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贸易产生
国际贸易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国际贸易的产生是以商品生产和国家出现为前提的。而这个前提是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制的兴起而形成的。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状态,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仅能维持本身生存的需要。因此,没有剩余产品,没有阶级和国家,也就不存在对外贸易。
在原始社会野蛮时期的中级阶段,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后,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开始有了少量剩余。于是在氏族公社之间,部落之间出现了剩余产品的交换。这种交换是极其原始的偶然的物物交换。
进入原始社会野蛮时期的高级阶段,出现了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手工业的出现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以及商品交换的不断扩大,产生了货币。商品交换逐渐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产生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生产力的发展,交换关系的扩大,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整个社会分裂为奴隶主和奴隶两大对立阶级,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代替了氏族制度。国家出现后,商品交换超出了国家界限,产生了国际贸易。
二、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一)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奴隶社会是以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并占有直接生产者——奴隶为基础的社会。在奴隶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生产处于从属地位。因而决定了当时的国际贸易具有以下特征:
(1)从商品结构看,十分单一有限。奴隶是最主要的商品,当时希腊的雅典是贩卖奴隶的中心之一,每年奴隶的交易量达到20万人左右。同时,奢侈品,如宝石、装饰品、各种织物、香料等,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有较大比重。
(2)从地理范围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在欧洲,贸易主要集中在地中海和黑海的沿岸。我国在夏商时代已进入奴隶社会,贸易集中在黄河流域。
(3)从贸易民族看,在奴隶社会,地中海一带的贸易主要由腓尼基人、迦太基人以及希腊的某些城邦所控制。
(二)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封建社会是以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农奴)剩余劳动的社会。封建社会的经济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仍处于从属地位,因而当时国际贸易的规模有限,但比奴隶社会仍有相当的发展。
在封建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国际贸易状况是有所不同的。在封建社会早期,封建地租采取劳役和实物的形式,进入流通的商品不多。因此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地区范围受到极大限制,贸易往来只发生在少数近邻国家或地区之间,而且时断时续。在封建社会中期,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封建地租逐步转变为货币地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普遍采取货币地租。同时城市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有了较大发展。
在封建社会,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仍然是奢侈品。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原料和日用品逐渐增多。
在封建社会,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起初国际贸易集中在地中海东部,在11世纪以后又逐步扩大到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在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欧洲各国的贸易中心发生过多次变迁。这些贸易中心,对于欧洲各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都先后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封建社会的早期阶段,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是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这里汇集着大量的阿拉伯和拜占庭的商人。当时阿拉伯商人专门贩卖非洲的象牙、中国的丝绸、东方的宝石和香料。随着意大利北部城市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兴起,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
我国在秦汉时期,对外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公元前2世纪,就开辟了从新疆经中亚通往中东和欧洲的陆路——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开始输往欧洲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而欧洲的宝石、珊瑚和玻璃制品输往中国。
当时的东西方之间不仅有横贯中亚、西亚的陆路商路,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早在汉武帝时就开辟了中印海上航线。这条航线从雷州半岛出发,绕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过马六甲海峡,进孟加拉湾到达印度。这样使中国同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贸易关系。同时,通过印度又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北非和罗马的海上贸易。
明朝郑和下“西洋”,扩大了海上贸易。通过对外贸易,我国向亚非许多国家传播了火药、指南针和手工业等技术,同时也把这些国家的土产、优良种子等输入我国,促进了我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文化技术交流。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国际贸易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不占主要地位。贸易的品种、数量和地区范围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国际贸易才获得广泛的发展,才真正具有世界性。
三、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即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是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工场手工业的广泛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也随之发展起来。
在欧洲,1486—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1492—1493年,意大利人克里斯多弗·哥伦布由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发现了美洲;1497—1498年,西班牙贵族瓦斯哥·达·伽马绕过非洲发现通往印度的新航路;1519—1522年,葡萄牙人斐南多·麦哲伦率领的舰队穿过大西洋,沿南美洲东岸绕过美洲大陆最南端转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然后经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返航,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大批殖民主义者涌进了美洲、非洲,用暴力、欺骗和贿赂的办法,进行掠夺性贸易,把当地的珍贵产品、大量的黄金、白银运到欧洲。同时强行占领这些地区,使之成为殖民地,并卷入国际贸易中。
地理大发现后,进入世界贸易的商品种类和商品总量急剧增加。除了从殖民地流入的贵金属外,还出现许多新商品,如美洲的烟叶、玉米等。西印度的咖啡和蔗糖、印度的手织棉布也大量输入欧洲。奴隶贩卖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印第安人在殖民主义者的虐杀和奴役下大批死亡,造成了殖民地种植园和矿山劳动力严重不足,于是欧洲殖民主义者开始从非洲猎捕黑人贩运到美洲充当奴隶,获取巨额利润。
地理大发现后,世界商路不再经地中海而取道大西洋,意大利各城市由于远离世界商路失去了贸易中心的地位。16世纪时,贸易中心转移到葡萄牙、西班牙和尼德兰南部各港口,特别是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在17世纪时,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在这一时期,欧洲国家出现了垄断殖民地贸易的特权公司。这种特权公司以贸易垄断和掠夺方式相结合,获取了大量利润。这些利润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这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尚未建立,交通工具还不完善,国际贸易的规模、范围和商品品种均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从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70年代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在这一期间,欧美各先进国家相继发生并完成了产业革命,建立了机器大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了统治地位。
机器大工业建立以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产品大大增加。19世纪上半叶,英国棉织物的产量增加了9倍,煤的开采量增加了4倍,铁的冶炼量增加了几乎13倍。与此同时,机器大工业的建立,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联络工具的巨大发展和广泛运用,克服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障碍,便利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这一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贸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国际贸易额空前增加。1800—1880年的80年间,国际贸易额增长了10倍。而在这期间,由于资本主义竞争的加剧,价格呈下降趋势,国际贸易量实际增长了13倍。
(2)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不断变化,商品种类越来越多,出现了机器和运输工具的贸易,纺织品的贸易迅速增加,粮食也成为大宗的贸易商品。
(3)贸易方式有了进步。国际定期集市的贸易方式逐渐减少,现场看货交易逐渐发展为凭样品买卖。同时商品交易所日趋专业化,1848年美国芝加哥出现了第一个谷物交易所,1862年伦敦成立了有色金属交易所。
(4)经营国际贸易的组织机构日益专业化,出现了很多为国际贸易服务的专业化的公司,如运输公司、保险公司等。
(5)国家之间的贸易条约、贸易协定广泛发展。为了保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稳定贸易渠道,协调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一些国家之间开始签订贸易条约和协定。其主要内容是规定缔约国双方在贸易、航海、商品进出口、转口和关税等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
(6)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英国首先完成产业革命。英国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贸易、金融、航运大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垄断地位。英国以它工业和贸易上的优势为基础,极力鼓吹和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以便进入其他国家市场。而其他国家如德国和美国为了保护其幼稚工业,则采取了保护贸易政策。到了19世纪中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展起来,在世界市场上与英国展开了竞争。
(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这个阶段的国际贸易具有以下特点:
(1)国际贸易额显著增加,但出现不稳定状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10年,世界贸易额大约增加了1/3。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得国际贸易额大大下降并且停滞不前。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继续发生变化。伴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如电气、汽车、石油等,重工业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迅速增加。
(3)垄断资本在国际贸易中占统治地位。国际垄断组织利用资本输出,垄断国外市场,控制和奴役殖民地、附属国。
(4)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发生了变化,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870年的72%下降到1913年的64%,1937年又继续下降至50%左右。北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有所上升,美国取代英国在世界出口中跃居第一位。
(5)各国相继采取超保护贸易政策,普遍建立了关税壁垒。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外汇管制等措施日益盛行。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贸易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明与利用为主要标志。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发生了重大变革,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生产和广泛使用,创造了机器控制机器的生产自动化装置。自动化机器大生产体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人的体力劳动,部分地代替了人的脑力劳动,从而形成了崭新的生产格局。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自然界不能提供的新型材料,使劳动对象发生了重要质变。同时,科技革命推动了运输、通信的发展。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国际贸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际贸易无论是贸易规模,还是增长速度,都大大超过了战前的水平。
总体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国际贸易具有以下特征:
(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市场日益扩大,国际贸易额不断增加。世界货物出口额1950年为607亿美元,1960年为1278.7亿美元,1970年达到3120.7亿美元,1980年上升为19942.87亿美元,1990年达32000多亿美元,1999年达70000亿美元,2018年增长到193940亿美元。2018年的出口额约为1950年的320倍。
在货物贸易市场容量扩大的同时,国际服务贸易市场迅速发展。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70年的710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57700亿美元,增长了80倍之多,约为2018年国际货物贸易额的30%。
战后世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创新。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资本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各国(地区)的市场不断融入世界市场。
但是,世界市场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动荡中发展与扩大的。世界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世界市场受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制约,引起世界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加上国际性政治、军事冲突,导致了世界市场在动荡中不稳定地发展与扩大。如1973—1975年战后爆发了比较严重的经济危机,1982—1984年战后爆发了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两次经济危机期间,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货物出口下降2%。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2009年世界货物出口额同比下降12%。
(二)国际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国际市场交换的内容包括货物与服务产品。目前在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制成品不仅年均增长一直快于初级产品(农产品和能源及矿产品)(表1-1),且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955年,制成品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例只有44.7%,到1985年,该比例上升到62.3%。1999年这一比重又上升为76.5%,而2011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约占世界出口总额的64.6%。2018年,出口货物结构的变化,主要是能源价格上涨造成的。
表1-1 2010—2018年世界商品出口总额与GDP的增长率 %
(数据来源:WTO:World Trade Statistical Review 2019)
当代国际货物贸易结构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贸易比重的变化上,而且两大类贸易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工业制成品贸易中,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比重下降,而资本货物所占比重上升,高技术产品的增长加快,化工产品、机器和运输设备等的贸易比重增长也较快。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使世界出口商品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工业制成品贸易中,“息时代”产品如现代化办公及电信设备的出口在货物贸易中的比重日益提升,而纺织品和服装占比下降。在初级产品贸易中,石油贸易增长迅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新兴服务产业的不断兴起,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逐步由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转向知识、智力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贸易。
现阶段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仍然是服务贸易中最重要的三大类别,但占服务贸易总出口额的比重有所变化。2000年,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3%、32.1%和44.8%。2005年,这三项的比重分别为22.2%、26.6%、47.6%。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运输、旅游占世界服务出口的总额的比重进一步下降,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比重分别为17.6%、24.9%和53.8%(表1-2)。
表1-2 2018年国际服务贸易结构
(数据来源:WTO:World Trade Statistical Review 2019)
(三)区域贸易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20多年以来,尽管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但实际上WTO框架下的多边谈判并不尽如人意。2001年开始的多哈回合谈判不仅进展艰难,而且使很多国家对WTO框架下的多边合作体制失去信心。在此背景下,各国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使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区域贸易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截至2012年1月15日,各缔约方向WTO通报的区域贸易安排达到511个,其中319个已开始有效运转,比2000年增加了近270%。
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名目繁多,所处的一体化程度不同。但这些区域贸易集团通过实施贸易自由化,削减或免除关税,消除其他非关税措施,使集团内成员间的贸易迅速增长,集团内贸易在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中保持较高比重,如欧盟内部出口和进口贸易额均占整个集团出口和进口贸易额的60%以上,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之间的出口和进口分别占整个集团出口和进口额的50%和1/3以上,同时,区域贸易集团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的出口额已占世界出口总额的近60%。
目前,新一轮的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具有不同于以往的鲜明时代特征。首先,突破了传统的地缘性限制;其次,超越了以自由化为核心内容的贸易安排;最后,地区主义重新盛行,竞争更为加剧。新一轮的区域合作与一体化涉及更多深层次的内容,诸如投资、服务贸易、政府采购、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劳工标准等。同时,各国在参与区域合作中,都十分明确地反映了国家总体构想、阶段目标、谈判标准等战略意图。如美国自高调“重返亚洲”以来,提出了“竞争性自由化战略”,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构想的核心框架,并以制度安排、规则制定、机制建设为主要内容。
小知识1-3
南方共同市场和安第斯共同体
1991年3月26日,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4国总统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亚松森条约》,宣布于1994年12月31日建立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1995年1月1日,南方共同市场正式开始运作,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共同市场。智利、玻利维亚、秘鲁等国先后成为南方共同市场联系国。
安第斯共同体(Andean Community)是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区发展中国家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969年5月26日,玻利维亚、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和秘鲁5国在哥伦比亚卡塔赫纳签署《安第斯区域一体化协定》(后称《卡塔赫纳协定》),成立了卡塔赫纳协定委员会,1969年10月16日协定生效。1973年2月13日委内瑞拉加入。1976年10月智利宣布退出。1992年9月,秘鲁中止对伙伴国承担经济义务,1996年1月,秘鲁政府宣布全面加入安第斯一体化体系,承担成员国所有义务。目前成员国有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成员国之间平衡和协调地发展,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壁垒,组成共同市场,加速经济一体化进程。
区域贸易集团内消除贸易壁垒,是朝着贸易自由化迈出的一步。只要其优惠措施无损于非成员国,都将有利于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区域贸易集团对内实行各种优惠措施,往往会对非成员国构成一定的歧视,形成对外的排他性。特别是贸易转移效应,会给集团外原来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四)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1977年联合国出版物对跨国公司的内涵做了明确的表述:“跨国公司是股份制的企业,包括母公司和他们的分支公司。母公司定义为一家在母国以外的国家控制着其他实体的资产的企业,通常拥有一定的股本。股份制企业拥有10%或者更多的普通股或投票权者,或者非股份制企业拥有等同的数量(资产)者,通常被认为是资产控制权的门槛。分支机构是一家股份制的或非股份制的企业,在那里一个其他国家居民的投资者对该企业管理拥有可获得持久利益的利害关系。”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它通过建立国外子资公司、合资企业及其他合作方式,如许可转让、交钥匙工程等,将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
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技术转让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公布的《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数字,到2006年年底,全球约有78000家跨国公司母公司,它们的海外分支机构约有780000家。2010年,跨国公司在国内外创造的增值约1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1/4。跨国公司外国子公司的产值约占全球GDP的10%以上和世界出口总额的1/3。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变革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跨国公司的发展呈现出跨国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全球产业链、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迅速成长和增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等一些新的特点。
(五)国际市场竞争日趋加剧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内部市场进一步统一,世界货物、服务、技术、投资市场不断融合,致使世界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竞争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竞争能力的培育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各国贸易厂商把“价值链”的完成作为经营的中心,既注重产品上游的研制开发,又加强下游的销售和服务。②竞争方式由粗放式加速向集约式转变。贸易厂商不再单纯依靠拼价格、拼数量、拼优惠条件占领国际市场,而是通过加强非价格竞争的因素,如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商品包装、加强广告宣传、创立名牌等。③竞争范围由商品贸易上的竞争转向融商品、服务、投资、知识产权为一体的多方面的竞争,而服务和知识产权的竞争尤为突出。④竞争格局由单个贸易国家间的竞争转向区域经贸集团之间的竞争。⑤各国政府积极介入竞争。⑥公平竞争成为世界市场的主流。为了确保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的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各国通过各种贸易条约、国际贸易惯例等贯彻公平竞争的原则,为公平竞争提供法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