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干部教育的现实启示
延安时期干部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指导思想,教育体系完整,教育规模宏大,教育成果显著,在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史上留下了的极其浓重的一页,积累了很多宝贵而丰富的历史经验。中共中央在《2010—202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指出认真总结、充分运用这些基本经验,对于做好新世纪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树立干部“执政为民”的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每到一地就能树立起一种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这些宝贵精神财富的形成的过程中,党的干部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类精神教育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使之传播到全国各地,传到了广大人民群众中,又成为动员群众的载体和传播途径。
因此,党完全有条件也有能力在全党全国范围内,通过干部教育培养党的精神。当然,执政为民精神不应该停留在口号和标语上,要使得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要具备,从而成为执政党内在的精神、国家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全民的精神,最终成为鼓舞全体干部和全国人民的实干精神。
在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学习教育、思想理论武装的重点,就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执政为民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宗旨意识强、群众观点强,才会有为民务实清廉的自觉,才会有好的精神状态,也才会在关键时刻把个人的利害得失置之度外;否则,就会淡漠群众、忽视群众,各种不良作风就会滋长起来。宗旨意识、群众观点与良好作风,是“源”和“流”的关系。可以说,强化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点,是树立良好党性党风的根本。
开展学习教育,要紧紧围绕树立宗旨意识、群众观点来进行,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开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党的群众路线专题学习讨论。通过深入学习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完善干部教育制度。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原则、方针、政策、教学内容大都是以文件、政令、训令等形式发布的,不是通过法律的形式下发,缺乏法制保障。这使得延安时期干部教育工作一直无法可依。由于缺乏立法保障,而当时的战争环境使得行政干部教育也始终强调政治和军事。干部教育地位的确立也是有赖于教育依属政治、服务战争的观点,是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虽然这种按现实需要而进行的行政干部教育在当时的战争环境能够适应战争和生产的需要,但是它容易造成行政干部教育的短视和片面性。也由于缺乏制度保障,有些学员为学习而学习,看到文件下来就学习,文件一过就不学习了,干部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形式化的问题。
干部教育立法不仅是实施干部教育的根本法律依据,为干部教育提供法律保障,而且可以推进干部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在我国,对于干部这一主体专门做出明确制度化的规定还未出现,但是作为国家公务人员的一部分,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都对公务员教育做出了明文规定,但这种规定只是原则性的说明。1996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培训暂行规定》“暂行”十几年后,于2008年6月出台了《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也只是试行。对干部教育,仍不具备实践性和操作性,难以保证干部教育工作的依法、有序进行。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重视法律在我国当前干部教育中的重要性,加快公务员培训立法进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为基础,尽快制定和颁布公务员培训的相关法律,完善公务员培训制度和法规,要全面涵盖公务员教育的性质、地位、作用、原则、经费、机构、权利义务等,使我国公务员教育有法可依,保证公务员教育培训工作有序开展。进而使公务员教育培训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科学性,使之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兼顾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我们党一贯重视从思想上建党,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干部学校中经常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证明,学习理论只有与实际结合才能真正学懂,也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用好。党所需要的干部是又红又专的干部,既要求干部思想上的坚定,又要求干部技能上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这是端正干部思想认识的关键环节。科学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一名公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要善于激发干部对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认知,积极倡导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引导干部把个人理想与党的事业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其次应不断更新观念,增强政治思想教育的创造性。当今时代,现代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干部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难免不发生变化,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是抱陈守旧,显然不符合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每一层干部特别是中层以上干部不断更新观念,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适应了形势,才能跟得上时代潮流,才能更好地同广大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
延安时期的干部教育不仅是政治上的教育,还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特别是抗战后期,边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为此开办了医药、财政、群众工作、统一战线工作等专门课程,以提高干部的基本技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党的执政考验、新形势下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考验), “四种危险”(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危险、党员干部执政能力不足的危险、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党员干部消极腐败的危险)的形势比任何时期都更为严峻。面对这些考验和危险,党的各级干部不但要重视思想上的防线,更要加强自身的本领,以思想和技能上的双重保险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保驾护航。
(四)加强干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延安时期干部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有一支具有深厚理论素养和长久实战经验的教师队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训干部的教师应是领导型、学者专家型、懂教学规律的综合型人才,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首先要重视培训者的培训。党在延安时期就特别注意利用各种条件对教师进行了包括实践等方面的培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应利用各种资源对培训者进行培训。其次要改革教育培训资源配置的单一模式,合理引入竞争机制,按需选配培训教师。延安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师中就引进了来自国统区和国外的学者、教授。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种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青年教师的培养。延安时期教员缺乏,为培养年轻教员,通过组建教员训练班和教育干事编制,以老带新,边学边教,在工作中培养提高。这些做法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对青年教师,可以采取挂职锻炼、进修深造、承担重大科研课题、加强与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等形式,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最后,本着“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原则把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主要党政领导干部及有成就的企业家和各类专家聘请为兼职教师。充分利用高校拥有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优势,建立人才共享制度,聘任高校知名教授、专家作为干部培训机构的客座教授,实现教学人员的优化重组,定期定量为干部开展培训,提高培训的层次和质量。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党开辟了从严治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使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学习、继承延安干部教育的光荣传统,发扬党的干部教育思想,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使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新的业绩,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