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乾陵图说
高宗乾陵,在奉天县。宋元祐(1086—1094)中计使游公图而刻之。防御推官赵楷为之记曰:“乾陵之葬,诸蕃之来助者何其众也。武后曾不知太宗之余威遗烈,乃欲张大夸示来世。于是录其酋长六十一人,各肖其形,鑱(chán)之琬琰(wǎn yǎn)。庶使后人皆可得而知之。”
石人背刻各人姓名,岁久漫灭,近得游公所刻四碑而亡其一,每碑十六人。各写其衣冠形迹及其名爵。其不知者阙之。今录可知及有阙字者凡三十九人于左。
左一碑,左二碑十人:“故左威卫大将军兼金微都督仆固乞突。左威卫将军鹰娑都督鼠尼施处[半] 毒勤德。右领军将军兼千泉都督泥孰俟斤阿悉吉度悉波。故左卫大将军兼燕然大都督葛塞匐。故右威卫将军兼洁山都督突骑施傍靳。故右卫将军兼颉利都督拔塞干蓝羨。故左武卫将军兼双河都督摄舍提暾护斯。故左威卫大将军兼延匐都督处木昆屈律啜阿史那盎路。故右金吾卫将军兼俱兰都督阙俟斤阿悉吉那靳。大首领可汗颉利发。”右一碑十三人:“故大可汗骠骑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昆陵都护阿史那弥射。故右骁卫大将军兼龟兹都督龟兹王白素稽。故右武卫将军兼龟兹都督龟兹王白回地罗徽。疏勒王裴夷健密施。康国王泥湼师师。十姓可汗阿史那斛瑟罗。吐谷浑青海王驸马都尉慕容诺曷钵。右骁卫大将军兼波斯都督波斯王卑路斯。十姓可汗阿史那元庆。吐谷浑乐王徒耶钵。于阗王尉迟璥。吐火罗王子特勤羯达健。”右二碑十六人:“石国王子石忽那。故左武卫大将军突厥十姓衙官大首领吐屯社利。波斯大首领南昧。朱俱半国王斯陁勒。左威卫大将军兼坚昆都督结黉蚕匐肤莫贺咄。吐蕃使大论悉曩热。吐火罗叶护咄伽十姓大首领盐泊都督阿史那忠节。右金吾卫大将军兼大漠都督三姓咽面叶护昆职。默啜使移力贪汗达干。播仙城主河伏帝延。吐蕃大酋长赞婆。默啜使葛暹嗔达干。龟兹大首领那利自阿力。碎叶州刺史安车鼻施。”
狄仁傑以下六十人画像姓名,今皆不存。其见于奉天县丞赵楷《绘像记》者才二十九人焉。楷之《记》文多,不尽载。撮其大旨,略曰:“唐之诸帝,功烈如太宗、明皇者,可谓盛矣!宜其丘陇完固,及于无穷。今兵火之余,荒墟坏皿,瓦砾仅存,理亦宜也。独高宗、武后之陵,崇丘磅礴,上诣青冥,双阙耸峙,丹青犹在。是岂造物者有以扶护而致然耶?抑亦穷匮国力,深规厚图,使人未易窥耶?转运游公,一日按部过乾陵,慨然兴叹。乃录高宗、天后时朝臣六十人,重图于陵所。其间忠良骨鲠、高才俊逸如张说、苏颋、狄仁傑、娄师德、刘仁轨、唐休[璟]、宋璟、李峤、贺知章、马周、李昭德、王綝(王方庆)、张仁愿、崔神庆、李务光、张柬之、魏元忠、陆元方、李怀远、毕诚、杜景佺,皆一代善士,固当纪者。若夫武三思、韦巨源、崔湜、武承嗣、苏味道、封德彝之辈,回邪险佞,负国自谋,而皆绘形于壁,鑱(chán)记于石,丹青可渝,而善恶之迹不可变。珉(mín)石可磨,而劝戒之意不可泯,则斯名也,其与天地同于不朽哉?”楷之《记》,在元祐七年(1092)六月吉日。唐之诸陵,各有陪葬,见于志者此不具录,其诸帝之陵在乾陵之东者,僖宗靖陵也;在三原者,高祖献陵也,敬宗庄陵也,武宗端陵也;在云阳者,德宗崇陵也,宣宗贞陵也;在富平者,中宗定陵也,代宗元陵也,顺宗丰陵也,文宗章陵也,懿宗简陵也;在蒲城者,睿宗桥陵也,玄宗泰陵也,宪宗景陵也,穆宗光陵也。
——录自元·李好文撰:《长安志图》卷中《昭陵图说诸陵附》,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山川风情丛书(外七种), 1993年,第486—487页。范紫东纂民国三十年(1941)刊本《乾县新志》卷9《古迹志·陵墓》亦有录文,字下加点者未录。《长安志图》原收录乾陵“六十一蕃臣石像”39人背刻衔铭文字中阙字、讹误较多,经清初学者叶亦苞、当今史学家及考古工作者岑仲勉(1886—1961)、陈国灿(1933—2018, 《唐乾陵石人像及其衔名的研究》,载《文物集刊》第2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马驰等从不同侧面研究考证,实为36人。本录文字下加点者系依据有关论著勘正补入。“唐休”应为“唐休璟”。
《长安志图》原名《长安图记》,共3卷,后人以与北宋(960—1127)宋敏求(1019—1079)撰《长安志》合刊,改名《长安志图》。其上卷为汉唐城市宫坊等图,以宋吕大防(1027—1097)所跋之《长安城图》为蓝本,订正其疏讹。中卷为古迹陵墓,以宋游师雄(1037—1097)图为蓝本。下卷为《泾渠图说》,元李好文撰。其中图志杂说18篇为作者自撰,考证详明。但亦有沿袭旧图之误而未及订正处。《长安志图》是对《长安志》的重要补充,对研究汉唐长安的历史地理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文是李好文为北宋宋敏求《长安志》之《唐高宗乾陵》条目中《唐高宗乾陵图》所写的文字记述,文中引用了北宋元祐七年(1092)奉天县(今陕西省乾县)丞赵楷为北宋宗正寺主簿武功人游师雄所刻的《唐高宗乾陵图》中“六十一蕃臣石像背部铭文”碑所作的部分说明文字。
作者李好文,字惟中,元朝大名府之东明(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至治元年(1321)进士,授任大名路濬(浚)州判官。进京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国子助教。泰定四年(1327)任太常博士,参编《太常集礼》50卷。丁内忧,服阕,起为国子监丞,授监察御史。后出任检察河南、浙东道廉访司事务。至元六年(1340)召任太常礼仪院事。至正元年(1341)任国子祭酒,后改任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又升迁河东道廉访使。至正三年,郊祀,召为同知太常礼仪院事。四年(1344)任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尚未启程,又改任礼部尚书,参与编写辽、金、宋史,任治书侍御史。俄除参议中书省事。不久又任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当时缺少台臣,好文独自代理台事。六年(1346)任翰林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后又迁改集贤侍讲学士,仍兼祭酒。至正九年,出任参与湖广行省政事,不久又召为太常礼仪院使。帝以皇太子年渐长,开端本堂,命皇太子入学,而命好文以翰林学士兼谕德。好文极力辞谢,上书宰相,帝不允其辞。遂以《孝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等摘撰成《端本堂经训要义》,供太子学习。又辑《大宝录》《大宝龟鉴》两书。许久,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进阶荣禄大夫。后屡引年乞致仕,辞至再三,遂拜光禄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仍以翰林学士承旨一品俸禄终其身。传见《元史》卷183《列传第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