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教育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常少明


《榆林市教育志》付梓在即,披阅之余,思绪潮涌,诸多感慨,油然而生。

榆林是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她集丰富的煤、气、油、盐于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不仅为我市经济的腾飞提供了举世瞩目的物质基础,也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近二十多年来,特别是在2011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教师素质、教学质量得到极大改变和快速提升,呈现出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态势。为了“存史、资政”,市教育志办公室的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末编的《榆林地区教育志》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搜集、考证与整理,抢救了一批几乎被淹没的教育史料,甄别了一些被历史误解和淡忘的曾在我市教育战线上作出奉献的人物。经过五载繁琐、细致的工作,终成百多万字的《榆林市教育志》。它是我市有史以来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翔实的教育志书。全书较准确地记述了我市一千多年来教育事业的开启、演变及发展,基本上做到了纵横相连、横不缺面、面不缺点。

从纵向上看,榆林近百年的教育史曾有过四次兴盛期:

第一次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杜斌丞、高崇(宗山)、李子洲、李正斋(楷)相继出任榆林中学、榆林职业学校、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绥师)、榆林师范学校校长。他们分别从北京、天津、青岛等地高等院校延聘了一批思想进步、才华横溢的热血青年到校执教。他们带来的新思想、新文化使榆林官民、众多学子耳目一新,使闭塞沉闷的学校走上了民主、科学、进步的道路。

第二次是在1937年后的抗日战争时期。一批批东北、华北沦陷区的知识分子接踵流亡榆林,他们虽为一介羸弱书生,但不乏学术大家,一时榆中、榆师、绥师、榆林职业学校人才济济,学科齐全,他们在国仇家恨的激励中个个献身于教书育人事业。

第三次是在1957年反右后。北大、清华、复旦、华南师院等国内知名院校中不少被强加于“右派分子”、“右倾分子”等罪名的高才生发配榆林“改造”,榆林人以博大的襟怀接纳并重用了他们,为他们创造了宽松的工作环境,使他们一个个把榆林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全国著名教育工作者,享受陕西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中青年专家、中国赴美访问学者,原榆林师范学校、榆林师范学院教师张克继曾坦言:“如若时光再倒流几十年,我还选择榆林。”由于他们的到来,榆林教育教学出现了历史上又一个高峰期。

第四次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后。随着榆林经济的迅猛发展,榆林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在陕西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大力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六大战略,强力推进“百亿教育强市工程”,多项教育惠民政策应时而生,好多举措成为全省的范例。

从横向上看,解放区的教育是志书中的一大亮点。1933年以后,现榆林市辖区的解放区有绥德分区、三边分区、神府特区,这三区的国民教育始终贯彻为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办学形式有识字班、冬学、地干班、小学、中学、师范等。这一教育史上的特殊情况,是我省其它地区所没有的。在那艰苦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不仅要领导解放区人民做政治、军事、生产方面的斗争,还要做文化教育方面的斗争,始终没有忘记对人民及革命工作者的扫盲和文化教育,没有忘记引导人民群众摆脱愚昧无知。

志书中详细记述了各县教育发展情况。其中神木县从2008年开始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当年初中毕业生按志愿优先,全部进入高中段学校就读。全县学生从学前教育到小学、初中、高中保育费、杂费、学费、学习用品全部由政府免费供给,真正体现了财政收益与民共享的初衷,这一惠及百姓,泽被子孙后代的重大举措将永载史册!

在这里,我想就几所历史悠久,为我市教育工作,乃至全国革命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学校特别予以点赞。

榆林中学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1917年杜斌丞来校执教,次年出任校长。杜不断扩展校舍、开辟操场、购置图书仪器,聘请魏野畴、李子洲、王森然等共产党员、先进青年来学校任教。他们思想激进、知识渊博,利用杜斌丞营造的“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有利环境,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新文化运动,培养了刘志丹、谢子长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为陕北党组织的创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人才储备。

绥德师范学校创立于1923年。1924年夏,革命先驱李子洲出任校长,他改革教学内容,聘请共产党员、进步人士任教,同年,学校成立了陕北第一个党小组,次年成立了党支部,到1926年全校300多名学生中即有240人参加了党、团组织。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全校五分之四的学生由一个普通青年学子成为有信仰、有抱负的革命者,学校成为陕北革命活动的中心,有人把他誉为第二所“上海大学”一点都不为过。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学校先后为革命输送了2000多名各级干部,其中多人后来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榆林职中创建于1927年。由于办学方向正确,学科配置适应地方需求,师资力量雄厚(云集了京、津、冀、鲁名流、学者16名),一时学校鹤声四起,加上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学校发展很快。到1949年培养出1000多名各种中等技术人才,为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各省(区)皮革、毛纺、化工、电力起步和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其中一些有益的做法和经验亦为我们今天办好职业技术学校提供了借鉴。

这些学校是英才辈出的学校,是为革命建立了巨大功勋的学校,是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称颂的学校。多年来,榆中、绥师、榆师、职中在北京、西安等地的当年学子成立了校友联谊会,应该说正是这些具有光荣传统的学府,把莘莘学子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共同为在这些学校里学习并成长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市各级学校师资在学历结构、学科结构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小学教师普遍达到大专以上,虽然原榆林师范、绥德师范改制为高级中学,但这两所学校的历史功绩会永载史册。

志书撇开了历史的偏见,比较客观、公允、真实地记叙了在各个时期涌现出的一批批优秀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在几次政治运动中,被妄加种种罪名,于极度困顿中仍不改初衷的众多蒙冤者,在志书中或以略传或以简介出现,使他们回归到自己应有的历史地位。

几个在特定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杜斌丞、李子洲、黑义忠、葛丕基、姬伯勋、宗秀槐、张宗瑞、李向成、贺登选、刘直卿……他们或为创建、开启、发展榆林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全身而进;或在危难时期为保护知识分子、保护学校财产,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或为搞好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绞尽脑汁,深钻各科教学大纲、教材,取得指导教学的主动权;等等。在时隔半个多世纪的今天,可以说他们仍然是我们每个从事教育工作者的榜样和楷模。

我特别想提及的是原靖边县委书记刘凤鸣同志,一个关中人,来榆林三十多年,长期从事农林工作的领导干部,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调任靖边县委书记,上任不到三天,即带领全县几套班子成员、有关部门负责人到靖中参加开学典礼。他们的出现使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从学生到职工惊诧不已。他谢绝了学校负责人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并作重要指示的恳请,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坐在会场后面。会议结束后他一没作指示,二没提要求,仅仅面对学校负责人指着县上的各位领导说:“有问题找他们。”就这么一次不请自到的出席,一句“有问题找他们”的“指示”,在全县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机关干部、普通百姓在街上遇到老师主动上前问好、打招呼的人多了,全社会对教育重视的程度空前提高,对教师的尊重前所未有。有关部门主动到学校联系,学校里久悬未决的问题解决了。这种良好的社会氛围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全县教师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

志书以存史、资政、借鉴为宗旨,记其渊源,传其历史,载其兴革,上可告慰先贤,下可为后者借鉴。愿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志为鉴,鉴历史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图未来之发展,抢抓机遇,奋进有为,锐意创新,努力谱写榆林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为推动榆林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谨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