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的“心动”是什么?
如果不是“心脏”在跳,那心前区的搏动究竟是哪个器官造成的?古时的答案是胃之大络,即由胃腑直接分出的大络脉。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道:“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日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胃经的大络,叫作虚里,始于左乳下,在上络于肺,其脉搏动应该是脉的宗气。如果跳得极快,说明病在膻中;若跳动时止,位置发生横移的,说明体内有积块;如果不跳了,人很快就会死亡。另外,如果左乳下虚里处脉搏跳动剧烈到让衣服振动,则代表宗气(胸气)外泄了。
古人自然是知道“心脏”跳动的重要性的,“绝不至”者预示着死亡的来临。但他们始终未想到跳动的是心脏,而坚持认为是胃,因为胃靠消化和吸收获得了力量,继而“跳动”。
那么古人认为真正的“心动”是什么?《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高祖之东垣,过柏人,赵相贯高等谋弑高祖,高祖心动,因不留。”汉高祖去东垣的途中,经过了柏人(今河北柏乡县西南)这个地方。当时赵国的相国贯高等人要谋杀汉高祖,就藏在柏人行馆的夹壁墙里。汉高祖感觉“心动”异常,得知所在的地方叫柏人后,感觉不吉利(“柏人”是“迫人”的谐音),因而没有在柏人停留,逃过一劫。很显然,这里记载的“心动”,不是指的心跳。
在我国古代医学中,心脏虽然是“君主之官”,但只能解释人的精神活动;而气血生成与运行等生理活动,人们则将其归功于“胃”:“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胃是五脏的根本,没有脉象,胃气也将消失。胃成了人体内循环体系的中心、司令部——“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不过,这个内循环并不是现代医学、生理学上讲的血液循环系统,它是中医经络学说体系的循环模式。
古代医学对心跳缺乏正确认识,还包括不了解心跳与脉搏的联系。现在我们都知道,心脏不跳,人也就没有脉搏,心跳和脉搏是同时进行的。古人并未意识到全身的脉搏跳动必然是一致的,所以出现了“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的说法,认为左侧脉跟右侧脉跳动不一样。事实上,左手的脉象当然跟右手的脉象不会有明显偏差。还有医书说:“左右齐诊,而脉动应于医之手。左右动数不齐者,死之兆也”,就是将脉搏跳动孤立来看的。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医学视“脉动”与心跳毫无关联,其着眼点局限在了“脉动”本身。
古人之所以把心跳如此显著的体征误认为是胃之大络的演绎,究其原因在于对人体脏腑的认知是建立在以往的理论认知和文献参考之上,其中还涉及五行理论等,然后进行推演,缺乏真正的解剖等临床实证验证,它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理论构想,因此难免跟实际情况多有出入。
西方医学对心跳的理解
不只中医,对心跳的原理,西方医学也要到19世纪末才开始弄明白。当时许多科学家曾经做了很多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发现右心房上腔静脉入口处的肌肉有一小块梭形的特殊组织,就给它起名叫窦房结。一位学者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找到了一块比窦房结小一半,但结构和窦房结相似的组织——房室结。一位叫浦肯野(Purkinje)的神经学家发现了房室结和心室肌肉之间的联系“道路”,这些“道路”看上去很像心肌纤维,但功能大不同。他就把这些称为浦肯野纤维。后来,心脏跳动的秘密才终于水落石出。
窦房结是心跳的发源地、司令部。每隔一段时间,它会产生一次很微弱的电流,然后发出去,沿着心房的肌肉向四周扩散到房室结,再一直传到每一条心肌,引发整个心脏收缩。窦房结发出的电流虽然十分微弱,但还能传导到人体表面,不过需要特殊敏感的仪器才能测到,即测定心电图的仪器。
而房室结和浦肯野纤维是传导心房结产生电流的下属机构,只起导电作用。当窦房结病变时,房室结可以代替它,也能建立以它为主导的心脏跳动,还能维持心脏跳动,但是由于能力比较弱,有时可能满足不了人体的正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