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
在垄断资本主义兴起时期,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理论家和活动家斯拉法、希法亭和布哈林等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托拉斯和卡特尔等垄断组织的兴起和大发展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积累过程的内在矛盾、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这是因为,垄断组织作为一种以调节生产和联合控制市场为目的的联盟,尽管在单个产业加强了计划管理因素,但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不能阻止资本争夺投资领域的竞争,也不能减轻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因而不能阻止周期性的经济萧条和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
他们认为,垄断组织的大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垄断组织的大发展导致财富和经济权力在极少数人手中高度集聚,使绝大多数民众陷入贫困,必然引起民众大规模的反抗运动。其次,垄断组织的大发展使工人的不满情绪“有了明确的性质和方向;它明确地给工人们指出了应该努力追求的革命目标”。最后,垄断组织的大发展也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创造了技术和组织条件。
这些马克思主义者还解释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权、资本输出、战争、军备竞赛和殖民统治等重要现象间的内在联系。主要观点是:第一,国内周期性的经济萧条和利润率下降的趋势驱使垄断资本集团加强对国家政权的关心,并凭借其经济力量获得了对国家政治决策的支配权;第二,垄断资本集团利用其所控制的国家政权,依靠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的支持来赚取稳定、丰厚的垄断利润,包括通过关税和税收等政策稳定其国内市场,通过战争、军备竞赛和殖民统治等手段争夺对非资本主义国家廉价资源和产品市场的控制权等。
列宁(1918)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受到发达国家工人阶级内部的“修正主义”阻碍的时期,通过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深刻的新矛盾,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主体力量。他指出,尽管垄断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兴起削弱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但也使新的反抗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就是被压迫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理论预测,认为帝国主义国家必然会遭到非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有力的反抗,资本主义在吞没非资本主义世界之前就将寿终正寝。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对其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也对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运动,以及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反抗运动,起到了重要的鼓舞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