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县志:1990-201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总述

佛坪县地处汉中市东北部,北纬33°15′28″~33°45′06″、东经107°39′56″~108°09′43″之间,东接宁陕,北邻周至、太白,西依洋县,南连石泉,距汉中市区150公里、西安市区200公里。未建县前,今县境多为洋县管辖。清道光五年(1825),割洋县、盩厔县(今周至县)地设佛坪厅,民国二年(1913)改厅为县。后几经撤并变迁,至2010年,全县辖4镇5乡59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1269平方公里(2008年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原为1279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是陕西省人口最少的县。

佛坪地处秦岭中段南坡山峦腹地,境内沟壑纵横,重峦叠嶂,林木丰茂,生态系统完整,有“生物基因库”之美称,是动植物生长繁衍的天堂。有野生脊椎动物443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67种,秦岭“四宝”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栖息于此;有高等植物5门180科2000余种,其中独叶草、红豆杉、庙台槭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90余种;有山茱萸、天麻、猪苓、党参等野生中药材10大类1000余种,是名贵中药材山茱萸的最佳产区,被誉为“中国山茱萸之乡”。

佛坪属亚热带北缘山地暖温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11.5摄氏度,年降水量938毫米。海拔515~2904米,是汉中境内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境内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87.4%,林木蓄积量大;有黄金、大理石、石英石、云母、水晶、石墨、刚玉等矿藏20余种;境内属汉水支流河溪240余条,年总流量11.76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0.4万千瓦,可开发5.1万千瓦,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涵养地和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调水点。

南北方交界的特殊区位和地貌,造就了佛坪奇美的自然风光。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绿岭逶迤,河流缥碧,泉溪漱玉,山色水韵,奇幻无穷。有5A级旅游资源,被世界旅游组织认定为最具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的地区,是全省第一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县。特别是“佛坪风光十二景”——狮子崖曦光、湘子岭匪寨、女儿潭碧波、佛光寺大佛、光头山杉林,药子岭牛群、天花山草甸、大坪峪猴戏、沙窝子茱海、灯盏窝叠瀑、鲁班寨佛光、大坪峪熊猫,勾心摄魄,魂萦梦绕,让人驻足回首,流连忘返。

佛坪古代有灙骆道、子午道穿境而过,唐代著名诗人岑参有诗赞叹:“峰攒望天小,亭午见日初。夜宿月近人,朝行云满车。”今108国道公路纵贯县境,西(安)汉(中)高速公路经由县南,使“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变成一日千里的坦途。2010年,全县公路总里程530.6公里,村村通公路,已形成以县城为中心,9个乡镇政府所在地为结点,辐射59个行政村的干支相连、桥路配套的公路交通网络。

佛坪县名由佛而起,县城原址在秦岭主脊以北的厚畛子佛爷坪(今周至县厚畛子镇老县城村),民国十五年(1926)迁至今县城所在地袁家庄。古时境内虽乏名寺大观,但有诸多如红花寺、石印寺、迴龙寺、老庵寺等山民叩拜焚祷之所,山地岑寂,晨钟暮鼓,佛事兴盛。因此,佛坪民众深受佛教文化影响,平和、通达、善良、爽直,为人质朴诚恳。佛坪人口中,大多自洋县、关中、安康、四川、湖北等地迁入,多种文化习俗的交汇、渗透、互补、杂处,使得佛坪风土人情、社会文化呈现多元状态,既有秦陇文化的质朴阳刚,又有楚蜀文化的灵秀柔美,蕴蓄和涵养了无限的活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佛坪在与灾害抗争中前进。2002年6月9日发生了千年不遇的毁灭性洪灾,2003年又遭遇了损失惨重的“3·28”火灾……殷忧启圣,多难兴邦。英勇勤劳的佛坪人民未向灾难低头,在全国各方的无私支持援助下,挺起不屈的脊梁,艰苦卓绝地奋力搏击,在最短的时间里抹去灭顶之灾留给的重重创伤,再造了秀美山川和充满希望的崭新生活。

走过灾难的佛坪人痛定思痛,究其特大水灾发生的原因,主要还在于“历史”。20世纪中后叶,大炼钢铁取薪炼石,开荒扩地乱砍滥伐,修筑公路沿途损毁,特别是省属龙草坪林场和县乡木材加工企业数十年的大规模采伐,佛坪的生态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社会的发展进步备受诸多客观因素制约,人们对这片山地掠取太多、欠债太多,竭泽而渔,必然导致大自然的无情惩罚。

佛坪的命根子就是自然生态,佛坪发展的历史就是人们逐渐明白该如何对待大自然、保护生态资源的历史。“吃一堑、长一智”,理性的佛坪人民认识到自己的王牌就是山水,就是动植物,就是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只有善待它们,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它们,佛坪才有光明的前景,一切才能事随人愿,从而天人合和,天人共好。大灾过后,佛坪县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性的环境保护措施,全面禁止天然林采伐,大规模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境内自然生态逐渐得到有效保护。

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共佛坪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审时度势,盘点资源,寻找优势,确立“生态立县,药业兴县,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抢抓西部大开发、西(安)汉(中)高速公路开通和“引汉济渭”工程过境的历史机遇,克难攻坚,开拓奋进,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1990~2010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建立健全医疗、养老、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拓展就业渠道,激发社会发展活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山茱萸、板栗、生猪三大农业主导产业,扩大招商引资,发展劳务经济和旅游、商贸等服务业,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累计争取资金近10亿元,加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生态保护、市政、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增强抗灾、御灾能力,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坚持“科教兴县”战略,教育、卫生、体育及科技事业持续发展,人口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加强党风廉政和干部队伍建设,发挥人大、政协和群团组织的作用,推行人事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提高工作效能;推进依法治县进程,持续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及精神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强化治安综合整治,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化解信访矛盾,社会和谐稳定。

至201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32340万元,是1990年的9.93倍;财政总收入1634万元,是1990年的9.5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3716元,是1990年的8.46倍。这些绝对数值虽小,但相对只有3万多人的佛坪而言,已是不小的平均值和巨大的进步。同时,佛坪已获得省级计生综合服务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省级双拥模范县、省级平安县、省级信访“三无县”等殊荣,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正在创建之中。未来之佛坪,将会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秀、路更畅、民更富。

佛坪是一块正在开发的热土。至2010年底,引汉济渭枢纽三河口库区工程已经启动,金水河梯级电站工程和穿越佛坪的西(安)成(都)高速铁路开工在即,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敬畏自然,遵循规律,积极进取,顽强拼搏,保护好这方乐土,造福于这方民众,将是这里的执政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佛坪人民的努力方向。佛坪人民一定会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打好自然生态这张王牌,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启一个对外开放交流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