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西夏
西夏兴衰
西夏建立
五代后期,党项族势力逐渐强大起来。北宋初,夏州政权内部发生了争夺权力的斗争。公元982年,时任定难军节度使的李即筠死,其弟李继捧袭位。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反对内附宋朝,率众逃到夏州东北的地斤泽(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抗宋自立。他率领部众不断袭扰宋朝边境,同时称臣于辽,受辽册封为夏国王。1003年李继迁攻取西凉时,被吐蕃人射死,其子李德明即位。
1006年宋、夏双方言和。李德明利用当政的28年,大力发展生产,休养民生。同时,他对外加强同宋朝、西域的经济联系,使西夏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031年,李德明死,其子元昊即位。为称帝建国做准备,李元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抛弃中原王朝所赐李、赵二姓,改本家族姓氏;创制了独具风格的西夏文字,恢复民族旧俗,拥兵达50余万。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建元“天授礼法延祚”,并定都兴州,升为兴庆府,与宋、辽王朝鼎足而立。
对李元昊拥兵自立,宋王朝采取强硬措施,削夺他的官爵,关闭互市,且揭榜于边界,能擒李元昊或斩其首即为定难军节度使。从此宋、夏双方战事重开。在交战中,宋军屡败,且国家财力窘迫,西夏虽胜,但战争的掳掠不足抵偿其耗费和过去通过榷场从宋取得的物资,因此双方在1044年达成和议。宋册封李元昊为“夏国主”,李元昊对宋称臣,宋岁“赐”西夏绢15万匹,银7万两,茶3万斤,重开榷场贸易,恢复民间商贩往来。
▲西夏王妃供养图
太后与外戚专权
自李元昊之后,西夏王国继帝位者多年幼,母后干政,外戚专权,统率朝纲,紧紧围绕着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李元昊死后,其子谅祚即位,年仅周岁,是为毅宗。毅宗的母舅没藏讹庞自任国相,操纵皇室,总揽国政。毅宗年长后,企图通过汉人的势力摆脱讹庞的控制。讹庞父子阴谋杀害谅祚,夺取皇位,被讹庞的儿媳梁氏告密,毅宗杀讹庞父子及没藏皇后。
毅宗当政6年,于1067年病死,由年仅8岁的惠宗秉常即位,梁太后摄政。她任命其弟梁乙埋为国相,政权落在梁氏手中。1076年,惠宗亲政,但实权仍掌握在梁氏兄妹手中。1081年,夏将李清劝惠宗秉常与宋朝结好,以削弱梁氏。梁太后得知后,召幸臣密谋设计害死李清,囚禁了惠宗,使夏国出现严重分裂的局面。后来迫于国内严重的政治危机,梁氏只好让惠宗复位。
1086年秋,惠宗死,年仅3岁的崇宗乾顺继位,仍由母后梁氏和母舅梁乙逋掌握朝政。这时,握有兵权的嵬名阿昊和仁多保思与梁氏间形成了西夏执掌军政大权的三大家族,彼此间又展开了相互倾轧的角斗。梁太后与其兄梁乙逋也发生了争夺皇权的斗争,梁太后令大将嵬名、仁多率兵杀死乙逋。1099年,梁太后死后,崇宗开始亲政。
西夏盛世
西夏在崇宗、仁宗时进入鼎盛时期。崇宗乾顺亲政后,一方面为巩固皇权的统治,极力削弱领兵贵族的权力,铲除支持梁太后对外扩张的势力;另一方面采取中原宋王朝的封王制度,下令国中建“国学”,教授儒学。这些措施加速了西夏封建经济的发展,并促使西夏建立了较完备的封建政治制度。
▲阴山
乾顺之世,外部政治局势急剧地动荡变化,西夏也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对外方针,由依辽抗宋,到援辽抗金,最后到臣附于金朝。
乾顺亲政前的十多年中,梁氏兄妹就依靠辽朝的援助,连年对宋朝发动战争。乾顺当政后,在政治上更加依附于辽。当时宋朝徽宗在位,宰相蔡京和宦官童贯大权在握,对外实行开边政策。从1104年到1119年期间,西夏不断受到宋朝的攻击。乾顺经常向辽求助,依靠厚礼和姻亲关系,促使辽出面斡旋或对宋施加压力,才顶住了宋朝的压迫,保住了西夏的江山。后来,辽兵南下攻宋,西夏曾两次出兵援助辽朝。
1124年,乾顺见辽灭亡已成定局,为了保全西夏,就派出使臣向金奉表称臣。金把原属辽的西北一带“阴山以南、乙室耶刮部吐禄泊至西”地区割让给西夏。从1126年到1136年的十年间,西夏利用宋、金交战的时机,积极扩张领土。
1139年,乾顺死,其子仁孝立,即仁宗。仁宗时期,为适应封建关系发展的要求,在政治制度上大力模仿宋朝。仁宗重文轻武,对适应封建经济发展和抑制豪强大族的政治特权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统治集团日趋文弱的局面,为外戚、军阀任得敬的步步高升以至篡权分国制造了机会。
宋降臣任得敬,最初因向崇宗乾顺进献亲生女而获宠,逐渐地扩大个人势力,从尚书令、中书令,晋为国相,成为手握兵权的外戚。1161年,他胁迫仁宗封其为楚王,驻西平府(今宁夏灵武),征发民夫大造宫殿,任意打击宗室贵族和蕃汉大臣。1172年,夏仁宗被迫允其分国,划西夏一半疆土归任得敬统治。同年八月,在金朝的支持下,仁宗以谋篡罪诛杀任得敬,使西夏免于分裂。仁宗在位时期,正值辽亡金兴,仁孝对外采取附金和宋之策,与金朝聘使往来十分频繁。仁孝时期屡屡请求金朝割地于夏,是夏国疆域领土最广阔的时期。
西夏的衰落与灭亡
1193年,仁孝死,子纯枯即位,即桓宗。从桓宗开始,西夏皇室日趋腐朽衰弱,外部又有蒙古强敌威胁,因此在短短的三四十年间,政变迭起,帝位五易,西夏王朝衰落和灭亡之势已不可逆转。
桓宗大体奉行仁宗时期的政治和外交方针,对内安国养民,对外附金和宋。但随着国家的安定和封建关系的发展,党项地主阶级开始贪图安逸,日益腐朽堕落。同时,桓宗统治时期正是蒙古兴起并日渐强大的时期,来自蒙古的严重威胁加速了夏国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1196年,仁宗族弟李仁友卒,其子李安全上表,宣耀其父粉碎任得敬篡权分国阴谋之功,要求承袭越王爵位。桓宗不许,反降封他为镇夷郡王,李安全遂生篡夺皇位之心。
▲成吉思汗
1206年,李安全发动宫廷政变,自立为帝,是为襄宗。他在位期间,由于蒙古兴起并开始入侵夏国,故初行附金抗蒙政策。但是在1209年蒙古进攻西夏的战役中,金朝坐视不救,夏于次年攻打金朝与西夏交界的葭州(今陕西佳县)的报复性行为,致使夏金关系破裂。
1211年,齐王遵顼发动宫廷政变,废黜襄宗李安全,自立为帝,是为神宗。他即位后,一改桓宗时附金抗蒙的政策,从开始攻金,进而附蒙攻金,并企图乘蒙古进攻金国的时机,掳掠财物,扩张领土。西夏在进攻中往往占不到便宜,而蒙古却又对其不断攻围,遵顼乱了方寸,又时而联金抗蒙,时而联宋抗金,反复无常。1223年12月,遵顼在蒙古军的威逼下,被迫将皇位传给次子德旺,自己成了夏国历史上唯一的太上皇。
献宗德旺即位以后,改变遵顼依附蒙古的政策,重新和金朝修好,共抗蒙古。1224年、1225年,他先后两次派使节与金朝议和,商定双方相互支援。但这时蒙古已经兵临金都城下,金朝危在旦夕,自顾不暇,已无力援助西夏。而这时德旺又收留了成吉思汗的仇敌。成吉思汗以此为借口,在1226年亲率大军,攻破黑水城,向其都城兴庆府进发。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5月遵顼病死;7月,德旺也受惊吓而死。德旺的侄子南平王继立皇位,即末帝。面对蒙古军的强大攻势,末帝虽然组织抵抗,终究于事无补。1227年春,末帝被蒙古军围困在中兴府。半年后,粮尽援绝,末帝向蒙古请降,被蒙古军杀死。蒙古军在中兴府实行屠城,西夏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