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现代化强国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方位: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方面是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从何处走来、现在何处、走向哪里”,即我国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另一方面是讲,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发展新时期,标明我国进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乘势而上,使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最终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新时代,我们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起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的程度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跃升,现代化的范围从部分领域、部分地区向全方位覆盖,现代化的性质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人的素质层面深度延伸。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一把钥匙。

1.“新时代”的内涵

“时代”这个概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长期和短期之别。广义的时代概念是从历史观的角度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大的历史时代的判定。狭义的时代概念是从某个特定的角度对社会发展某个历史阶段的判定。因此,对于“时代”,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有的以社会制度来划分时代,比如原始时代、奴隶时代、封建时代、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等;有的以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划分时代,比如石器时代、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全球化时代等;有的以对一个时期社会运动主题的认识来划分时代,比如大革命时代、大建设时代、改革开放时代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时代的概念,是从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出发,以社会形态为标准对大的历史时代所做出的判定。人类历史的发展将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和历史大时代的合规律性更替演进,说明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社会时代不断更新的根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指出当时的时代就是“资产阶级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列宁称其为“大的历史时代”《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这个时代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世界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全世界成为主导社会形态的历史时代。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资本主义时代已经经历了近400年的历史发展,19世纪是其上升时期,20世纪以来尽管资本主义也有过大发展,但总体来讲,已处于衰落时期。社会主义这种新的社会形态从俄国十月革命成为现实以来,历经艰难,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成就非凡,但在当今世界上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仍不占统治地位。当然,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不会改变,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趋势即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是不会改变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大的历史时代”的判断,至今并没有过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使用的“时代”概念不是历史观上的“大的历史时代”概念,它是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来判断的,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上。正如习近平所说,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它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既一脉相承,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新特征。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5页。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内涵从五个方面做了高度凝练和科学概括。

第一,从新时代的鲜明主题看,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我国进入新时代,发展的历史方位变了,社会主要矛盾变了,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这一点不容置疑。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决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这一点也不容置疑。事实证明,在当代中国,无论是走传统社会主义的“老路”,还是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都是死路,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第二,从新时代的战略安排看,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也就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21世纪“分两步走”路线图、时间表贯彻落实的时代。这个新时代起于党的十八大,终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依据党的十九大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从新时代的价值追求看,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大把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就是要更加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获得实实在在的新进展。

第四,从新时代的历史使命看,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并且付出了血的代价。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017年我国GDP迈上80万亿元人民币台阶,约合12万多亿美元,经济总量大致相当于2个日本、3个德国、4个英国、5个印度、6个意大利、7个加拿大、8个俄罗斯。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条、最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动力之源和稳定之锚,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以上,超过美国、日本和欧盟之和。

第五,从新时代的世界担当看,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梦和世界梦息息相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党的十九大将“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目标。我们必须站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汇点上,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不仅标明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同时也标明了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方位。得出这样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结果。

第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首先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次是十八大以来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的“难题”和办成的“大事”,涉及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民主法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国防军队建设、从严治党等方方面面。这些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为实现国家“强起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二,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这种变革,表现在生产力方面,主要是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转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在生产关系方面,主要是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更加注重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政治上层建筑方面,主要是由国家主导体制走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更加注重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社会发展方式方面,主要是由注重重点突破非均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发展;在国际战略方面,主要是由回应国际外交挑战走向更加注重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本质上,这些历史性变革就是各个领域的整体转型升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发展的层级、水平和境界。

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充分反映了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状况,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所在,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当前和今后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全国水平的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要继续抓住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是判断我国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客观依据。

第四,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不断推进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创新: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提高全社会的思想凝聚力、向心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实践创新呼唤理论创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创新,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

第五,历史交汇期面临着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改革开放开始以后,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战略安排,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进入21世纪,又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当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第一个百年迈向第二个百年。因此,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效衔接,抓住历史交汇期这个关键历史节点,找准工作坐标,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显得极为重要。历史交汇期的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新时代。

3.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

首先,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中华民族是人类最伟大的民族之一,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中华文明。然而,近代以后由于内外反动派的压迫和统治,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但这并没有使英雄的中华儿女屈服,许多先进分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开展了可歌可泣的英勇奋斗。特别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成功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到百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几百年所取得的成就大得多、快得多。社会主义道路和前途,给中华民族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无限希望。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根据党的十九大的战略部署,我们将分两步走,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自20世纪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来,既有20世纪上半期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凯歌行进的辉煌,也有20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的惨痛教训。正是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呈现出勃勃生机。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以强大的战略定力,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受住了世界社会主义低潮、西方敌对势力搞“颜色革命”以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严峻考验,抵制了西方所鼓吹的“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错误思潮,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在2008年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繁荣局面,有力地打破了所谓的“共产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有力地回击了“社会主义低潮综合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最新社会形态的历史必然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有强大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两个必然”的历史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如果说20世纪是社会主义拯救了中国,那么21世纪则是中国拯救了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伟大目标再次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21世纪,中国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充满光明的未来。

再次,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现代化。那么,东方落后国家应该走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这一直是一个时代课题。马克思晚年研究东方社会,曾经提出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现代化的科学设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发展使马克思这个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为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新希望新选择,人们已经看到了经由社会主义而进入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曙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于意识形态的认知,极力美化西方的现代化模式,打造西方现代化模式唯一性的神话。纵观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已经深陷这种神话的陷阱难以自拔。二战以后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争得独立的新兴国家选择走资本主义民主道路,但鲜有成功的案例,它们要么发展不起来,要么即便获得某种程度的发展,也摆脱不了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控制而难以获得完全的独立。一些国家为了捍卫独立主权和利益,拒绝接受西方现代化模式,则往往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制裁或“颜色革命”而陷入混乱境地。因此,如何开辟一条新路,既能实现快速发展又能保持社会稳定,既能实现对外开放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又能保持自身的独立自主,既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竞争中合作又不成为他们的附庸,就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追索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功地破解了这个世界难题。它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快速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等有机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路,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极大地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他们提供了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