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世界的政治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光与影的合奏

——两分法构造的世界

【引子】在前面两章完成了从政治学和经济学专业角度出发,对“魔法世界”进行描述的准备工作之后,本章着眼于人类认知的形成过程,以勇者和魔王之间相反相成的故事为案例和导引,讲述了人类认知形成的过程及其变化的演绎逻辑。对于“两分法”在人类认知中的重要作用做了必要的演示,推演了人类从原始社会至今的认知演化过程。并证明人类世界内部基于“两分法”之上的二元运动,为人类认知的演化和意识形态的形成提供了最原始也是最根本的动力和源泉。

【关键词】两分法 二元运动 勇者和魔王

“贴标签”作为人类世界最饱受诟病又无处不在的认知现象,在政治学中也有清晰的反映,只不过被换了一个更为专业化的名词“意识形态”。虽然看起来高大上的“意识形态”通常被和为有组织的政治行动提供基础的一系列互相契合的理念相联系,一般被认为包括囊括秩序的世界观、对理想世界或者希求的未来的构想,以及变革世界的手段和方式三部分内容,但用平实的语言概括起来无非就是“贴标签”三个字。对一个世界和社会表达好恶的“意识形态”,和平日里我们对美丑、高矮、胖瘦、穷富等等表达喜厌的“贴标签”并不存在什么本质差别。如果从行为逻辑上来分析,“贴标签”也属于人类为了降低认知所需的“交易成本”,而进行的一项理性决策。在认知过程中需要支付的时间、必要的知识、耗费的脑力等等这些的统合构成“交易成本”,而为了避免这些“交易成本”的发生,人类会很乐于采取这种“贴标签”,或者“意识形态”工具来对世界进行评估,尽其所能地以较小的“交易成本”来完成其对世界的认知。

人类作为一个特别喜欢干出“吃饱了撑的”这种事情的物种,随着其自身能力的增强以及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发生在政治制度领域中的事情同样出现在了认知领域中,即随着经济和技术发展带来的“交易成本”的下降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自身接触,而不再通过“意识形态”来认识世界,而且这种趋势一直在不断增强,到了如今,“意识形态”这四个字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简直已经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虽然“贴标签”在人际交往中依旧大行其道,但是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反感,并且这种对“贴标签”行为的反感程度在从不发达到发达国家的社会中表现出由低到高的趋势,在可预期的将来“贴标签”这种人际认知方式必然遭到唾弃。“意识形态”和“贴标签”这类认知工具之所以存在,原因是为了降低认知“交易成本”,而其遭到唾弃的原因是这类认知工具会产生“以偏概全”这个“机会成本”,当“交易成本”不断下降,人类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时候,认知偏差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就会相对上升,当这个上升的“机会成本”超过下降的“交易成本”时,“意识形态”和“贴标签”这样的认知工具就会被抛弃。本文的目的就是展示人类在认识世界过程中躲在所有“意识形态”和“贴标签”背后的最原始、最基本、延续最久、最受批判也拥有最强大解释力的认知工具——两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