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历史
PLD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逻辑器件。PLD属于半定制ASIC,是目前数字系统前端设计的主要平台,主要通过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工具对其进行配置与编程,其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1.第一阶段
20世纪70年代,可编程逻辑器件只有简单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紫外线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PROM)和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EPROM)3种,由于其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限制,它们只能实现简单的数字逻辑功能。
2.第二阶段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结构上更复杂的可编程阵列逻辑(Programmable Array Logic,PAL)和通用阵列逻辑(General Array Logic,GAL)器件,它们被正式称为PLD,能够完成各种逻辑运算。例如,PLD由“逻辑与”和“逻辑非”阵列组成,用“与或”表达式实现任意的逻辑组合,所以PLD能以SOP形式完成大量的逻辑组合。PAL器件只能一次编程,之后将无法修改器件的内部结构;如果需要修改器件的内部结构,则需要更换新的PAL器件。而GAL器件可实现多次编程,如果需要修改其内部结构,则只要在原器件上再次编程即可。
3.第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众多可编程逻辑器件厂商(例如,Intel和Xilinx)推出了类似于标准门阵列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和类似于PAL结构的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LD,CPLD),显著提高了逻辑运算的速度,具有体系结构和逻辑单元灵活、集成度高,以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兼容传统PLD和通用门阵列的优点,能够实现超大规模的数字逻辑电路,编程方式也很灵活,成为数字系统前端和中小规模产品设计的首选。
4.第四阶段
21世纪初,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厂商将可编程逻辑阵列和专用处理器集成到单片FPGA中,称为异构架构器件,也称为片上系统(System on a Chip,SoC)。例如,美国Intel(中文称英特尔)公司推出了几种基于SoC的嵌入式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分为硬核处理器和软核处理器两类。
1)基于硬核处理器的SoC
(1)采用20nm工艺,基于Intel Arria 10的SoC可为中端应用提供最佳性能、功耗、小外形和低成本。基于台积电(TSMC)20nm工艺技术,Intel Arria 10 SoC将Arm公司的双核Cortex-A9硬核处理器(Hard Processor System,HPS)与业界领先的可编程逻辑技术结合。
(2)Intel Stratix 10 SoC FPGA在带宽和系统集成方面实现了突破,包括下一代的HPS。Intel Stratix 10 SoC FPGA采用了Intel HyperFlexFPGA架构,采用了Intel14nm三栅极工艺制造,该系列的器件集成了64位四核Arm Cortex-A53处理器。
(3)Intel Agilex SoC FPGA系列采用了Intel10nm技术制造,集成了四核Arm Cortex-A53处理器,具有硬化可变精度DSP,可显著优化需要高系统集成度的各种应用的功耗与性能。
2)基于软核处理器的异构架构
(1)Nios Ⅱ嵌入式处理器是Intel公司推出的采用哈佛结构、具有32位指令集的第二代片上可编程的软核处理器,其最大的特点是模块化的硬件结构,以及由此带来的灵活性和可裁剪性。
(2)近来,Arm公司开源了可以运行在Intel FPGA上的Cortex-M0和Cortex-M3的软核处理器HDL源码,设计者可以在Intel FPGA上通过Quartus Prime工具灵活构建基于Cortex-M0和Cortex-M3软核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
注
(1)硬核处理器是指已经将处理器以布局和布线的形式固化到FPGA芯片中的处理器,占用一定的硅片面积。
(2)软核处理器是指以HDL或网表的形式提供给用户,用户通过ISE或Vivado软件工具的综合与实现处理后,通过在FPGA内使用逻辑资源而合成的处理器。
(3)从性能上来说,硬核处理器要远高于软核处理器;从实现成本上来说,软核处理器要低于硬核处理器;从可移植来说,硬核处理器没有可移植性,而软核处理器经过综合和实现后可用于很多不同的FPGA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