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
一、概述
近年来,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进展,正处在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重要阶段。我国三大城市群产业结构虽然已经向世界领先水平靠拢,但是我国新生的城市群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或成长阶段,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产业发展总体质量效益仍不够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逐步显现,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严峻复杂,构建产业新体系任重道远。
(一)整体的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
2016年,我国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分别为4.4%、37.4%、58.2%,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没有超过70%。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但与别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并表现出结构趋同、效益下降等问题。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的法国、日本等国的产业结构是“三、二、一”的结构类型,我国则是“二、三、一”的结构。通过前文中的比较可见,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存在不平衡和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过高,甚至都超过了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又过低。以第三产业为例,我国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偏低,像美国、法国这些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据GDP的比重超过了70%,而且都是以商务、金融、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为主。而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一直都维持在35%左右,甚至还没有达到第三产业发展的世界平均水平。
(二)第一产业整体结构较好,但仍然缺乏竞争力和投资力度
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的单一结构已经不复存在,其比重有所降低,2010年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接近49%,相对而言,比重还是偏大。伴随着畜牧业、林业的良好发展,第一产业的品种正朝着多元化发展,但科技条件等的匮乏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阻碍了农业的发展,2010年人均的农业产值仅为3267元,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农业的投资力度不足。竞争力偏弱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具有特色的生态农业仍占据不到优势,再加上农产品的区域分布缺乏合理性,就直接遏制了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过小,相反,加工品的比重过大。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占农业整体的比重仅为0.43∶1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比值。总之我国第一产业的内部结构与国外相比是存在较大差距的。
(三)第二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偏低,优化升级较为缓慢
近年来,我国第二产业的总量迅速提高,但是结构的升级还是比较缓慢的,缺乏创新的能力,产业内部结构存在诸多不合理,如制造业等一些传统产业总量比较大,而研发方面的投入却较少,导致高科技类型的产业对工业的拉动力很小。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第二产业竞争力相对比较强的行业,多是借助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劳动力廉价来发展的。比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属于采掘、原料工业,而纺织业则需要较大的劳动力。再如,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些加工重组型的工业却在逐渐丧失竞争力。随着我国开始开展可持续和集约利用资源,第二产业将大大失去竞争力。并且随着我国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产业链中,我国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型的工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虽然我国工业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工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和主要发达国家比起来,我国工业内部的加工深度也很落后,我国工业的附加值偏低,尤其表现在加工度精细和生产率高的机械类工业上,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
(四)现代服务业发展较为落后,城市化水平偏低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足已经成为第三产业不合理的重要表现形式,第三产业中生活型服务业长期占据了主导地位,导致了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的落后,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等都在严重退步。我国生产型服务业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而且是以餐饮、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等传统性的服务业为主,而知识科研、金融保险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却严重滞后。再从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分析,第三产业中比重较大的行业包括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它们都是一些传统的服务业;其次有教育文艺广播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其他行业的比重都很小。而金融保险业的比重下降过快是不符合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规律的;生产型的现代服务业占比过小,这与第二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落后是分不开的。
(五)我国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平衡
由于各区域间条件差异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协调。东部与中西部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产业结构上都有一定的差距。东部的产业结构与中西部区域比较而言更为完善,但还是存在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导致产业的结构效益不如中西部;东、中、西部区域内同时存在第一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过低的现象。长期以来,西部区域因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再加上缺乏竞争力,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落后于东部区域,这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差距在逐渐扩大。主要表现在中西部的产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依旧是产业间的分工和国内市场的主导。而且区域间的主导产业间的差别是很明显的,所以区域间产业发展模式的差距是区域间产业发展所有差异的源头。从主导产业来说,东部区域重点发展的对象是高科技产业以及服务业。相反,中西部重点发展的目标则是能源、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区域间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会给我国经济带来不良的影响,会使中西部的发展受到限制,给产业的协调发展带来阻碍。
二、我国三大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法分析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起初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和Creamer相继提出,后经Dunn(15)等总结并逐步完善,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有效的统计方法之一。当研究某一地区或者某一省份时,常选国家为标准区域;当研究某一城市时,常选其所在的省份为标准区域。但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传统模型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假定区域间互不影响。然而,实际上区域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并且区域间的影响可能比国家对其影响更大,故而在研究区域产业结构时,有必要深入研究空间结构对其产生的影响。在这一领域,S. Nazara等(16)首先提出了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空间模型提出后,国外学者运用这一模型做了大量的理论、实证研究。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国外相对滞后,史春云(17)首次将空间模型引入国内,之后,吴继英(18)介绍了如何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并以江苏为例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游士兵等(19)将空间模型应用于我国中部六省,并与传统模型进行比较。陈燕武等(20)运用空间模型研究了海西经济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陈群元等(21)运用偏离—份额模型对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城市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这一分析方法以被分析区域所在大区域经济发展为参考对象,将区域本身在某一时刻的经济总量分为三个分量: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此来分析说明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产业发展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来找出该区域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从而确定区域内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趋势。这一方法注重实效,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其基本模型如下:
设G为标准区域的生产总值,G i表示标准区域i产业的增加总产值,gij表示j区域i产业的增加总产值,t0表示初始期,t1表示期末期。Δgij=gij(t1)- gij(t0)表示j区域i产业末期相对于初期的生产总值的变化量,偏离—份额的经典模型中,一般可表示为:
式(3-1)中,,其表示生产总值末期相对于初期的变动率;,表示i产业生产总值末期相对于初期的变动率;,表示j区域i产业生产总值末期相对于初期的变动率。
上述公式右侧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偏离分量;等号左边是实际增长量与右边份额分量的差,称为总偏离,等于结构偏离分量与竞争偏离分量之和。将公式(3-1)两边同时除以gij(t0),即得以增长率形式表示的传统偏离—份额模型:
等式(3-1)左边为总增长量(G),右边三项依次为份额分量(N)、结构分量(P)和竞争分量(D)。定义相对增长率L:
其中,W和u分别表示区域的产业结构指数和产业竞争指数。
从上面推理得出的公式可知,如果区域i的总的经济增量G i越大,区域相对增长率指数L大于1,则区域i增长快于全国或者所在大区水平;若结构偏离分量P i越大,且区域结构效果指数W大于1,这说明区域i的所有产业中新兴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比重大,区域总体产业结构比较好,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如果竞争力偏离分量Di较大,区域竞争效果指数u大于1,则说明区域i内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大,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三、偏离—份额法的实证研究
本书将2006—2011年、2011—2016年两个时段作为研究的区间段,根据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地区生产总值以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等数据,以我国整体作为标准区,将数据带入上述模型中,经过计算整理得到表3-1(数据来自城市群所涉及各市相关年份的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
表3-1 我国三大城市群偏态—份额法分析
从表3-1中可以看出,若用总增长量(G)减去份额偏离增量(N),就可以得到总偏离量。我国三大城市群两时段的总偏离均大于零,这就表示这三个城市群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两个时段中,三大城市群的结构偏离分量均是正数,说明了三大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相较于全国水平具有明显优势。但是2006—2011年,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竞争偏离分量均小于零,这表明,二者在这一段时间内区位优势不明显。2011—2016年,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竞争偏离分量为负,这一时间段内区位优势有所转变,但是京津冀的区位优势依旧较弱。2006—2011年,长三角的竞争偏离分量大于零;2011—2016年,珠三角的竞争偏离分量大于零,说明了2006—2011年这个时间段内,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在全国的竞争优势明显,但是其结果优势不是很大,只有153.26亿元。2011—2016年,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在全国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把三次产业偏离份额细化到产业内部,可分析三次产业对于城市群经济的影响。如表3-2所示,2006—2011年,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结构偏离分量和份额偏离分量第三产业均是最大的,说明珠三角和京津冀的第三产业是促进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产业。而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结构偏离分量第二产业最大,说明这一时段长三角第二产业的优化调整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从竞争偏离分量来看,只有长三角的第三产业出现了正数,其他城市群的各个产业均为负值,说明了三个城市群的产业增长速度慢于我国整体水平。
表3-2 三次产业对三大城市群的偏离分析
2011—2016年,结构偏离分量上,珠三角的最大值是第二产业,说明此时间段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促成其经济增长超过了全国的平均增速。长三角结构偏离分量的最大值由第二产业转化为第三产业,说明这时段长三角的第三产业结构得到发展。但是在竞争偏离分量上,三个城市群大多为负值,说明了在区位优势上,三大城市群的产业发展仍旧存在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