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说《本纪》
什么叫改朝换代,帝王又是什么东西
《五帝本纪》:
为什么说你我都是炎黄子孙
无论在中国境内,还是海外,华人相遇,都会互称“同胞”,会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其中黄颜色的“黄”,指的是“黄帝”。为什么我们会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呢?这就要从《史记》的开卷第一篇《五帝本纪》说起。
所谓“五帝”,是指三代(也就是夏、商、周)以前,五个在司马迁看来历史时期最早的人间帝王。按照先后次序,他们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根据《五帝本纪》的记载,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是少典之子。他生当群雄逐鹿、暴虐百姓的衰世,用“修德振兵”也就是道德治理和强军练兵两结合的手段,联合其他部属讨伐对手,成功了,因此被诸侯拥戴为“天子”。他之后的四位帝王,颛顼、帝喾、尧、舜,则是同出一系的他的血亲后代。
具体来说,黄帝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颛顼是黄帝小儿子昌意的儿子,就是黄帝的孙子;帝喾是黄帝大儿子玄嚣的孙子,就是黄帝的曾孙。尧又是帝喾的儿子,就是黄帝的玄孙。而舜,追溯上去,他的五世祖是颛顼,六世祖是昌意,所以他应该是黄帝的七世孙。
按照《五帝本纪》的记载,颛顼和他爷爷黄帝相比,长处不在打仗,而是懂天文,敬鬼神,定规矩。帝喾这位黄帝的曾孙呢,据说一生下来就能自报名字,长大后又擅长“全球治理”,简直就是个天才。而黄帝的玄孙尧,聪明程度既不比帝喾差,还很健康长寿,在帝王位置上足足干了九十年,才退居二线。
山东嘉祥汉武梁祠石刻中的颛顼、帝喾和尧(拓片)
相比之下,《五帝本纪》对居于五帝之末的舜,记载最为详细,有些地方情节曲折,竟有点像小说了。
说是舜是个大孝子,亲娘早逝,老爸是个没主见的瞎子,娶了后妈,还多了个坏心眼的弟弟。这老爸和弟弟俩心理变态,一心要除掉舜。有一回让舜去挖井,等井挖好了,居然稀里哗啦往井里填土,要活埋了舜。他们没想到的是,舜在往下挖井的同时,留了个心眼,就像我们在老电影里看到的抗日游击队一样,顺便在井底横向挖出了一条通向地面的地道。这时这地道还真的派上了用场,让舜化险为夷,安然撤离。
故事还没完。弟弟以为大哥已被活埋,就忙活着分了他的家产和女人,那边的大哥却已经抖落身上的尘土,站在了占据自己房产的弟弟跟前。这弟弟正弹着哥哥心爱的古琴呢,没想到哥哥竟复活了,惊愕之余,只好无耻地说:“我正想你想得心神不宁。”舜倒也大度,只回了他一句:“是啊,你这么说还差不多。”
不过,《五帝本纪》中写舜的部分,有些记录是否真实,很让人怀疑。比如说尧为了考察舜是否合适做帝王接班人,极富牺牲精神地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舜。但根据前面我们所排的次序,尧是黄帝的玄孙,他女儿就是黄帝的四世孙辈,而舜是黄帝的七世孙,那他娶的可就是远房太姑奶奶了,这怎么可能呢?
问题还不止于此。更奇怪的是《五帝本纪》中,都出现了只有春秋战国诸子思想兴起以后,才可能有的内容和场景。
比如说黄帝的得名,是因为有“土德之瑞”。这种把颜色和金、木、水、火、土相配的做法,显然是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说起来之后才有的观念。又比如说尧让接班人舜“慎和五典”,也就是要谨慎地协调仁、义、礼、智、信五种礼教,这样的说法,一看就知道,用的是秦汉时期儒家的专有名词。
《五帝本纪》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五位帝王的传记,篇幅长短不一,文字风格也很不相同。像颛顼的部分,只有一百来个字,而舜的部分,却有一千八百多字。不仅如此,写得最少的颛顼部分,几乎就是空泛的概念堆砌。相反地,尧的部分,记录有大量的帝王和大臣之间的对话。
为什么作为《史记》开篇的《五帝本纪》,内容上会有那样明显的矛盾,文字分配会这样地不均匀,而文风又是如此地不一致呢?
因为这篇《五帝本纪》的主体内容,不是司马迁或者他的父亲司马谈自己写的,而是抄录整理前人著述中的相关内容,穿插各地听闻的传说故事,再加以有限的条理化而成的。
具体地说,《五帝本纪》的前三位帝王黄帝、颛顼和帝喾的传记,主体来自《五帝德》和《帝系姓》两篇古典文献;而后两位帝王尧和舜的传记,主体则来自儒家经典名篇《尧典》和《舜典》——当然都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改写和增删。
尧、舜二《典》,至今依然留存在儒家经典《尚书》里。《五帝德》和《帝系姓》两篇,一般认为,就是相传出自西汉经学家戴德的礼学经典《大戴礼记》中的两章——《五帝德》和《帝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五帝本纪》中会有这么多充满儒家思想色彩的表述了。
今天我们可以比较确定的是,《五帝本纪》里所排列的这五位帝王的世系,也就是那种帝王只此一家、血缘一脉相承的简单明了的系统,恐怕是有问题的。但是《五帝本纪》中记载的一些具体事例,可能有上古史实作为其背景。比如尧秉持“让贤”的原则,把帝位传给了贤明的舜,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禅让”,恐怕就是早期氏族社会君长推选制度的反映。
或许有的读者会问,我们听过一个关于中国历史起源的说法,叫“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1〕可为什么《史记》开卷第一篇,既不提盘古,也不说三皇,而只讲五帝呢?
这里就涉及所有的上古历史叙述中,普遍存在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纠缠的问题。历史的诡异之处,在于一旦一个传说延续久远,会根深蒂固地印入普通人的脑海,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知识,而这种知识一旦进入启蒙教育的领域,代代相传,就演变成了人所共知的所谓“史实”。
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据现代学者考证,应该是东汉时期才出现的,〔2〕所以司马迁当然不知道。三皇的说法不止一种,其中像天皇、地皇、泰皇的说法在西汉之前已经流行,〔3〕但司马迁显然不相信他们是实际存在过的人。只有五帝,在他看来才是人间的第一批实际存在过的帝王,所以他用《五帝本纪》作为《史记》开篇。
虽然按照现代学者的研究,《五帝本纪》所记,依然不乏传说的成分,〔4〕但司马迁当年以《五帝本纪》作为《史记》开卷第一篇的立意,是给多少点赞都不过分的。因为他是在以当时能够达到的人对历史认识的高度,给自己也给后来的同道定一个通史书写的原则:写人,而不写神,并且要尽力摒弃“其文不雅驯”(也就是胡说八道)的百家之言。
遗憾的是,司马迁的这种崇高的历史意识,直到唐代,依然有人不理解。像给《史记》作注的司马贞,就不自量力地作了一篇《三皇本纪》,自说自话地放在《五帝本纪》的前面。这让我们说什么好呢?除了送给他四个字“佛头着粪”,别的都是多余的了。
影印北宋刻本《史记》里的《五帝本纪》卷端(原书傅增湘旧藏,现台北“中研院”藏)
另一方面,我们想,司马迁父子应该讨论过《史记》的整体结构问题。在全书开篇讲五帝,尤其是把黄帝放在第一位,很可能跟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崇尚西汉时流行的政治哲学黄老道家有关。但到司马迁正式完成一百三十篇的《史记》时,这种特殊的安排,又显然有司马迁身处汉武帝所在时代的特殊性背景。
已经有不止一位的学者指出,读《史记》的《五帝本纪》,应该和《史记》八书中的《封禅书》对照着看。〔5〕汉武帝时代,黄帝被方士们恶性地传写为一个可以长生不老的神仙,骗得汉武帝也跃跃欲试想当神仙化的黄帝,司马迁对此深恶痛绝,所以才要写这么一个带有明显人性,且可以作为帝王光辉榜样的黄帝,作为他这部大书的开篇第一人。他之所以采用《五帝德》—“德”,也就是道德—这一明显儒家化的后起的文本作为撰写《五帝本纪》的基础,恐怕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五帝本纪》随着《史记》流传到今天,客观上的一个意外收获,是当五帝(而不是三皇)的说法深入人心后,“黄帝是中华民族最初的祖先,黄帝以下血脉相承,逐渐繁衍出整个中华民族”这一观念,成为数千年来中国人共同的一种精神寄托。中华民族心理上更认同统一,而不是分裂,跟这个大有关系。
但是,我们今天说的“炎黄子孙”,为什么黄帝之前还有个炎帝呢?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因误解而形成的传说。
炎帝名字在《五帝本纪》中出现过,但并没有被列在五帝的序列里,更没有像黄帝一样的崇高地位,反而是作为黄帝的对立面出现的:他们俩在一个叫阪泉的地方打起来了,而且还打了三仗,最后以黄帝打败炎帝告终。
原文有点长,我们就不引了。其大意是说,黄帝登场的时候,神农氏已经走向衰落了。这时诸侯相互打仗,苦了百姓,但作为老大的神农氏都没个解决的办法,需要黄帝出场才能摆平。这当中蚩尤特别残暴,没人敢打他。炎帝则想捡个漏,侵略诸侯,诸侯大概也怕炎帝,就都归顺到了黄帝的旗帜之下。于是黄帝领衔开战,先干掉了炎帝,再灭了蚩尤。
明人拟想的黄帝、炎帝像
显然,这里的神农氏从辈分上看应该是长于黄帝的。炎帝的辈分是否高于黄帝,则没有明说。但到后来注释《史记》的人那里,神农氏被解释为就是炎帝。〔6〕旧说相沿,在后来的“炎黄子孙”这一说法里,炎帝就名列在黄帝之前了。
不过如果我们剥去传说的神话色彩,推测上古部落之间的征战实态,说有像炎、黄这样的属于同一时期、又占据了“华夏”不同区域的两个(或者几个)部落或部落联盟,因为相斗而相融,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