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前高中阶段使用的语文必修教材虽然版本各异,但编写思路基本上是两种,一是按人文主题,一是按作品体裁类别,都不约而同地舍弃了文学史的脉络主线,而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满足于单篇教学,而忽视作品的文学史背景,以至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认识碎片化,即或老师补充相关文学史知识或开展专题式教学,学生的理解仍然限于此篇或此专题,仍然没有系统的文学史脉络。因此,我们考虑给学生补上这一体系。
本书以文学史发展为脉络,梳理出从文学发展初期至近代以来中外主要的文学样式和成就。全书共二十二章,分成第一、第二辑。编排体例上,每章由章节概述、作品选读、相关评述和问题探究四个部分构成。章节概述主要介绍这个时期文学样式的产生背景、主要特点、主要作家作品;作品选读是选择这一时期的部分代表性作品,或整篇或节选,配以导读或赏析;相关评述是名家学者对这一时期文学特点或成就的评论;问题探究是根据此章节内容设计的有利于学生把握章节重点或进一步拓展思考的问题。编排体例上既有宏观介绍,也有经典作品选读,还有相关评论加以深化认识,有助于学生既全面又深入地了解。整体安排也便于教师实际操作,把此书的阅读落在实处。
在内容选择上,我们还做了一些考虑。考虑到与教材的互补性,尽量避开高中语文教材中常选常见的文学专题,如唐宋时期,没有选唐诗宋词,而是选择唐传奇和宋诗,力图在教材之外给学生更多的拓展和补充。考虑到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尽量选择通俗易懂又兴味盎然的经典作品,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深入了解。
这本阅读教材的诞生,历时三年,凝聚着编写组十八位老师的热情和心血,每个老师负责自己擅长的或感兴趣的专题,研读相关文学时期的作品和文艺评论著作,几经删改,最终凝结成稿。
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之余如果能进一步阅读此书,不仅能扩大自己的经典阅读量,而且能建立起文学史观,以更宏观的视角和历史发展的意识去理解接触到的其他作品,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理解和鉴赏力,获得终身受益的素养。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