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组织史资料(第四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铜川市组织史资料

(1998.6—2007.5)

综述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处于东经108°35′~109°29′,北纬34°8′~35° 34′之间,是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交接地带。东和东南与渭南市的蒲城、白水、富平接壤,西和西南与咸阳市的旬邑、淳化、三原毗邻,北部同延安市的黄陵、洛川相连,总面积3882平方公里。2007年5月,辖耀州、王益、印台3个区,宜君县1个县,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23个镇、11个乡、10个街道办事处,543个村委会,95个居委会,总人口84.86万人。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铜川市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工业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形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1998年,市委继续实施“五龙腾飞,群龙起舞”经济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煤炭、铝业、水泥、陶瓷、机械五大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五大支柱产业框架;努力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等竞相发展,开创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快苹果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培育和发展蔬菜产业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意见》,推动各业发展。12月,市委召开八届二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中共铜川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市委围绕增加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两大目标,实施“城郊型、产业化、开发式”发展战略,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3.4万吨,较上年增长16.6%。乡镇企业总产值25.6亿元,较上年增长23.3%。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42元,增加126元。积极实施《铜川市精神文明建设“336”计划》,大力倡导和弘扬“大胆开拓、团结拼搏、埋头苦干、奋发争先”的铜川精神。在执法部门窗口单位等广泛开展“创佳评差、树立形象”的“形象工程”,开展文明机关、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校园、文明村镇、文明小区等创建活动,全市新建成5个市级最佳系统,31个省、市级文明单位、文明村,耀县孙塬镇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点,郊区陈炉镇、城关村,城区红旗街道办事处被确定为省级示范点,社会风气、生活环境、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改善,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市人民的法制观念、守法自觉性进一步提高。

1999年1月21日,市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提出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思想:扭住经济建设不放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体制创新上寻找突破口,在非公有制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上寻找突破口,新增个体户6233户,增长32%;新增私营企业350户,增长40%,实现非公有制就业7万余人,上缴税金3587万元。

3月,市委成立“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简称“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领导小组。4月15日,市委下发《关于为全面开展“三讲”教育做好准备工作的通知》,对各区县开展活动提出了安排和要求:“三讲”教育分三批展开,第一批4个区县和16个市级部门;第二批市级107个部门;第三批6个市级部门。12月25日,市委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市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三讲”教育收效显著,涌现出了全国先进典型“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郭秀明、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孙塬村,以及李云南、李成才、王桂芳等一批先进人物。随后,市级及区县领导干部开展“三讲”教育“回头看”活动,对在“三讲”集中教育中形成的整改方案、市委重大决策的落实情况等做全面的回顾并进行补充与完善,新的整改方案针对铜川的未来、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理清了八项基本思路,规划了未来发展的基本框架。领导班子和广大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干部年轻化步伐加快。同时,先后抽调890名干部,组成38个指导组,对全市38个乡镇和474个村的基层干部分两批进行“四教育”(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

7月,中共铜川市委先后召开常委会议和全市领导干部大会,认真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讲话,研究和安排部署铜川市的贯彻落实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铜川市迎接西部大开发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迎接西部大开发的组织协调工作,深入研究铜川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思路、目标、步骤、开发重点和政策措施等,组织编制了《铜川市迎接西部大开发规划》,并把山川秀美工程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一步,及时编制了《铜川市山川秀美工程实施方案》,扩大对外开放,争取到天然气城市气化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资金3500万元。随后,市委组织召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讨会,提出全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计划。10月,市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新的经济工作目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主线,唱响结构调整、扩大开放、营造环境“三部曲”,打好国企改革与发展、启动山川秀美工程、培育产业和企业集团、加快科技创新和应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五个硬仗”。之后,市委组织开展西部大开发研讨活动,提出全市实施西部大开发的“1375”计划(正确把握长期打算、分步推进、突出重点、综合开发的指导方针;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开发带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大战略;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态环境改善工程、“五龙”改造工程、优势产品培育工程、农业增效工程、城乡一体化工程、旅游资源开发工程七大工程;落实思想观念大更新、较大资金投入、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强有力组织领导等五条保障措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国有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全市社会政治稳定,确保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市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贯彻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审议通过《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决议〉精神,加快铜川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铜川旅游业发展的四项主要任务(突出特色,扩大和延伸产业链,发挥旅游产业的整体功能;精心策划,严密组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促销活动;实施政府主导,切实形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合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等。11月,市委召开八届三次全会,深入学习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及省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全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铜川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到年底,90%的国有企业完成改制,部分改制企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

2000年1月,市委作出《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向模范党支部书记郭秀明同志学习的决定》,并追授郭秀明为“模范党支部书记”。3月,省委作出《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郭秀明学习的决定》《追授郭秀明“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4月,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联系会议领导小组,作出《关于开展向郭秀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国党员干部向郭秀明学习。随即市委成立郭秀明精神学习宣传活动办公室,编写《用生命播洒阳光》等反映郭秀明先进事迹的书籍、资料6000余册,编排了报告剧《郭秀明颂》、广播剧《村官》,制作《生命壮歌》碟片2000余盘;同时收发省委组织部门赠予的《实践“三个代表”的光辉典范——优秀共产党员郭秀明》等书籍1500册。9月,形成学习郭秀明的高潮,到惠家沟村参观人数达到9万多人(次)。郭秀明先进事迹报告团先后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兰州及西安等地作报告100多场(次),直接听众10万多人(次)。2001年6月,市委作出《关于在全市农村党支部书记中开展“学习郭秀明、争当好支书”活动的决定》,提出从2002年“七一”开始,每年命名表彰10名左右农村“郭秀明式的好书记”。到2006年,市委共命名表彰50名“郭秀明式的好支书”,在全市农村形成一支“郭秀明式的好支书”的先进群体,培养出一批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为全市农村基层干部树立起一面面旗帜。

2000年5月,市委召开八届四次全会,深入学习中央及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铜川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会议提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的方针和任务要求,即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5月29日,市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通知》,全面部署全市学习贯彻活动。8月28日,市委转发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关于利用胡长清、成克杰等重大典型案件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的安排意见》,在全市党员干部中,以科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以案施教警钟长鸣——胡长清案件警示教育材料》,组织观看影片《生死抉择》等。12月,市委召开八届五次全会,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审议通过《中共铜川市委关于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全会提出要把促进发展作为全市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围绕经济建设抓党的建设,把发展作为衡量党建工作的标准,用经济建设的成就来衡量党建工作的成效等。

2001年年初,铜川市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票决制”试点城市之一。市委和市委组织部把票决制试点工作作为深化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工作来抓,依据党内有关法规和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经过试点实践,先后研究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中共铜川市委关于区县党政正职任职由市委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办法》《全委会闭会期间征求委员意见办法》,同时还研究制定了《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或征求意见过程中若干问题的处理办法》和《无记名投票表决工作的纪律要求》等配套文件,从政策和制度的高度明确票决制的适用范围、表决的程序、暂缓表决的几种情况、提名人选未获通过的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结果使用、对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处理办法等关键性问题。同年7月,对县区党政正职任职实行市委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从2002年8月开始,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干部全部实行票决制,区县党政正职领导全部实行市委全委会票决制。同时,市委还将票决制的做法延伸到区县常委会研究干部工作中,在宜君县进行县委全委会票决乡镇党政正职的探索,这些做法得到省委组织部、中组部的肯定,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当年,全市“三区一县”均实行区县委全委会和常委会决定干部任免票决制。

2001年1月,市委召开八届六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铜川市委关于制定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全市“十五”期间工作的总体要求:以西部大开发为机遇,以建设现代化的渭北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依法治市,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01年3月至2002年4月底,分两期在全市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中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基本上达到了“让干部受教育,使农民得实惠”的目的。8月7日,市委召开工作会议,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传达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并就学习和贯彻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重点抓好县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学习;二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三是要加强党建工作的调查研究。11月,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召开,着重部署全市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铜川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意见》。会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任务和省委提出的十个方面的要求,深入开展向“三个代表”忠实实践者郭秀明学习的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努力使党的作风有新的明显进步,使党群、干群关系有新的明显改善。

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下发后,市委把2002年确定为全市公民道德建设年。通过抓重点、抓典型、抓载体,广泛深入开展了“献爱心助困捐资”“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满意在铜川”等活动,提高了公民道德建设成效。同时确定每年3月份为全市公民道德建设宣传与实践活动月。7月29日,召开新区建设10周年纪念大会,明确提出实现新区从开发建设向经济大发展阶段转变,使新区逐步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目标。2002年,完成市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通过改革,市级党政机构数由改革前的52个精减为43个;直属事业机构由改革前的14个精减为13个。行政编制由改革前的956名精减到790名;政法编制由1671名精减到1599名。同时,完成了市级事业单位和县乡的机构改革工作。

2002年1月28日,市委召开工作会议,提出全市2002年的经济工作任务:以建设现代化渭北中心城市为目标,以重点项目建设为龙头,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重点抓好新区建设和老区改造,铝业、建材业改造提升,农业产业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培养旅游、医药、食品等新兴产业,新增个体户2298户,完成年度任务的153%,新增私营企业270户、完成年度任务135%,新增7347人在个体私营经济中就业。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金3913万元,增长8个百分点。

2003年,市委在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中,严格执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广泛调研,听取各方面意见,有力地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积极促进社会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年初,市委提出由以煤炭工业为主的煤城转型为以非煤产业为主的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区域中心城市,综合利用有限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把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培养发展新兴接续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综合整治以水泥企业污染为主的环境污染,建设生态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3月,制定了《关于加强项目建设的决定》和《加快新区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文件,在第七届西洽会和随省党政代表团赴珠三角、长三角的招商引资中签约项目168个,签约资金194.5亿元。3月30日,市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回顾总结了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了今后5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审议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铜川市第八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7月,市委召开九届三次全会,传达学习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中共铜川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的决议》。在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市委认真开展了“四五”普法活动和“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了依法治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11月,市委召开工作会议,深入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制定了铜川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决定》等文件的《实施意见》。12月,市委召开九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铜川市委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小而强、小而富、小而美”的发展思路。

2004年,市委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积极推进依法治市。通过举办《宪法修正案》专题讲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出台了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实施办法》,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信访反映的突出问题,信访结案率不断提高。市委扎实开展基层工作年活动,在农村深入开展了学习郭秀明、“三级联创”、“旗帜工程”、重点村整建等活动,帮助贫困村解决无“两委”会办公室和党员活动阵地等实际问题,社区和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抽调360名干部组成工作组,深入120个基层党组织,通过学习教育、查找问题、集中整改、巡视督查等方法,使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年初,市委下发《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并组成宣讲团深入区县、乡镇,向乡村两级干部宣讲中央一号文件,把政策原原本本交给群众,把具体措施一一落到实处。兑现了地膜玉米补贴等政策,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1个百分点,全市农民税收负担减少751万元,人均减负率61.9%。4月,市委召开全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抓住重点,着力实施三大战略(项目带动战略、工业强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六大重点(综合开发利用有限资源,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益;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形成接续产业群;综合治理采空区、沉陷区和滑塌区等地质灾害;整体搬迁居住在滑塌区、沉陷区和棚户区的群众;实施以水泥企业污染为重点的环境污染治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居民收入),加快建设九大工程(铝电煤联产工程,建材基地建设工程,特色产业培育工程,农业产业化工程,城镇化建设工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滑塌区居民整体搬迁工程,煤矿采空区、沉陷区、滑塌区等综合治理工程,就业和再就业工程)。5月19日,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部署和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提出着力做好“三清理、三规范”(全面清理全市的在建、拟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2004年新上项目,规范项目审批程序;清理土地市场,规范土地审批和管理;清理“五小”企业,规范市场准入)和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等八项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要求,规范行政审批和行政管理,全市共精减行政审批项目126个。放宽市场准入,全市全年进出口总额2010万美元,同比增长23%,增幅居全省第二,有力地推进了经济转型进程的目标任务。7月,市委召开九届五次全会,学习贯彻全省西部开发工作会议和省委第19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11月,市委召开九届六次全会,传达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研究全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工作,提出实施“5523”工程的发展思路(提升壮大铝业、煤炭、水泥、陶瓷、果业五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电力、食品、医药、电源、旅游五大新兴产业,加快新区开发建设和老市区改造提高两个重点建设,破解环境污染治理、沉陷区滑塌区群众整体搬迁、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三大难题),进一步明确铜川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推动了铜川跨越式发展。

2005年,市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和政协工作会议,注重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作用,支持人大、政协独立负责地依法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切实加强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坚持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事先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协商通报,广泛听取意见,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1月,市委召开九届七次全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提出全市要围绕一个主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力打好“四大战役”(经济林建设、项目建设、文化建设、环境整治),重点突破,强势推进,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同月起,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市委分3批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市上下联动、横向促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市委常委和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带头分析评议、带头整改、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教育活动、带头加强指导等,市委中心学习组专题学习14次,举办专题辅导报告会5次,县级领导干部培训班11期,有力地推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涌现出了“党员三兄弟”、郭艳等先进典型。继续推行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竞争上岗制度,切实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制定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实施办法。全面推进构建警示迅捷防线工作,坚持警示提醒、诫勉督导、责令纠错三项制度,形成廉政预警、动态监督、保护挽救三个机制。

为了突出抓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市委将2005年确定为“文化建设年”。5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印发《铜川市“文化建设年”实施意见》,提出依托医药文化、佛教文化、耀瓷文化、书画文化、红色文化等深厚的历史积淀,加强城市文化品位、重点文化阵地、群众文化、精品文化四个重点建设;突出发展文物旅游、休闲娱乐、花卉文化、耀瓷文化四大产业。通过举办了药王山保健游、香山佛教节、玉华宫冰雪节、新区牡丹游园等系列专题文化旅游活动和纪念柳公权逝世1140周年等活动,提升铜川对外影响和知名度。12月,市委召开九届八次全会,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铜川市委关于制定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同时,市委先后3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成立北市区和耀州区指挥部,明确任务和完成时限。

2006年1月,市委召开九届九次全会,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团结稳定、加快发展两大主题,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观的轨道,实现“十一五”时期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局、高点起步。2月,市委召开市级机关作风整顿动员大会,以“增强责任意识、增强工作能力、增强大局观念、争创一流队伍、争创一流业绩”为主要内容,在市级机关开展作风纪律整顿,着力解决市级机关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一个月的集中整顿,市级机关作风明显改进,干部精神面貌显著变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形成了自我加压、争创一流、开拓创新、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3月,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建设5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实施意见》。召开有关会议,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采取“领导联系、部门包村、企业帮扶、干部驻村”四位一体包联包抓的方法,一方面抓51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一方面抓71个贫困村扶贫开发,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6月30日,在全市纪念建党85周年暨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大会上,表彰3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50名优秀共产党员,2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授予11名农村党支部书记“郭秀明式的好支书”称号,总结了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提出,要借鉴和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把全市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发挥先进性、推动发展上来;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要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7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动员大会,副省长罗振江讲话。会议提出从2006年至2007年年底全面完成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各项任务,到2008年5月通过省级卫生城市评审验收的目标。12月15日,市委召开九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建材业的决定》。明确了全市发展现代化建材业的目标任务、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目标任务是:到2011年,建材工业总产值达到16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1.5%,五年累计投入50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0户以上,骨干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到3吨标煤以下;发展思路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水泥产业为主体,以铝业深加工为突破口,以建筑卫生陶瓷和新型墙体装饰材料为侧翼,加强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实现能源、铝冶炼、建材的联产联营,把铜川打造成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现代建材工业基地;工作重点是:立足现有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整合建材资源,实施名牌战略,推动集聚发展,进一步壮大水泥及水泥制品、铝及铝深加工、高科技材料、建筑陶瓷及陶瓷材料、新型建材等五大产业。26日至30日,市第十次党代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铜川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市纪委委员和铜川市出席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明确提出:到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65亿元,年均增长14.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万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2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63亿元,年均增长16.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50亿元,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500元和3400元,年均增长12.9%和9%。

2007年1月,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传达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并就全市学习贯彻落实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市委召开十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将2007年确定为“作风建设年”。5月,市委召开了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传达学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安排部署了全市的学习贯彻工作。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中共铜川市委坚持不懈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998年与1999年2月中共铜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分别召开了第二、三次全体工作会议,并在第三次工作会议上认真学习了中纪委三次全会和省纪委二次全会精神。2000年年初,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铜川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责任追究办法》,按照中纪委四次全会提出的“五项规定”以及《廉政准则》和制止奢侈浪费“八条规定”等,全市纪检监察查办案件工作实现了“四个突破”。2001年,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制定了《关于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规定》《铜川市领导干部工作责任追究规定》等6项配套制度。2002年至2004年,市委、市政府每年编发《清正廉洁、执政为民读本》《党员干部从政手册》等学习资料3万余册,组织举办党风廉政报告16场(次)。2003年,市委在农村开展学习白河县“三苦”精神、乡镇机关规范化建设和思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和“艰苦奋斗、廉洁从政”教育活动,制定了《铜川市领导干部艰苦奋斗、廉洁从政“十严十不准”》。加大大要案件查处力度,立案11件,结案8件,5名县级领导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2005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重申元旦、春节期间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的通知》《铜川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规定》和《关于在全市开展严厉打击赌博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通知》,并建立了“一案双报告”制度、申诉案件备案制度、处分决定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和派出派驻纪检监察机构案件协审制度。2006年市委高度重视《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推进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逐步落实。全市共组织“联勤兼优领导干部”巡回报告7场;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教育活动49场7300余人;开展反面警示教育活动125场5200余人;举办廉政教育培训7期,培训400余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165场1.5万余人;2007年2月,中共铜川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对2007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六个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10年间,全市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共立案989件,党政纪处分887人,移交司法机关39人,挽回经济损失487万元。

1998年6月至2007年5月,全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4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列。2006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83.63亿元,是1998年的2.26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07亿元,是1998年的3.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3.73亿元,是1998年的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20元,是1998年的2.3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215元,是1998年的1.65倍。

2006年年底,市委下辖宜君县委和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3个区委,159个基层党委,136个党总支,2805个党支部;有党员54265人。市委工作机构,1998年6月有18个,2007年5月有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