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父母,要当出色的教练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根基。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平台,赋予孩子生命的父母就是启迪孩子心智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很多父母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他们不知道,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形形色色的父母
父母在育儿的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决定了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和教育方式,而这正是使孩子成长轨迹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父母到底应该在孩子生命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你如何认同父母的角色决定你将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亲子关系。正确的角色身份认同可以让亲子关系处于和谐共赢的互动状态中。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很多父母扮演的是救火员、保姆、裁判、管理员、老板等角色。这些角色都不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色。在很多电视节目或者书籍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见到类似“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练”的话语,然而对于“教练”的内涵父母却没有花时间静下来认真思考过。
本书倡导做正能量的父母,能量父母的身份其实就相当于出色的教练。他们会鼓励学员自我发现、自我进步,会关注体能、情感、思考等多维度的训练;他们既是训练场上的示范者、引导者、评价者,也是生活中的倾听者、陪伴者。
能量父母的特点
总体观察来看,能量父母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
1.懂得何时放手
美国畅销书作者、正面管教的创始人简·尼尔森(Jane Nelsen)认为,父母和孩子的纽带关系是一个父母不断放手最终孩子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因此,父母要懂得放手,鼓励孩子自己做事情,不怕犯错误,让孩子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得到成长。
以穿衣服为例。尼尔森认为2岁的孩子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穿衣服的能力,父母要做的就是指导孩子如何穿衣服,并持续鼓励和提出改进的方法。这样,孩子可以从第一次穿得不好到后来独立穿衣服,越做越好。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独立做事的能力,更是一次次尝试中积累的自信心。这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是宝贵的财富。而我们周围的父母,要么是完美主义者,担心孩子做不好;要么是急性子,觉得与其让孩子磨蹭半小时还穿不好衣服不如自己代劳。可是乐于代劳的父母,会给予孩子什么呢?仅仅完成了一个穿好衣服的结果,孩子却什么都没有学到。更糟糕的是,孩子是很敏感的。在你的过度代劳中,孩子感受到的潜台词是:父母行而我不行,我需要完全依赖父母才能做好事情。这样孩子不仅容易养成依赖型人格,更可能因为你处处插手、嫌弃他做不好事情而变得不自信。不要小看一次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不同孩子的人格特质就是在日复一日的行为中形成的。
如何知道孩子在什么阶段可以做什么事情呢?一方面,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当孩子开始尝试某件事情的时候,你可以鼓励并观察他能完成的程度,这样可以帮助你对孩子的能力发展阶段有充分地了解。另一方面,尤其是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时,我建议你可以阅读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相关书籍,这会帮助你了解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能力水平和心理特点。
还有,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思考:你是否过度参与了孩子本来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你的行为和语言是怎样的?孩子的感受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你的反应和处理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效应?
2.重视言传身教
很多受大众爱戴的运动员,回忆起他们的教练时,不仅感恩教练传授技能,更多的是感恩教练传授给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以及做人做事的优秀品格。而一位优秀的教练型父母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优秀品格传递给孩子。
相信每个父母都希望将乐观、慷慨、孝顺、独立、诚实、耐心、上进等价值观传递给孩子。可是如果父母自己经常抱怨,孩子又如何学到乐观呢?如果父母因为想占小便宜带孩子坐地铁不买票,孩子又如何学到诚实呢?如果回到家你总是拿着手机看八卦新闻或者打游戏,那孩子又如何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呢?
有一次朋友聚会,一位爸爸知道我是教育工作者,聚餐的时候跟我说,他的孩子现在让他非常头疼,像个小霸王一样,在学校爱欺负同学,在家里对大人非常没有礼貌,经常粗鲁地用下命令的方式跟大人说话。刚说到这里,一位餐厅服务员过来上菜,拿起一个位置上的包准备放到一边,这位爸爸看到了,大声呵斥:“哎,你这人有毛病啊。我人在这,你动我包干吗!”
服务员被这一声粗嗓子吓到了,连忙道歉说:“先生对不起,我以为……”还没等服务员说完,这位爸爸就说:“别解释了,有啥解释的,赶紧走,信不信我投诉你!”我无奈地摇摇头,心里想着,孩子的性格不是跟你如出一辙吗?在公共场合对服务员颐指气使的爸爸,如何能教孩子学会尊重和体谅呢?
我的一位同事,她家的孩子从小到大,是大家眼里非常孝顺体贴的孩子。现在孩子25岁了,虽然是个大男孩,却有着超过同龄人的细心和体贴。据同事讲,她家孩子每周都会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电话,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每次父母的生日他也都会细心准备礼物。
有一次,在电梯里我看到这位同事围了一条新围巾,好奇地问她在哪里买的。同事笑笑说是儿子用自己发的第一个月的工资主动给她买的。我羡慕地问道:“你是怎么把孩子教育得这么好的?”她笑一笑说:“其实,我也没有教育他,就是四个字,言传身教。平时我们是如何对待他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他都看得到。我们夫妻对长辈都是很敬重和孝顺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自然就养成了这样的品性。”
从此,“言传身教”这四个字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当我成为母亲的时候,我非常注意为孩子树立榜样。在我们家,有个不成文的做法,那就是每当有好吃的,父母都会让孩子先拿给长辈——这个做法从我小时候延续到我的孩子。现在每次我买了吃的,不管是饼干还是水果,都会把孩子叫过来说:“来,宝贝,给外公外婆拿一点尝尝。”刚开始,外公外婆心疼孩子,就假装嘴巴动一动,可实际上并不吃。结果我发现有一次,当外公真的吃了一口时,孩子不高兴了。
为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我跟父母说:“孩子给你们的,不管多少,你们都要吃点,这是在帮我培养孝顺孩子呢!”渐渐地,我发现孩子有想着长辈的想法了,吃东西时不用我提醒,他也会主动拿去给外公外婆尝尝。更可贵的是,慢慢地,孩子开始关注家人的爱好和需求,并知道家人需要了。这是让我非常惊喜的。
有一天,我带3岁的儿子去水果超市,问他:“宝贝,我们给外公外婆买点什么啊?买这个橘子好不好?”让我惊讶的是,宝贝认真地摇摇头说:“家里还有橘子。外婆说吃梨子,不买橘子。”我心里想:“嘿,这家伙,还挺细心。”因为我妈胃酸多,那段时间确实不吃刺激性的水果。我接着问:“那买什么啊?”孩子扫视一圈,眼睛一亮,指着库尔勒梨说:“给外婆买这个梨吧!外婆喜欢吃梨。”我妈妈确实是喜欢吃这种梨,没想到小家伙心里记住了。我又问他:“给外公买什么啊?”他开心地说:“给外公买点酒吧!哈哈哈。”我突然想到每次去父母家,我都会问爸爸酒喝完没,要不要买点。父母不经意的一句话,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
著名儿童青少年精神病科医生、《培养孩子的性格:将信义与正直植入孩子的心灵》(Raising Kids With Character:Developing Trust and Personal Integrity in Children)的作者伊丽莎白·伯格(Elizabeth Berger)认为,品格培养不同于教孩子游泳、画画、骑车等技能培养,也不同于教孩子学认字、发音等认知培养;品格培养不是教会的,而是孩子通过观察大人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的。
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孩子品格培养的最好范本。有很多父母觉得带孩子去参加三字经课程、参加品格教育的夏令营或者给孩子讲古今中外励志的品格教育故事,就是对孩子的品格教育。可是,伊丽莎白·伯格认为,相比于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的榜样和示范作用,那些教育手段并不会产生更持久的效果。因此,想要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父母首先要做一名具有优秀品格的教练,这是影响孩子最有效的方式。
3.懂得设定规则和边界
教练是规则的坚守者。他们懂得设定规则,清晰地向队员讲述规则,明确规则的边界,并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帮助队员获得成功。很难想象一场没有规则的球赛,场面将是多么混乱。同样,一个没有规则的家庭,孩子会是多么肆无忌惮。缺乏规则意识的教练带不出夺冠的队伍,缺乏规则意识的父母也无法教养出优秀的孩子。
现在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缺少原则。一方面,部分父母自己从小成长于过度严厉的家庭,生怕同样的经历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因此他们在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请求的时候,特别是孩子哭闹、祈求的时候,难以坚持原则。隔代教养中也容易出现长辈无条件溺爱孩子的做法,有专家形容道:这种缺少原则的爱是蜜糖砒霜,它看似满足了孩子的情绪,其实是饮鸩止渴。孩子一次次挑战父母的权威,会养成自私自大、唯我独尊的性格。同时由于缺少规则意识,这样的孩子在青春期很容易误入歧途,对个人和家庭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另一方面,很多父母希望用民主、开明的方式管教孩子,但由于缺乏对教育的理解,往往给予孩子过度的自由和决策权。缺少边界的自由和权力,在孩子身上会慢慢地演变成随心所欲或者散漫任性。还有一些父母面对规则太过随意,他们随心说出一些规则,却不坚持执行。
给孩子设定规则和边界是父母的必修课。然而,上好这一课并不容易。有位妈妈向我请教,如何才能改变孩子爱哭的个性。她说,她的孩子非常清楚如何用哭泣达到目的,每当愿望得不到满足,她的孩子就会大哭,还哭得很伤心。这位妈妈小时候在专制的家庭里长大,孩子的哭和伤心会引发她自己儿时挨打的痛苦回忆。因此,她很难做到坚持原则,一看到孩子哭就心软了,不满足孩子的请求就有巨大的负疚感。每当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孩子满心欢喜的时候,她才会感到心安。
我告诉她:“责任其实不在孩子,在你没有给孩子设定规则和边界,只要你无法克服内心恐惧(孩子哭的心理障碍),就无法改变孩子哭的习惯。因为你对孩子不合理行为的容忍强化了孩子的错误意识,那就是哭就能搞定父母。”这位妈妈问:“那该怎么办呢?”我问:“你会做对孩子有利的事情还是有害的事情?”她惊讶地看着我说:“当然是有利的啊!”我说:“那我告诉你,设定规则和边界对孩子非常重要,关系到孩子将来是否能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妻子或者丈夫,有责任心能委以重任的员工,有规则意识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你看,这些都是好处。”
其实,好处还远不止于此。这对孩子完整人格的形成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著名美国儿童教育问题专家、The Second Family(第二家庭)的作者Taffel·Ron(塔菲尔·罗恩)指出,很多父母发现面对孩子坚定地坚持原则很难,但是设定规则和边界又是如此重要。成长的过程就是在“行为—反馈—修正”中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孩子的每次行为都在从父母的反应中试探行为的边界,没有边界或者朝令夕改的父母会让孩子对父母的权威产生怀疑。当从父母这里得不到指导的时候,他们会从第二团体,也就是同龄伙伴中去寻找。青春期的孩子,一旦接触到品性不好的团体,缺乏防范意识的他们会很容易被带坏,被教唆做出出格的事情。
4.具有游戏精神
在很多经典儿童青少年教育影片里,例如《放牛班的春天》《修女也疯狂》《音乐之声》等,我们都能发现老师之所以超越父母成为受孩子喜欢的精神领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善于做一个乐观、有趣、富有创造力的游戏者,善于通过跟孩子们一起玩游戏、举办活动,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走进孩子心里,让孩子从生活中领悟道理。
曾经历史上首次带领国足冲进世界杯的米卢也是这样一位教练。记者很多次采访发现,他和球员兴趣盎然地玩足球游戏,而并不是严酷的训练。事后证明,米卢教练不仅缓解了比赛前球员的紧张情绪,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拉近了教练和球员之间的关系,增进彼此了解的队员也就配合得更加默契。游戏精神对于父母也同样重要。
我的一位前辈和他的女儿关系特别好。女儿多才多艺,性格开朗活泼。问起他如何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建立如此亲密的亲子关系时,他给我看了一张照片。照片中他裹着家里花花绿绿的毛毯和丝巾打扮成一个波斯人,陶醉地弹着吉他;旁边站着他的7岁大的女儿,女儿唱着歌,笑眯眯地看着他。还有一张图片是女儿学校开班会课的场景,他把吉他带到了女儿班上,女儿唱歌,他伴奏,场面非常温馨。他说他能叫出女儿班上一半以上孩子的名字,每次他去接孩子放学,他女儿班上的学生看到他跟见到亲爸爸一样,会扑过来,特别热情。
我非常好奇,问如何能做到如此受孩子欢迎呢?他说走进孩子内心,跟他们一起玩,让孩子喜欢你、认同你、信赖你,关系还能不好吗?他的女儿虽然现在长大了,但还是很愿意将学校发生的事情分享给他。父女之间牢固的亲子关系让我能预见孩子可以平稳度过青春期。
游戏到底有什么好处呢?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游戏力》(Playful Parenting)的作者劳伦斯·科恩(Lawrence Cohen)博士说,游戏可以让父母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孩子建立更深层次和更牢固的亲子关系;伟大的父母往往同时是具有游戏精神的父母,他们知道跟孩子玩这件事情和其他教养方式同等重要——这并不是说每天每一分钟父母都要当一名娱乐者,无止境地给孩子提供乐子,而是说父母要通过参与游戏,拥抱孩子的世界,并和孩子分享快乐。
现实情况是,当今父母在社会压力下,往往忙于为事业和生活奔波,而低估了游戏的重要性。在科恩博士看来,一个简单的游戏可以有很重大的意义。比如,捉迷藏的游戏可以让孩子理解到亲密关系的重要性;幻想未来的游戏可以启发孩子思考他们现在是谁,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比拼掰手腕的游戏可以树立孩子对自己身体力量的信心;抛接球的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孩子们扮演医生、父母、警察等角色游戏的时候,不仅可以帮他们认识成人的世界,也能帮助他们体验到能力感和掌控感,增强自信。
此外,游戏也是帮助孩子从生活挫折中恢复过来的重要方式。工作压力太大的父母往往觉得很难抽出时间陪孩子玩游戏,而科恩博士建议要改变这样的意识,游戏不仅对亲子关系有好处,对父母本身也有益处。因为游戏可以缓解我们的生活压力。当我们全身心陪伴孩子玩乐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会感觉到身心放松,能更好地排解压力。因此,与其孤独地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运动,不妨抽出时间带孩子一起做做户外运动。比如骑车带孩子公园转一转,带孩子小区花园遛遛弯儿。这样既能锻炼身体,还能交流感情,增进亲子关系。
如果说育儿是父母带领孩子奔向幸福和成功终点的旅程,教养愿景就是导航系统,它能保证育儿过程不偏航;父母能量就像是动力系统,为整个旅程提供能量;而行为准则就是操作系统,用来保证汽车在各种路况下都能平稳地行驶。有了导航系统、动力系统、操作系统这三样东西,你将会轻松地带领你的孩子到达预期的目的地。这里的“轻松”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付出心力,而是你将会在面对繁杂、五花八门的教养理论和育儿观点面前,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能够选出最适合你的孩子的发展路径,从而能更直接、更高效地驶向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