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局专文
加快构建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实现追赶超越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这次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总结2016年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17年工作,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实现追赶超越提供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一、2016年交通运输工作回顾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交通运输发展亮点纷呈、成效显著的一年。全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完成交通投资540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四个“重大突破”和四个“全面提升”,“十三五”确定的“586”战略八大工程首战告捷,圆满开局,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再作新贡献、再创新佳绩。
(一)大交通体制机制取得重大突破。适应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大构架大战略,将陕西大交通构建作为“十三五”开篇发力之首要,超前研究部署,精心制订方案,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意见》,并成立了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地方铁路联合监管会商机制、快递业发展协调联动机制。将省铁路投资集团、陕西城际铁路公司整体划转,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融资、建设、运营一体的省铁路集团公司;积极筹建陕西本土货运航空公司,补齐短板,自主发展航空货运和临空产业。这些重大举措,标志着陕西省“一厅+多局+专业企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制已经构建,统一、高效、负责的大交通管理格局在陕西正式运行。
(二)规划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高起点绘制蓝图、引领发展意义重大。我厅首次牵头编制全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同步开展13个专项规划和9项重大课题研究,经省政府同意正式印发实施。立足大交通视野,编制完成了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即将正式印发。配合“十三五”重大项目实施,高质量、快节奏推进前期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加大力度,加强力量,积极向国家部委、省级部门汇报对接,前期工作成绩骄人。平利至镇坪高速公路等51个1200多公里重点项目获得工可批复,创近年来新高;绥德至延川高速公路等25个、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等27个重点项目分别获得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批复;西安至延安高铁完成工可评审,召开建设动员会;西安至十堰等3个高铁项目、西安至韩城等4个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开展,为依法合规开工建设抢占了先机、创造了条件。抢抓政策机遇,研究出台普通公路实施方案,建立8大类14.4万公里普通公路项目库,为公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坚决贯彻省政府《关于“十三五”持续加快全省公路建设推进交通脱贫攻坚的意见》,召开加快会议,夯实目标责任,精心组织实施,掀起建设高潮。加快推进坪坎至汉中等7个续建高速公路项目,新开工项目由4个调增至8个,宝鸡至坪坎等8个项目顺利开工。延安至黄陵高速公路扩能工程(北段)建成通车,标志着西安至延安形成了十车道的高速公路大通道。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181公里,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大力推进普通公路建设,省政府集中开工119个2052公里普通公路项目,力度之大创历史新高。全年干线公路建成通车800公里以上,沿黄公路基本贯通,姜眉公路太白县城过境段等21个项目建成通车。农村公路改建、完善10000公里以上,新增通畅建制村609个,为全省扶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全面加快铁路建设,复工北客站至机场城际铁路项目,西安至成都、宝鸡至兰州等续建高铁项目快速推进,阳安铁路大岭铺至安康东直通线、阳平关至安康铁路扩能、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等普速铁路项目有序实施。大力支持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支持邮政网点与运输站点共用和快递下乡到村。着力推动水运建设,汉江安康至白河航运建设工程、安康火石岩客运码头改扩建工程全面完工,汉江洋县至安康航运建设工程进展顺利。继续加强“五化”管理,全力打造品质工程,深入开展质量“回头望”、交通产品质量专项抽查等活动,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面对公路、铁路等综合交通建设带来的巨大资金压力,下大力改革创新筹融资体制,研究利用优质矿产资源,推进资源货币化、债务股权化,努力搭建综合交通融资平台。与省农发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利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破解普通公路建设资金难题。省铁路集团与光大证券合作,铁路建设基金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通过政府债券置换全部省厅普通公路债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采取PPP模式开工建设了绥德至延川、清涧至子长高速公路和一批国省道项目。强力推进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省委深改组审议通过《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等5个项目开展试点,完善配套制度办法,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持续深化公路养管体制改革,探索管养分离的市场化机制。贯彻落实国家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政策,以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推进。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开展行政审批清理,稳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厅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整合精简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五)公路养护运营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召开全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加大养护资金投入力度,实施干线公路大中修、预防性养护工程954公里,创建美丽干线公路1076公里,加快实施西安绕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提升工程,积极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建立路警联合会商机制,全省公路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县乡公路技术状况指数达到96、87、75。省厅被评为“十二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联合公安交警部门,调整20条约3640公里高速公路限速值,社会反响良好。开展车辆运输车治理、整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专项行动,完成大件运输跨省并联许可试点工作,公路平均超限超载率为0.12%。全面清理规范收费公路减免政策,全年征收通行费192亿元,新增ETC车道200余条,高速公路主线、匝道收费站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增“三秦通”用户98.6万户。落实“绿色通道”、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政策,减免通行费25亿元,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肯定。
(六)公路水路运输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落实交通运输部贴近民生实事要求,建成蜀河等4个客运站,开工岚皋等3个客运站和眉县等3个货运站。新增通客车建制村1074个,西安、宝鸡等7市初步实现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入网率和上线率达到90%以上,均超额完成部下达的目标任务。推进首批49个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甩挂运输、农村物流、城市配送等试点项目建设,审核确定了第二批试点项目53个。召开接驳运输工作会议,深化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试点。巩固精品客运线路和星级汽车站创建成果,7家汽车站通过四星级及以上初审。西安市地铁3号线通过试运营评审并开通运营。新增及更换公交车中新能源车辆比重达到约53%。支持西安、宝鸡两市建成了3家汽车尾气检测与维护示范站。大力实施从业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出台、修订了《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实施办法》等7项制度。统筹安排抓好春运、“五一”等重点时段运输保障。全省公路、水路累计完成客货运量6.1亿人、11.3亿吨。
2016年,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扩能工程北段建成通车 (黄金峰)
(七)交通运输行业治理水平全面提升。积极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汉江水运主通道航运建设关键技术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完成建筑垃圾规模化应用研究并做好推广准备。4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励,22个行业标准列入年度地方标准计划。大力推进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12328服务监督电话、机场免费WIFI试点等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法治部门建设,向省法制办报送了《陕西省公路隧道安全保护办法》、《陕西省废旧干线公路管理办法》等规章草案,制订了《水上漂流艇筏质量安全检验规范》。组织700人进行了交通运输新增执法人员培训。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确定5个绿色公路和钢结构桥梁示范项目。积极推进平安交通建设,加快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和危桥病隧整治。持续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攻坚行动,排查安全隐患8000余处,整改率达到99.5%。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各类突发事件快速有效处置。扎实推进国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圆满完成各类重大军事行动交通保障任务。做好厅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工作,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八)党建和队伍作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了4次研讨交流,开展了3次专题辅导,举办了3期轮训班,集中轮训333名党员干部,使全系统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扎实开展“对标定位、晋级争星”和党员积分制管理。贯彻落实省委“三项机制”要求,出台全系统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实施办法,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围绕重大政策措施,狠抓考核督查,交通运输行政执行力持续提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风廉洁建设,严格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推进作风建设落地生根。文明创建再创佳绩,创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5个、“文明示范窗口”6个,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工人先锋号各1个,全系统24人荣登中国、陕西好人榜。交通宣传成效显著,中央、陕西电视台播发交通新闻34条,凝聚行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同志们,回首走过不平凡的一年,成绩使我们倍感欣慰和自豪。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市县政府、省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更要归功于全省交通人几十年如一日,用辛勤汗水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交通精神不断传承和弘扬光大。在此,我代表省交通运输厅,向长期关心支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广大交通运输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6年1月22日,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冯西宁在省交通集团集体慰问困难职工、老党员、困难党员,并送去慰问金 (黄金峰)
二、2017年面临的形势和总体要求
2017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深入推进交通扶贫的攻坚之年,也是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之年。前不久相继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都对当前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做出了深刻分析,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上决策部署上来,既要直面困难、迎接挑战,更要把握机遇、奋发有为。对今年的交通运输发展形势,总体判断是机遇大于挑战,形势持续向好、好中有忧。
三、2017年面临的形势
(一)中央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新定位,进一步强化了行业发展信心。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交通运输工作做出新的重要指示,概括起来就是“七个重点、四项要求”。其中特别指出,“十三五”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想富、先修路”的提法没有过时,三大战略的深入推进,需要交通运输先行保障。这是总书记对交通运输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对交通运输发展形势任务的深刻把握,指明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重大机遇,需要交通运输行业把握机遇,加快发展;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乘势而上,不辱使命。
(二)重大战略对交通运输的新需求,进一步拓宽了行业发展空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新型城镇化建设、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要求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切实提高交通运输的支撑能力和服务品质,为交通运输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国家强力实施扶贫攻坚战略,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将进一步促进陕西省加快贫困地区、革命老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部署,进一步优化了行业发展大环境。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仍是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投放,同时,坚持适度扩大总需求,重点推进扶贫脱贫、城市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将稳中求进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特殊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下,驾驭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创新。对于交通运输行业来说,“稳”就是要坚决守住底线,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进”就是要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勇于担当、奋发有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力促交通运输发展取得新突破。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主线,进一步明确了行业改革大方向。中央明确提出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要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经济在新常态下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交通运输部提出,交通运输行业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做好结构性改革工作,进一步简政放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要在降本增效、补齐短板等方面狠下功夫,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的主线。
(五)追赶超越对交通运输的新要求,进一步坚定了加快发展步伐。省委全委会提出要把“追赶超越”作为总遵循,把推进“五个扎实”作为总路径,这是引领陕西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行动纲领。深入推进追赶超越战略,需要交通运输坚持适度超前,继续加快发展,厚植竞争优势,尽快补齐短板,夯实陕西追赶超越现实基础,充分发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官作用。矢志追赶超越,将进一步凝聚全系统干部职工最大的思想共识,成为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强大引擎。
(六)省上对综合交通建设的新期待,进一步增强了行业发展动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强力支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立省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夯实我厅负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职责,组建省铁路集团,搭建综合交通融资平台,做强交通投资集团,同意利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落实优惠金融资金,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彰显了省委、省政府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坚定决心,为加快构建陕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注入了强心剂。
在看到有利形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正视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一些压力和挑战。一是资金筹措压力大。陕西省财政收入低,使近年来财政对高速公路建设投入相对较少,导致高速公路资本金欠债多,已建成高速公路项目的资本金缺口达607亿元。同时,运营项目收支缺口逐年增加,2016年收支缺口约40亿元,企业债务负担很重。市县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影响项目建设进展和车购税资金及时消化,S107扶杨眉公路杨凌段、S205延长至马头关等早期安排项目进展严重滞后,3个亚行项目进度偏慢,部分2016年安排的普通公路项目未能按期开工。二是项目审批进度慢。土地、环保等外部刚性约束日趋严格,有些市县交通部门与国土部门沟通对接不充分,导致项目没有及时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加之部分市县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主动性不强,用地手续办理程序复杂、周期延长,2016年用地获批项目较2015年减少20%,形成了资金等项目的不良局面。尤其是按照部新要求,申请2018年车购税资金的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项目,要在今年8月底前获得工可和初设批复,市县现有工作方式和节奏很难满足要求。三是养护责任落实不到位。普通干线公路人员包袱过重,部分地市公路管理机构、人员和工作经费没有完全纳入财政预算,职工养老未能完全纳入社会统筹,挤占日常养护资金,以路养人现象突出,造成小修保养缺失。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落不实,造成大量超期服役路段亟须安排养护工程。四是服务水平仍需提升。大西安地区城际大容量快速轨道交通发展相对滞后,京昆高速、绕城高速等大通道部分路段交通严重饱和。西安等城市主要出入口道路不畅,交通拥堵严重,亟须扩容提升。城市开车堵、停车难等问题突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急需加快、服务品质亟待提升。公路服务区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需求。
四、2017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为遵循,以“打造交通升级版、当好发展先行官”为引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科学办交通、合力办交通、勤俭办交通”发展理念,深入实施“586”发展战略,着力完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着力提升运输服务品质,着力加快行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安全绿色发展,着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年1月5日,全省交通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 (黄金峰)
五、2017年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重要精神,今年全省交通运输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完成交通投资600亿元;争取开工高速公路600公里、铁路600公里、干线公路600公里,改善农村公路10000公里;综合交通创建取得新成效,智慧绿色交通取得新进展,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持续稳定,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保持西部领先;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经济社会对交通运输行业的依存度进一步增强。
六、2017年八项重点工作
(一)推进综合交通创建。一是完善规划体系。研究确定《西安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优化高铁线网布局和站点布设,规划形成环西安高铁网。补充、调整和完善《关中城际铁路网规划》,加密延伸线路,拓展覆盖范围,扩大受益人口。配合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工作,启动编制《陕西省综合交通发展布局研究》。印发执行《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支持大西安综合交通示范创建。二是畅通物流通道。抓紧研究便捷连接机场、国际港务区的疏港大道方案,推动空港、陆港双港联动。三是建设综合枢纽。按照互联互通、示范引领的要求,加强枢纽集疏运系统建设,建设咸阳、汉中、杨凌等一批与高铁有效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谋划西安站、机场三期等一批开放式、立体化综合换乘中心。积极推进眉县、延安城北等与铁路联运的综合货运枢纽,以及定边等功能完善的大型物流园区建设,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二)持续加快公路建设。一是强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全年实施续建项目14个、新开项目8个,建设里程超过1500公里,确保投资和建设规模双增长。建成通车坪坎至汉中和汉中至陕川界公路喜神坝至省界段2个项目,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279公里。加快建设吴起至定边、山阳至柞水等12个项目,为尽早通车奠定基础。力争开工旬邑至凤翔、合阳至铜川等8个项目,开工规模约600公里。二是全面加快干线公路改造。全年在建规模达到3000公里以上。加快完善榆林、延安、渭南和韩城段沿黄公路;建成通车旬邑至马栏、G309吴堡至绥德等25个项目,主体完工G310西安过境、S230洋县至华阳等6个项目,规模超过1000公里。积极改建20个以上县城过境公路项目,加快改造G108、G310等拥堵路段,畅通G316、G307等瓶颈路段,开工实施G316安康建民至恒口等重要路段改建项目20个以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三是重点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全年建设规模超过1万公里。积极落实部省共建协议,优先扶持集中连片特困区、革命老区、国贫县农村公路发展,主要实施建制村通畅5000公里、安全生命防护5000公里、通村公路完善5000公里、危桥改造和桥涵配套8000延米、县乡公路改建2000公里,带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
(三)全面提速铁路建设。高速铁路方面,配合铁总大力推进西安至银川高铁建设,建成投用西安至成都、宝鸡至兰州2个高铁项目,新增高铁通车里程389公里。积极配合推进前期工作,确保在上半年全线开工建设西安至延安高铁,力争在下半年创造条件开工西安至十堰、延安至榆林、西安至重庆高铁,为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打好基础。城际铁路方面,加快推进北客站至机场项目建设,争取在2018年按期建成运营,支撑打造以机场和北客站为核心的区域综合交通中心。完善前期手续,确保开工西安至韩城、阎良至机场项目,力争开工西安至法门寺、机场至法门寺项目,助推“关中通城际”目标如期实现。普速铁路方面,配合实施阳安铁路大岭铺至安康东直通线、阳平关至安康铁路扩能和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3个项目,提升重点物资、资源外运能力。
(四)快速推进民航建设。一是完善机场体系。支持开工实施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延安机场迁建和榆林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促进干支机场联动发展。二是拓展航空线网。开通西安至华沙、伊斯坦布尔、布拉格、圣彼得堡、温哥华等国际航线,努力构建“空中丝绸之路”,积极打造国际航空枢纽。三是发展航空货运。按照省政府与圆通集团会谈要求,组建西北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力争实现年中成立运营,补齐陕西省本土航空货运发展短板。四是谋划通用航空。按照省政府部署,深入研究通用航空发展规划,描绘好陕西通用航空发展蓝图。
(五)全力扶持水运建设。一是加快开展汉江铁水联运、公水联运方案研究,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积极策划禹门口至芝川等黄河适航河段整治工程项目,做大做好项目储备;加快完善旬阳、蜀河、白河等汉江水电枢纽过船设施建设项目前期方案,保持水运发展接续有力。二是基本完成汉江洋县至安康291公里航道整治,提高汉江通航能力。三是加快建设紫阳港,支持实施一批小型码头、港口,做好航道养护,改善海事执勤条件。
(六)着力提升运输服务。一是大力加快运输场站建设,实施彬县、太白等一批市县一、二级客运站,改造一批运营时间长、设施陈旧、功能不完善的客运站,建设一批农村客运站点。二是推行交邮合作发展模式,联合共用已建成的乡镇客运站,加快农村快递下乡到村,支持发展“互联网+农业+快递”模式。大力支持各大快递企业西北转运中心、分拨中心、集散中心等项目尽快落地陕西。三是大力推进建制村通客车工作,扩大农村客运覆盖面和通达深度。积极支持西安市创建国家级“公交都市”,稳妥开展城际公交试点。推进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建设,重点加快陕西省交通一卡通省级清分结算平台建设。
(七)突出抓好公路养管。一是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投入养护资金约40亿元,实施重点公路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1000公里以上,及时整治西汉、西禹、吴子、延靖等高速公路和G210、S302等干线公路路况较差路段,改造危桥病隧50座8000延米以上。高速公路、路网调整后的普通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技术状况指数达到93、80、72。二是完善治超长效机制,高速、干线、农村公路超限超载率控制在0.5%、2%、3%以内。三是加大非现金收费宣传推广力度,力争将非现金收费扩大到全省所有政府还贷非封闭收费公路。
(八)打造智慧绿色交通。一是提高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开展设施建设与维护、安全应急与保障、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钢结构桥梁技术攻关和BIM技术应用专项研究。加强地方标准建设,实施科技示范工程,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二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搭建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指挥、调度紧急救援平台和物流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推动实施路政治超、客运联网售票、交通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系统等项目。加快推进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动“互联网+交通运输”发展,实现“数据安全共享、网络安全可控”。三是持续推动节能减排。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西安市创建绿色交通城市、黄陵至延安高速创建绿色公路。大力推行废旧材料再生循环利用。加快LNG加气站和充电桩建设。深化“车船路港”千企低碳专项行动,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推广绿色汽车检测维修技术,积极倡导绿色出行。
围绕以上目标任务,全系统一定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务实,扎实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七、2017年八项主要措施
(一)以铁路建设为重点,持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下大气力抓好前期工作。前期工作是制约加快建设的关键因素。各市和各项目法人单位要制定前期工作阶段目标,采取前期工作推进会、“挂图作战、销号管理”、跟踪盯办等有效措施,层层压实责任,强化督办力度。在全省要建立前期工作办理机制,夯实领导联系项目责任,关键项目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以“磨破嘴、跑断腿”的韧劲和超常规的措施,全力加快各项手续办理。每年全省要总结评比,和项目安排挂钩、奖优罚劣。省公路局和厅机关有关处室要加强督办和配合,协调加快审批进度。
2.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围绕“早开工、促大干、保通车”的思路,持续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省高速集团、省交通集团要狠抓续建项目阶段目标和整体进展,细化分解任务,严格考核奖惩,尽快形成全线大干局面。省铁路集团要切实担负起全省铁路建设的主力军作用,主动作为,攻坚克难,迅速掀起铁路建设高潮,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3.坚持不懈打造品质工程。全面落实“五化管理”要求,牢固树立品质工程建设理念,制定具体的措施和目标,特别要加强PPP模式建设项目和城际铁路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监管,狠抓特长特殊地质隧道、特殊结构桥梁,尤其是水下基础等质量安全难点,夯实建设各方责任,健全质量责任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活动,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及处罚力度,对质量问题要严厉问责、绝不姑息。
4.合力营造良好建设环境。进一步夯实地方政府建设环境保障责任,全面落实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地方政府包干负总责,以及省高网项目地方承担征迁环保费用制度。强化依法依规用地意识,加快建设用地手续办理,及时协调解决耕地占补平衡等难点问题。加强与地方政府、省级有关部门和行业单位的沟通联系,强化协调联动机制,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二)以提升服务品质为宗旨,加强公路养护运营管理
1.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建设智慧高速公路;围绕“公路设施美、路域环境美、养护管理美、出行服务美、行风人物美”,以养护管理示范路为标杆,建设美丽干线公路;全面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以“四好农村路”为目标,建设小康农村公路。继续推行公路养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出台公路《预防性养护指导意见》《养护管理一流服务时限标准》。推行干线公路路况年度监测、长大桥隧抽检巡检和省级挂牌督办制度,保持全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路况水平和服务水平提升势头。
2.强化超限超载治理。充分发挥全省治超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治超工作领导,深入开展车辆运输车治理、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整治和货车非法改装打击三个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一超四罚”和“黑名单”制度,推进路警联合执法和多部门联合惩戒。做好网上跨省并联许可工作,提升大件运输管理服务水平。
3.规范收费公路管理。加快收费标准定价机制研究,科学确定车辆通行费标准。实施货车收费标准下调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运用“高管通”等管理技术,实现高速公路综合监控与手机终端信息实时共享。继续做好“绿色通道”和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工作。
4.改善交通公共服务。推广“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创建先进经验,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健全加气、充电等新型服务设施,推动专业化连锁经营,打造服务区品牌。加快普通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增设综合服务区、停车休息区、观景台等,试点探索房车宿营等拓展服务。构建现代化出行信息服务网络,加快重点公路交通气象站点建设,提升出行服务品质。
(三)以加快转型升级为目标,增强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1.推进道路客运品质升级。巩固精品线路和汽车客运站星级服务创建成果。持续开展长途客运接驳运输,强化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管理,研究探索扩大道路客运企业经营自主权及优化资源配置的措施,规范引导发展旅游车、通勤车等定制化服务,打造一批服务规范、特色鲜明的客运企业服务品牌。
2.推进货运物流转型发展。深化农村物流、甩挂运输试点成果,推进城市配送、多式联运、无车承运人试点发展,组织完成全省首批货运试点项目验收,督促指导第二批试点项目建设。健全货运物流配送体系,促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3.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等11部委《关于稳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积极发挥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试点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加快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工程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4.推进维修驾培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提升救援覆盖面和救援响应效率。推动落实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与维护制度,加快站网点布设。深化机动车驾驶培训改革,确保采用新模式的驾培机构覆盖率达70%,切实提升驾驶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激发行业健康发展活力
1.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改革。力争部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部省联合推进机制。完善省级综合交通运输协调领导工作机制,召开专门会议,促进各市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推动全省快递业发展协调联动机制、地方铁路联合监管会商机制常态化,试点探索道路运政与铁路监管联合执法。
2.深化行政审批和综合执法改革。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优化审批流程,完善联合审批制度,切实推进网上办理和一个窗口集中办理,加强审批事项后期监管。开展交通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形成综合执法工作合力。
3.深化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各试点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研究、实验和总结,切实解决当前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试点措施落地。跟踪和把控改革试点进程,进一步优化完善管理制度。完成试点项目阶段性评估,形成可推广的改革试点成果。
4.深化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行业监管,开放养护市场,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普通干线公路继续按照“以市为主、省市共担”的模式,足额保障管理和人员经费,推进地方公路职工养老社会统筹改革。加快养管分离改革步伐,以机械化养护中心为依托,加快构建现代化养护生产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保障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
5.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加快构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平台,指导规范网约车经营行为,逐步实现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两种业态融合发展。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快制定本地出租汽车改革实施细则,并积极贯彻落实,确保改革稳妥推进。
6.深化厅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企业薪酬制度改革。完成厅属事业单位整合、撤销、转企改制、人员分流安置等工作。全面推进厅属企业负责人年薪制改革,加强对员工薪酬管理工作的指导,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五)以开源节流增效为抓手,破解行业发展融资难题
1.搭建交通融资平台。申请组建陕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构建综合交通融资、投资和综合开发平台。研究设立陕西省交通发展基金,继续运用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推进普通公路建设。推动利用陕西省优质矿产资源资本化、货币化运作筹措资金。发挥铁路集团融资平台作用,加快铁路建设基金发行,破解铁路建设融资难题。
2.多元筹集发展资金。积极落实省财政资金投入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解决省级资本金历史欠账,督促市县政府足额保障普通公路建设和养管经费,争取更多的中央投资车购税、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等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联系,探索债转股、交通产业基金等融资新手段,争取扩大信贷规模;加强与政策性银行沟通对接,尽快到账贷款资金。积极利用社会资本,大力推广PPP建设模式,筛选一批项目纳入省级PPP项目库。依法依规开展与大型企业项目落地和合作方式研究,促成项目尽快实施推进。严格执行通行费征收政策,运用司法手段打击偷逃通行费行为。
3.降低造价运营成本。坚持“勤俭办交通”,全系统要树立精打细算思想,从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管理、后期运营等各个环节入手,降低成本消耗。要修改完善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严格设计变更审批。严格控制增加机构、编制,努力降低日常运营管理费用。
4.从严强化资金监管。进一步完善交通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加大预算执行力度,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全面推行“全口径”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扩展审计领域和深度,提升审计成果运用水平,发挥好审计的保障与促进作用。
(六)以普通公路建设为关键,扎实推进交通扶贫攻坚
1.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要按照省政府要求,建立公路建设协调工作机制,成立公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公路建设和交通扶贫攻坚工作。各市县要切实承担起普通公路建设主体责任,保障普通公路建设配套资金,落实建设环境保障责任。配套资金没有纳入年度地方财政预算,或者建设环境保障不落实的,不上或缓上项目。
2.加快前期工作。凡是纳入“十三五”普通公路建设项目库的项目,要积极有序开展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省公路局要加强与市县交通运输局对接,指导督促市县严格按照标准,尽快完成入库项目前期工作,力促项目尽早实施。
3.加快项目建设。全面落实《陕西省“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实施。要狠抓“建养一体化”的落实,拟升等改造为省道的农村公路要全部采用“建养一体化”模式,国省道改建工程具备条件的也要采用“建养一体化”模式。对项目推进积极、进度快、完成好的市县,在计划和资金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对项目推进消极、进度慢、完成差的市县,要调减或暂停建设计划。
4.加强项目监管。省公路局要加强监督检查,建立“月度检查、季度通报、随机抽检”制度,全方位全过程加大项目监督力度。各市区交通运输局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加强监管的办法和措施,要督促县区尽快成立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机构,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
(七)以强化行业管理为核心,有效提升行业治理水平
1.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部门。积极推动《陕西省公路隧道安全保护办法》《陕西省废旧干线公路管理办法》出台工作。力争将《陕西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陕西省公路桥梁安全保护办法》列入省人大及省政府立法计划。开展《陕西省出租汽车客运条例》修定调研工作。严格执法人员准入,组织执法人员轮训,提升执法队伍素质。加强行政执法检查和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开展行政执法“三基三化”建设研究,制定建设标准。完善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制度,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坚持安全发展,建设平安交通。大力夯实行业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试点风险管理,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安全防控体系,形成“平安交通”建设长效机制。“三位一体”推进机械化养护中心、应急救援中心、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综治维稳工作领导责任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化解机制,做好信访维稳和反恐怖防范工作,全力维护行业和谐稳定。
3.坚持强化管理,提高监管水平。完善招投标管理,加快电子化招投标的实施,推进交通建设项目进入全省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不断完善信用评价结果应用。持续开展道路运输市场专项整治。大力加强海事“三化”建设,提升海事监管水平。强化厅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有序开展企业监督检查,实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评价,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八)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统领,强化交通队伍作风建设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升党员理论素养。继续开展“对标定位、晋级争星”活动和党员积分制管理,开展“争先创优”和“亮承诺、亮标准、亮身份”主题活动。
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厅党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实施办法,不断加强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部工作格局。进一步修改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干部选拔任用、评优评先办法和职称评定等制度,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提升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3.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巩固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抓好厅直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整改落实工作,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加强目标考核力度,抓好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督查督办。
4.抓好行业文明创建。大力宣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533”文明创建,以建设“书香交通”为载体,深入开展第十一届“读好书、爱本职、献交通”主题读书活动。创新开展行业志愿服务工作,着力挖掘先进典型。
5.加强党风廉洁建设。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善于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各级纪委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执纪监督,弛而不息纠正“四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
坚持锐意进取 深化改革创新在建设内实外美、平安和谐西铁征程上阔步前进
——在西安铁路局三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行政工作报告
一、2016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局攻坚克难、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全局上下认真贯彻总公司党组决策部署,落实“严、实、细、和、创”总体要求,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推进内实外美、平安和谐西铁建设,开创了全局工作的新局面。
(一)强化底线思维,安全生产保持稳定。始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居安思危,心态归零,持续强化风险管理。依据安全法规,修订安委会、安全分析会等基本制度,加强技术规章管理,完善修废补建流程,形成路局层面技术规章313个、站段层面1186个。坚持人机结合,落实干部包保、跟班作业等机制,推广应用机务、车辆、供电安全监测设备,完善音频视频监控系统,强化音像分析,保证了现场安全受控。投入10.04亿元,实施设备更新改造,开展集中修、春秋检和安全生产大检查,组织特种设备、危化品运输等30项专项整治,消除了一批突出隐患。树立“全年防灾、科技防灾”理念,出台15条防洪安全红线,明确“六则四大胆”要求,下放临机处置权,成功应对62轮强降雨。主动对接地方政府,促成《陕西省铁路安全管理办法》纳入年度立法计划,爱路护路纳入中小学“平安校园”创建考核,划定安保区3292公里,探索公益诉讼、事故索赔,解决安全环境问题244件。完善20项应急预案流程图,组织局级演练36场次,提高了抗风险能力。成功承办全路机务6A系统现场会和全路应急管理培训班,经验做法在全路推广。12月25日实现安全生产4300天,正在向第12个安全年冲刺。
(二)主动适应市场,客货运输企稳回升。客运方面,适应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抓住郑徐高铁开通契机,增开上海、青岛等方向动车31对,西安高铁城市“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全局客车开行总数达293.5对,旅客发送量8次打破同期纪录。开展“客运服务质量年”活动,建设列车“智慧广播”系统,打造“丝路缘”“馨动长安”等服务平台,改善旅客出行体验。新增62台自动售取票机,网络售票比例日均达56.7%。密切与延安、榆林、韩城等市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发“韩城号”列车冠名品牌,续签“富县秦直道号”“幸福府谷号”协议,开行旅游专列16列,在9个车站开办高铁快运业务,实现了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货运方面,坚持“稳黑增白”,主动应对年初市场不利局面,采取煤电运互保、量费捆绑、量价挂钩等营销策略,巩固大宗运量。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施“竞争性一口价”和批量议价项目749个,承揽物流总包业务158家,开行特需列车175列,建设无轨站15个、收货点144个,新增21个集装箱办理点。在大宗物资运量下降2.5%的情况下,零散白货运量同比增长18.4%,集装箱运量同比增49.7%,实现了货运总量上升。借鉴“滴滴出行”运营模式,研发建设“铁e达”接取送达平台,建立社会车辆“运力池”,智能配载,网上竞单,促使各类运输资源融合共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常态化开行中亚班列126列、新筑至黄岛港铁水联运班列7列,成功开行新筑至华沙、莫斯科、汉堡中欧班列9列,打通了陕西对外开放的物流大通道。2016年,预计全局完成旅客发送量8400万人,同比增长5.5%;货物发送量1.22亿吨,同比增长0.8%;换算周转量2020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4%;运输收入262.51亿元,同比下降4.3%,总体情况好于预期。
(三)坚持开源节流,经营效益稳步增长。认真研究总公司盈亏与工资挂钩考核机制,修订工效挂钩、成本清算、经营业绩、其他业务收入考核办法,开展“转观念、闯市场、增效益”主题教育,编制《经营核算参考手册》和《经营管理手册》,开发运输营业收入测算系统,引导全员算账增收。树立“全资产开发、全资源利用、全方位创效”理念,修订资产经营开发配套文件,加快8个物流园区和9宗可开发土地项目落地,实施29个工业新产品开发,推进10个产研项目合作,推动广告、餐饮、旅游、站车商业等业务发展,形成经营攻坚态势,预计全年非运输业务实现利润3.47亿元。落实50项增收节支措施,用好厂企直供电配额,变更基本电费缴费方式,压减生产用车定编,实现节支6.1亿元。释放“营改增”税额抵扣、大修资本化等政策红利,减少成本支出14亿元。主动对接地方政府部门,争取社保优惠2.19亿元、企业所得税减免690万元、公租房建设补助6110万元、棚改中央财政补助9294万元等多项政策,实现路局利益最大化。切实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责,强化合资公司管理。预计路局完成营业收入603.6亿元,实现考核利润11.7亿元,超年初预算1.8亿元。促进集经发展,预计实现综合效益2.3亿元。
(四)密切内外协调,铁路建设快速推进。贯彻国务院部分地区铁路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积极争取陕西省委、省政府支持,与西安、渭南、汉中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延安、商洛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解决铁路建设重大问题,全年完成建设投资177.3亿元。建成西安动车段及西安动车所6线库,补强检修配套设施,西安动车段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先进和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动车组检修基地。按期开通大西客专湾李线路所至西安北站31公里线路、西安北站北站房及西成大西场,满足了郑徐高铁开通后运输需求。提前一个月建成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并顺利投产,设备检修能力整体提升。完成神木北至大保当扩能改造,提高了陕煤外运能力。实施货车轮轴检修能力补强、勉西等站货场改造、新建卧龙寺零散货物快运中心等更新改造项目,点线能力进一步提升。稳步推进阳安二线、西安站改、银西铁路等7个续建项目,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有序可控。提早介入西成、宝兰客专设备安装、经营开发、后勤保障等工作,为新线运营做好准备。加快推进31个物流基地建设,西安铁路枢纽新筑物流基地10月底按期开工,建成后有望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
(五)深化企业改革,内生动力不断释放。按照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建立重要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清理公布有效制度1768项,管理运行更加高效。深化劳动组织改革,实施保洁、门卫等非核心业务外包,跨系统、跨区域调剂230名职工担当机车、客运乘务工作,按运输总收入计算的劳动生产率达到35.3万元/人,同比增长2.8%。择优录用13名劳务派遣工为劳动合同制职工,打通职业晋升通道。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运输站段试行岗位管理,一大批优秀工班长、工人技师走上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形成了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开展“大兵团、移动式”施工,稳步推进移动设备修程修制改革,全路首家通过HXD3型机车C4、C5修资质审查,设备运用效率明显提升。重组整合非运输企业,撤销陕西国铁集团公司,优化物流企业布局,压减4个一级、撤销18个二级法人企业。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调整纪检监察、运输调度、法律事务等机关部门和部分运输站段机构编制,提升管理效能。坚持依法治企,建立重点案件应对处理机制,办理法律纠纷诉讼166起,避免经济损失1778万元。加强班组建设,建成自控型班组3277个,自控达标率达到85%,190个高铁班组全部达标。
(六)建设“智慧西铁”,创新驱动彰显活力。推进科技发展三年规划,用好2000万元科研基金,全年立项153个,5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28项成果通过路局技术评审,2人分获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中国铁道环保奖。建设“智慧西铁”,构建西铁云平台,提升生产指挥、安全管理、客货服务等5个领域信息化水平,推广“钉钉”软件,促进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研发物资采供信息系统,全路首家自营电商平台“双维易购”上线运行,实现了“廉政、效率、效益”三大目标。开展质量攻关,3项成果荣获“国优”称号,5个班组被评为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成功举办全局创新工作室现场会暨首届科技创新成果展,建成88个创新工作室,完成各项创新成果267项,董宏涛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火车头劳模创新工作室”和“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涌现出了“能工巧匠”蔡富平、“创新达人”周苗生等一批先进典型。
(七)坚持人才兴局,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着眼发展需求,招收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260名、高职生2740名,路局机关公开招聘管理人员123人,晋升466人专业技术资格,评聘技师、高级技师285人。加强日常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377期1.88万人次。常态化开展“学练强反”,组织局级抽考4次9610人次,命名岗位明星636人,促进全员素质提升,在总公司高铁线路工、货车检修等技能大赛上成绩名列前茅,10人被评为“全路技术能手”,安康电务段闫晓德荣获“三秦工匠”荣誉称号。用好西铁培训“电影院”,完善6个专业30套仿真实训系统,《树立“互联网+”思维推进培训创新》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发展前沿成果,职教培训工作在总公司年度评估中蝉联第一。实施“西铁希望”工程,首次组织18个工种开展新工技能大赛。完善职业信用管理办法,对信用评级B级及以下的干部职工,取消各类评先和应聘局机关岗位资格,对评级积分前1000名的职工进行奖励,激发了诚信敬业的正能量。
(八)严明纪律规矩,干部作风持续改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制定《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全局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合格党员。严格落实总公司党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决定》,制定党员干部行为规范60项负面清单,持续整治“四风”问题,大力压减文山会海。强化廉洁教育,自编自导8集廉政微电影,被陕西省纪委作为全省首部廉政文化推荐作品报送中纪委参评。落实党风廉洁建设“两个责任”,加强权力制约和纪律审查工作,查处违纪案件120件,召开违规违纪专题民主生活会3场。优化“两段一处”作风督查机制,聚焦领导班子作风和管理突出问题,对班子履责情况考评排序,强管理、促落实。加大重要节点作风督查,实名通报存在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九)坚持共建共享,职工民生不断改善。落实依靠方针,关心职工生活,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一线。增加全局在岗职工岗位工资标准,千方百计提高职工收入。推进“三线”建设全覆盖,投资4307万元新建70个“五好”红旗站区,投资9055.1万元建设宁西、黄韩侯精品线,完善华山、绥德、秦岭等站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改造10个站区给水设备,落实通勤职工交通补贴,解决吃、住、行等现实困难。投资3301万元新建9个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率先在机辆系统开展文明家园创建,提高职工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快职工住房建设进度,竣工交付1294户,在两当、阳平关建设公租房164户,大力整治住宅小区环境,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实施职工健康行动计划,组织万名职工休养和50%在岗职工体检,新增定点零售药店51家,对190个职业危害作业点进行监测评价。提高困难帮扶救助标准,助困1.26万人次、助医6793人、助学1224人。办好西铁“职工网上家园”,用好“12598”帮扶热线,畅通诉求表达渠道,解决各类问题720件,维护了和谐稳定局面。
(十)培育企业文件,敬业爱岗引领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期铁路精神,发挥“三秦楷模”巴山工务车间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巡回宣讲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形成爱路爱岗、崇尚美德的良好导向,2人荣获“中国好人”、4人荣获“陕西好人”,展示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培育安全、服务、经营文化,评选“西铁楷模·年度人物”,掀起了学习先进事迹、看齐楷模标准、争当岗位标兵的热潮。举办巴山路地群众运动会、老年活动节,组建职工艺术团和小品创作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活动,在全路才艺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巴山忆语》等3部微电影在第三届“中国梦·劳动美”全国职工微影视大赛上获奖。各级组织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宣传引导,开展立功竞赛,凝聚了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与此同时,路局胜利召开第二次党代会,全局民主管理、综合治理、路风建设、信访稳定、精准扶贫、离退休管理,以及军交战备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2016年,路局荣获全国“十三五开局企业文化模范单位”“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局上下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结果,是干部职工不畏艰辛、苦干实干的结果,是广大职工家属、离退休老同志和公安干警、军代处官兵大力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路局、局党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振奋人心,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坚持超前谋划,树立战略思维,统筹路情局情,科学规划“十三五”蓝图,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基础建设,守牢铁路生命线,保持了安全发展的良好态势;坚持改革创新,把握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完善经营机制,建设“智慧西铁”,密切路地合作,为转型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狠抓廉洁建设,持续整风肃纪,为路局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纪律保障;坚持合力共为,凝聚思想共识,改善职工民生,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营造了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工作中的问题:安全方面,部分干部责任意识不强,现场控制、设备管理、路外环境还有漏洞,调车、施工、人身问题仍有发生。运输方面,与客户的长效合作机制尚不健全,大宗货源波动明显;运力资源配置不够科学精细,主型空车不足,个性化保障能力不强,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经营方面,部分单位管理不精细、不规范、不算账,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还没有彻底杜绝;资产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经营开发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廉洁方面,违规违纪问题仍未杜绝,落实“两个责任”,持续用力,加强廉洁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任重道远。
二、2017年形势和任务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铁路加快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全局上下要认清形势,齐心协力,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首先,我们要抓住机遇。一是发展前景振奋人心,国家新出台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持续加大中西部铁路建设,勾画了“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伟蓝图。对路局来说,西延、西渝、西武等高铁已纳入规划,未来我局管内高铁将呈“米”字型架构。“十三五”末,局管内将形成四通八达的快速客运网、发达完善的干线铁路网、方便快捷的城际铁路网、营业里程达到6000公里以上,西北铁路枢纽中心地位将基本形成。预计到2020年,全局客发达到1.1亿人次,货发达到1.5亿吨,体量规模将发生质的飞跃。二是外部环境十分有利。陕西作为丝绸之路新起点和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今年8月份获批国家第三批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发展后劲更强,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4.6%,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止跌企稳,运输市场潜力巨大。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铁路发展,主要领导先后5次对路局工作做出批示,路地、路企合作机制有序运行,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三是自身发展态势良好。西成、宝兰客专和改扩建调度所2017年将建成运营,路网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优化,客运能力将大幅增加,货运能力同步释放。推进西安站改扩建工程,迁建西安机务段、西安客车车辆段,西安枢纽配套能力将全面提高。新筑铁路物流基地开工建设,将极大地提升路局的运输保障和市场创效能力。
其次,我们要认清责任。一是安全责任重大。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尤其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高铁“走出去”战略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关注度高,安全是我们首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总公司党组反复强调,要把高铁安全、旅客安全作为“生命线”和“清零键”,随着路局动车加密开行,新线开通运营,建设施工频繁,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反恐防暴形势严峻,确保安全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我们必须勇于担当、落实责任。二是经营任务艰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中央决定今明两年煤炭、钢铁产能压减10%以上,铁路运输需求深刻变化。总公司党组对运输经营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路,经营考核机制和清算办法将会发生新的调整。明年路局运量和收入增长空间有限,成本刚性支出增多,要实现盈亏考核目标,保证职工工资增长,我们必须做强做优运输业,加大经营开发,全方位增收节支。三是廉洁建设要求更高。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战略部署,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深化反腐倡廉,持续改进作风,必须抓紧抓细抓实。
第三,我们要正视挑战。从运输发展看,以高速公路、快递业迅猛发展为标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客运对个性化、差异化、公平化的服务诉求越来越多,货运对快捷、准时、方便的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尽快适应“大交通”发展和市场变化,发挥铁路骨干地位,吸引客流货源,推动融合发展,更好地导向效率效益,我们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从改革创新看,落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进三项制度、修程修制等内部改革面临许多新课题,建设“智慧西铁”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三供一业”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移交后,适应政策变化,进一步改善职工民生,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谋划。从职工队伍看,新线新站陆续建成,职工队伍更新换代,青工人数占职工总数已超过35%。适应新技术、新装备大量应用,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是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
2017年铁路局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安全生产:杜绝客车一般B类及以上责任事故,杜绝动车组一般C类及以上责任事故,杜绝造成旅客死亡的客车责任行车事故,杜绝货物列车一般A类及以上责任行车事故,从业人员责任死亡、重伤率分别控制在0.03‰和0.08‰以内,大力减少路外伤亡事故,确保实现第十三个安全年。
——运输经营:完成总公司下达的运输经营任务,实现全局盈亏总额考核目标。
——铁路建设:完成年度建设投资任务,西成客专、宝兰客专和改扩建调度所按期开通运营,续建项目实现预期进度。
——职工民生:在提高经营效益的基础上,职工收入保持稳步增长。推进“五好”红旗站区全覆盖,进一步提升职工生产生活品质。
三、2017年重点工作
根据新的形势任务,2017年全局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总公司党组的决策部署,落实“严、实、细、和、创”总体要求,守牢安全底线,深化改革创新,提高效率效益,全面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努力开创内实外美、平安和谐西铁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重点抓好七项工作:
(一)以高铁客车为重点,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坚持强基达标,综合施策,加强人防、物防、技防衔接,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严格人防管理。始终把高铁和旅客安全作为“生命线”“清零键”,切实增强红线意识和责任意识。修订路局《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办法》,健全安全生产基本制度,发挥安委会和科委会“双轮驱动”作用,常态化开展技术规章督查,维护规章制度权威性。定期召开地区、站区协调会,解决接合部管理问题。运用“钉钉”软件,实现对现场包保、施工盯控等履职过程的轨迹化管理。深化“教练式检查、积分式考核、担保式返奖”,紧盯高坡、防洪、调车、人身等安全关键和季节性重点,确保现场安全受控。坚持抓小防大,完善奖惩追责机制,对违反基本规章的突出问题严肃问责,对主动报告事故信息并妥善处置、降低损失的,减轻考核或给予奖励,形成安全管理的良好导向。
2.完善物防设施。坚持把物防作为保安全的基础性措施。开展郑西、西宝等高铁线路精调,精心组织陇海、宝成、西康等线集中修,提高固定设备质量。以“零缺陷”“零故障”为目标,严格落实检修工艺和作业标准,严把机车和动车、客车出库质量,保证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实施防洪预抢工程,有效提升设备抗洪能力。专题研究因投资、天窗等原因造成的难点病害,区分轻重缓急定计划、分阶段整治,消除突出隐患。
3.强化技防能力。用好大数据分析手段,建立安全信息统计分析系统,优化音频视频随机抽查机制,把握安全规律,增强管理针对性。以实现设备在线监测、作业动态监控为重点,扩大北斗防灾、异物侵限、接发列车防错办等系统应用范围,关口前移防控风险。建设路局应急指挥中心,协调省应急办、陕西测绘局,将地方应急资源、3D地理信息系统与铁路线路站场有机融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4.运用法治手段。依靠政府行政执法,为运输安全创造条件,主动与省安监局、西铁监管局、护路办对接,推动《陕西省铁路安全管理办法》尽快出台,力争车务站段代表片区单位进入地市级安委会,形成路地联动、共保安全的良好格局。持续深化检企、法企共建,完善公益诉讼、事故赔偿机制,开展联合执法监察,切实保护铁路合法权益。借助护路工作纳入中小学“平安校园”考核,深入开展路外宣传教育。规范铁路安保区管理,加快推进道口平改立和上跨桥移交,大力整治沿线非法施工、挖沙取土、私搭乱建,净化铁路外部环境。
(二)以市场化为方向,推进运输组织改革。立足内涵挖潜,加快走向市场,以开放共享的思路主动融入,在竞争合作中做大做强,巩固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地位。
1.释放客运能力。坚持营销从“图”开始,提前研判西成、宝兰客专开通后的运输形势和市场变化,增开成都、兰州等方向动车组列车,巩固发展夕发朝至普速列车优势品牌。统筹考虑市场与盈利、高铁与普速、旺季与淡季因素,逐趟算好盈亏账,动态调整产品供给,全力拓展市场份额。以打造高铁品牌为引领,落实客运服务质量规范,推广“常旅客”计划,实行支付宝扫码支付,推进自动售取票机进超市、校园和社区,提升服务品质。深化与地方政府、旅游企业的合作,实施列车冠名、季节性旅游列车等项目开发,促进客运增收。
2.推动货运上量。按照“淡季影响旺季、非繁忙区段影响繁忙区段、到达影响发送”的原则,合理确定“货运日班计划自动审批系统”权重分值,引导企业均衡发运。推行大宗货物合同制、承诺式运输,深化煤电运互保,实现市场份额企稳回升。扩大“三秦快运”品牌效应,积极开展“总对总”“物流总包”营销攻关,保持白货增量势头。大力发展集装化运输,扩大集装箱办理站规模,完善专用装卸机械等配套装备。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陕西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常态化开行中欧、中亚班列,大力发展铁海、铁水联运产品,开辟多式联运交通走廊,为开拓市场注入新动能。用好“铁e达”系统,开展公铁联运,扩充社会车辆“运力池”,逐步实现与多种交通方式的融合发展。
3.提高运输效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运力资源配置。深入分析兰渝铁路开通对管内运输的影响,合理规划车流径路,释放西北、入川方向运能。紧盯枢纽作业效率,加快投用零口机务折返所等一揽子提效项目。释放编组站能力。根据客户对货物运到时限的需求,制订差异化个性化运输组织方案,全程追踪盯控。加强天窗综合利用,提高施工计划兑现率,实现施工、运输两不误。
(三)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坚持开源、节流、算账、分配并重,千方百计增收节支,实现盈亏考核目标。
1.完善经营机制。落实总公司新的财务清算和盈亏考核机制,综合考虑安全、盈亏、收入等主要指标,进一步优化工效挂钩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全员保安全、提效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以收定支、收支弹挂成本清算体系,延伸内部模拟市场清算范围,加大路局经营指标完成与基层单位支出预算挂钩力度,动态调控经营过程。研究总公司新的网运清算办法,科学确定运输方案,争取经营主动权。加强资金、合同管理,持续开展债权债务清收,严格审计监督,防范经营和法律风险。
2.加大经营开发。坚持以铁路运输为主业,抓好多种经营开发,盘活资产资源。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推进铁路物流基地全面开发,深度拓展仓储、配送、加工、冷链等功能,抢占市场先机。用好既有土地资源,全面介入西成、宝兰客专等新线商业综合开发,力争与线路同步建成运营。统一开发沿线站车广告,分步实施站车商品统一配送,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为旅客提供实时订餐、旅游地接、酒店预订等一站式服务。统筹抓好工业制造、工程施工、金融保险和其他业务,提升创效能力。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集体企业健康发展。
3.全面增收节支。落实全口径、全成本核算要求,推广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经营管理效能。实施材料配件全寿命管理和一体化配送,控制机辆、工务大项支出。加快完成动车组三级维修能力评估,争取取得全部和谐型机车C4维修资质,拓展局外维修市场,实现控成本、增效益。核定下达基层单位劳动力计划,严格按定员核定工资总额,倒逼各单位减少岗位用工。持续开展劳动用工清理整顿,大力压缩劳务派遣用工数量。强化资金归集,稳步提升资金存储总量。用好“营改增”、直供电、大修资本化等政策红利,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优惠补助,实现路局效益最大化。
(四)以新线开通为契机,完善路网整体布局。抓住国家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的机遇,加大内外协调力度,科学有序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1.保开通。坚持把功夫下在前面,紧盯西成客专、宝兰客专、改扩建调度所3个年内开通项目,确保期到必成。深度介入设备调试,提早做好机构调整、人员培训、后勤保障等运营准备工作。严格落实新线开通程序,高标准开展静动态验收和联调联试、安全评估,保证新线运营安全。统筹配置调度楼资源,提升运输指挥能力,加快推进新筑、阳平等物流基地建设,力争早建成、早受益。
2.盯重点。优化施工组织,有序推进阳安二线、西安站改、银西铁路等5个在建项目,努力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做好南同蒲扩能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加快西安动车段新增4线库建设进度,对接实施预留四、五级检修库,提高动车组高级维修能力。争取陇海上行宝天段技术改造纳入总公司投资立项,完成咸阳渭河桥改扩建主体工程,提升线路配套能力。落实建设质量终身负责制,严格施工安全监管,纵深推进标准化管理,用好红牌清退、信用评价、安全承诺考核等机制,确保质量安全。
3.重协调。坚持分类分层建设,主动与陕西省、沿线地市及合资铁路公司协调,保证建设规划落地。完成西安、安康、宝鸡枢纽总图规划研究,做好线路走向、车站选址、设施配套等经济性论证,统筹与其他交通方式、物流产业的融合衔接,打造现代化综合枢纽。密切与相关地市协调联动,解决征地拆迁、市政配套、资金筹措等问题,为重点工程推进创造条件。
(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智慧西铁”,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推动科技创新。研究制定“智慧西铁”建设规划,搭建大数据应用平台,推进设备状态、生产组织、市场营销等信息整合,挖掘数据价值,提高应用能力。扩大“钉钉”软件使用范围,推动观念更新和方法改进,实现管理流程升级再造。建立创客平台,设立创客基金,激发全局科技创新活力。强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电力电子自动过分相、线路障碍自动监测报警等科研项目攻关。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持续激励和共享机制,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创新工作室引领作用,集聚职工群众智慧,营造全员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
2.深化内部改革。坚持以社会化为方向,深化劳动组织改革,推进兼职并岗和非核心业务外包,建立劳动力跨单位、跨系统网络公开调剂平台,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岗位管理试点范围,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推进工电系统修程修制改革,实行供电设备全面监测、集中规模维修养护模式,延长和谐2A型动车组三级修里程,最大程度节约成本。加快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完善路局职业信用管理体系,对接社会信用系统,加大在招聘、提职、晋级、评先、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关联应用,培养职工良好的职业操守。
3.提高队伍素质。始终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强队伍建设,积蓄发展后劲。深化“学练强反”,建设高铁综合实训练功场,开发3D作业指导书、应急处置培训课件。举办第五届职业技能竞赛,引导职工学技练功、岗位达标。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西铁工匠”,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年培养技师、高级技师200名以上,首席技师动态保持在50人以上。选拔储备高铁岗位人员1900人,满足新线用人需求。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领导人员培养,开展局属单位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调研,激发队伍活力。
(六)以作风建设为保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坚决落实党纪条规,深化党风廉洁建设,为路局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驰而不息转作风。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将《党员干部行为规范负面清单》牢记于心、约束于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反“四风”。扎实开展“两段一处”督查,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实现治标与治本的结合、治标向治本的转变。
2.持续发力抓廉洁。坚持把“两个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里,明确党风廉洁建设具体要求和量化标准,与安全、经营、建设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加强与检察机关的合作,通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学习典型违纪违法案例等方式,加大警示教育力度,让党员干部心存敬畏和戒惧。抓早抓小、动辄则咎,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违纪违规问题专题民主生活会和谈话函询制度,及时扯袖子、打招呼、敲警钟。坚持纪在法前、违纪必究,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3.重点领域严防控。坚持“制度+科技+阳光”,完善资金管理、车皮车票、选人用人等领域管理制度,分层健全权力事项目录和权责清单,扎紧制度笼子,防控廉政风险。探索建立权责公开运行平台,通过网上审核、数据共享、过程监督,实现流程卡控,防止以权谋私问题发生。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加大对监督者的再监督、检查者的再检查,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七)以关爱职工为根本,凝聚企业发展合力。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建设力度,调动干部职工以局为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1.改善职工民生。稳步推进“三线”建设,打造襄渝精品线,规划33个“五好”红旗站区,创建文明新家园。完善高铁沿线和地区性综合配套设施,新建西安、安康、新筑等职工单身宿舍和西安北站乘务员公寓,继续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加大沿线伙食团补助力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快13个住房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整治住宅小区环境,全面提高人居品质。安排万名职工健康休养,组织全局50%的在岗职工进行体检,提高健康保障水平。深化“创业·共享”行动,精准帮扶助困,关心离退休老同志和集体职工生活,努力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2.维护职工权益。深化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充分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民主议事恳谈制度,开展职工代表巡视检查,拓展参政议政空间,对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充分征求和听取职工意见建议,持续改进企业管理。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做到应休尽休。用好职工交流平台,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回应职工关切,化解矛盾纠纷,维护队伍稳定。
3.培育企业文化。大力弘扬巴山精神,坚持以文化铸魂育人。深化安全、服务、经营文化建设,讲好西铁故事,树好社会形象。打造以“丝路起点站”新筑物流中心,“西部高铁第一站”西安北站为主体的示范项目,推动文化软实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集中教育和日常形势任务教育方式,凝聚全员思想共识。
坚持改革创新 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西北民航持续安全发展
——在西北民航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暨航空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西北民航2016年主要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2017年主要任务。
一、2016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6年,西北民航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民航局“一二三三四”的总体工作思路和要求部署,齐心协力、务实进取,实现了“十三五”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航空安全保持平稳
全年辖区未发生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事故,安全态势总体保持平稳,辖区29家单位实现了安全责任目标。各单位牢固树立系统安全理念,狠抓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不断夯实安全基础。
1.深入落实安全责任。管理局和各监管局贯彻敢管、肯管、会管、严管的“四管”要求,开展了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交流研讨。各企事业单位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安全管理体系(SMS)实际运用,严把人员资质关口,加大安全投入力度。针对“5·10”“3·30”事故,以及“5·27”等事件,开展了安全警示教育,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究问责。管理局严格实施运行合格审定,强化监管,确保了长安航空公司独立运行后的持续安全。西北空管局开展“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深化年”活动,推行“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模式,进一步健全QSMS运行机制。西部机场集团落实《运行管理手册》,充分发挥安全监察职能和督导作用,有效落实了各级安全责任。
2.切实提升风险防控能力。针对幸福航空和奥凯航空公司重组改制,强化安全督导,实现了平稳过渡。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组织实施空中防相撞、机坪防刮碰、危险品运输、客舱安全、通航安全、外航运行等专项治理,有效降低运行风险。强化不停航施工管理,兰州机场4000米跑道顺利投运。甘肃机场集团梳理确定核心风险点,确保风险可控。东航西北分公司利用QAR大数据开展风险评估和信息发布,提升安全裕度。中国航油西北公司建立健全了重大风险应急预案体系,评估确定重点风险,制定有效管控措施。
3.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完善适航管理交流例会制度,持续提升MA60飞机安全运行水平。与地方有关部门联合治理延安、兰州机场净空环境,消除了银川机场仪表着陆系统DME设备识别码重复隐患,改善了支线机场消防救援设施设备。咸阳机场编制安全责任清单,系统排查隐患,确保生产安全。东航甘肃分公司实行隐患清单管理,深入推进违章违规整治。各监管局制定管控措施,紧盯重大隐患治理,督促责任单位实现闭环管理。
4.保障空防及重大活动安全。持续开展“平安民航”建设,深入落实“六严”要求,开展了安保设施、机场控制区等专项整治,持续推进航空安保管理体系(SeMS)建设和运行。加强民航反恐怖工作,建立健全反恐怖工作责任制。积极应对“万玛事件”,成功处置了5起虚假恐怖信息。稳步推进机场公安体制改革,西宁、天水机场通过了国家航空安保审计。顺利保障专机、重要飞行175架次,圆满完成G20峰会、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敦煌“文博会”等重大运输保障任务。
(二)运输生产快速增长
西北地区完成运输飞行起降52.19万架次,旅客吞吐量6315.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6.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2%、17.1%和11.8%。
1.枢纽机场作用凸显。在咸阳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达到60家,开通航线309条,通航点达到167个,航线网络由“X”型向“米”字型拓展,中转联程旅客同比增长26%,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兰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增速达到37%,成为全国第28个千万级机场,也是增速最快的省会机场。银川机场突破600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西宁机场增速较快,高原区域枢纽作用发挥明显。
2.支线机场持续发展。全年各支线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423.96万人次,同比增长18.5%。金昌、张掖、天水、中卫、固原等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万人次。
3.国际航空增速较快。全年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达到234万人次,同比增长12.8%。新开国际航线14条,已通航19个国家41个城市。西安至阿拉木图、旧金山、墨尔本,兰州至暹粒,银川至迪拜航线开通,填补了中亚和美洲直达航线空白。货运市场需求旺盛,西安至阿姆斯特丹(长安号)国际货运航班顺利开航。
4.通用航空发展活跃。全年通航企业飞行2.12万小时,飞行7.46万架次,辖区新增通航企业5家,取得经营许可证的通航企业达到29家。中国首届丝绸之路国际通航大会、盐池通航嘉年华、全国跳伞冠军赛暨第二届西部航展等活动成功举办。
(三)基础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提前谋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和“建成一批、推进一批、储存一批”的要求,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1.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实施。青海果洛机场建成通航,辖区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2个。兰州机场二期扩建飞行区、银川机场三期扩建航站楼、敦煌机场新建航站楼、庆阳机场扩建航站区等工程建成投运。新建陇南、祁连机场,迁建延安、安康机场等项目稳步开展。
2.项目前期工作有序进行。咸阳、西宁机场新版总规获批。敦煌、榆林、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韩城通用机场建设项目取得可研批复,神木通用机场建设通过行业审查,咸阳机场三期扩建、新建东联络道等通过项目评估。新建定边、石嘴山、武威机场,迁建天水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3.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落实中小机场补贴1.29亿元,支线航空补贴8400万元,通用航空补贴738万元。管理局批复新技术运用、应急救援、老旧设施设备更新改造等项目15个,总投资1.64亿元,安排民航发展基金1.17亿元。积极争取国家各类资金支持33.4亿元,较去年翻了一番,资金投入进一步增加。
(四)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全年共保障各类飞行231.37万架次,同比增长19..9%;航油销售131万吨,同比增长19%。
1.航班正常性持续提升。全年西北地区航班正常率达到84.3%,各机场平均航班放行正常率达到91.7%,同比分别上升10.02和9.9个百分点,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咸阳机场放行正常率在时刻协调机场中排名靠前,始发航班正常率位居全国十大机场第一。兰州、银川、西宁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在省会机场中位居前列。全年,辖区未发生因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不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旅客有效投诉。
2.运行效率持续提升。积极配合战区调整,做好空域协调对接。加强空域优化管理,银川进近实现雷达管制,西宁进近管制区完成优化调整。新技术运用推广力度加大,咸阳机场实施RNAV运行和“双目”试运行,中美航空合作(ACP)咸阳机场空域运行容量评估项目结题,20个机场具备了PBN运行条件,ADS-B、HUD等新技术应用稳步推进。
3.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完善多方联动的航班正常工作机制,加强航班正常性监控,开展航班延误专项治理,健全延误应急处置常态机制。开展“真情服务”竞赛活动,提升行业整体服务形象。西部机场集团搭建“服务+”平台,与航空公司联合推出服务项目,市场反应良好。甘肃机场集团推出中转服务系列产品,关注旅客体验,打造服务品牌。长安航空公司立足陕西,推出特色服务,文化品牌概念初步形成。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参营东方航空集团西北航空公司机组人员正装奔赴工作第一线
(五)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
按照“四严”要求推进管理局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增强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将行政行为纳入法治轨道。完善制度建设。落实民航局《加强民航法治建设若干意见》要求,制定《加强西北民航(2016—2020年)法制建设方案》,修订完善管理局《行政约见制度》。推进简政放权。通用航空监管职责全面下沉监管局。设立管理局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落实行政许可登记制度。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加大执法力度。坚持行政约见、行政处罚等多种手段并举,对违章违规行为严肃责任追究,做到违法必查、违法必究。
(六)党的建设取得实效
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创新行业党群工作,营造了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1.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管理局党委围绕“四个同步”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两个责任”。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狠抓“学、改、做”,自觉增强“四个意识”,打造“四讲四有”的党员干部队伍。修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办法》,认真推进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完成了基层党组织换届、党组织关系清查、党费收缴等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实监管局领导班子,完成了重要岗位处级干部轮岗交流,提升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形势月度分析会议制度,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制度体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廉洁从政。
2.推进行业文化建设。各单位利用新闻载体,弘扬和践行“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敬业奉献的职业操守”这一当代民航精神,发挥行业文化的凝聚导向作用,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各级工会、共青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建党95周年之际走访慰问老党员,进一步加强离退休人员服务保障工作。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辖区各单位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结果;也是西北民航广大干部职工甘于奉献、创新拼搏的结果。我代表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6年2月7日,西北空管局塔台工作人员除夕夜坚守岗位辞旧岁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西北民航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安全第一”的思想还不牢固,主体责任需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需要更好地发挥。二是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仍需下大力气解决。干支线、客货运、国际与国内、运输与通航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三是行业运行品质仍需持续提升。运行效率有待提高,应急处置协调联动仍需加大力度,真情服务任重道远,弘扬“工匠精神”尚未形成良好风尚。四是行业政府职能转变与形势任务要求还不适应,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积累的,有些是在新形势下出现的,还有一些是我们工作的不足造成的。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用改革创新的思路,艰苦奋斗的精神,扎实高效的工作,切实加以解决。
二、面临的形势和工作思路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党的十九大将要召开,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一)清醒认识面临的形势
我们要充分认识行业发展面临的有利因素和困难挑战,厘清思路、明确目标,全力推动西北民航又好又快发展。
1.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家宏观政策优势明显。“一带一路”倡议和西部大开发持续深入推进,西北四省(区)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地作用更加凸显,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升,西北民航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地方政府对民航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西北四省(区)各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民航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先行作用,围绕临空经济发展、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等制定政策措施,政策红利逐步显现,为民航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行业发展更加稳健。近年来,西北民航实现了快速发展,旅客吞吐量全国占比从“十一五”末的4.9%提高到6%,行业的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基地公司稳步成长,机场布局逐步完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行业持续发展的韧性不断增强。
2.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宏观经济运行困难较多。国际政治经济错综复杂,充满变数。我国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对行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二是行业发展挑战加剧。中西部省份普遍把民航作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民航业形成共识,相互竞争态势明显,特别是重庆、郑州等机场发展迅速,加之西成、西兰、西银等高铁将陆续投入运行,竞争压力增强。三是安全运行风险加大。输入性安全风险增多,运行环境复杂,空域、时刻等关键资源紧缺,保障能力与快速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不匹配,这些因素都给西北民航持续安全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二)2017年工作总体思路
2017年,西北民航的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民航局“一二三三四”的总体工作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系统安全、科学发展、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夯实安全基础,提高发展质量,推进改革创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西北民航持续安全发展。
各单位要围绕工作总体思路,妥善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正常、安全与服务”的关系,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找准着力点,统筹谋划好明年的各项工作。
1.突出问题导向,安全态势要稳中向好。安全管理的关键就是对问题的管理。抓安全就要突出问题导向,把问题作为切入点,紧盯不放,形成闭环。西北民航保持了较长周期的安全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发现问题是前提,要深入查找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排查隐患不留死角。正视问题是基础,要勇于揭短亮丑,坚持遵章守纪的底线和诚实守信的红线。解决问题是关键,要以问题导向倒逼整改,要以“眼睛容不得沙子”的态度,制定措施,狠抓落实,一盯到底,彻底解决安全隐患。把解决问题当作改进安全工作的契机,从整体上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巩固持续平稳的安全态势。
2.坚持目标导向,建设发展要稳中提质。“十三五”时期是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把明年各项工作放到建设民航强国这个大目标中去谋划、去思考,要以“十三五”规划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西北民航的安全、建设、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归根结底还是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我们既要冷静审视和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又要坚定发展的信心,既要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又要把握发展的速度、节奏。要稳中求进,在提升发展品质上做文章,促进速度质量相协调,实现西北民航持续安全发展。
3.强化需求导向,运行管理要稳中增效。注重需求导向,就要推进行业供给侧改革,挖掘自身潜力。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真正践行“真情服务”。从广大旅客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痛点”入手,下大力气做好航班正常、旅客服务保障等工作,着力解决与市场需求不适应、与行业发展不匹配的问题,破解瓶颈,凝聚合力,提升整体运行效率和品质,回应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期盼,为旅客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航空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要主动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民航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作用。
4.注重效果导向,改革创新要稳中求变。西北民航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解决目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要推进改革创新。要以促进行业安全发展的效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激发动力活力。要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势,坚决破除一切束缚改革发展的思想观念。要深入推进改革,既要积极承接民航局的改革任务,又要结合自身实际,找准突破口,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要全面推进创新,注重体制、机制、技术等方面创新,尤其要坚持科技兴业、科技强业,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支撑作用。改革创新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破,稳中求变,变中求进。
三、2017年主要目标任务
2017年,西北民航主要安全目标是:杜绝重特大运输航空事故,防止劫机、炸机和恐怖袭击事件,杜绝空防安全责任事故,防止重大航空地面事故和特大航空维修事故。
2017年,西北民航运输发展目标是:完成航班起降5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70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9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1.4%、12.4%和7.9%。
实现以上目标,重点要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精准发力,着力确保安全持续平稳
1.严格隐患治理。要把“安全隐患零容忍”和“眼睛容不得沙子”的要求贯穿于安全隐患治理的全过程,切实增强从业人员安全底线意识。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大力推进安全管理体系(SMS)落地,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严格隐患清单制度和重大隐患挂牌督办,从严从细从实治理安全隐患。要增强安全运行的管控能力,坚决反对超能力、超负荷运行。坚持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制度,对安全隐患谎报瞒报、整改不力、久拖不改的单位,要坚决予以查处。
2.严肃责任落实。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领导责任和岗位责任。加大对安全绩效管理的试点推进力度,逐步建立以数据信息驱动的安全管理模式。狠抓人员资质管理,严把人员入口关,切实提高从业人员技术能力水平、按章操作意识和职业道德操守。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守法和诚信记录,完善失信惩戒制度。严肃追究问责,“宁做恶人,不做罪人”,对安全责任不落实、违法违规生产、不诚信从业经营等行为坚决从严查处,绝不手软。
3.严控重点风险。盯紧盯牢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的风险防控。航空公司要强化运行安全管理,切实抓好运行控制、飞行机组搭配、机务维修和飞行人员资质能力建设;空管要强化系统风险识别,动态监控设施设备运行,严防“错、忘、漏”,切实做好防相撞工作;机场要持续加强鸟击和外来物防范,机坪运行、净空和不停航施工管理;油料等保障单位要加强生产运行环节的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保障能力。要强化危险品运输管理,建立辖区危险品运输定期通报制度,加强对代理人的培训管理,深化跨行业联合监察。严抓空防安全管理,以“平安民航”建设为抓手,继续推动安保管理体系和空防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切实提升安保质量,构建“打、防、管、控”全方位一体化的空防安全体系。
4.严抓应急处置。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程序,建立健全信息报告通报机制,畅通报告渠道。修定完善各级应急预案,重点要强化各单位预案间的衔接,解决预案操作性、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加强应急演练,把应急演练与消除安全隐患、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实战能力有机结合,提升快速反应、协调联动、信息沟通能力。提高整体应急保障水平,推进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做好应急设备配备和物资储备。
(二)加强统筹协调,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1.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做好“十三五”规划的宣传贯彻,细化职责、分解任务,推动“十三五”规划实施。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强化与地方规划对接,提高规划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巩固现有工作机制,通过沟通协调、规划引领、政策指导,积极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民用机场,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推进西安、兰州等省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2.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敦煌、格尔木机场扩建完工,力争祁连机场建成,确保银川机场三期工程整体投运。推进陇南、延安、安康新机场建设。力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立项,加快东联络道工程建设。加大协调沟通力度,抓紧开展兰州机场改扩建,天水机场迁建,定边、府谷、武威、青海湖、贵德、宝鸡机场新建工程前期工作。加快空管项目建设,确保空管建设与机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
3.助力航空经济发展。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参与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建设,为机场预留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民航产业链完整的优势,支持临空经济区内发展物流商贸、会展旅游、航空设备制造、飞机维修等重点产业,形成产业聚集。大力支持陕西省自由贸易区建设,做好任务对接。支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兰州新区、银川空港保税区、西宁空港综合服务区建设。进一步提升适航审定能力,继续推进MA700等项目适航审定工作,加快推进西安适航审定中心筹建。
(三)突出整体联动,着力繁荣航空运输市场
1.推进机场网络建设。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快建设基于功能定位的机场网络体系。以西安咸阳机场为龙头,强化区域枢纽定位;以兰州机场为重要支点,打造甘肃“丝绸之路大通道”机场网络;以西宁、银川机场为两翼,完善青海“一主八辅”高原机场网络,宁夏辐射周边六省区的支线机场网络,构建干支结合、布局合理、定位科学、协同联动的丝绸之路机场群。
2.完善航线网络布局。充分发挥航班时刻资源杠杆作用,对直飞国际和北上广大型枢纽、延伸区内支线机场,以及采用大飞机运行的航空公司,给予优先时刻保障。鼓励现有基地航空公司增加运力、做大做强,支持在银川、西宁设立运输航空公司,支持区内筹建货运航空公司。优化区内航线网络布局,充分发挥咸阳机场和其他省会机场辐射带动作用,加密与其他大型枢纽、门户枢纽之间航班,努力提升通达性和运行效率;加强国际业务拓展,完善欧洲、美洲空白区域航线网络,加密丝绸之路沿线航点,构建贯通东西、联接南北、通达国际的航线网络。
3.促进通用航空发展。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坚持放管结合,积极构建基于分类管理的通用航空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通用航空领域。积极推动通用航空短途运输、低空游览等新业态的发展。鼓励先行先试,探索通用航空医疗救护和低空监视试点,力争将通用航空纳入地方应急救援体系。加大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资金扶持力度,支持支线运输机场建设通用航空设施,开展通用航空业务。认真做好2017年中国(国际)通航大会、丝绸之路通航大会等大型活动的安全保障和监管工作。
(四)破解发展难点,着力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1.改善空管运行环境。积极优化空域,合理评估管制扇区保障能力,加快推进银川、西宁机场容量评估。按照“空中先行”的原则,启动咸阳机场三期空域协调工作。加快推进甘青宁进离场航线分离,充分利用主干航路单线循环改造、进离场航线分离、增加空域容量等措施,缓解干线航路的飞行压力。
积极推进咸阳机场双目运行,做好兰州高空接管第二阶段工作,确保西宁进近实施雷达管制,配合做好沪兰大通道建设。全面开展辖区航班运行协同管理系统建设,完善机场和管制单位协调放行机制,实现所有机场航班统一放行、流量统一管理的工作模式。
2.提升航班正常水平。全面贯彻落实《航班正常管理规定》要求,共同营造良好的航空运输环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航班正常性考核、信息通告、延误取消原因确认,以及投诉反馈四个机制。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及各保障单位是航班正常和延误处置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责任。
航空公司要降低自身原因的延误比例,全面梳理航班延误后各项服务保障流程,制定并完善航班延误补偿标准;机场要整合地面资源,加强运行保障能力建设;空管要进一步提升管制指挥效率,提高天气状况、流量控制、航班延误后放行等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航空公司、机场高效运行提供良好的保障条件。巩固“真情服务”竞赛活动成果,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3.强化技术支撑。在PBN推广覆盖的基础上,关注新技术实际运用效果,切实通过技术手段改善运行环境。推进电子飞行包(EFB)应用,节约运行成本。
公布相关机场的平视显示器(HUD)运行标准,提高航空公司在边缘天气下运行的正常性。积极推进西北地区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B)地面设施建设。加大北斗卫星系统在通用航空领域的推广应用力度。
(五)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1.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承接改革任务,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按照与监管局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积极推进职责下沉。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制定通用航空机场建设、航线审批、航权时刻分配、飞机引进等方面改革措施,激发市场活力。简化办事程序,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行行政审批网上办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2.依法行政,提升效能。牢固树立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处理问题,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法治精神始终贯穿于行业政府工作全过程。坚持职权法定,完善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转变监管理念,从盯个体、盯局部向盯组织、盯系统转变。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安全的动态监控,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完善协同监管联合惩戒机制,提高系统治理能力。完善监察员培养机制,提升监管队伍整体素质。
(六)强化思想引领,着力推进和谐行业建设
1.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管理局要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认真做好党委换届选举工作,迎接民航巡视。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切实规范选人用人工作。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执行《准则》和《条例》,不断完善防腐治腐的制度体系,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积极弘扬行业精神。要做当代民航精神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在行业内外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多体裁、持续性的宣传,唱响改善环境的“好声音”。深度挖掘民航员工践行当代民航精神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树立行业的“好形象”。要将弘扬当代民航精神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融入到各个环节、各个岗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文化自觉,凝聚共促发展的“正能量”。
3.切实做好群团工作。各级群团组织要牢固树立以群众为本的理念,紧紧结合自身职责,以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加的形式和方法开展工作,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科技创新等活动,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干事创业。要进一步落实好老干部政策,做好老干部工作。
加快把建设现代邮政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在2017年全省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16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17年工作。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我们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主线,着力追赶超越,主动担当作为,坚持创新引领,坚持服务民生,坚持依法行政,巩固发展态势,夯实发展基础,强化安全管理,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坚持主动作为,行业发展态势稳中有进
行业发展势头加快。全省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实现92.03亿元,同比增长49.7%;业务收入实现81.58亿元,同比增长38.13%,量收增幅全国排名第四;快递业务量实现3.69亿件,同比增长81.3%,增幅全国排名第二;快递业务收入实现45.65亿元,同比增长67.33%,增幅全国排名第三。全行业业务收入占全省GDP的比重为0.43%,提高了0.1个百分点。全省快递企业达到420家,分支机构2018个,网点5485个。邮政普遍服务和快递服务满意度稳中有升。邮政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发挥,全行业年服务用户超过10亿人次,支撑网络零售交易规模接近600亿元,新增就业1万余人。全行业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总体运行平稳。加强规划引领。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衔接,推动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纳入全省物流业中长期规划、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和服务业发展规划,按期完成了省级规划和10个市级规划的编制发布。政策环境持续改善。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实施意见》,分解任务措施,狠抓政策落地,积极协调争取地方政府促进快递园区建设、安检机配置、快递下乡、新能源汽车等政策性补贴4740万元。交通部副部长刘小明、原副省长王莉霞等领导先后到快递企业调研指导工作,庄长兴副省长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并做出批示,省政府联合中国快递协会召开推进西部快递发展座谈会,就激发陕西区位优势、带动西部快递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密集调研。省委一号文件、省政府关于电子商务、商贸流通、“互联网+流通”等方面的实施意见对邮政业提出新的要求。宝鸡、咸阳、渭南、榆林出台了促进快递业发展的意见和措施。积极协调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邮件运输车辆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落实了邮政车辆免费政策。省政府和国家局共建的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邮政研究院揭牌成立,并纳入全国第一批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
(二)坚持普惠为民,行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邮政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积极推动邮政企业健全末端服务网络,全面提升边远山区和农村地区邮政普遍服务水平,行政村直接通邮率达到98.5%,较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延安局积极争取地方政府、邮政企业协作解决农村地区直邮问题,取得显著成效。结合撤乡并镇,新建乡镇邮政网点22个,全省邮政网点达到1795个。完成网点整修23个、翻建12个、危旧县局房改造1个,新增邮政投递汽车192辆、电动三轮车935辆、机动三轮车278辆。引导邮政企业发挥资源优势,构建农村电商三级服务体系,建成便民服务站6485个,电商服务站4186个,通过“邮掌柜”等农村电商平台实现交易额2.5亿元。汉中局、商洛局积极推进邮政网点开放,探索“邮政+快递+电商”合作经营模式初显成效。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建设布局日趋完善,顺丰西安电商产业园和陆运中心、西安港务区邮件处理中心、申通西北转运中心、EMS集散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咸阳中通快递仓储物流园、榆林市久旭快递物流园区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圆通科技中心落地陕西。年内行业总投资达到14亿元。末端服务不断改进。持续推进快递服务网点标准化建设,共建成标准化网点1146个,主要品牌企业城区自营网点标准化达标率达到77%。加速推进“快递下乡”工程,新增乡镇快递网点547个,总数达到2393个,覆盖率达到95%,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全面实施“快递三进”工程,快递超市、智能快件箱等末端服务形式更加普及。西安、咸阳、渭南、铜川等地市出台了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城区通行管理措施。
(三)坚持转型发展,行业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创新发展成效明显。推动大数据、信息科技在快递生产领域上的应用,快递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显著提升。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用于快递运输和投递服务。西安、宝鸡、榆林等地市在推广新能源车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产业协同加快。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快递服务制造业工作实施意见》,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打造快递服务制造业试点项目25个,涌现出快递服务三星、比亚迪等一批重点项目,直接服务的制造业累计产值5.8亿元。结合“一县一业”,着力打造快递服务农副产品外销示范项目,引导快递企业围绕农特产品提供标准化、定制化服务。咸阳武功农产品电商销售规模跃居全国县域第二、西北第一,日发货量达到5万件,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交邮融合不断深化。与交通运输厅建立快递业发展协调联动机制,推动陕西加快成为全国快递业“向西向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与民航陕西安全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快递与民航产业协同发展的意见》,打通航空快件“绿色通道”。积极协调推进圆通西部航空公司组建工作。全省航空运邮量约达到15万吨,增长50%。
(四)坚持依法行政,市场监管效能进一步改进
行政许可日益规范。认真履行邮政普遍服务监督职责,督导各市局开展普遍服务审批和备案管理工作,依法履行局所撤销、停限办业务、经营邮政通信业务和仿印邮票图案制品等审批职责。继续完善和落实快递许可优化工作,制定《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工作审核流程》,进一步明确快递业务经营许可审批权限、申请材料、核查标准及时限要求,增强许可时效性、透明度,确保件件可查询、可追踪、可督办。履职能力全面增强。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方案,完成“三个清单”编制工作。不断提升邮政管理干部行政执法能力,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以案卷评查为基础开展执法评议。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重点对普遍服务、机要通信、邮票发行、行政许可等开展监督检查。以邮政机要通信保密安全为重点,对全省102个机要网点开展对标核查,整改安全隐患314个。完成县级以上城市间信件时限监测。继续推进快递企业经营范围规范和清理。坚持严格执法,开展市场执法检查7534次,下达整改通知350份,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10起,罚款78.89万元。推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出台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与38个部门联合建立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加强12305申诉服务工作,受理消费者有效申诉4485件,同比增长33.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2万元。安全监管全面加强。深入贯彻执行《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等制度规范和安全标准,严守安全底线。加强与综治、公安、安全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开展执法联动,继续发挥寄递渠道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协作机制作用,完成全国“两会”、G20峰会、西洽会、“双十一”快递旺季等重要节点的寄递安全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实名寄递、收寄验视、快件安检三项制度,安康、西安率先使用手机APP落实实名寄递、收寄验视。加快推动安检机的配置,实行挂账销号管理,推动快递企业配置X光机191台,基本实现重点环节快件进出口100%过机安检。基础管理不断提升。建立邮政管理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出台考核办法,强化目标导向,完善督查督办和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各项政策和上级决策落实到位。完成渭南韩城邮政管理局组建工作。修订完善干部挂职锻炼和异地交流管理办法,制定了省局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完成公务员招录和干部人事档案核查工作。加强干部培训教育,举办行业监督、行政执法、纪检监察、财务管理、新闻宣传等专题培训班15次,先后推荐28名干部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加强预算管理,逐月通报执行进度,并将执行情况与预算分配挂钩。开展财务专项检查,做到市局全覆盖。完成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实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规范“三公经费”管理,制定国内公务接待和公务用车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会议费支出计划,完成公务用车改革。协调地方政府解决了5个市局的长期稳定办公用房。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政策解读和政务公开,坚持舆论正面引导,积极应对社会关切和群众呼声。
(五)坚持从严从实,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
从严治党不断深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强化四个意识,落实“两个责任”,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硬实”。制定出台《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施意见》和《党组纪检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实施细则》,坚持守土有责,强化责任担当。深入学习贯彻《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纪守法,筑牢思想防线。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所有“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讲科学,讲民主,讲程序。坚持“两为”用人导向,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标尺,彰显选人用人好风气。作风建设常抓不懈。在继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党员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在精简会议文件、厉行勤俭节约、规范目标考核、加强督促检查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定。高度重视巡视整改工作,按要求完成津补贴、办公用房、手机终端、优亲厚友、因私出境、领导干部在社团兼职,以及党费收缴等专项清理整改工作,完成快递协会与政府机构脱钩。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盯住重要节假日,早发信号、早打招呼,坚决防止“四风”反弹,杜绝违规问题发生。强化警示教育,通过谈话提醒等方式,针对执行党规党纪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红脸扯袖、警示提醒。“两学一做”扎实开展。局党组坚持将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两手抓、两手硬”。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相结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中心组学习、集体学习、专题研讨、党课教育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完成机关党总支和各党支部换届工作。
同志们,上述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国家邮政局、省委省政府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省邮政行业广大干部职工、从业人员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邮政管理局,向长期关心支持邮政业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和风险不容低估:邮政业基础设施补短板、服务提能力上水平仍需下大力气;邮政业与制造业、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仍停留在浅表层面,服务供给与社会需求矛盾突出,政策障碍尚未消除;普遍服务能力水平存在差距,快递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亟待加快;政府管理服务尚不能满足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形势研判与政策储备、管理与服务方式方法等跟不上快递服务新模式、新业态的飞速发展;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基础不稳固,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坚定政治立场,明确发展方向,不断把建设现代邮政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伟大工程促进伟大事业发展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就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做出新的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和历史担当。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组织领导邮政管理工作之中,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把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引领和促进邮政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力量。
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围绕核心聚力、向党中央看齐,各项工作都要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要认真落实党中央经济决策部署,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谋大局、抓大事,不断加强和改进邮政管理工作。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遵循,以坚定理想信念和严明政治纪律为抓手,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要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中纪委十八届七次全会精神,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有效运用“四种形态”,着力扎紧制度笼子,杜绝腐败现象发生。
当前,正处在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的决胜期、转型提效的攻坚期、由大到强的加速期。我们必须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推动邮政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持续深化邮政体制改革,认真履行邮政管理职责,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施公正监管、综合监管,着力解决好行业运行中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二)牢牢把握追赶超越目标,实现行业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当前,陕西正处于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做出的科学判断和现实要求。陕西在国家发展全局的地位日益突出,有17个国家战略涉及到陕西,从区域发展、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等方面形成了政策全覆盖,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陕西自贸区获批、西咸新区建设等,都为陕西省追赶超越赢得先机,也为陕西省邮政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机遇、增添了动力。
2016年,陕西省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生产总值增长7.6%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作为欠发达省份,面对前甩后追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陕西想要实现争先进位、赶上全国“四化同步”步伐、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压力仍然很大,只有依靠追赶超越才能实现,对于我们邮政业来说同样如此。2016年,陕西省邮政业业务总量全国排名第16位,在西部地区处于中上位置,仅次于四川,在中部地区处于中下位置,仅高于山西,对标“追赶东部、超越中部、领先西部”仍有很大差距。而且,从周边各省的发展预期来看,即使到“十三五”末,我们能够顺利完成既定目标,在西部、中部的位次仍不会有太大改变。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跳出“城墙思维”,站在“秦岭之巅”看陕西,打破僵化思维,摆脱路径依赖,以更加开阔的眼界、更加大胆的思路,以及“跳起来摘桃子”的进取精神系统谋划陕西省邮政业的发展,为实现全省“追赶超越”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为响应中央对邮政业的新定位新要求,解决邮政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适应邮政业发展新阶段的现实需要,国家邮政局提出了“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的总体思路,以期推动行业迈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发展阶段,为实现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规划路径,为破解发展难题、筑牢发展基础、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保障。我们要认真领会这一发展思路的深刻内涵,深刻认识陕西省邮政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紧密结合陕西实际,明确发展方向,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服务能力,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找准契合点,选准发力点,抓住和用好各项利好政策,准确把握省情实际和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邮政管理工作放到全省的大盘子去思考、去谋划。
1.要坚持解放思想强优势。优势是发展的支撑,只有厚植优势、放大优势,追赶超越才有足够的“本钱”。从陕西省实际来看,我们要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强化区位优势,围绕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通达便捷的西部快递集散中心,推进邮政业与航空、高铁、公路等有效衔接,实现多式联运,优化网络布局,提升生产效率。二是强化主体优势,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立足于打造西北快递集散中心,着力培育一批快递企业区域总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三是强化产业优势,立足陕西深厚的工业、农业基础,加速推进快递业与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电子商务协同合作,拓展个性化、专业化、差异化、一站式寄递服务,进一步发挥“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渠道作用,开拓农村电商这片新的“蓝海”。四是强化科教优势,积极推进现代邮政人才校企合作培养,依托西安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研究院定向培养邮政业高层次人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为行业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要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木桶效应”启示我们,短板决定整体水平。只有聚集薄弱环节,持之以恒补短板、解难题,追赶超越才能拥有坚实基础。从陕西省邮政业面临的问题来看,我们要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着力破解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坚持不懈推进快递下乡进村、行政村通邮,打造便民高效的末端服务网络,提高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增强城乡均衡性,促进区域均等、城乡普惠和消费公平,助力精准扶贫。二要着力破解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强化创新驱动,支持邮政、快递企业积极开展理念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开拓服务产品,延伸服务链条,深化产业融合,加强科技研发应用,推进快递服务智能化、生产自动化、协同信息化。三要着力破解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大力推动邮政、快递基础能力建设,抓好质量管理,提升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和内容,弘扬邮政行业“诚信、服务、规范、共享”核心价值理念,改善群众用邮体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推进行业治理体系现代化
1.向改革要动力。转变监管思路,围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这条主线,在监管力量不足、监管任务繁重、技术基础薄弱的情况下,积极探索邮政市场监管新模式,使邮政快递企业由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转变。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和联合惩戒机制建设,构建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信息公示为手段、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监管制度,将信用管理系统作为市场监管的信息库、问题源与晴雨表。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重点抽查风险较高、投诉举报多或有严重违法记录的市场主体,强化结果运用,确保行政执法监管履职到位、规范、高效。
2.以创新求实效。强化监管创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市场监测、违法失信、投诉举报、行政执法等信息,开展风险评估,有效应对区域性、行业性及系统性风险。丰富监管方式,采取“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执法新机制,坚持事前规范、引导与柔性执法相结合,不断完善提醒、约谈、警示、告诫等监管手段,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实效。鼓励社会监督,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在权益保护、纠纷处理、失信惩戒等方面的作用,构建邮政市场监管社会共治格局,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三、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全省邮政业的发展目标是:业务总量完成120亿元,同比增长30%;业务收入完成102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5.17亿件,同比增长40%;业务收入完成61.63亿元,同比增长35%。全行业新增就业1万人。邮政、快递服务满意度持续提高。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线,深入落实“十三五”规划
1.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坚持把贯彻落实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重要任务,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举措,明确实施规划的时间进度和计划步骤,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到位,为全面实现规划目标任务打好基础。
2.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深入研究分析快递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充分激发陕西的区位、交通和产业优势,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政策环境和政务环境,形成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快递专业化园区建设,引导区域快递服务功能集聚,为快递企业在陕建设区域总部、分拨处理中心和经营网点争取更多政策便利。
(二)坚持以普惠为民为根本,促进快递业提速升级
1.实施快递“三向”工程。积极融入“三个陕西”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快递向下、向西、向外工程。着力推进快递下乡进村,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通道,力争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98%以上。借助陕西自贸区获批的契机和省政府加快跨境电商发展的政策,积极争取设立跨境通关绿色通道,放大快递与跨境电商发展的协同效应。
2.实施快递“三进”工程。加快城市末端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快递“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一步做好快递机动车、电动三轮车上路通行保障工作。整合社会资源,丰富投递方式,加快智能快件箱、快递超市等建设布局,逐步形成以住宅投递、智能快件箱投递和公共服务站投递等模式互为补充的末端投递服务新格局。加强校企合作,实现高校快递规范化末端服务全覆盖。
3.实施快递“三上”工程。加快融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快递“上机、上铁、上车”,实现多式联运、互通互补。围绕航空“绿色通道”建设,打造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快件集散中心。支持快递企业增开快件直达航路,扩大航空网络覆盖面,提高航空快件比例。推广“高铁+快递”联合运营模式,打造服务重点城市的“同日递”网络。持续推进快递陆运网络建设,推广农村物流“货运班线”,鼓励企业与农村客运站开展合作,降低运输成本。
(三)坚持以夯实基础为重点,不断提升普遍服务水平
1.创新邮政普遍服务。盘活农村邮政网点资源,推动邮政企业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农村电商发展,拓展便民服务领域,构建开放共享、功能集成的服务体系。推动乡镇邮政局所、村邮站、邮政“三农”服务站办理(代理)快递业务,打造邮政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农村邮政快递合作示范点。继续实施西部和农村地区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邮政设施信息化水平。
2.落实普遍服务标准。深入贯彻落实修订后的《邮政普遍服务》标准,督促邮政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新标准要求。开展党报党刊投递服务质量及见报率调查,提高县级城市党政机关党报当日见报率。全面推进建制村直接通邮工作,力争直接通邮率达到100%。
(四)坚持以提质增效为中心,切实推进行业创新发展
1.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围绕陕西重点支柱产业,着力培育快递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项目。深入推进快递服务现代农业“一地一品”示范工程。支持寄递企业强化与农业、供销、商贸企业合作,助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不断释放农村内需潜力。支持快递企业加快建立具备仓配一体功能的分拣运输中心,发展与电子交易和网络购物协同的寄递服务。
2.强化科技创新。加大信息技术在快递产品开发、产业融合和品质提升等方面的应用,支持企业继续推广数据分单、数据派单等实用技术和自动装卸传输分拣等先进设备,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应用软件,促进服务智能化和应用便利化。
3.推动绿色邮政建设。全面推进快递包装材料绿色化,推动实现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全链条闭环管理。扩大可循环、可降解材料使用范围,减少有害材料和过度包装。进一步提升电子运单使用率和新能源车辆应用普及率。
(五)坚持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效能
1.深化放管服改革。以贯彻落实“三张清单”为重点,开展邮政监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研究。坚持“宽进”“严管”相结合,通过落实审批时限承诺制度、优化审批工作流程、提高事中事后监管针对性有效性等措施,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融入地方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县以下邮政行政执法的新途径和新方式。推动落实快递企业同一工商登记机关管辖范围内“一照多址”政策。
2.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完善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开展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工作模式。制订年度“双随机”抽查计划,组织开展跨区域互查和随机暗查,及时全面准确公开监督检查结果。
3.加快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制度建设,建立以信息公示为基础、信用约束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实现行业信用体系与地方政府信用体系的互联互通,构建和完善失信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框架。
(六)坚持以依法治邮为导向,保障行业规范安全运行
1.强化监督管理。坚持严守红线,强化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监督,聚焦达标情况组织专项检查。规范经营邮政通信业务审批工作,将规模较大的独立经营企业纳入审批范围。依法履行邮票发行销售监管职责,重点针对生肖邮票零售组织开展执法检查,监督邮政企业提高纪特邮票零售比例。贯彻落实修定后的《集邮市场管理办法》,加强集邮和邮政用品用具市场监管。加大快递市场监督检查与行政执法力度,综合运用约谈警示、整改通报、行政处罚等手段,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经营。
2.实施放心消费工程。开展快递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针对刷信、违规操作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进行专项治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暴力分拣、邮件快件丢失、损毁、赔偿等问题。继续做好邮政普遍服务、特殊服务和快递服务各项满意度调查及时限测试。做好消费者申诉受理工作,提高申诉处理满意率。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监督员队伍作用。开展“诚信快递、你我同行”3·15系列活动。
3.提升行政执法能力。组织开展邮政行政执法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做好《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快递条例》宣传贯彻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案卷评查和个案审查相结合的执法监督,建立行政执法纠错和问责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和监督工作。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加大执法信息公开力度,实现透明执法。按照“互联网+政务服务”要求,更加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行政审批和监督执法的效率和水平。积极推动移动执法设备的配备,提高一线执法人员机动执法能力。以知法守法、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企业从业人员的普法教育,增强法治意识。
(七)坚持以综合治理为保障,强化邮政行业安全监管
1.加强支撑能力建设。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省、市两级邮政业安全支撑体系建设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寄递渠道安全监管上下对接机制和政企联动机制,推动寄递安全属地化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寄递安全“绿盾”工程和寄递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程,继续做好市、县两级具有较大规模的处理场所安检设备配置工作。
2.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实名寄递、收寄验视、快件安检三项制度,督导企业健全安全基本制度,抓好安全设备配置、生产操作规范等强制性标准落实,提升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强化企业总部、分部管理职责,切实加强总部、分部对加盟网点的管理。推动企业运用手机APP解决实名寄递和收寄验视问题。加强安检机使用管理和培训,推进专业化安检队伍建设。严格寄递协议客户安全管理。
3.开展“平安寄递”专项整治。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狠抓隐患排查,建立寄递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结合《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宣传贯彻,突出加强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寄递管控和整治。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做好重要节点的寄递安全保障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寄递渠道反恐、禁毒、扫黄打非、打击侵权假冒等专项工作。
(八)坚持以“三基”工作为抓手,加强邮政管理系统自身建设
1.完善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工作制度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促规范,增特色,以示范带全面,激励全系统基层党组织夯实基础、打造亮点、创先争优、晋档升级。
2.夯实基础工作。充分发挥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的导向作用,增强考核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务实性,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建立正向激励、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鼓励干部想干事、敢干事。坚持预算执行情况通报制度,强调预算执行的计划性和均衡性。开展财务专项检查,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坚决执行经费支出、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办公设备家具等规定标准,确保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继续协调地方政府统筹解决市局办公用房。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弘扬邮政行业4S核心价值观,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讲好邮政故事,树立先进典型,传播正能量。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重大政策发布和宣传解读,提高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能力。
3.提升基本能力。认真落实干部培训计划,促进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整体推进。健全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机制,推进干部上下交流和岗位轮换,形成合理干部梯队。加大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干部交流力度,加快配齐市局领导班子,做好军转干部接收工作,进一步充实市局中层干部。
(九)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1.落实“两个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强化四个意识,深入开展党内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做好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的思想和组织准备。持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努力使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加强党内监督,聚焦监督执纪问责,突出“关键少数”,有效运用“四种形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营造更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2.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坚持把谈话提醒作为“抓早抓小、动辄则咎、防微杜渐”的重要抓手。加强廉政警示教育,让党的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端正会风、文风、学风,精简文件会议,强化调查研究,在“望闻问切”“解剖麻雀”中掌握真实情况,找准应对之策。
3.强化担当意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充分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厉行求真务实,克服“破则有险”“求稳怕乱”思想,踏踏实实干事,不搞花架子,不搞大场面,不做无用功。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行业发展和管理工作的瓶颈所在,迎难而上,动真碰硬,以舍我其谁的勇气破解难题、推动工作。坚持底线思维,坚决摒弃麻痹和侥幸心理,坚守安全底线和廉政底线,绝不能发生危害群众利益和安全生产事故,绝不能以工作为借口破坏廉洁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