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人才政策创新加强人才载体建设
——2018年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工作总结及2019年人才工作计划
2018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2018年全市人才工作要点》精神,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一线城市为核心,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加强人才载体建设,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以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技能人才为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为推动东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具体情况如下。
一、2018年人才工作总结
(一)大力推进人才政策机制创新
1.启动“技能人才之都”建设
出台《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的意见》,立足东莞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政策效应,成为全局的工作品牌。以“技能人才之都”建设为牵引,加快政策整合,构建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体系,举全局之力、带动全市之力,系统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2.实施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
出台《东莞市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实施方案》,重点实施创新人才引进、创新人才提升、博士人才培养3个项目,重点打造招才引智、人才交流提升、专业人才服务3个平台,营造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良好环境,加快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工作。
3.完善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出台《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办法》,对在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市财政按其当年度所缴纳工薪收入个人所得税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个人所得税市留成部分不超过80%的标准给予奖励,每人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
4.修订东莞市特色人才目录
发布《东莞市特色人才目录(2018—2019)》。突出产业发展导向,重点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增材制造(3D打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人才目录;突出引才政策导向,重点引进产业发展紧缺急需人才,配合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帮助企业引进、留住骨干人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技术骨干核心竞争力,在保持特级、一类、二类人才目录已相对完备的基础上,侧重于增加或修改三类、四类人才目录,以加大对中级层次骨干人才的引进力度;突出政策全面性,加大对流失现象明显行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针对东莞市教育、医疗等领域人才流失及金融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有侧重地将上述领域优秀人才纳入目录中。
5.支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东莞市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兼职、在岗创业或离岗创业实施办法》,明确科研人员创新创业范围、条件、期限、福利待遇、人事关系和申报程序等内容,引导、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破除制约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支持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有效促进人才高效有序流动。
6.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推进职称评价简政放权,优化职称管理服务,突出用人单位主体导向,大力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自主评审。批复同意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3家科研院所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向其下放单位主体系列的职称评审权。目前,3家科研院所已按要求制定配套制度文件,并顺利完成首次自主评审工作。
(二)强化人才平台载体建设
1.加强博士后工作平台建设
组织开展博士后工作站申报和推荐工作,东莞中子科学中心、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思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东莞派乐玛新材料科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获批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市累计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12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2个,累计招收博士后211人,博士后平台数量及培养规模位居全省第四。
2.组织开展首次博士工作站申报工作
根据省人社厅统一部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泛宣传发动,加强申报辅导,认真组织开展东莞市博士工作站申报和推荐工作,对照政策规定审核申报材料,择优推荐上报。经省人社厅评审,东莞市东莞中子科学中心等26家企事业单位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3.支持松山湖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的工作部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2018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财政局将省财政厅下达东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项目的400万元资金拨付松山湖管委会,用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项目的设备购置及信息化建设。截至目前,园区已完成主体建筑施工,正进行内部装修,已有7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驻,进驻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业务范围涉及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招聘咨询、人才测评、人才培训等服务。
4.搭建海内外招才引智工作平台
以《东莞市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实施方案》出台为契机,完善境内外人才工作站建站机制,扩大境外人才工作站建站数量,增设独联体联盟、美国芝加哥、日本东京、中国香港4个境外人才工作站,新设长春、西安、南京、成都、武汉以及长沙6个境内人才工作站,建立境内外人才工作网络。
(三)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工作
1.推进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工作
做好省“珠江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项目选拔推荐工作,共2名人才入选青年拔尖人才。开展第八批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工作,共20名高层次人才入选第八批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开展特色人才认定评定工作,认定评定特色人才70名,累计达317名。
2.组织开展市领导走访联系高层次人才活动
根据市人才办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分别组织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潘新潮走访蒋中林、郑芝波,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冠梓走访王弋、周建平,副市长喻丽君走访何满棠、王金发,副市长郭向阳走访李建军、吴丰礼,市政协副主席邓流文走访杨晓光、孟胜奇等活动。
3.开展成长型企业人才扶持工作
完成2017年成长型企业人才扶持补贴的审批和资金核发工作,共向712名人才发放662.12万元,其中“倍增计划”企业人才308名、387.05万元。完成2018年成长型企业人才扶持补贴申报工作,通过2347名人才申请,共计2042.75万元,其中“倍增计划”企业人才866名、计1114.75万元。
4.做好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作
组织开展201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推荐工作。经宣传发动、组织申报、安全信用审查、专家评议、公示等程序,东莞市推荐牛军峰等6名高层次人才参加全省选拔,其中专业技术人才5名、高技能人才1名。截至目前,牛军峰、刘向阳、吴光明3名高层次人才已顺利通过省人社厅专家评审环节,并作为推荐人选被省政府推荐上报国家人社部审批。
5.实施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引进政策
落实《东莞市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试行办法》政策措施,为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开辟绿色通道,通过考核方式直接引进到事业单位。2018年,累计引进144名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
(四)搭建人才交流合作平台
1.举办“走出去”系列活动
举办“2018东莞名企名校行”,组织125家次企业赴安徽、长春、西安等地著名高校举办“东莞名企名校行”专场招聘会和全国博士专场招聘会,共面试1535人,意向录用硕博士人才308人、本科人才535人。参加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赴俄罗斯、白俄罗斯出访活动,推介东莞创新创业环境,并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签订了《广东省国际人才交流和创新中心(东莞分中心)合作备忘录》,推动双方在产业、人才、科技等领域的合作。组织参加“2018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第21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2018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0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全方位展示东莞的区位优势、产业发展、人才政策以及急需紧缺的人才需求等方面内容,推介东莞创新创业环境。
2.举办“请进来”系列活动
举办“2018外国专家组织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广东·东莞)对接洽谈会”,组织东莞市“倍增计划”企业、重点科研创新平台、省内部分城市重点企事业单位共220家与50个有影响力的境外专家组织代表进行人才需求和项目合作对接洽谈。对接洽谈会期间,共有81家企业通过现场洽谈取得初步成效,提出境外人才需求185人次,提出项目合作107个,其中达成初步合作意向68个、商定合作细节11个。承办“2018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共有800多名海内外博士人才报名参会。经过多轮对接和匹配,正式邀请280多名博士人才来莞与58家企事业单位对接洽谈。现场达成求职意向361人次,其中国内博士人才281人次、海外高层次人才80人次;达成项目合作意向43项,其中国内博士人才合作项目35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合作项目8个。
3.举办人才交流提升活动
联合国家外专局培训中心举办“创新产品开发管理,助力企业效益倍增”主题讲座,邀请美国产品开发管理协会专家作主题演讲,并安排东莞市成功实现收益倍增的本土企业作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东莞市各园区、镇(街)的“倍增计划”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型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等企事业单位代表600多人参加活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现场与国家外专局培训中心签订人才培养合作备忘录,以利用其引进的产品经理国际资格认证(NPDP)项目及其知识体系。举办“蓝火计划”博士生工作团东莞分团项目,向“倍增计划”企业和重点科研创新平台派驻由教育部筛选的著名高校博士生,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产学研结合。34位来自全国19所知名高校的优秀博士生充分发挥其专业和技术优势,为8家驻点企业梳理分析技术需求和难题32项,协助解决技术难题30项,提出企业生产工艺优化方案18个,开展专业知识培训讲座12场,参与编制企业科技计划项目4个,撰写调研报告10份,开展各类科研试验19次。
(五)打造“技能人才之都”
1.举办相关政策推进会
2018年8月24日,召开“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工作推进会,9月3日,召开“实施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新闻发布会,现场解读政策;9月13日,举办“打造‘技能人才之都’”政策培训会,组织全系统近300人参会学习;10月21日,在广东智通培训学院举办全市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技能人才之都”政策解读会。
2.提升劳动者技能
实施广东省技能晋升培训补贴政策,发放补贴1480.75万元,推动7745人晋升技能等级。在中职学校新设3家技能鉴定所,全市实施各类技能鉴定6.17万人次。推动“一镇一品”产业人才培训,开展24个精品培训项目,培训18万人次。提供各类公益性技能实训16.4万人次。
3.加快建设培训载体
新建30家技师工作站,全市累计达到42家,唯美陶瓷获评全市首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导企业完善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激励机制,完成15家次企业、6个工种的技能人才评价。选树第三批100名“首席技师”进行培育,发挥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
4.提升技工教育水平
加大对技工院校支持力度,支持技师学院创建“全省十所高水平技师学院”,投入5100万元支持民办技工教育,技工教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优化技工教育学科和院系设置,技师学院成立智能制造、交通运输等8个二级学院。技师学院国际化合作进一步拓宽,新开设4个加拿大专业教学班,与澳大利亚建立合作项目。与固高科技等合作共建学习型工厂和中德智能制造学院,试点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
5.搭建技能竞赛平台
机电一体化和工业控制2个项目3名选手入选国家集训队,烘焙项目基地入选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集训基地。举办智能楼宇、粤菜师傅等16个工种的市级技能竞赛,104人获评东莞市技术能手,为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二、2019年人才工作计划
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举全局之力、带动全市之力,推动“技能人才之都”建设,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为东莞争当广东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排头兵贡献力量、提供支撑。
(一)加快推进系列人才新政策实施
一是实施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落实各项扶持措施,加快推进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为东莞市深化创新驱动、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实施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政策,对在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三是实施培养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遴选一批扎根东莞的科技、企业经营管理、金融、社会建设等领域的领军人才进行培养支持。四是实施青年领军人才引进培养计划,支持青年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最高给予100万元扶持。
(二)加快推进人才平台载体提质增效
一是加强博士后平台、博士工作站等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措施,加快博士后和博士人才集聚。二是发挥政策激励作用,以新建国内人才工作站为平台,积极对外开展人才政策推广、高层次人才招聘等活动。三是发挥市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服务、交流、展示、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六大功能,为企业和人才提供精细化服务,促进人才、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四是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建设,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为高层次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五是优化市内人才交流提升平台,发挥社会人才机构的专业化力量参与人才交流、论坛或项目对接活动,进一步打造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东莞名企名校行、“蓝火计划”博士生工作团项目等招才引智活动品牌。
(三)加快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
一是继续开展职称评审权下放事项。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及用人单位在职称评审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二是加强职称评审委员会建设和管理。合理增补委员专家,不断推进东莞市职称评审工作社会化。三是推动高技能人才与职称有效对接。符合申报条件或获省级以上奖项的高技能人才,可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和认定;技工院校中级技工班毕业生与中专学历人员同等对待,高级技工班毕业生与大专学历人员同等对待,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与本科学历人员同等对待。
(四)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培养工作
一是优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政策体系,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激励的通知》配套政策、《东莞市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聘任管理办法》《东莞市名师、名医、名家特殊津贴管理办法》《东莞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东莞市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办法》5项政策性文件。二是做好公开招聘及人才引进工作,组织开展东莞市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工作,加强高层次人才和短缺专业人才引进工作。三是实施百名博士党政国企人才招聘工作,组织东莞市事业单位到高校招聘优秀博士研究生。
(五)加快推进“技能人才之都”建设
一是推进技能人才多元评价。出台技能人才多元评价实施办法、职业能力规范开发与认证办法,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计划开发20个、认证20个工种职业能力规范。二是加强技能人才引进培育。发布东莞市急需紧缺产业人才目录,出台实施“工匠精英”引领计划,加快引进培育一批东莞市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开展“一镇一品”产业人才培训,推动镇街自主培养一批适应产业需求的技能人才。选树首批“莞邑工匠”,培育100名“首席技师”,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三是实施资助性培训政策。实施劳动力技能晋升以及自主培训补贴等系列政策,不断提升劳动者特别是户籍人口的技能素质,促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四是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建设“粤菜师傅”高技能公共实训分基地,大规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开发地方特色粤菜烹饪技能标准,打造一批东莞名厨、名菜。探索“粤菜师傅+旅游”等模式,创新“粤菜师傅+岭南饮食文化”等模式,打造“粤菜师傅”文化品牌。五是加强技能提升载体建设。加快技师工作站建设,更好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组建职业技能培训联盟,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开展校企合作、技能培训、师资交流等。通过认定、升级、改造等方式,设立6家高技能公共实训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