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积河流泥沙基本与实际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水流冲泻质挟沙力及输沙机理研究

引论

前文研究表明,水流床沙质与床沙充分交换,其挟沙力不仅取决于水流强度和粒径大小,还取决于床沙中该粒径组级配比i0。换言之,is(悬移质级配)、ib(跃移质级配)及i0密切关联。水流冲泻质与床沙质却有本质的区别,当床沙中细沙i0=0时,水流在一定强度时仍能挟带此种细沙而不淤积,此已为共识,但是否有上限呢?也即水流对冲泻质有否挟沙能力问题呢?若有则如何计算预报呢?冲泻质与床沙质的区分粒径是否只取决于水流强度呢?何种条件下冲泻质与床沙质相互转化呢?冲泻质具有一定挟沙力的机理是什么?这些都是需待研究的重要学术问题。

黄河以多沙闻名于世,通过潼关的大量泥沙中平均约半数为小于0.025mm的细沙,它们若直接进入黄河下游,是冲泻质还是床沙质?不同认识关系到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关系到细沙如何处理,细沙如何计算挟沙力及河床冲淤。因此,学术和生产上的双重价值,使“多沙河流冲泻质运动规律研究”这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为我们在20世纪末的研究任务,3.1节~3.4节为钟德钰博士学位论文关于冲泻质研究的主要内容。

钟德钰首先进行了一系列定床及动床水槽试验,不仅定性证明水流冲泻质在i0=0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挟沙能力Cm,而且得出了Cm随水流强度u'和粒径Di(组合为θ')变化的定量规律。

钟德钰对冲泻质在i0=0条件下具有一定挟沙能力的输沙机理进行了大量理论探讨、分析和推导研究,最后得出了定量的理论公式。他详细分析了颗粒在床面附近受到的各种已知升力,认为对细颗粒而言,Saffman力Fsaff比较重要。该力表达式本为无界均匀剪切层流中得到,他将其推广至明渠湍流流动情况。钟德钰等根据床面附近颗粒向上和向下运动所受阻力不同,离床面越近(y越小)向下运动阻力系数越大的已有研究成果,首次提出颗粒在床面附近受到一种“湍流猝发升力效应”Fb,颗粒在床面附近脉动向上较易而向下较难。钟德钰推导得出了Fb的理论表达式,Fb~σfy/y2,σfy为水流垂向脉动强度。我们加称Fb为“效应”,只因目前无法单独测量。

床面附近细颗粒受到的各种升力作用中,何种升力起主要作用呢?初期3.2节认为Fb最主要、Fsaff为次;3.4节则认为Fsaff最主要,我们也有一个认识发展过程,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但孰主孰次,无碍于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因为Fb、Fsaff等各种升力皆可表示为CLjfu2,不同升力可概括为各升力系数CLj之差别。现在尚难分别测出各CLj,但可通过测量床面附近自由悬浮颗粒运动轨迹,反算得出综合升力系数∑CLj=CL

Fb、Fsaff等升力皆与水流垂向或纵向脉动强度σfy、σfx成正比。根据前人已有较多研究,认为水中细颗粒存在将抑制水流紊动,钟德钰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最后得出σfjf0j(1-λc),j代表y或x向,此处λ为细颗粒抑制紊动影响系数(λ>0),σf0j为清水脉动强度。由此得出升力皆与(1-λc)成正比,即随着来流中冲泻质浓度c增加而使升力降低,即挟带冲泻质之动力及挟沙力降低,这与高含沙水流情况相反,与一些水槽试验成果一致:细沙浓度低时,增加细沙反使挟沙能力下降。钟德钰等在分析床面附近浓度分布dc/dy及最大挟沙浓度Cs时,考虑了(1-λc)之影响。

钟德钰基于水沙两相流连续介质理论的双流体方程,推导得出了悬移质漂移一扩散方程,据此得出床面附近颗粒浓度梯度dc/dy~(FL/W'-1),只要FL/W'>1,即综合升力大于颗粒水下浮重,则dc/dy>0,即近底含沙量上大下小,因dc/dy为c之函数,其对c之二阶导数小于0,故其对c之一阶导数为零即得出近底水流对冲泻质之挟沙力cs=(1-θk/θ)/(2λ),θk=4/(3CL)。只要水流强度θ>θk(即FL/W'>1),则水流就能在i0=0条件下近底区最大挟带cs浓度之冲泻质细泥沙而不落淤。升力FL随y增大而减小,将近底区浓度分布中FL(y)=W'处浓度ca作为主流区浓度分布之底部参考点浓度,沿水深积分即得全水深的水流对粒径Di之冲泻质最大输沙能力qw公式,据水槽试验成果率定系数,经大量天然河流资料验证结果良好。

qw~f(θ)公式计算较繁复,在θ'<150范围内,其近似简化式为(1)

式中,水流冲泻质挟沙力Cm原文皆以体积比浓度表示,此处已化为kg/m3,因θ=(γ/(γs-γ))(u'2/g/D),故冲泻质和床沙质的分界粒径Dc由上式可得

若来流冲泻质浓度C>Cm,则冲泻质将过载落淤而转化为床沙质。冲泻质和床沙质的分界粒径Dc不仅与水流强度u'2成正比,而且也与来流浓度C成反比,C越大,Dc越小。这就是为什么国外少沙河流中Di<0.063mm者很多尚为冲泻质,而黄河Di=0.025~0.01mm之细沙,本质上一般已为床沙质,因其来流浓度C值高。据式(1)估算,黄河下游V=2m/s时,此粒径组细沙之Cm值仅约数kg/m3,少沙河流Ci一般不会超过Cm值,而黄河汛期一般均超过。

钟德钰等首次提出了冲泻型床沙质的新概念。3.3节分析和比较了冲泻质、床沙质及两者过渡的冲泻型床沙质之特性。冲泻型床沙质从本质上属于床沙质,两者有三点共性:①qs>qw,即C>Cm,来流浓度超过冲泻质挟沙能力;②水中泥沙与床沙发生交换,i0>0,输沙率取决于水流强度及床沙比例;③输沙率不仅取决于流域(上游)供应,同时取决于本河段冲淤调正。根据三者特性,对于黄河下游主槽而言,因细沙积极大量地参与冲淤造床,床沙中一般皆大于零,本质上属于床沙质,但与粗中沙床沙质又有区别:①在花园口以上主槽床沙中细沙比例i0较少,随冲淤调正而变化很大,有时局部在短时间内表层床沙中细沙i0甚至为零。②细沙虽与粗中沙同样造床,但在长时期内平均而言,输沙率主要还是取决于上游输入。本河段调正比例较少,具有冲泻质的某些外貌,因此黄河下游细沙宜统称为冲泻型床沙质。本研究初期提出了广义冲泻质概念,此为将以往生产上常用的冲泻质概念与严格意义的冲泻质区分,后期改称冲泻型床沙质更较科学合理。

3.4节式(15)提出的水流对冲泻质的最大输沙能力qw公式以单宽输沙率表示,上列式(1)为与其基本等价的简化近似式,以浓度表示,与3.1节式(1)中明显不同,并非两者有误。3.1节中Cm~θ'1.5,是根据研究初期θ'<3之低强度水槽试验资料确定之经验公式。上列式(1)中Cm~(θ-1.7)则为理论推导公式经后期较大θ'之试验资料率定所得近似式,前者适用于θ'<2~3,后者适用于θ'>3~5。在天然河流主槽中细沙θ'一般皆较大,适用上列(1)式,只有水槽中低流速或滩地或水库壅水θ'很小时,适用3.1节式(1)。本文中水流对冲泻质低输沙强度时Cm~θ1.5~V3,而一般和较高输沙强度时Cm~θ~V2,武汉水院床沙质挟沙力公式Cm~(V3m,m随V3/ghw或Cm增大而减小,低强度时m≈1,中高强度时m≈0.65~0.7(如张红武等公式)。本文总结得出的两个Cm(i0=0)公式从低强度至中高强度的幂指数变化,与武汉水院公式的床沙质(i0>0)挟沙力公式中幂指数变化完全一致,佐证了本章两个Cm公式皆基本合理正确。本章qw理论公式或其近似式不能用于θ<θk,也不宜用于θ<3~5较小情况,这是因为近壁层受力太复杂,理论推导中未引入概率分析,只计 而未计F'L>W',也未计y趋于零时λ及ω变化趋于很小的情况。实际上,θ<θk时水流对冲泻质仍能在保持i0=0条件下具有一定挟沙能力。因此,根据水槽试验中低θ情况总结得出的经验公式(3.1节式(1)),并非与理论公式矛盾,而是对理论公式之补充,弥补了理论分析因问题过于复杂而存在的局限性。水槽试验中对Cm若能精密测量,可预计随θ继续减小(θ<0.2),Cm与θ之幂指数会大于1.5。随θ减小,幂指数不断增大,此变化规律与一定粒径之床沙质中悬移质及推移质挟沙力S或qb~Vm中m变化规律一致,m随V减小而增大。θ越小,随θ减小挟沙力减小越快,急速趋于零但不等于零。就此重要规律而言,冲泻质与床沙质(包括悬移质和推移质)挟沙力变化规律相似,但两者又有本质区别,冲泻质挟沙力是在床沙i0=0条件下获得,而床沙质挟沙力却与i0多寡成正比。冲泻型床沙质则是本质为床沙质而又有冲泻质的一些非本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