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匠心:新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手艺人精神

小时候,慈祥的祖母总是乐呵呵地跟我说:“大旱饿不死手艺人”。在那个年代,也时常听到手艺人自豪地讲:“活干不好,丢不起人”。有时主家木料不好,木匠都不愿做,为什么?他们说,“传出去是我做的,没脸见人”。师傅们手艺有高低,但粗制滥造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在那个年代,我深刻感悟到“家有金山银山,不如一技在身”的内涵。

今天,新工匠仍然保留手艺人的气质,他们在技艺上不断追求登峰造极,总是朝着筑造精品的方向不懈努力。瑞士制表界大师菲利普·杜佛曾说:“对我而言,做表必须这样,机芯、表盘、表壳甚至每一个螺丝和凹槽都必须是我用双手亲自打磨,每一个细节都要完美,哪怕它隐藏在肉眼根本看不见的角落。机器是做不出来这种感觉的。”他从15岁到60岁,一共做了165块表,每一块表都是上乘之作,堪称钟表类的极品。

“手艺人啊”“这手艺无人能及”“真是羡慕啊”,这是对做事精巧、作品出众之人的讴歌。有了更多这样的人,世界会变得更加精致与美好。

痴迷于拼布几十载,号称“中国拼布第一人”的金媛善到台湾参加艺术拼布展,展会解说员对她说:“加拿大的拼布艺术家看过您的《百花争艳》作品,说这件作品的作者肯定是疯子,不然做不出这么好的作品……”。关于拼布的手艺如何达到熟练精巧,金媛善说:“应该有超乎寻常甚至近于神经质般的艺术追求。对自己的每一件作品,不管再小都力求尽善尽美。即使是对一件稍加经手的作品,也要负起全部责任。否则就是一个拼布人的耻辱。”有了“近乎神经质般的艺术追求”,还有做不好的事情吗?

诚然,新工匠对工作怀有庄敬之意,对产品拥有敬畏之心,对高手抱有敬慕之情,对技艺提升永远孜孜不倦。

写这部书稿时,每当文思枯竭,就越感受到手艺人那种近乎神经质般的追求。坦率来说,本书的顺利成稿,金媛善这样的匠人给予了我莫大的鞭策,鼓舞着我沿着匠人的步伐,要成功打造满意的匠品。这是值得用一生去追求的、让人为之动容的使命。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民艺博物馆见到日本职业作家盐野米松。这位书写匠人的匠人,已年过七旬,他那斑白的头发和浓密的眉毛及炯炯有神的双眼,让他全身都散发着一股匠人的气息。虽然身子有点瘦弱,但其内在表现出的厚重感,让人油然而生出敬畏。

这位老人对老手艺的痴迷在日本早已家喻户晓。盐野米松用三十年时间走遍日本,寻找与走访现存的一些工匠及手艺人的作坊,听手艺人讲故事,看手艺人视为生命的工具,用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倾听和记录300多位不同的手艺人的生活。盐野米松用手艺人的语言记录手艺人的生活和技艺,先后出版了20余本关于手艺人的书,其中,在我国出版了《留住手艺》书。为了表彰盐野米松常年坚持不懈的写作活动,国际天文联盟将第11987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YONEMATSU)命名。

他说:“我是怀着一颗憧憬和向往的心灵,观望过工匠们做活的众多孩子中的一个,也是为这些职业不复存在而深感遗憾的人……当没有了手工业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适合自己的身体,他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到温暖。”

早在十几年前,他走访了包括江西景德镇、云南、江苏、山东、北京在内的大半个中国,意在探究中国手工艺的渊源以及当代日本手工艺对其的传承,回国整理出版《中国的手艺人》书。

手艺人用双手将物件“从无到有”创造出来,很神奇!当一个物件呈现到眼前的时候,眼睛会很美,有伸出手感受物件质感的冲动,而这些是他们耗费半生甚至一生才有的积累。能打动我们的是他们创造的精工物件,而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是那些看不到的付出,无法亲身体会的是他们的日夜投入。

《尚书》中说:“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治世贵在用心专一、秉承中正之道。盐野米松这样的匠人,写的不只是一部书,而是对手艺行业的记录与总结。应该说,他为传承历史和弘扬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盐野米松虽然不是传统意义的手艺人,但他用手艺人精神,记录了手工艺行业的故事,从他的身上可以读出手艺人的气质。

学手艺的过程就是学人生的过程,学一门手艺,学的就是人生本身。学习他的师傅是怎么对待人生的,是怎么生活的,包括对物质的审美也在不断地磨练中养成。手艺是人品的体现,人生好不好,看看他的手艺就知道了。手艺人精神是一种活法,也是一种人生哲学。

所以,我脑海中时常浮现一个场景:人人都是手艺之人,人人都能做出一副好手工艺品,他们相互媲美,相互敬仰。当置身于这样的一个环境时,脸上会洋溢出精致美,身上由内而外呈现出格调感——期待更多手艺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