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会计是基于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在人类社会中,物质生产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人类所进行的其他一切活动。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必须依靠生产活动来创造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质生产资料。如果生产的物品在消耗后仍有剩余,人类便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创造出更多的物质生活资料,社会便不断地向前发展。因此,人类在从事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过程中,必然要关心自己的生产成果和劳动耗费,并对它们进行比较,力求以最少的劳动耗费来取得最大的劳动成果,提高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们除了采用新工具、新技术、新工艺以外,还必须加强经济管理,于是产生了原始的计量、计算和记录行为。这种原始的计量、计算、记录行为中蕴涵着会计思想、会计行为的萌芽。

会计在其产生的初期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加部分,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抽出一部分时间附带地进行计量和记录,当时会计还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这时的记录方式主要是生产者凭借大脑的记忆或是简单的记录,如刻石记事等。后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需要记录的生产成果和劳动耗费逐渐增多,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特殊的、由专门人员从事的工作。可见,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的发展和基于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也是会计产生的根本动因。

二、会计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生产活动的发展是会计产生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生产活动的发生,便不会有会计思想、会计行为的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劳动成果在满足其基本生存后出现剩余时,原始的计量、记录行为才具备了产生的条件,会计也因此进入了萌芽时期。早期的会计与现代会计相比是极其简单的,只是局限于对财务收支进行实务数量的记录与计算。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日益社会化,会计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它从早期的实务数量的简单记录、计算逐步发展成为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计的技术和方法也逐渐地完善和丰富起来。经过数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会计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会计的产生及形成阶段(15世纪前)

这个阶段会计的主要特点就是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独立的工作。但此时不论是会计理论或是会计方法等都很不成熟。

早在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捕获的猎物及生产的谷物等便有了剩余,人们就要筹划着食用或进行交换,这样就需要进行简单的记录和计算。但由于文字没有出现,所以只好“绘图记事”,后来发展到“结绳记事”、“刻石记事”等方法。这些原始的简单记录,就是会计的萌芽。随着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科技的进步,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的种类不断增多,出现了大量的剩余产品,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专门委托当事人的独立的职能”。据马克思的考证,在原始的规模小的印度公社已经有了一个记账员,登记农业项目,登记和记录与此有关的一切事项,这便是早期的古代会计。

在我国,会计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770年之间的西周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会计”这一概念。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设“司会”主管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核算。在这一时期同时出现了“会计”二字连用,除了有计算和记录的含义外,还有管理和考核之意。在当时,其他文明古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这一时期单式簿记产生并发展起来。

到了封建社会,由于生产过程的日趋复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会计的社会地位与方法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秦汉时期出现的“簿书”、南北朝出现的“账簿”等会计账册、唐宋两代出现的“流水账”和“誊清账”组成的账务体系,均为现代会计账簿的雏形。特别是唐宋时期,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会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突出成就是发明了“四柱清册”的结账与报账方法。“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相当于现代会计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和期末结存,其间存在“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的恒等关系。

到了明末清初,随着手工业、商业的进一步发达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我国商人进一步设计了“龙门账”,把会计科目划分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包括业主权益)”,其相互关系为“进-缴=存-该”,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双轨计算盈亏,并在办理结算时验证两方差额是否相等,这种检查账目平衡的方法被形象地称为“合龙门”。“龙门账”也由此而来。

清末,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逐步萌芽,又出现了“天地合账”。在这种方法下,一切账项都要在“来”账和“去”账上分别登记,以反映账项的来龙去脉。账簿采用垂直书写,分上、下两格,上格记收,为“天”,下格记付,为“地”,上、下两格所记金额必须相等,称之为“天地合”。“四柱清册”、“龙门账”、“天地合账”反映了我国历史上传统中式簿记的特色。

与中国官厅会计不同,欧洲的会计在产生时就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14世纪,一些城市的商业、高利贷业和金融业发展迅速,便开始采用复式簿记方法记录经济业务。1494年,在意大利北方城市产生的借贷记账法基本定型,并由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uca Paciolio,或译为卢卡· 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的“计算与记录详论”一章中对复式记账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理论总结,使复式记账在欧洲迅速传播,后又传遍世界各国,复式记账方法在3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备、丰富,直至现在,大多数国家仍然采用复式记账方法。

虽然中国和欧洲国家的会计从不同的起点以不同的方式产生,但从总体上看,欧洲的古代会计要比我国落后,另外,就会计在生产中的经济意义而言,欧洲的会计则要比我国的官厅会计领先。

(二)会计的发展与成熟阶段(15世纪末—20世纪初)

复式记账法的建立,使以平衡表的形式反映资本循环的相对静止状态和显著变动状态成为可能。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复式记账法在反映经济活动收支的基础上,确立了经营成果的核算制度。如1803年的法国商法,1854年的英国公司法和1871年的德国商业法,都规定了企业必须每年编制资产负债表。这就使会计制度逐步得以确立,并不断趋向完善。

18世纪末叶,欧洲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为适应工业社会控制生产消耗和正确计算损益的需要,以复式记账为基础,成本会计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于20世纪初总结出成套的成本计算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成本会计理论。于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会计核算方法最终在西方形成和确立。

(三)会计职能的扩大化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期,随着生产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资本的高度集中,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生了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并在经济领域中得到迅速地运用和发展。1919年,美国成立了成本会计师协会,推行标准成本;1921年,美国国会公布了《预算和会计法》,在此基础上,一批新的会计学科应运而生,如1922年奎因坦斯出版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1924年麦瑟出版了《管理会计》等等。这使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在会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20世纪30年代后,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股份制公司数量的激增,投资者和债权人迫切要求公司公开财务报表,西方各国先后研究制定了会计准则,进一步把会计理论及其方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50年代以后,会计领域又吸收了现代数学和管理科学的优秀成果,以财务会计资料为基础,进行CVP分析、销售预测、存货控制、经营决策、编制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实行责任会计,使会计工作更有效地服务于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此时,管理会计从传统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门独立的会计分支学科。

(四)会计技术手段的完备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会计的方法也达到了更加完备的程度。自1946年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其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使会计工作的效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它扩大了会计信息的范围,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和及时性。目前,手工记账已逐步被电算化会计所取代,会计信息的收集、分类、处理、反馈等操作程序都已实现了自动化、电子化。20世纪中后期以来,I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经济时代。面对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发挥会计职能的作用,无论是会计实践还是会计理论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更快的发展阶段。

总之,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随着生产的日益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日益复杂,对管理的要求日趋提高,会计由简单地记录和计算财政财务收支,发展到利用货币计量来综合地核算和监督经济过程;会计的方法和技术从手工操作,发展到部分或全部电子计算机化。同时,会计在中国和国外的不同发展实践表明,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会计理论及其方法所受到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及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的影响不同,从而表现为不同的特色。一方面,会计是在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利用会计管理经济的作用日益显著,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会计将经济信息反馈到有关方面,积极地影响并参与决策,从而反过来影响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