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教育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一节 清涧县教育概述

清涧,唐为宽州。自宋建县以来,县境也基本固定,于是,教育亦在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下发展起来。据旧县志载,元泰定年(1324)始设教谕。明朝沿袭元制,洪武六年(1373)知县邹宗彝创建儒学署,后因兵火被毁。洪熙元年(1425)在教谕陈致中的倡导下,重建庙学。清康熙三年(1664)知县江文重建儒学署,训导王训重修明伦堂。康熙三年(1666)裁教谕,改设训导,其职责仍负责管理全县的教育事务。乾隆十年(1745)知县沈逢舜将旧察院改为书院,取名“笔峰书院”,并购置书院学田130余寻。明清科举及第者,进士20人(其中武进士2人),举人132人(其中武举人37人),贡生415人(恩贡33人,拨贡19、岁贡255入。例贡108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办学堂,将“笔峰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四年(1915)奉令将清涧高级小学堂改为第一高级小学校(简称“一高”),其后又在高杰村、店子沟、老君殿(现属子洲县),相继办起第二、第三、第四高级小学校(简称“二高”、“三高”、“四高”)。

民国十六至二十一年(1927—1932)小学稳定在33所左右。1940年春,清涧解放后,各小学改变旧课程,编印了适合抗战需要的教材,组织少年儿童参加抗战宣传,教学形式和方法灵活多样。至1944年,全县有完全小学3所,普通小学11所,民办小学34所,总计学生1530人。公、民办教师50人,1947年8月,胡宗南军队占领清涧城,城内学校被迫迁往乡村,乡村不少学校停办,但10月清涧又获解放后,教育又恢复正常。至1949年,有完小4所,普小7所,民校109所,城内设有民教馆1所,总计学生2523人,公、民办教师149人。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在文化上翻身,小学中有大至30多岁的成年人,小至五六岁的幼童,学校数和学生数猛增。在此期间,农民教育亦以冬学、民校、识字组等形式迅速发展起来,在县、区、乡成立了相应的教育领导机构。1953年后,根据中央提出的“整顿巩固、重点发展、稳步前进”的办学方针,本县公、民办学校由1953年的245所,到1956年调整为215所,教师由431名发展到521名。1953年,县上办起了第一所中学。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全县中小学进行了调整、合并,至1962年,全县只保留清中、高杰村中学,减并小学37所,压缩减退超龄学生5600余人,精减公办教师117人,辞退民办教师53人,教育得到了均衡稳步的发展,同时,根据需要创办了一所农业中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大串连”,许多教师遭受批斗迫害。1968年,县城“工宣队”进驻学校,成立“革委会”,农村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70年后,根据上级“读小学不出队、中学不出社”的指示,全县17个公社办起了高中班,不少小学附设初中班。1975年后,又创办了“五七大学”“五七中学”,实行“开门办学”, “以学为主、兼学别样”。1977年全县高初级中学达145所,在校生达14481人,教职工1012人。小学477所,学生29950人,教职工2032人。学校发展失控。由于办学条件差,合格教师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县逐步调整学校的设点布局,本着“加强小学,压缩中学”的原则,扭转了“开门办学”的方向,从1983年起,对全县中小学实行坚决压缩,对民办教师进行考核,择优录用,签发任用证,加强管理,鼓励支持业务水平较差的教师参加高、中师函授进修,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1984年至1988年,全县狠抓了普及初等教育工作,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巩周率达98%,毕业率达97%,普及率达96%,达到和超过了省、地要求。1989年,全县有普通中学15所(其中县办完全中学2所,初中5所,农业技术学校1所,乡办初中7所)。总计中学生4941人,教职工452人,小学428所,小学生21014人,教职工1534人。

附录

1.清涧县城关小学简介

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始名清涧县高等小学堂,校址在原笔峰书院旧址。民国二年(1913)改称清涧县高等小学校。民国五年(1916)土匪高建率部攻入城内,学校被迫停办。民国七年(1918)恢复上课。同年8月和10月,土匪曹志九率部先后两次进城蹂躏,学校蒙受很大损失,但仍坚持上课。其后,井岳秀所部石谦连长进驻清涧城,强占学校做连部,学校被迫搬入城隍庙内,待石谦营盘修成,又迁回原址。民国十六年(1927)共产党员白自强任校长,他组织师生上街宣传革命,被国民党驻军杀害。民国二十三年(1934)教师周继来、霍建国(均系共产党员)遭国民党驻军杀害,学生人数大减。民国二十六年(1937)城内又遭日机轰炸,人心恐慌,学校被迫流动于城外山村古庙。

1940年,清涧县红色政权建立后,校长先后由王锡丞、姜玉粹、郝国均、苏振荣担任。时有教师14人,学生300余人。校名改为“清涧县城关完全小学”。1947年胡宗南军队占领清涧城,改校名为“清涧县城关镇中心小学”,由胡部某连指导员邵云集任校长,其时学生减少到不足百人,实际到校上课的仅40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面貌日新。1954年修建了教室和会议室,改名为“清涧县城关小学”,1955年新建校门,1957年新建阅览室和教室。1958年有学生1110人,教职工43人,学校规模居陕西省第二位。1978年新建办公室,1985年建成三层教学楼一座。1989年学校占地面积18亩,基建面积3228平方米,有学生7482名,教职工70人,25个教学班。

新中国成立后,该校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展基础教育方面成绩显著。1956年获省人民委员会奖1次,1983年获陕西省政府“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奖,并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85年学校征地、教师个人集资修建家属院窑洞150孔,解决了教工的住房问题,被评为“榆林地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1986年学校党支部被评为榆林地区先进党支部。这年夏天,省教育厅副厅长权剑琴来校视察,为学校题词“良师兴国”。该校有语文、数学“六音素教学”实验班一个,“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二个,“数学结构教学”实验班一个,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方面出现好势头。

建校八十多年来,该校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原公安部长赵苍璧、原陕西省副省长惠世恭、“文革”前团中央副书记惠庶昌,原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志洲等都是该校民国时期的毕业生。陕西省劳动模范师永昌、在老山前线为国捐躯的师勇烈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该校毕业的优秀学生。

2.清涧中学简介

清涧中学位于清涧县秀延镇南郊,1953年破土兴建,同年10月第一批新生入学,校长曹国璋。1958年秋开始招收高中生,学校成为完全中学,1978年成为县办重点中学。清涧中学占地约50亩,教学区建筑面积8710平方米,生活区建筑面积1843平方米,操场面积约6000平方米。1989年有教学班18个(高中12个,初中6个),在校生1034人,教职工97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学校图书室藏书15000余册,有物理、化学和电化教室,共有实验、电教仪器3104件,可以满足中学阶段各科教学的分组实验和电化教学需要。还有阅览室、资料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以及勤工俭学部门等设施。学校投资和集资兴建的家属院有窑洞120孔,基本解决了教职工的住房问题。

清涧中学建校30多年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重点中学向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培养输送劳动后备军的目标,逐步形成了“民主、团结、勤奋、严谨”的优良校风和“科学、求实”的教风与学风。建校至1989年共招收初中702个班,4794名学生;高中100个班,3184名学生。培养初、高中毕业生8110人(1966年至1974年未招生)。同时根据社会需要举办过简师班、水电班、农机班、体音美班、外语短训班等单学科的教学培训班。为解决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作出了贡献。学校招收的正常初、高中生历年来合格率达95%以上,巩固率达90%以上,高考升学率最好的1961年达50%,1964年达47%。“文革”后经过恢复发展,1987年高考升学率达24%。

在长期的教学教育实践中,清涧中学逐渐形成了“科学、求实”的教风,多年来开展“六课型教学法”、“最优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教改实验十几种,教师在省、地级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计36篇,其中有5篇获奖。学校电化教学工作在全区名列前茅,在陕西省获得好评。

30多年来,清中为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了1520名学生,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劳动后备军;培养出了卓有成就和社会影响的人才,其中地师级以上干部30多人。清涧中学建校至今,曾迅速发展,也曾因动乱受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腾飞,目前学校正在为实现1986—1990年的5年规划目标:“团结一致、立志改革、兢兢业业,奋发苦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三五年内使清中教育质量达到全区中上水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