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鱼类时代
“世界仅存在了几千年”这种观点曾经在世上占据着主导地位。在那个年代里,动物和植物的种类都被认为是一成不变的,各种生物出现时的模样就是它们现在的样子。但是自从人们开始发现并研究“岩石记录”后,这一观点便动摇了。人们开始持怀疑态度:在漫长的岁月里,植物和动物是否发生过变化和发展呢?有了这样的疑惑之后,渐渐地形成了生物进化论: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无论是动物或植物,都是从无生代某些极简单的海洋生命体,即几乎没有组织的生命体,通过缓慢持续的进化过程演变而来的。
生物的进化与地球的年龄一样,一直都是科学家们激烈辩论的问题。曾几何时,生物进化论被某些莫名其妙的观点所误解,从而被认为是与正统的天主教、犹太教的教义背道而驰的异端邪说。所幸那个时代终于结束了。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了这种更加广泛、更加与时俱进的见解:万物同源,横空出世的生物是不存在的。无论今天还是过去,生物仍然在不断地发展着。想象一下,在时间的长河中,它们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从最开始在潮起潮落的泥沙中蠕动,终于进化成自由、强大且具有思想的生命体。生物是由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是可以确定的东西,既不是块状或团状的无生命体,也不是无运动无界限的结晶体。它们有着非生命体不具有的两个特性:一是可以同化其他物质,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二是它们可以再生。它们可以进食、繁衍,还可以产生大量与自身相似但又有着微小变化的其他个体。每个生命体与它的后代之间存在着一些种族相似点,但也存在着个体的变异。这是任何物种在任何时期都会存在的现象。
直到现在,科学家们依然无法向我们解释如下问题:母体与后代之间为什么存在着相似性?为什么又会出现差异性?生命体与其后代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是人们所常见的,而由此得出物种生存环境若发生变化,其本身也必然会发生相应变化的结论,这个问题与其说是科学知识,倒不如说是一种常识。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任何物种的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可以适应新环境的个体和一些无法适应新环境的个体。总体而言,前者较之后者寿命更长久,繁殖能力也更强。物种依循着这种原则代代相传,它们的整体素质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下去。这个过程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既不是科学理论,也不是从繁殖与个体变异的事实中推测出来的必然结论。世上是否有着某种其他力量在左右着物种的灭绝与生存,科学家们也无法明确地给出解释。如果有人不承认从生物的出现开始,自然选择就起着作用,那他不是无视生命存在的根本事实,就是缺少基本的思考能力。
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许多科学家都思考过,他们的这些见解往往生动有趣。可是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至今依然没有明确的见识和令人信服的推测。不过,几乎所有的权威学者都一致认为:生命大概起源于某个被阳光照耀下的微咸浅水所浸泡过的泥沙中,然后,随着潮起潮落,分别向陆地与深海扩展。
最初的地球上,潮汐的活动异常剧烈。生命体很容易被海浪冲上岸边晒干,或者被冲进深海,因为缺少空气和阳光而死去。这种环境使它们朝着生根固定的方向发展,并且促使某些物种为避免脱水后迅速干燥而生出外壳。最初,这些生命体依靠对味道的敏感而寻找食物,依靠对光线的敏感从深海与洞穴中出来,或者是逃离因过度明亮而无法生存的浅滩。早期生物身上的甲壳,或许并不用于抵御外敌,而是用来防御干燥,不过牙齿和爪甲倒是很早就出现了。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早期海蝎的大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动物一直是生物界的领导者。现在许多地质学家认为,在这之后某段时期(大概在5亿年前的志留纪)的古生代岩层中出现了一种有眼睛和牙齿、会游泳而且能力更强大的新型动物。这就是我们已知的最早的脊椎动物——原始鱼类。
在岩层的下一层中,也就是泥盆纪岩石层,这种鱼类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由于这种生物在这一时期尤为繁盛,所以岩石记录下的这一时期称之为“鱼类时代”。如今,这些鱼类早已在地球上灭绝了,现在的鲨鱼和鲟鱼倒是长得跟它们很像。这种生物时而在水里穿梭,时而飞出水面,在海藻间追逐捕食,它们给远古的海洋带来了新的生机。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它们并不是很大,身长2~3英尺(80~90厘米)的都很少,不过也有例外,某种鱼的长度就达20英尺(6米)。
我们无法从地质学上获得这些鱼类始祖的任何线索,它们看上去好像与远古时期的鱼类没有任何关系。动物学家们曾经对这些鱼类的始祖提出过许多有趣的看法,但是大多都是对它们现存近亲鱼卵的发育以及其他一些资料的研究推测出来的结论。显然,脊椎动物的始祖是软体动物,十分可能是那种先在嘴里或嘴的周围长出牙齿般硬物的小型游水动物。鳐鱼和角鲨的牙齿覆盖在上下腭外面,并且从嘴边开始,浑身长满了齿状鳞。当这些齿状鳞进入到地质学记录中的时候,它们也已经离开了深藏的黑暗洞穴,来到了明亮的地方,于是,最早的脊椎动物就出现在了地质记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