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中国·京剧漫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五、流布全国,几度兴衰

至清末民初,京剧很快传播到了大江南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行,成为全国流布最广、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剧种,曾被冠为“国剧”。清同治六年(1867年),京剧先传到上海,当时仍叫皮黄戏,上海人称之为“京戏”。“京剧”一词最早见于清光绪二年二月初七日(1876年3月2日)《申报》第二版的《图绘伶伦》一文。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京剧逐渐在全国普及,人人爱听,人人爱唱,举国追捧。上至宫廷王府,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社会各个阶层都以看戏为乐,形成了一个全民看戏的壮观景象,人们对京戏的痴迷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京城戏楼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遍布京城。故宫宁寿宫的畅音阁、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台,那是清宫大内帝后们的看戏之所;王府戏台是王公贵族府弟宴乐演戏之处,著名的恭王府戏台即是。当时的北京会馆中建有17个大小不等的戏楼,正乙祠、湖广会馆、安徽会馆、阳平会馆的戏楼被称为“四大戏楼”。听戏曾经是北京人必不可少的消遣娱乐方式,在胡同深处、大杂院中,皮黄之声时时可闻,处处可闻。每逢名角登台,人们争相往观,场面火爆,“贩夫竖子,短衣束发,每入园聆剧,一腔一板,均能判别其是非。善则喝彩以报之,不善则扬声以辱之,满座千人,不约而同”(徐珂《清稗类钞》),对于名角的那种狂热、痴迷超越了今日的歌星影星。

随着京剧的发展,民办的培养京剧艺术人才的教育机构——京剧科班在清代末叶出现。清末民初相继建立了一批规模较大的京剧科班。其中,以牛子厚、叶春善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北京创办的喜连成科班(1912年改名富连成社)影响最大,共办了七科,以“喜、连、富、盛、世、元、韵”字排名,至1948年宣告解散,总共培养了学生七百余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侯喜瑞、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袁世海、谭元寿等均坐科(在科班学戏)富连成。

民国以后,皮黄戏几乎占领了上海舞台。后来,“京戏”的叫法流传至北京。因北京一度改名为北平,所以京剧又叫“平剧”。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京剧”作为剧种名称正式确立。

在京剧发展的过程中,票友的作用不可忽视。相传清初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的“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后来就把不取报酬的业余演员称为“票友”,票友的同人组织称为“票房”,票友转为职业演员称为“下海”。京剧票友对京剧艺术的传播、表演技艺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票友的出身广泛,涉及社会的各个阶层。票友中藏龙卧虎,其中“下海”者不少,成名、成派者也不少,还有许多人成为京剧的研究家,张伯驹、朱家溍、吴小如、刘曾复等均是。

从清末至今,京剧的发展几经盛衰。清末民初是第一个高峰时期。20世纪20至40年代有一次大发展,那是京剧的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的十几年京剧再度繁荣,那是京剧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期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名家迭出,流派纷呈,新戏频出(详见本书第六章)。

回顾百年来的京剧历史长河,潮起潮落,几度辉煌。其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中华民族屡遭劫难,厄运不断,直至持续十年的“文革”浩劫。京剧生逢乱世,历尽沧桑,居然能够存活下来,并不断发展、完善,广为流传,传承百余年;《同光十三绝》画卷中的那些名伶杰作,《群英会》《失空斩》《四郎探母》《红鬃烈马》等,演了一个多世纪,至今盛演不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自1919年京剧走出国门,逐步走向世界,在大洋彼岸唱响。20世纪80年代,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师生排演了英语京剧《凤还巢》《玉堂春》全剧,原汁原味,演员、乐队都是洋人,这又是一个奇迹。

时至今日,京剧虽然已不像程长庚时代、谭鑫培时代、民国时代那样独显峥嵘,万人争看,但京剧之花依然艳丽,京剧依然是国粹,与中医、国画并称,并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熠熠生辉。

京剧之所以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京剧艺术是“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牛顿语)的产物。经过历史的积淀和几代京剧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京剧已经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形成独特而完美的艺术体系,达到极高的水平。正是这种“独特”与“完美”,美妙绝伦,让世人称绝。如果您能耐着性子,多看几出戏,就会发现京剧是多么美丽,多么有趣、动人,京剧太神奇了!

早在20世纪30年代,京剧大师余叔岩就说过:“中国国剧,诚属异常奥妙。”但时至今日,其中的许多奥妙还不为人所知。您若感兴趣,我愿陪您探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