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本书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对中国特色发展道路进行深入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主要包括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内涵、基本特征、历史演进和基本内容等。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既是我国在长期“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形成的伟大理论,也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指导,只有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内涵和体系等,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有效的现实指导。在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背景的基础上,我们从中国发展的实践出发,科学界定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内涵与特征,系统梳理了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历史演进过程,认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应该包含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政府与市场关系、央地关系、开放道路五个基本内容,并对其作了全面深入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理论体系。
1.2.2 研究方法
第一,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法是按照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和变化。逻辑分析法是按照思维逻辑,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展开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历史和思想开始的起点应该相同,但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是对历史的反映,这种反映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加以修正后的反映。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是对过去发展历史的总结,从历史的角度系统而又全面地分析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演进过程是准确而又深入地把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基础。但历史发展只是现象,要真正将历史现象转变为今后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需要我们深刻把握事物的内涵、特征、历史演进、主要内容等演变的内在逻辑,并依托时代变化,对其进行重新组织和归纳。本书在写作过程中,采用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先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历史演进,随后在具体分析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五个基本内容时,又分析了各部分的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第二,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相结合。对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正确认识不仅需要我们透过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纷繁复杂的表象去了解事物发展的本质,而且需要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作支撑。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内涵、特征和基本内容,不仅需要政治经济学为我们提供强大的理论指导,而且需要结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本书对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分析是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第二章对关于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内涵和特征、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本书基于中国发展实践,对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历史演进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实践经验,以实现对理论的进一步升华。
第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是研究某一时点、某一截面上事物的发展特征,而动态分析是研究事物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发展规律。由于各个阶段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各项内容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也不相同,因此我们不仅要把握每个阶段的特征,而且要从时间先后的角度分析其演变的规律,只有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而深入地总结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并为后续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第四,坚持科学抽象法。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现象纷繁复杂,现象与本质有时候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应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客观经济事实出发,透过经济现象分析其背后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一是要从具体到抽象,应用抽象力揭示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理论概念和范畴;二是要从抽象到具体,用本质来解释现象,利用前一步形成的理论概念和范畴,说明社会经济过程的发展和变化,使认识更加系统和科学。本书应用科学抽象法,在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内涵、特征和基本内容,同时应用已经形成的理论概念和范畴指导后续中国特色发展道路五个基本内容的分析,使得本书对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