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跨境园区投资的理论基础
跨境园区是一种以产业集群式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兴形式,是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境园区投资的理论基础主要从企业视角出发,梳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产业理论,回答三个问题:企业为何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到哪里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本章将运用相关国际投资理论解释跨境园区产生的动因,跨境园区的区位选择及其产生空间集聚效应,具体如图2-1所示:
图2-1 跨境园区投资的理论基础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从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角度来看,跨境园区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的国际投资模式,故对外投资理论可以成为跨境园区投资的理论基础。金德尔伯格(Hymer-Kindleberger)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最早阐述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即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更大范围内获得利润。据刘乃郗等基于企业行为的视角下,在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前沿进展的文献总结中认为,新古典理论体系中关于企业开展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归纳为四方面:市场寻求型、效率获取型(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自然资源获取型、战略性资产获取型(技术或先进经验获取)。
(一)市场寻求型
企业可以通过对外贸易或对外直接投资来实现开拓海外市场,而促使企业采取对外直接投资路径实现市场开发目标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国际商品市场中存在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都可能导致企业通过国际贸易来寻求市场开发所遭遇更高的成本,从而迫使企业前往需要开发市场的东道国开展国际直接投资。东道国可能对某些商品实施了配额制度或其他非关税壁垒的管理,这就迫使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前往东道国进行投资以实现市场需求的目标。
(二)效率获取型
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效率获取(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企业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获取效率:第一,Buckley&Casson在市场交易成本的企业成因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在国际市场为不完全竞争市场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跨国公司的方式将交易成本内部化,从而企业经营效率提高。第二,海默(Stephen H.Hymer)认为处于不完全经济的国际市场条件下,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获得垄断超额利润。第三,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在产品工艺及技术较为成熟的阶段,企业若将生产迁移至交易成本更低的国家进行生产将提高经济效率。而小岛清(Kiyoshi Kojima)提出了边际产业迁移理论,其观点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率。
(三)自然资源获取型
资源利用型为主的企业最重要的莫过于占有资源及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类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寻求规模经济优势。对于所有资源密集型企业而言,企业可以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占有上游资源所有权,提高规模经济。第二,国际商品生产的盈利空间。罗伯津斯基(Rybczynski)提出了罗伯津斯基定理,该定理认为因为各国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国际最优商品生产必定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只要国际商品生产存在盈利的空间,则企业就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四)技术或先进经验获取型
邓宁(Dunning)认为企业资产分为普通要素资产和战略性资产,战略性资产是由企业的销售网络、品牌价值、技术实力、管理经验、公司信誉等组成的知识性资产。获取战略性资产对于解释目前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对外投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到中国跨境园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建立园区的动机也主要是上述四种动机的结合。为了降低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到东道国寻求海外市场。企业以跨境园区的形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另一原因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规模经济,在当地建厂设园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源优势具有极大吸引力。例如,中国在非洲的跨境园区就充分利用了非洲丰富的矿产、木材、橡胶等资源,以及关税较低、壁垒较少的优越贸易条件。而位于东南亚的跨境园区较多是以服装纺织、机械电子等为主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可以享受东南亚地区丰富且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以降低成本。
二、跨境园区的区位选择
跨境园区区位选择,主要解决的是“企业去哪里投资”的问题。区位选择理论主要有邓宁(Dunning)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周期理论;引力模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波特的“钻石模型”也可以为这一问题提供解答。
从本质上来说,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是由当初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所决定的。对于想要获得成本优势的企业来说,跨境园区的区位一定会选择位于成本更低的地区,而对于想要获取资源优势或战略性资产的企业来说,跨境园区的区位通常选择位于自然资源更丰富或战略性资产较充裕的国家。例如,巴基斯坦海尔家电工业区,以轻纺服装、机械电子等为主导产业的柬埔寨太湖国际经济合作区,以电子信息和服装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越南中国(深圳)经济贸易合作区,以冶金、建材、机械为主的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等,其跨境园区区位均位于拥有成本优势或自然资源丰富的经济体。
(一)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邓宁教授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具体包括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市场内部化优势,即所谓的OLI模式,可以作为跨境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需满足以下三个假设:
第一,该企业比东道国企业具有所有权优势。所有权优势即企业占有某种财产权或无形资产的优势,具体表现为:(1)企业规模优势;(2)企业的组织管理优势;(3)多样化经营优势;(4)技术优势;(5)垄断优势。所有权优势不是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故在此基础上邓宁又提出了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第二,企业直接投资获得的收益大于转让或出租给当地企业所能获得的收益;内部化优势是企业在拥有所有权优势的基础上,将所有权优势转化为内部化优势的能力。
第三,企业优势要能与东道国的要素相结合,产生1+1>2的效应,否则企业会选择出口而非直接投资。区位优势是指存在特定国家或地区出口障碍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比出口更有利的因素,区位优势包括要素禀赋、文化、政治、法律及制度环境等方面。
从表2-1中可知,当三种优势同时具备时,称为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OLI要素假设,同时具备该三要素的东道国即为跨境园区最佳的区位选择。
表2-1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优势划分
跨境园区的区位选择主要集中于“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跨境园区体现了中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根据邓宁的理论,只有当企业所有权优势与国外的区位优势相结合,才能有效快速提升两种优势的生产力。从这个视角出发,跨境园区的建设是在发挥中国企业所有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区位优势。
(二)引力模型在解释跨境园区区位选择中的应用
引力模型是将物理中的牛顿万有引力引入经济学理论而成立的一种理论假说,用以解释人们在空间地理上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之间的相互影响。引力模型表示,两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规模与经济体规模(GDP)呈正比,而与两者之间的地理距离呈反比。这个模型在很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中得到印证,在贸易、空间布局、区位选择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蒋冠宏、蒋殿春利用2003—2009年中国对95个国家的OFDI数据,基于引力模型考察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结果发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OFDI具有市场和资源动机,而对发达国家具有战略性资产寻求动机,且地理距离对OFDI具有负向影响。立足于地理距离的角度,引力模型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释跨境园区区位的选择。
中国跨境园区多布局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除了得益于东道国的市场发展潜力、技术水平、劳动力成本、文化环境和我国企业的规模之外,也有空间距离角度的考量。“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涉及俄罗斯、蒙古和中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等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且与中国地理距离相对较近,并且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所以将跨境园区多设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减弱地理距离对企业OFDI的负面影响。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美国学者雷蒙德·维农于1966年提出的,解释了为什么企业不选择出口而选择国际直接投资。他将产品分为三个阶段: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创新阶段的企业会因为新产品的研发在国内占有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优势,并且需要改进和了解市场,从而选择在国内进行;产品成熟阶段企业生产已经形成规模,企业的技术垄断优势有所降低,国内市场需求也逐步饱和,此时选择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产品标准化阶段企业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完全丧失,市场竞争主要转移到价格和成本两个方面,这时企业会选择人力资源成本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以降低成本,获取收益。
中国跨境园区的产业定位大多以衣鞋制造、家电制造和机械五金等在国内拥有比较优势且发展相对成熟的门类为主。这些行业已经处于产品的成熟阶段或标准化阶段,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并不再需要继续开拓国内市场。若此时企业选择走出国门,在东道国建立工厂并设立园区,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利用东道国丰富的资源条件及产生集聚经济,显著提高利润率。
(四)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小岛清教授以日本直接投资为对象,并在比较研究美国、日本直接投资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投资理论,也称为产业选择理论或是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强调国际分工原则的重要性。
小岛清对美国和日本直接投资进行了比较,他认为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截然不同,日本的OFDI能够直接促进其贸易额的增加,而美国的OFDI与贸易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此区别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是其优势产业,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从那些即将丧失或是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行业开始,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东道国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这样可以发挥投资母国和东道国的比较优势,从而使双方获利。小岛清认为一个国家应加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出口,应对外直接投资资本国边际产业,利用东道国当地的比较优势,进一步拉大两国的相对生产成本,从而为两国之间的贸易创造条件。
结合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一国只会将在本国基本饱和或是即将失去竞争力的产业进行转移,并不可能将核心技术一并转移。这样,对于处于相对技术劣势的国家想要实现技术的进步,带动经济的发展,需要利用引进和走出去的机会,进行沟通交流、模仿和创新。
比较优势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园区建设的区位选择。“一带一路”倡议为这一理论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平台,中国将国内在某些领域成功的经验与大家共享,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平台,避免了对外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弊端。中国跨境园区的类型多集中于中国的优势产业,并且与东道国当地的比较优势形成互补,从而共同促进两国经济发展。
(五)波特“钻石模型”
“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分析了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何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指出影响竞争力最大、最直接的就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援产业与相关产业、企业战略及结构四种基本要素。具体而言:
(1)生产要素条件即产业所必备的竞争要素,例如熟练的劳动工人或者基础设施建设等。
(2)需求条件即本国市场的需求。
(3)支援产业与相关产业,即该国是否具备这些产业以及是否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4)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图2-2 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
中国的跨境园区之所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就是因为其满足波特提出的四大基本要素。(1)首先是要素条件。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可以归纳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例如,江苏其元集团在非洲建立的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开启了中国企业在非洲兴建工业园区的先河。非洲的埃塞俄比亚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并且成本较低,成为吸引中国企业建立跨境园区的热土。(2)需求条件,埃塞俄比亚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对于各类工业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过去十多年间,需求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3)相关、支持性产业。东方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目前已经吸引了7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创造了近万个工作岗位。(4)企业战略、结构及同业竞争。经过10年的规划运营,江苏其元集团通过整合行业资源,以纺织、皮革、农产品加工、冶金、建材、机电产业为发展重点,逐步建立成适合埃塞俄比亚甚至非洲市场需求的产业链。此外,中国在白罗斯的中白工业园区、越南的龙江工业园区等跨境园区的成效也十分显著。
三、产业理论
当下,中国面临着传统行业过剩产能,亟待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实现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崭新的途径,而跨境园区则是推动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实施的重要平台。跨境园区的建设可以使得我国发展成熟的产业转移至国外,在拥有丰富资源且需求旺盛的东道国建立园区,既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了解决途径,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产业集群的跨境转移与全球产业转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目前认可的全球已经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对各国各地区的产业集群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产业转移的集群路径也较为清晰。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产生了诸多经典理论。
关于产业转移的动因,阿瑟·刘易斯分析发达国家之所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主要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而导致的。小岛清于1978年提出了著名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边际”的含义为该产业在本地已经失去了比较优势,为了在别国重新获得比较优势而进行对外投资,故边际产业是最适宜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弗农将产品的发展周期分为创新、成熟、标准化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本国生产仍具有竞争力;第二阶段,应根据生产优势转移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生产布局的改变,若该产业在本地生产仍具有优势可保留,若失去优势则考虑转移出去;第三阶段,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此时最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对外转移。这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多被区域经济学家应用于解释区域产业布局和转移问题。
(二)产业集群理论
1.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
近年来产业集群现象在我国兴起,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问题的热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将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或五个阶段,由于生命周期中产业集群不同方面的演进涉及技术、创新、产品等,不同学者对生命周期划分方法有差异。其中,1998年,Tichy G认为包括产生、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这种划分普遍得到了认可。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对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驱动因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产业集聚的技术;集聚带来的经济性演变;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因素。Abemath和Utterback在1975年提出A-U模型,将产业集聚划分为流动、过度和确定三个阶段,提出生命周期过程中产品创新比重不断增加直至达到规模效应,将产业技术的演进作为最重要的驱动因素。也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演进的驱动因素是企业集聚的经济性,集群内的企业数量在达到临界点之前,每个企业产生外部经济性,即每个新进入的企业能为集群带来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和知识的共享。但超过这一临界点时,新迁入的企业则体现为一种损害。
2.产业集群网络理论
产业集群发展趋势越来越呈现网络化态势。吴德进和严谨将集群网络定义为根据专业化分工,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形成具有产业关联性的关系集合。杨玉兵和潘安成认为集群网络更多地体现了集体学习的功能,其将各种信息和知识在集群企业中共享。集体学习理论认为,集群组织间合作以企业之间积累关系为基础,集体学习行为不仅能够帮助提升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提高了企业生产活动中知识转化率。集群网络对集群竞争力影响的研究从资源要素层面拓展到了企业关联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