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还能反对吗?
“臣等附议。”
“附议。”
“附议”
“那就如此吧,将帝天赐贬为南郡荒城城主,总领荒城一切军政。”
李国忠的话一出,群臣愣了,你这和没有贬职有何区别,可自己都附议了,总不能再次反对,自己打自己脸吧。
“此事交由御史府负责。”
御史府,掌握律令并监察百官,还掌官员升调之职,权利极大,对丞相府和君王负责。
“下臣遵命。”
御史府御史程文出列领命。
诸事毕,帝昊在王位上威严问道:
“可还有事要议论?”
“禀王上,臣有两事请王上定夺?”李国忠禀道,
“何事?”
“其一,帝云谋反身死,上将军职位空悬,上将军府的官吏牵连者众多,关系重大,如今当务之急就是要选出新的上将军,让其整顿上将军府,统管全国兵马,以安军心。此事刻不容缓,还请我王速断。”李国忠语气严肃,郑重无比。
“相国可有人选?”
“老将军战不败是我昊国的神话,可以请其出山担任上将军府一职。”
李国忠说起这人时,那语气都是无比的崇敬。
“什么?”
“是他?”
“当年那事让他心灰意冷,发誓永不回都。他会同意吗?”
“是啊,战不败啊,这名字是多少人的噩梦,天下九国,十大神将之一的战不败,若不是相国大人提起,我都快忘了他老人家的存在了。”
帝昊知道战不败,当年吴国二十万大军压境,昊国五万大军调动不及时,老将军独自一人前往东明城,矗立于东明城上,让吴国二十万大军不敢前进一步,这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然而吴国的统帅惧怕战不败的威名,不敢进攻只有三万守军的东明城,二十万大军就此被吓退了。
后来吴国得知东明城只有三万大军,视为奇耻大辱,第二年举兵二十五万,势要灭昊,斩杀战不败。
老将军临危受命,率军七万,前往东明城阻敌,斩杀十万敌军,俘虏六十五万,己方死伤不到两万,这是他的封神之战。
各国兵制,分为上军,中军,下军三军。
上军是负责杀敌作战的将士,中军之人只负责行军,战时的警戒。
下军就是佣兵,跟随上军,负责损坏的兵器修理,兵器运输,修建防御工事,做饭等活计,兵器一般都分不到他们手里。
昊国的七万大军指的是上军,上军才是精锐,敢打敢杀,中军和下军是辅军。平均一位上军将士有两个辅兵。昊国出动七万大军,总共出动人数为二十一万,还不包括后勤运输军粮的队伍人数,这已经是昊国倾尽全国之力的一战。
昊国百万人口,妇女,老人,小孩,青壮,可以说青壮比例是四比一,也就是说昊国只有二十五万青壮。
当年那场战争老人妇女都入伍运粮,昊国能胜,是何等艰难。
吴国二十五万大军,出动人数为七十五万,所以才有战不败斩杀敌军十万俘虏六十五万之事。
正是种种原因,战不败封神,天下九国共十大神将,他位列第三,下等三国,昊国是唯一一国拥有神将的,另外的卫,鲁两国只有卫国有一名将。
至于帝云的战神称呼,是一种尊称。
帝昊也是疑惑问道:“相国有办法请老将军出山?”
李国忠回道:“臣没有办法,王上前往,有希望成功。”
“何意?”
“因为先王和忠义侯都是他老人家的弟子。”
李国忠的话就像扔入平静池塘的大石头,掀起波涛骇浪。
“怎么会?”
“从没听说啊……”
“怪不得先王和忠义侯的兵法如此了得,竟然是他老人家的弟子。”
帝昊也是震惊无比道:“这事老师是如何知道的,这么多年来,虽然有无数猜测,可还没一人敢断定。”
李国忠眼中闪过一抹哀色,继续道:“老臣敢说出来,自然是有百分百的把握,当年老将军不愿意收先王和忠义侯为学生,还是先王爆出自己的王族公子身份,老将军才愿意收两人为学生。”
“此可见,老将军嘴上说痛恨昊国,其实心中是有大昊的,且老将军和王上渊源颇深,此事恐怕还需要王上亲自前往东明城,请老将军出山。”
帝昊一听觉得在理,道:“此事孤准备一番就出发,相国的第二件是何事?”
李国忠道:“朝中大臣各地城主参与叛乱者将近五十人,应立马选拔能臣接替这些人的职位,稳定局势。”
帝昊一听都明白了,李国忠这是让自己授权他主事权利,让他名正言顺。
道:“一切皆由相国做主便可。”
没办法,他不同意也没用,遗诏在哪里摆着的。
“老臣定不负王上信任。”
李国忠恭恭敬敬一礼。
“诸卿可还有事启奏?”
“臣等无事。”
帝昊朝李忠示意,李忠上前两步,高声道:“退朝。”
群臣全部起身,弯腰礼道:“恭送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