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市场准入是国家对市场基本的、初始化的干预,是现代国家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务的一种重要的事前控制手段。市场准入通过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的方式得以实现,主要包括政府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发放许可证、经营执照等。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市场主体实施许可准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适当的准入管理,可以有效维护市场秩序,为供方提供资质认证,降低供方进入市场伊始所需要支出的广告成本,一定程度上实现消费者的知情权,保护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过度的许可准入管理,会导致准入门槛过高,增加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形成进入障碍,限制市场竞争,降低原符合资质的进入企业数量,已进入市场的企业容易有先入优势形成垄断,且其增加的进入成本也需通过收益弥补,进而会使消费者获得商品或服务的可及性降低。这里所说的可及性,既有供方数量上的可及性,也有商品或服务价格上的可及性。
医疗行业由于直接关系人们的生命健康,且技术性、专业性强,一般由掌握专业知识的供方,即医疗机构和医生,帮助患者做出诊疗服务和治疗药品的选择,存在明显的供给引导需求,供方有主导市场的绝对力量。因此,加强医疗服务的准入与监管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把符合规划作为医疗服务设施和技术准入的前置条件。设置许可准入,限制的是条件和标准。若以符合规划为前置条件,则其限制的还有数量和布局。把符合规划作为准入的前提,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医疗存在着供给引导需求,如果对医疗资源不予以数量限制,市场供给远大于实际需求,将会诱导不必要的医疗需求,不仅造成浪费,还会损害患方的权益。
本书分析了为什么要开展医疗准入和规划,如何申请准入,以及开展卫生规划的一些基础的技术性问题,主要面向拟从事医疗行业的投资者和从业者、从事医疗准入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科研院校的研究人员和学生。
全书分为理论篇和实务篇两大部分,共十一章。
第一章至第六章为理论篇,从经济理论出发,阐述了为什么需要对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准入管理以及卫生规划的作用和方法。
第一章医疗市场与市场失灵,总结了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政府主导派和市场主导派的主要观点。医疗卫生领域具有明显的市场失灵的特点,但这似乎不能成为政府主导医疗卫生市场的理由,现实中较多市场都存在市场失灵。只是医疗卫生关系百姓的健康福祉,其市场失灵导致的后果有可能直接损害患者乃至民众的健康权益,且结果不可逆,因此需要政府干预,这也是政府实施事先干预——市场准入的理由。
第二章分析了怎么干预,即政府干预的手段和方法问题。政府治理是比政府管制含义更广的一个概念。当前,我国政府对医疗卫生治理方式的改革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是要逐步放松或取消不合理的政府管制方式;二是要对政府干预的方式和机制进行重新筛选与组合,进而重构政府干预模式。政府干预医疗卫生的手段有:组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开展规划引导;建立许可准入制度;发挥法规、标准、监管及经济政策的调控作用;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等。法律、法规、规章是政府干预医疗卫生的法律依据。
医疗卫生领域的审批准入,是本书重点阐述的内容。在前两章基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第三章切入这一主题。市场准入是国家对市场基本的、初始化的干预,市场准入通过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的方式得以实现,其本质上是一种管制行为,因此干预程度的把握十分重要。把握得当,将有力地维护民众的健康权益;反之,则会降低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本章列举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市场经济已较为成熟的国家对医疗卫生准入的一些做法,具有借鉴意义。
第四章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准入制度建立与完善的过程。近年来,医疗领域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了部分审批项目,并简化了部分审批程序。同时,针对互联网医院等新的业态,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弥补准入空白点。
卫生规划是与医疗卫生准入直接关联的一项内容,卫生规划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准入的合理性,同时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引导作用。第五章从规划与准入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卫生规划的意义,并介绍了区域卫生规划这一综合性卫生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其制定、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关键点。
第六章介绍了10多种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设定的常用方法和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规划的4种常用方法。技术方法的使用可较大程度提高卫生规划的科学性,但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视不同情况综合运用。
第七章至第十一章为实务篇。其中前四章主要介绍了目前在我国要举办医疗机构或从事医疗活动,如何申请准入。将涉及医疗的主要准入项目归纳为医疗机构准入、医务人员准入、医用设备准入和医疗技术准入四个方面。根据法律规范,提炼共性要求,以期为拟进入医疗行业者和新进入医疗行政审批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指引。第十一章则列举了在进行卫生规划过程中,开展医疗资源测算的具体案例,方便读者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