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中国·京剧漫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京剧演员说快板——综合化

自幼生来我哥儿一个,

娇生惯养没有人儿说。

要星星,不敢把月亮给,

上房揭瓦谁敢拦着。

要吃饭,我是大摆桌,

山珍海味任我选择。

我爱吃焦炸海参、蜜饯口蘑,

醋熘鱼翅、干爆燕窝。

先吃馒头八十个,

再吃米饭五大锅。

吃完了饭,嗓子渴,

龙井泡了六斤多。

睡醒一个觉,

可耷拉脑壳,

肚子邦硬赛秤砣。

满城的大夫都请到,

一齐摇头无可奈何。

有一个老头儿号了号脉,

开了个方子字儿不多。

我妈一看扑哧一乐,

原来是:“饿他三天准能活”,

敢情是撑的。


上面这段文字是京剧《荀灌娘》中的一位娇惯成性的公子哥儿荀常念的一段“数板”,“数板”和快板书差不多,既合辙押韵,又通俗易懂。京剧中像快板书这样的曲艺成分还有不少,比如丑角的插科打诨就与相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窦娥冤》里有一个由丑角扮演的县官,名叫胡里涂,他把善良的窦娥问斩,行刑时,他对窦娥说:“窦娥呀,窦娥,小小年纪做出此事,老爷今日将你斩首,下次不可!”

有些京剧唱腔融入了大鼓的旋律,如谭鑫培的代表作《碰碑》中,杨继业唱的反二黄唱腔第九句“我那大郎儿……替宋王把忠尽了”,曲调悠扬曲折,那是谭鑫培借用了京韵大鼓的唱腔,连胡琴过门都是从京韵大鼓里吸收来的。

京剧里面不仅有曲艺的东西,还有地方戏曲的东西,有文学、音乐、美术、武术、杂技、电影等各种元素。央视2009年春节戏曲晚会上,徽、汉、京三个剧种同唱《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腔调大同小异,京剧的《贵妃醉酒》融徽、汉二调,因而唱腔最动听。

国学大师钱穆说:“京剧中之文学意味极深厚。”例如《群英会》中,曹操在江中大船上置酒设乐,大宴文武,席间回首自己的一生,感慨万端,横槊(曹操使用的兵器)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赋诗是以唱山歌的形式来表现的,唱词则摘自曹操的原诗《短歌行》,仅个别文句有改动。

京剧中的音乐、美术成分就更多了。京剧的唱、念、表演都是音乐化的;武打也有很强的音乐性,两军对阵,金鼓齐鸣,颇有气势。京剧乐队的伴奏乐器各具特色,大锣锣音响亮,堂鼓声音雄壮,胡琴曲牌音色嘹亮,唢呐曲牌雄浑高亢……京剧的很多表演借鉴了中国绘画的写意性手法。《穆桂英挂帅》中,穆桂英捧印的几个姿势,就是梅兰芳借鉴龙门石窟和太原晋祠的雕刻佛像创作出来的。京剧的服装、化妆都属于舞台美术,京剧的服装搭配、脸谱勾画、道具色彩、天幕图案与色调等,都运用了绘画的理论与方法,讲究一个“美”字。京剧舞台就是一幅幅流动的画,每个画面都是那样意境深远。有的戏,如荀派名剧《丹青引》中的才女杨云友当场挥毫,边唱边画,一挥而就。

京剧中武术的成分也不少,京剧的表演借鉴了武术的动作。京剧的武打动作多源于武术,很多京剧演员都会武术,并把武术的东西融于京剧。谭鑫培把从少林寺方丈那里学来的武功用于《秦琼卖马》末场的秦琼耍锏,舞姿优美,成为谭氏绝活(即演员独具特色的表演,是他人所没有的)。

京剧武打的很多表演是从杂技化过来的。《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宝剑入鞘”表演(把剑抛向空中,再用剑鞘接住,使剑入鞘)就是典型的杂技表演,但并非纯杂技表演,而是为了表现孙悟空的本领高超。有些武戏,如《四平山》《火烧裴元庆》等,有耍锤的表演,剧中的武将手使双锤,演员把一只六面体的锤抛向空中,然后迅速转身,用另一只锤稳稳地接住(叫作“顶锤”)。神怪戏中的女妖使双鞭,能耍出许多花样来,不时做出许多惊险动作,如双鞭交替上抛,再用各种姿势稳稳地接住;或使鞭迅速旋转,上下翻飞;或用一条鞭顶住另一条直立的鞭,并使之旋转;或抛出一条鞭,用脚接住,踢出后,用另一只持鞭的手从背后接住,使二鞭合一;有时同时挥舞四条鞭,亮相下场。这些表演均源于杂技。

有些戏还穿插了一些特技和魔术的表演,如椅子功、喷火、变脸、撒火彩等,这些表演都密切结合剧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京剧中采用的电影手法更是绝妙。《四郎探母》“坐宫”一场,铁镜公主唱[西皮导板]接[慢板]唱腔之前,叫丫鬟“打座向前”(把座位向前移),为的是缩短台上演员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能听清后面的大段唱,这种处理方法近似于电影的特写手法。

京剧是一个综合性的表演体系,它集歌舞、说唱、武术、杂技、村歌小调于一身,熔诗词歌赋、书画、正史、野史、小说、话本诸文于一炉,化徽、汉、昆、梆诸剧及胡汗夷狄众乐为一体。令人惊叹的是,各种艺术形式和各种因素在京剧中加以综合,都被巧妙地化入其中,水乳相交,丝毫没有痕迹;而唱、念、做、打的综合运用更是京剧艺术的一大特色(详见本书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