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六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要素禀赋理论与新要素理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s)是20世纪上半叶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 Heckscher,1879—1952)和俄林(B. Ohlin,1899—1979)创立的。俄林是赫克歇尔的学生。赫克歇尔于1919年发表了名为《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之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俄林接受了其师赫克歇尔的观点,于1933年出版了《域际和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并因此获得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要素禀赋理论也称为赫-俄理论(H-O理论)。

李嘉图认为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但两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李嘉图认为是由于国家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要素禀赋理论则根据各国资源禀赋即生产要素供给状况的不同,具体分析了比较优势产生的基础以及贸易对两国收入的影响。

(一)赫-俄理论的假设条件

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样,赫-俄理论也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这些假设条件是: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两种要素。

(2)两国在生产同一商品时使用相同的技术,即生产函数相同。

(3)两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规模收益不变,即单位生产成本不随着生产的增减而变化。

(4)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在一国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在国际则不能自由流动。

(5)没有运输成本、不存在关税或非关税壁垒。

(6)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

(7)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二)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可以分为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和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也称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不仅包括要素供给比例理论,还有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素供给比例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所谓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指不同国家的同种商品用同一货币表示的价格是不同的。商品总是由价格低的国家向价格高的国家流动。当两国的价格差额大于运输成本时,国际贸易可以带来利益。假定甲、乙两国生产A、B两种商品,A商品的价格在甲国比乙国便宜,而B商品的价格在乙国比甲国便宜。那么,必然会发生商品的跨国流动,即甲国的A商品向乙国流动,而乙国的B商品向甲国流动。

2.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尽管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但并非有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就会发生国际贸易,还必须符合比较优势的原则。赫-俄理论认为,交易双方国内商品价格(成本)的比例不同(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商品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国际贸易才会发生。

现分别举例说明,假定只有甲、乙两国,生产两种商品(A、B),成本比例见表2-8。

表2-8 成本比例 单位:本国货币

在甲国国内小麦和布匹品的成本比例是1 ∶2,乙国国内小麦和布匹的成本比例是3 ∶1。这意味着,在甲国1单位小麦能换1/2单位纺织品,而乙国国内,1单位小麦能换3单位纺织品。如果甲国输出小麦,输入布匹,而乙国输出布匹,输入小麦,则双方都可以获利。

而如果两国的成本比例是相同的,一国的两种商品成本都按同一比例低于另一国,则两国间只能发生暂时的贸易关系。假定甲国生产小麦和布匹成本均比乙国低50%,则成本比例见表2-9。

表2-9 成本比例 单位:本国货币

由于各国的商品价格是用本国货币表示的,为比较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必须考虑汇率因素。加入汇率因素后,两国价格换算为同种货币后,两国商品价格的差额是不同的。当一种商品两国价格相等时,一方会退出交易而使国际贸易不会发生。当两种商品在一国的价格均高于另一国时,国际贸易也不会发生。

3.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

所谓要素价格,是指要素的报酬,即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所获得的相应工资、利息、地租的货币收入。假定各国的生产函数是相同的,但各国的要素价格比例不同。由于商品价格等于生产要素价格乘以相同的生产函数,因此各国的商品价格比例不同。

4.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赫-俄理论认为,在要素的供求决定要素价格的关系中,要素供给是主要的。在各国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各国的要素供给不同对要素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要素供给丰富的国家,其价格就相对低廉,要素供给稀缺的国家,其价格就相对高昂。因此,一个国家应出口大量使用本国丰富要素所生产的商品,应进口那些本国需要大量使用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现举例做具体分析。假定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使用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小麦和布匹两种商品。如果在美国,一单位资本的价格(利息)是1美元,一单位劳动的价格(工资)是2美元;而在英国一单位资本价格是4英镑,一单位劳动的价格是1英镑。则美国与英国相比,资本便宜,劳动昂贵。若两国生产小麦与布匹的生产函数相同,生产一单位小麦需要5单位资本,1单位劳动,生产一单位布匹需要1单位资本,10单位劳动,则两国两种商品的生产成本就不相同。见表2-10。

表2-10 美国与英国的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

从表2-10可以看出,美国生产小麦和布匹的成本比例是1 ∶3,而英国是3 ∶2。这是因为,美国可以大量利用相对便宜的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生产小麦,因而在生产小麦上具有比较优势。而英国可以大量利用相对便宜的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因而在生产布匹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美国应出口小麦,进口布匹;而英国应出口布匹,进口小麦,使贸易双方均获得利益。

(三)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国际贸易使生产要素的国际价格趋向于相等,即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P. Samuelson,1915—2009)在1948年、1949年、1953年先后在三篇论文中对要素价格均等化作了数学证明,指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故这一理论合称为赫-俄-萨(H-O-S)原理。

他们认为,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国际商品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国际要素的流动,从而抵消了各国生产要素的差异。也就是说,国际贸易不仅会使各国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比如,甲国的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故利息率较低、工资较高;乙国的劳动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故工资较低、利息率较高。在自由贸易中,甲国扩大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减少生产并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这就使得甲国的资本需求量增加,而劳动需求量减少,从而使甲国的资本价格上涨,劳动价格下跌。相反,乙国扩大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减少生产并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使得劳动需求增加、价格上涨,资本需求减少、价格下降。由于同一种生产要素价格在两国的反向运动,最终导致两国的同一要素价格均等化。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国际贸易能使各国同质的生产要素收入相等吗?即使是最粗略的观察也会得出否定的答案。在美国和西欧,医生、工程师、律师、技师的工资均高于其在韩国和中国的同行。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赫-俄-萨原理所依赖的一些假设在当今世界大多是不成立的。例如,各国并非使用同样的生产技术,各国间的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也阻碍着各国相对商品价格相等。许多企业处于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其运作也不是规模收益不变。另外,其他因素,如各国科技水平发展速度不同,也会影响各国同质生产要素收益的均等化。因此,比较符合实际的说法是,国际贸易减少了同质生产要素价格如工资和利率的国际差异,而不是将其完全消除。

迷你案例2-3

工业国家真实工资的变化

(引自[美]Dominic Salvatore著.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朱宝宪、吴洪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第99页)

发达工业国家中制造业的小时工资随时间的推移而向美国的这一行业的工资率靠拢。特别要指出的是,外国这一行业的平均工资率占美国这一行业工资率的比率从1959年的24%上升至1983年的108%。虽然在这一期间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是导致这一收敛的主要原因,但是,其他一些因素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科技差距的缩小,其他国家劳工力量的成长慢于美国以及国际劳动流动的扩大等。

发达工业国家制造业的每小时工资与美国的比率见表2-11。

表2-11 发达工业国家制造业的每小时工资与美国的比率 %

(四)雷布津斯基定理

赫-俄理论的分析建立在一国拥有的要素总量固定不变的基础上。但在现实中,一国的要素数量经常在发生变化,这将带来哪些结果?1955年,英国经济学家雷布津斯基(T. M. Rybczynski)在《要素禀赋与相对商品价格》中阐述了一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变化对一国产出和国际贸易的影响,被称为雷布津斯基定理(Rybczynski Theorem)。

雷布津斯基定理认为,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而另一种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其结果是密集地使用前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增加,而密集地使用后者进行生产的产品数量将绝对减少。例如,一国资本的增加会使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同时会减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这是因为,在资源和商品相对价格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要保证资本密集型部门将新增的资本全部吸收,还需要一定的劳动要素配合。所以,劳动密集型部门不得不缩小生产规模,以便释放出一定的劳动要素。

该定理还认为,如果密集使用增加要素的产品是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那么随着这种要素供给量的增加,其产品的出口量也会随之扩大。如果密集使用增加要素的产品不属于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但随着这种要素供给的增加,会加强对进口产品的生产能力,从而减少竞争性产品的进口。同时,由于要素使用发生转移,该国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也将减少。

(五)要素禀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要素禀赋理论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要素禀赋理论从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的差异入手解释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认为各国要素的丰裕度是各国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这一理论可以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贸易格局。不可否认,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状况在一国对外贸易中起重要作用。

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结构以及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国际贸易一方面可以增加对相对丰富要素的需求,提高其价格;另一方面则减少了对相对稀缺要素的需求,降低其价格。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本国的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些分析对于一国充分利用本国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获取贸易利益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

(1)要素禀赋理论同比较优势理论一样,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基础上,如两国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同,实行自由贸易、完全竞争等。这些假设与国际贸易的实际有较大出入,削弱了该理论对现实国际贸易的解释力。

(2)要素禀赋理论忽略了国际生产关系、国际政治因素以及政府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发达国家政府从本国利益出发,往往凭借其政治经济力量来影响本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范围与程度,使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朝着不利于经济落后国家的方向变动。例如,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设置种种进口限制措施,以保护本国的“夕阳工业”。事实上,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形式、参加国际交换的商品品种并非完全取决于要素的丰裕度。

二、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及其解释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丰富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的应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理所当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 Leontief,1906—1999)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对美国经济统计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却与H-O理论预测相悖。里昂惕夫先后引用美国1947年和1951年的统计数字,对200个产业的百万美元价值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商品进行了演算,结果表明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低于进口替代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见表2-12。

表2-12 每百万美元出口商品与进口替代商品所需的资本和劳动量

从表2-12可以看出,1947年人均年资本量表示的进口替代商品和出口商品的比值为1.30(18180/14010),即进口替代部门每个工人所用的资本比出口部门每个工人所用资本高出30%,1951年为1.06(13726/12977)。这两个比值说明美国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相比是更为劳动密集型的。显然,这一验证结果与H-O理论所进行的理论预测相矛盾,故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Leontief Paradox)。

里昂惕夫之谜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做出了种种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劳动力不同质

里昂惕夫认为美国对外贸易结构之所以出现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是因为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不同。按照他的解释,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具有相同机器设备国家工人的3倍。这样,在计算美国工人人数时必须将实际人数乘以3,自然美国就成为劳动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因此应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实际上提出了劳动力是不同质的观点。这一解释并未被广泛接受,里昂惕夫自己后来也否定了这一观点。原因是当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比他国劳动生产率更高时,资本的生产率也比他国的资本生产率要高。美国的劳动和资本生产率应乘以差不多大的系数,这就使美国的资本相对丰裕程度变化不会太大。

(二)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里昂惕夫的结论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由于国际的商品流动要受贸易参加国关税及非关税的限制,这就使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前提下的H-O理论不能成立。

事实上,美国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措施限制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阻碍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以保持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保护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人为地增加了进口商品中的资本要素比例,增加了出口商品中的劳动要素比例。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鲍德温的计算,如果剔除美国进口限制的因素,则1947年进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例和里昂惕夫计算的比例相比低5%。这一研究证明,即使扣除贸易壁垒的影响,也只能减轻而无法消除里昂惕夫之谜。

(三)自然资源稀缺

美国学者凡涅克(J. Vanek)在1959年指出,里昂惕夫进行研究时,只局限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而没有考虑自然资源的影响。例如,美国的进口商品中50%~60%是初级产品,而其中大部分是木材和矿产品。由于这些产品的资本密集度很高,造成了美国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后来对美国的贸易结果进行分析时,考虑了自然资源这一因素,在计算时将投入-产出矩阵中减去19种资源密集型产品,结果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之谜现象则不复存在。

(四)要素密集度逆转

所谓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 Reversal)是指某一特定商品,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例如小麦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靠人力手工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美国却是靠机械化生产,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样,从美国的角度看进口的小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对其他国家来说,则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那么究竟在哪些行业会出现要素密集度逆转呢?经济学家在1962年对19个国家24个行业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仅有5个行业有要素密集度逆转,其后,里昂惕夫本人分析表明,可能发生要素密集度逆转的行业比例实际上要更低。由此可见,要素密集度逆转只是一种特殊现象。

(五)需求偏好

这种观点试图用国内需求结构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它认为,各国需求偏好不同,也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础。一个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如果国内需求强烈偏向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其贸易结构就有可能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从这种解释出发,里昂惕夫之谜是由于在美国市场上,消费者对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偏好过于强烈,这样美国就违背其在生产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进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但是,这种观点并未得到学者的认同,他们认为美国市场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并未有特殊的偏好。

里昂惕夫之谜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以往的国际贸易理论仅仅把生产要素归结为土地、劳动和资本。而新要素理论赋予生产要素以新的含义,扩大了生产要素的范围,认为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都是生产要素。新要素理论试图从更宽的视野解释里昂惕夫之谜,并从新要素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变化。

(一)技术要素

在生产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与技巧等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劳动和资本的生产率,而且可以提高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的全部要素的生产率,从而改变土地、劳动、资本在生产中的比例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也属于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意味着一定的要素投入量可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者说一定的产量只需要较少的投入量就可以生产出来。通过技术的改进,可以提高现存的劳动量和资本量的生产率,改变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从而影响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使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技术也是可以流动的。但是技术的流动具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的流动往往伴随着其他生产要素而移动;二是一些技术只能与某些特定的生产过程相结合,在流动过程中不容易与生产要素进行重新配置与组合;三是技术流动的代价较高,过程较复杂。

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或要素的节约、商品成本的降低、商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增强都是依靠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技术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

(二)人力资本要素

人力资本是劳动力与资本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可以提高其素质,从而影响一国参加国家分工的比较优势。

美国学者基辛(D. B. Keesing)根据美国1960年人口普查资料,把企业人员按照技术熟练程度分为8个等级:科学家和工程师、技术员和制图员、其他专业人员、经理、机械工人和电工、其他熟练工人、推销人员和职员、半熟练和非熟练工。其中前7级是熟练劳动,第8级是非熟练劳动。基辛将这种技术熟练程度的分类应用到美国等14个国家的1962年进出口情况的分析中。基辛计算的美国等5个国家制造出口产品和进口替代产品所使用的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的比例(其他9个国家或地区的比例从略)详见表2-13。

表2-13 美国等5个国家进出口产品上所花费的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比重 %

从表2-13可以看出,美国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熟练劳动的比例比进口替代产品所使用的要高(54.6%∶42.6%),所使用的非熟练劳动的比例则较低(45.4%∶57.4%)。美国也是出口产品中熟练劳动所占比例最高的国家(54.6%),这反映了美国技术专业人员及熟练工人相对丰富,在技术含量高的生产部门具有比较优势。

(三)研究与开发要素

研究与开发要素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鲁伯(W. H. Gruber)、梅达(D. Mehta)和弗农(R. Vernon)在1967年提出的,其核心的内容是将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也视为一种生产要素。所谓研究与开发是指为获得新技术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或对原有技术成果实施改造而进行的研究和开发的活动。衡量研究与开发强弱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占销售额的百分比;一是科学家、工程师占整个雇佣人数的比重。

研究与开发要素对一国的贸易规模和结构有着重要影响。一个国家在研究与开发活动中投入的资金越多,其所生产的产品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度就越高。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就越有利。格鲁伯、梅达和弗农对美国1962年的19个行业的研究与开发水平进行了分类比较。结果发现,运输业、电机业、仪器、化学和非电器机械这5个行业的研究与开发最强。这5个行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占19个行业的78.2%,科学家和工程师占85.3%,销售量占39.1%,而出口量占72%。Gruber W, Mehte D, Vernon R.The R&D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of United States Industries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7(2).由此可见,研究与开发要素是企业具有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是获取国际分工比较优势的基础。

(四)信息要素

信息是指来源于生产过程之外并作用于生产过程中能带来利益的一切信号的总称。信息要素是无形的,非物质性的。随着市场在全世界范围的拓展以及经济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社会每时每刻都产生大量信息。这些信息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影响着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着企业的决策与运作,甚至影响着企业的生存。

信息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结合在一起构成现代生产要素。在现代国际贸易中,占有信息的多少,利用信息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改变着一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