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中的人生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讲 为什么要带着问题悟三国故事中的智慧

本书是在我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讲座稿的基础上充实起来的。我的讲座题目叫“带着问题悟三国故事智慧”。现在研究三国的书籍很多,开设的讲座也不少,应该说各有特色,各有千秋。我的讲座题目和体系结构也是我多年研究的成果,有自己的风格。可喜的是,在我的上百次讲座中,得到的反馈都是正面的、积极的、热烈的。这次书名定为《三国故事中的人生智慧》,但总体的写作脉络还是按照提问题、讲故事(三国故事)、悟智慧展开的。那么,为什么要带着问题悟三国故事中的智慧呢?

现在有些讲座课程是“心灵鸡汤”,没有“勺”,也就是没有问题,没有故事,没有理论支撑,也没有方法和工具,很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不过脑,不走心。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就曾经明确指出:“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要突破“心灵鸡汤”的弊端,就要有“勺”;想“刻骨铭心”,就不能“不加思考”,思考是离不开问题的。“现实无非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带着问题去研究会更有针对性,问题能让大脑产生压迫感,问题可以撕开一个知识缺口,能够发掘研究的深度,问题也会让人产生思考研究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内心进入清静空明的状态,通过破解问题,把研究引向深入,进而更清晰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核心,找出最优解决方案。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巴尔扎克也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没有问题,永远不会获得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可以说,问题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没有问题的学习是死学习。死学习,就进不了智慧之门。人最大的问题是回避问题,一个人的愚蠢程度与其回避问题的态度成正比。学习就要寻找问题,真正“带着问题学”,在研究问题中不断深化学习,在解决问题中使认知不断升级。

我选择了三十六个问题,构成了一个“问题树”,这些问题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真问题”和“大问题”,而且是在与同类事物的比较中形成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认识上的模糊会导致行为上的离差,进而导致失败。将这些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问题转化为研究的主题,能够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激发人们去思考、去创造,加深和扩大我们原有的认知,成为我们正确行动的遵循指南。

那么,为什么要把问题和故事联系在一起呢?因为智慧没有藏在地下洞穴中,而是藏在故事中。故事也是智慧传播的最好载体,是进入智慧殿堂的最低门槛。有蕴藏着智慧的论语故事、庄子故事、圣经故事、禅学故事等,这些故事就是因为浓缩和最好地传播了人类的各种智慧而价值永存。人的大脑不擅长记忆抽象信息,而擅长记忆情境,爱听故事是人的共性。人的接收意识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两种,显意识对接收的信息具有天然的质疑和阻抗的特性,而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具象的故事之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多彩的情节能够穿透人的显意识直达人的潜意识,撞击心灵,引发思考,并成为他们的观点和理性认知。好故事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将智慧渐渐地融入听者的内心,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好故事也像天空中飞舞而来入地即化的轻盈雪花,进入人们思考的大脑,生发出智慧。美国全国讲故事联合会会长迪茨说得好:“故事是一种沟通行为,它包含许多感性材料,能让听众迅速、轻松地传之内化,理解它,并且从中生发出新的意义。”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三国故事”呢?法朗士说:“最好的书是那些能够提供最丰富的思考材料的书。”在我看来,《三国演义》就是一本能够提供最丰富的思考材料的书。大三国从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到三国鼎立再到三分归晋,是一场旷古大戏,战争在这个历史舞台上频率最高,像打麻将一样和了一圈又一圈。在这个乱世之中,英雄密度最大,蛰伏在英雄最深层的智慧要素被充分地激活,因此,这个乱世中的人最聪明,计谋最多,策略最绝,人物也最富有个性。《三国演义》正是以这段真实历史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的作品,充满了离奇的情节,人物刻画、战事描写、心理分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但是以军事思想为表现形式的古代军事谋略的结晶,而且是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多向度领域智慧的典范,使人读起来有历史的趣味,也有文学的趣味。没有好的故事为载体,要想透析智慧的深层含义、输出一种观念是很不容易的。三国的故事恰恰就是“透析智慧的深层含义”和“输出一种观念”的好的载体。三国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基于同宗同族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我们华夏儿女有得天独厚的亲缘性,更有着无与伦比的穿透力。《三国演义》一书出版后,明清以来评书、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对其进行宣传和普及,那些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众多英雄人物及精彩纷呈的故事惟妙惟肖地得以呈现,展示了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智慧。自此,三国式的智慧越来越成为诸强争霸及百姓生存和享受生活的智慧。三国谋略、三国人物中的杰出代表(如诸葛亮、曹操等)都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古代就有“将不阅三国不称将”之说。夕阳西下,曾国藩站在南京城头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以三国之谋略,成天下之大事,不亦宜乎!”美国西点军校将《三国演义》列为必修课,日本把《三国演义》看作经营者和管理者必读书。无论是军事家、企业家,还是各行各业的人员,读三国那些渗透了心情和灵魂的故事,最能享受智力上的乐趣。我每阅读一次《三国演义》,灵魂就会受到一次洗礼,一篇篇故事无不滋养和提升着我的智慧,让我全身心感到舒爽。

为了实现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有一样东西是需要终身追求的,那就是智慧,即解决焦点问题、关键问题、症结问题的智慧。智慧不是天公的恩赐,也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智慧是自己觉悟的收获,我们必须自己去悟。没有自己的深“悟”,智慧就提取不出来,就像不击石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产生火花一样。即使有人对你说“我有开悟的钥匙”,你也不要完全相信,因为那顶多是开悟的方法或路径。“悟”指的是理解、明白、觉醒。“思考”是“悟”的基础和路径,“悟”是“思考”的升华和根本,是由“思考”而体验到智慧的能力。从故事中获得智慧,不是“探囊取物”,而是要把整个心力投进去,是慧由心生。“悟”的本质就在于下功夫走向自己的内心,即便你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你有一颗善于思考、能往心灵深处走的心,你也会追求到智慧。南宋的大儒朱熹说得通透:“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中国文化就是以自然为师的一种悟性文化。华夏的伏羲仰观天,俯察地,从大自然中悟出了八卦的智慧;老子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悟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的智慧;孔子从《礼记》的“格物致知”中悟到了“天人合一”的智慧。人类社会最初的技能,都不是从书本中学到的,而是从师法自然的实践中悟到的。在中国文化影响下的生活、工作、学习、处世,无不彰显一个“悟”字。化腐朽为神奇,不仅需要高人的点化,更要靠自己来静悟得道,正所谓:静观者自得。汉高祖刘邦在听了郦生“由马上得天下,能由马上治天下否?”而幡然醒悟;颠沛流离的刘备,三顾茅庐,听了诸葛亮的“隆中对策”而茅塞顿开,如拨云雾而见青天;达·芬奇观察天空中飞的鸟和水里游的鱼,产生了问题:鱼在水中阻力那么大,为什么会游得那样快?静静地思考后,领悟了流体力学。苹果的前总裁乔布斯也经常“禅坐”,静下心来专注思考一个问题,从而产生了瞬间的灵思和不同凡响的认知。这都是心静莲花开的大彻大悟的实例。

美国的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一直致力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的理论,他写的《心流》一书自1990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三十余种文字,影响了全球千万研究者和读者。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称誉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是“世界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军人物”。

我在带着问题去看三国故事时,越看越投入,很快就达到了一种专注的“悟”状态,正是在这种专注的“悟”状态下,问题的结打开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清流涌动而出,让我身心充满了通透的“爽”。后来,读到《心流》这本书,我知道了,这就叫“心流体验”。大家都知道贝多芬创造了许多绝世的乐曲,但贝多芬后来失聪了,他没法用听觉来感知他自己的乐曲的好坏,他是用心,也就是用自己的心流体验来感知和创造出不朽的音乐作品的。

“心流体验”,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当我们在做某件事情,如读书、学习、写作、绘画、运动时,那种全神贯注、浑然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会获得内心的秩序与安宁,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你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快乐的感受。这种感受就像蜂巢里流出了蜜一样甜。我赞成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对心流的描述和研究,那确实是一种极为难得、极为美好的感觉。每当我有了这种心流体验的时候,我就有两个愿望:一个愿望是,让这种心流永驻心间;第二个愿望是,让普天下的人都能够有这种心流体验。我也经常邀一些朋友,在葡萄架下或者在茶堂中,一壶浊酒或一杯清茶,促膝交谈三国故事,探究其中的奇谋妙策,经常如醉如痴,其乐融融,时间早被抛到脑后了。这其实也是一种极强的心流体验。

心流不仅带给你快乐,还会带给你创造性的价值。你的大脑会有很多念头,其中有些念头又相互冲突,在争夺你的注意力,在抢夺你大脑的控制权,如果你能够选出人们关心的问题,你就不必去刻意寻求注意力,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你所有的心理能量都会聚集在寻找问题答案上,那些与问题无关的杂念都会被屏蔽,大脑的所有能量都会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组织,向同一个方向高效率地运转,因此,大脑就在你的最佳控制之中,大脑也会因此而创造出很多思想奇迹。达·芬奇就因为始终保有好奇心,处在心流过程中而成就了很多科学上的发现、发明,创造出很多完美的艺术作品。

本书除了第一讲和第三十六讲外,每一讲的体系结构都是开篇先设定一个问题作为标题,然后以“引导故事”的形式简要介绍与问题相关的三国故事,目的是先使读者朋友得到一个具体而相对完整的印象,最后再以“智慧悟语”的形式点拨智慧。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起见,在“引导故事”中有些故事情节做了相应的删减和改写,考虑到原来故事文字与今人时间的距离,对于选出的每一段故事也做了现代化和艺术化的表达,以增加读者对它的贴近感,产生兴趣。三国时代距今虽然已经过了一千七百多年,但是,那一幅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生动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面容,没有因为岁月而褪色,反而熠熠生辉。在“智慧悟语”中,“悟”的触角伸向故事的深幽处,辩证地阐释了一条条人生与智慧的真谛。在“智慧悟语”部分,也把三国中的一些小故事拆开和打散,作为论据重新揉到了论述中。智慧从纵向上看,会在时间的洪流中永存;从横向上看,是没有国界的。西方有很多学者也发掘了很多智慧,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著作中。我在大量阅读西方学者著作的基础上,按照相关的问题,把他们的相同思想和观点智慧融入“智慧悟语”中,这样既有历史的深邃度,又有中西的横贯度。这种体系结构把问题、三国故事和中西方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度联结,以问题做思维导图,提出问题的真正目的在于诱导大家去思考。以有趣味的三国故事为载体,不需要死记硬背,符合吸引力法则;以感悟为路径,能使大脑产生一种灵性的觉醒,达到智慧的认知。这样得到的智慧就有了理论的支撑,就不是没有“勺”的心灵鸡汤,避免了“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

会系统思考是唯有人类才具备的能力。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复杂的事物是由多方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的,系统思考,就是思考问题的因果、关联、相互关系,从而通过打“组合拳”、过“立交桥”,寻求对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杠杆解。可以肯定,通过将独特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三国故事将研究的问题形象表达,通过系统思考聚焦与揭示问题和三国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一定能眼界通透,醍醐灌顶,洞彻到深层的智慧。

通过系统思考,得到了体现智慧的正确的观念,在实践中简单对号入座,还是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吗?如果能够简单对号入座,那我们就拿着圣人的观念去对号入座,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了吗?事实上不可能。有了正确的观念,更需要灵活、创造性地去运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人们耳熟能详的“空城计”,先简单体会一下问题—故事—智慧的内在联系以及得到的正确观念如何灵活、创造性地运用。

“空城计”中,诸葛亮就是要在“空”上做文章,也就是要实现“无中求有”的效果。怎么求?是在司马懿的脑子里求,如果司马懿认为有,那就是有。这就需要灵活、创造性地落实这个观念。

首先,诸葛亮熟知司马懿的性格——多疑,诸葛亮知道对多疑的人,就要专攻他多疑心理的弱点。诸葛亮更知道,对多疑的人你就要打反常牌,偶尔夹杂着正常的东西,这样就会把他的疑虑强化到极致,就会走向反面,没有的东西也就变成有了。这实际上也是“攻心为上”的智慧体现。诸葛亮是怎么打反常牌的呢?当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城上旌旗林立,壁垒森严。但现实是,诸葛亮城楼没有布兵,而是自己领两个琴童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心想,这叫打仗吗?这不是来开音乐会吗?还有,正常情况下,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城门应该是紧闭的,若是打开,就是将军领着大军出来列阵迎战。而诸葛亮是把城门打开了,反常吗?城门打开让司马懿看到什么景象呢?老弱残兵在打扫街道,这是真的,诸葛亮确实没有多少兵了。但在这种情境下,司马懿会认为:这是假的,以一个没有多少兵的假象诱骗自己进城。当然司马懿也很精明,他想看一看底层的老百姓是什么反应,没想到诸葛亮也做了精心安排:有大声喧哗和惊慌者立斩。司马懿看到出城的老百姓是种田的种田,放牧的放牧,旁若无人,神色轻松,一派平和景象。司马懿会想,连底层的老百姓都这样平静、淡定,那就说明城里一定有伏兵。诸葛亮知道司马懿懂韵律,就弹琴和司马懿进一步沟通,传递什么信息呢?开始传递出的是音正、音清、音纯的悠扬琴声,这是内心淡定的表现,显示背后是有实力的。接下来弹出的琴声暗含杀机,这让司马懿想到了伏兵。诸葛亮弹的琴声回荡在西城的上空,也回响在司马懿的心头,让他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如果诸葛亮一直这样弹下去,也许会露出破绽,但是弹着弹着把琴弦给弹断了,本来是个偶然事件,可是司马懿认为这是诸葛亮有意安排的行动信号,我们不杀进去,人家还要杀出来,赶紧下令:快撤。

其次,诸葛亮为了使自己“无中求有”的效果得到落实,还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西县县城在什么地方?坐落在群山环绕之间,如果是在平原地带,这出戏就不好唱了,因为有没有伏兵一览无余。而群山环抱之中,群山就是藏伏兵的最好环境,至于藏没藏再说,只要是藏兵的好场所,司马懿在这种情境下就会宁可信其有。司马懿的心理严格按照诸葛亮的预判活动着,诸葛亮就是这样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并智慧地达到了“无中求有”的效果,也转危为安。

后来,诸葛亮在与司马懿对决于渭滨的时候,永安城李严手下有个都尉叫苟安,他的主要工作是为蜀军解送粮草。一次,苟安运送粮草比预定时间晚了十天,被诸葛亮重责八十大板。苟安本来就是疤上生疮——根底坏的人,这次又被责打,更是恶向胆边生,怀恨在心而投了魏军。司马懿让苟安回成都散布谣言,说诸葛亮勾结魏国,阴谋篡夺皇位。刘禅相信了,下旨召回诸葛亮要问个究竟。蜀军一下子从进攻者转为撤退者。要安全地撤回成都,关键就是不被司马懿咬住追着打,这是蜀军将士们的共同隐忧。诸葛亮做了这样的退军安排:蜀军分五路撤退,每日撤军,添灶而行。说得具体一点,就是今天撤兵造一万个灶,明天就造两万个灶,后天就造三万个灶,一天比一天多。战国时代,孙膑用添兵减灶,使庞涓误以为齐军大都溃散了,就带少数精兵如影随形地追赶,孙膑在马陵道设下埋伏,让庞涓命丧黄泉。诸葛亮不是“减灶”而是“增灶”,就是为了激发司马懿的多疑心理。蜀汉的长史杨仪有些不解地问诸葛亮:你已经对司马懿玩过空城计,他已经知道是上当受骗了,这种类似空城计的“增灶不增兵”的计谋,还能瞒天过海,让司马懿第二回上当吗?一旦饺子破皮——露馅了,我们不就大难临头了吗?诸葛亮脸上绽放出了微妙的笑容,这笑容里洋溢着那种直指人心、穿透人性的智慧魅力。诸葛亮知道,上过当的人比从没上过当的人更容易上当,尤其是对司马懿这种有着多疑思维惯性的人来说。多疑的人的一个通病,就是自我禁锢大脑,首鼠两端地思考问题:“减灶”不一定减兵却可能增兵,当然了“增灶”不一定增兵,但也不排除增兵的可能性。司马懿围着蜀军那些不断增加的锅灶纠结着:是撤退?还是诱敌深入?司马懿不敢排除任何一种可能性,因而始终不敢下达追击令,而蜀军则在司马懿的犹豫不决中缓缓而退,安全地回到了成都。得知真相后,司马懿也只能再一次仰天长叹:多疑的惯性思维害死人啊!

就像思想者都具有个性风采,不是同一模子铸造出来的一模一样的人物一样,三国故事蕴含的智慧也是多方面的,需要不断地做广度的拓展和深度的挖掘,如同是一个“空城计”的故事,在后面的讲授中,我还会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做阐述。而且同样的故事,带着的问题不同,思考的程度不同,仁者和智者的不同,就会有的“见仁”,有的“见智”,各有千秋。这就像同一块土地,同样的营养成分,可以种西红柿,也可以种黄瓜,但是不同的根去吸收同样的养分,长出来的西红柿很红,长出来的黄瓜很绿,各有特色。

“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有奇观。”我提出的三十六个问题、我引用的三国故事以及我对故事的智慧感悟,都只是提供一些线索,有兴趣的人可以做深入挖掘。我真诚渴望读者朋友和我一起按照问题—故事—智慧的“觉知”逻辑路数掘进、涉远,在无人觅处,与那些智者的灵魂互动,同饮那沁人心脾的甘泉,共听那股心流的叮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