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城观影:中国当代影像的空间生产与体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天安门广场:政治符号与怀旧对象

在诸多摇滚电影中,天安门广场似乎是必不可少的意象。作为重要的政治符号和怀旧对象,天安门广场不仅是北京城市的象征,更是摇滚精神的寄托。众所周知,作为一种图像,天安门既是一种国家的符号(例如国徽的重要组成元素),又是一种传统或革命圣地的隐喻(它经常与“革命历程的里程碑”或“革命胜利之终点”等概念相关联);无论哪一种都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除此之外,作为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天安门也具有历史和传统的象征意义。用巫鸿的概念来说,天安门具有鲜明的“纪念碑性”(3),而且其意义是多义的,其多义性“不仅体现在对广场内部功能建筑的细分,而且体现在带有主观性、选择性的历史观和历史意识的多层叠加”(4)上。除此之外,天安门广场作为阅兵仪式的场地,具有爱国主义的典仪性功能,也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地方。于是,天安门广场作为重要的政治文化符号,不断出现在当代的美术、摄影及影像作品中,其中包括摇滚电影。我们以《摇滚青年》的片头和《头发乱了》的结尾两个段落为例,分析摇滚电影中天安门广场的两种不同功能和意义,以及这一政治性符号同青年文化之间的张力。

在《摇滚青年》的片头,一个青年和一个少年正在漆黑的广场上跳着霹雳舞;随着众多舞者的加入,灯光亮起,观众看到背景中的天安门城楼。电影以远景和特写相结合的方式,在舞蹈者的群演与个人秀之间不断切换,其中就包括主人公龙翔(见图1.3)。紧跟这一场景的两个段落,分别是电梯里的拥吻和摩托车手的飞车。于是一方面,作为“摇滚青年”的娱乐方式之一,霹雳舞同飞车、拥吻等一样,代表了青春性、叛逆性的青年文化;另一方面,这些青年选择在天安门广场斗舞,表现出鲜明的城市特征。联系到影片拍摄的时间,电影中青春洋溢的霹雳舞者所带来的不仅是西方的流行文化,还有滚滚而来的现代化浪潮和不可遏抑的新时代。天安门广场所代表的政治性和传统性与霹雳舞和摇滚文化之间构成了张力。

图1.3 《摇滚青年》片头天安门广场前的霹雳舞场景

图1.4 孙滋溪油画《天安门前》(1964) 中国美术馆藏

除了这部影片之外,在《头发乱了》《北京杂种》《北京乐与路》《蓝色骨头》等作品中都出现了天安门广场的意象与空间。作为一个被建构的政治性符号,天安门广场在不同电影中的功能与意义不尽相同。正如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的纪录片《中国》(1972)所拍摄的片头场景(很多人在天安门前排队等候留影)以及孙滋溪1964年创作的油画《天安门前》(见图1.4),天安门作为一个政治文化空间的意义并不仅存在于毛泽东时代,而是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摇滚电影来说,其多元化、多样性的象征成为电影中不断追溯探寻的源泉,在同叛逆性的摇滚文化相互碰撞时产生了具有张力的多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