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演进及内容
一、《资本论》中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指出了它的反生态特征。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采取了科学的论证逻辑,从商品开始,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为载体,抽丝剥茧地将资本主义的劣根性暴露在世人面前。马克思揭示了人类劳动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也敲响了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警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源头活水。
(一)正确看待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处理好人的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的关系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创新地阐释了“劳动的自然生产力”的理论,将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马克思指出,自然的生产力——自然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是绝对剩余价值存在的前提(9),自然生产力不仅能够使工人生产出维持自我存在的必要产品,还能够生产维持资本扩大生产的剩余价值。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如果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很高”,“如果土地、水等自然力只需使用不多的劳动就能获得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那么——如果考察的只是必要劳动时间的长度——这种劳动的自然劳动力,或者也可以说,这种自然产生的劳动率所起的作用显然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完全一样”(10),然而,我们应当分辨清楚的是,自然生产力包含的自然力,是客观的,是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它所涉及的客观规律,是不能被人所践踏的。人的实践必须遵从这一规律,而不是违背。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有阐述:“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1)人总归具有主观能动性,这一点是显著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也就是说,人类“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2)。
(二)充分认识资本本质,努力克服资本逻辑对生态循环圈的撕裂
资本从不会停止贪婪和剥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通过不断投入更多的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来实现更多的价值剥削。投入更多的资本,就意味着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造成更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使人们能够在认识资本逻辑之后主动避免生态失衡,马克思从三个方面解释了资本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撕裂:第一,物质变换循环圈的撕裂。马克思认为,“大工业和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共同发生作用”,在“更多地滥用和破坏劳动力”(即人类的自然力)的同时,“更直接地滥用和破坏土地的自然力”,从而“使劳动者精力衰竭”的同时“造成了地力的浪费。”(13)第二,自然生态链的断裂。马克思认为,城市工业人口的增加和农村农业人口的减少,造成了“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联系中”的“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造成了能够“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的地力的浪费。(14)第三,生态循环周期的断裂。马克思指出:“漫长的生产时间(只包括比较短的劳动时间),从而漫长的资本周转期间,使造林不适合私人经营,因而也不适合资本主义经营。”(15)可以看到,资本的内在本质要求价值增殖的周期越短越好,因此当周期小于森林再生的自然周期时,就会发生森林的生态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举出的这个森林生态危机的例子鲜明地指出了资本逻辑的内在反生态性。
(三)发展科学技术,促进循环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天才般地提出了“再利用”思想。在“生产排泄物的利用”部分,马克思指出:“生产排泄物和消费排泄物的利用,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扩大。”(16)马克思认为,生产排泄物并未完全丧失在生产领域中的有用性,通过合理利用这些排泄物,可以在不影响生产总量的情况下大大减少物料的耗费。要促进生产者充分再利用排泄物,应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方面,要存在大规模的生产劳动;另一方面,科技足够发达,发现了排泄物的有用性。如果科技不够发达,废物的再利用是不可能实现的。除此之外,《资本论》中还提出了很多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思想。例如,马克思举出土地的例子说明了若想实现长久发展,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17)。同时,马克思还提出,“废料的减少,部分地取决于所使用的机器的质量。机器零件加工得越精确,抛光越好,机油、肥皂等物就越节省”(18)。换言之,科技进步可以提高物料的使用效率,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减少资源损耗,即“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19)。
二、列宁绿色发展思想的内容
列宁虽然并未直接提出过绿色发展思想,但他在总结和实践马克思绿色发展思想的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进行了批判,同时提出了“利用自然有序发展社会主义”和“利用科学技术发展持续社会生产力”的思想。
(一)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资产阶级对自然资源的私人占有。私人对自然资源的垄断,是导致生态环境持续下降的原因,进而也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在列宁的批判中,可以认识到资本主义对生态自然的恶劣影响。列宁指出,由于社会采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人们“排挤自然经济,并靠牺牲自然经济来扩大自己”(20),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严重的矛盾,导致人无法在大自然进行正常的实践活动。大自然在人为破坏下面临崩溃,而资本主义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由于生态自然危机的出现。因此,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生态掠夺反而将会牺牲自己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最终将消失殆尽,直到社会主义的出现。资本主义带来的多重矛盾,导致人无法在大自然进行正常的实践活动。大自然在人为破坏下面临崩溃,催生了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列宁经过上述分析后认为,社会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将催生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终将取得胜利。
(二)利用自然有序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制度。所以,社会主义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进行建设,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列宁也认识到俄国的基本国情是一个依靠自然资源生产的落后农业国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俄国发展的关键。
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社会主义,是人们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现实需要,也体现出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列宁对资本主义工人环境的思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体现。列宁首先详细调查了俄国的自然环境。通过对农民的劳动生产工具进行研究,他指出了推广先进农具对农业的巨大促进作用。在历史上,虽然俄国存在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大部分农具仍然非常落后,务农的效率极其低下。恰恰相反,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农民的农具却非常先进,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在同等劳动人数的前提下,英国等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效率数倍于俄国。例如,铁犁“在许多场合它甚至是农民唯一的耕具”(21)。没有合适的工具,农民难以提高效率,生产力被束缚。列宁指出,在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下,农民手中的自然资源非常容易被资本家所掠夺,逐渐形成少数资本家控制大部分自然资源的局面。资源被少数人控制,极大地冲击着小农为主的自然经济,农民的产品不断退出市场。最后,农民陷入贫困并破产。一无所有的农民只能出卖劳动力,成为无产阶级的一分子。自然资源从农民手中转到资本家,无疑会加重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自然环境的破坏。
列宁指出,只有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下的现代农业和工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俄国在生产力发展上与西方先进国家有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生产效率和资源的利用上,落后于其他国家。只有充分运用自然资源进行工业生产,俄国才能不断发展。列宁认为“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所处的条件非常优越”(22)。一方面,俄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广阔的土地上拥有大量的矿石、燃料和木材,这些都是工业生产最需要的自然物质资源,所以俄国的工业有着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列宁认为在资本主义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还是以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利益为主,对于工业生产的需求和自然环境保护并不关心。在“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俄国的发展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解决了人民最急需的工业产品。在统一管理和计划下,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避免了资本主义对自然的疯狂掠夺,增强了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生产力
利用科技发展生产力,是列宁绿色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的发展升级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不仅可以节约人们的劳动时间,而是可以扩展人类的实践范围。在科学技术升级的影响下,工业和农业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有利于发展俄国的社会主义。
列宁认识到,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普通群众文化水平低下,缺乏改善和升级社会生产的科技人才。为了俄国的长远发展,为了达到社会主义的建设所需的生产力,列宁强调“要建设共产主义,就必须掌握技术,掌握科学”(23)。现代科学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推动力之一,要使广大的人民群众普遍认识到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学习科学,从而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发展得如此迅速,很大程度上就是科技的推动作用。因此,俄国要进行发展,也必须走科技这条路。这是列宁对科学技术的基本认识,也是列宁绿色发展思想的关键所在。
三、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演进及内容
(一)毛泽东绿色发展理念
毛泽东在长期的社会革命和社会建设实践中,提出了很多有关绿色发展的观点。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1.人与自然思想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就是要学习自然规律,把握自然规律。在掌握了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够利用规律、解决矛盾。人无法脱离自然独立存在,人的全部活动都在自然之中。毛泽东基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从客观世界出发,提出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他认为,“人类既是自然的奴隶,也是自然的主人”(24)。
人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所限制,“人去压迫自然界,拿生产工具作用于生产对象,自然界这个对象要作抵抗,反作用一下,这是一条科学”,“自然界有抵抗力,这是一条科学。你不承认,它就要把你整死”。(25)毛泽东用通俗的语言,强调了人与自然主客观的对立统一,既肯定了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和必要性,又强调了人不能违背自然界的规律。
2.增产节约思想
增产节约思想来源于抗日战争期间的后勤实践。在这一时期,共产党领导的红色边区受到经济封锁,物资补给十分困难。为了继续革命,毛泽东提出“发展生产,要做到农业生产‘耕三余一’,备战,备荒”,“经济改革的基本方针是为着发展生产,而实行一个调节各阶级经济利益的民主集中的经济政策”,极大地改善了边区的物资水平。除此之外,在研究了各方关于物资生产的观点之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共产党“一方面要反对陈旧的保守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要反对空洞的不切实际的大计划”(26)。毛泽东认为,生产是第一位的,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在扩大生产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减少浪费(27)”。
3.生态美化思想
毛泽东的生态美化思想是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在中央苏区时期,长期的战乱对美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显著的破坏。为了生态重建,毛泽东将植树造林作为重要措施推广开来。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曾说:“陕北的山头都是光的,像个和尚头,我们要种树,使它长上头发。种树要订一个计划,如果每家种一百棵树,三十五万家就种三千五百万棵树。搞他个十年八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8)毛泽东用通俗的语言在群众中进行号召,强调了环境美化的重要性。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进入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这一阶段,毛泽东更加重视人民生活劳动环境的美化。毛泽东指出:“森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资源,又是农业生产的一种保障。积极发展和保护森林,对于促进我国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29)“一切能够植树造林的地方都要努力植树造林,逐步绿化我们的国家,美化我国人民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30)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这无疑成为毛泽东绿色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邓小平绿色发展理念
邓小平绿色发展理念,是建立在对一段时期内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思考的基础上的。他立足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增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观点和思想。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指导了我国的改革发展实践。
1.人口控制思想
人口控制思想是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而提出的政策主张。邓小平认为,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在这两者关系中,人是主体,环境是客体。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使得我们应当首先改善人口与自然之间的比例关系。
控制人口,是从主体方面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选择。人口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有人才能有“量”,但人口数量过多会影响经济的“质”。庞大的人口,虽然有利于提高经济总量,为生产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但同时也会对教育、就业、医疗等公共资源施加压力,使生态资源的供给难以为继。正如邓小平所说:“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达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31)
2.环境绿化思想
想要科学地理解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就绕不开对地球上森林的关注和保护。森林是地球之肺,是大气层的空气调节器,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基础作用。维护好森林生态,对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一段时期内,我国对原始森林的砍伐超过了大自然能够自动恢复的阈值,严重破坏了生态稳定性,恶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的隐患。20世纪我国四川、陕北等地发生了特大洪灾,对人民的生存生活造成巨大威胁。邓小平在调查了当地情况之后,说道:“最近发生的洪灾涉及到林业问题,涉及森林的过量采伐,看来宁可进口一点木材,也要少砍一点树。报上对森林采伐的方式有争议。这些地方是否可以只搞间伐,不搞皆伐,特别是大面积的皆伐。”(32)显然,邓小平已经意识到很多自然灾害中包含着显著的人为因素。
保护生态环境,不但应减少环境破坏,还应同时提高环境投入。造林是一种相对方便的环境投入,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当代,还可以持续调节生态水平,造福子孙后代。鉴于此,邓小平于1982年强调要“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33)。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指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坚持世代相传。”(34)当邓小平会见美国驻华大使时,他还说:“我们准备坚持植树造林二十年、五十年……定会给人民带来好处,生态环境将发生很好的变化,人民也将因此而富裕起来。”(35)显然,邓小平对植树造林的强调正是基于他的环境绿化思想。
3.科教兴国思想
改革开放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邓小平发现了科技进步对生产力提升的倍增作用,而后者的发展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结合了科技提升生产力的客观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精辟地阐述了科技和生产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他进一步指出:“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36)
科技的进步需要人的思想,而只有教育才能够提升人的思想,才能创造新的知识。对此,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37)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强调:“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38)显然,我们越想要快速发展生产力,就越应该发展教育。这就是邓小平的科教兴国思想的基本内容。
(三)江泽民绿色发展思想
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江泽民逐步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思想。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
江泽民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利用规律,科学分析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现自然规律的前提是认识自然。江泽民认为,人民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并不是即时的,而是循环往复、不断深入的。“过去没有认识的东西,今天可以被认识,今天没有认识的东西,将来可以被认识。”(39)认识与现实往往是存在偏差的,这是正常的。对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人们能够做的就是在实践中不断重新认识,加深理解。
认识了自然,把握了规律,就可以利用规律实现自我目标。江泽民指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进行了征服、开发、利用自然的壮阔历史活动。”(40)江泽民认为,利用规律改造自然,必须要“学会按自然规律办事”(41),就是说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经济建设和其他社会事业建设方面,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统筹思想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资源非常少,这些基本国情是制定任何国策都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这种国情下,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此,江泽民曾指出:“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42)因此,解决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
至于如何解决三者的关系,首先,江泽民曾提出过方案:“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43)其次,要“坚持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不仅有直接利益,而且还有长远利益;不仅有经济效益,更有社会效益”(44)。最后,我们必须把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工作纳入法治规划轨道,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加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相关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自觉遵纪守法,提高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
3.科技支撑的绿色发展思想
实现绿色发展,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法律制度的完善。绿色发展是依靠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在自然环境能够负担的情况下,用人力资源取代自然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将生产方式变为低碳生产,从而实现环保发展。江泽民继承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在他的几次重要讲话中一再强调了科技和教育的作用,多次提出要提高科技和教育在发展战略中的优先级。不仅如此,他还指出,绿色发展只依靠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是不够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首先,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以最小的资源产出获得更多的利益;其次,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培育新的可再生替代能源,优化生产能力,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因此,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可以改变工业文明发展中过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局面,变“黑色发展”为“绿色发展”。(45)
4.人才兴国思想
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江泽民高度关注我国的教育事业。他认为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46),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都是通过人才实现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在整个产业链中,我们只负责一些低附加值且高能耗的生产环节,利润流出国外,但污染留在国内。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始终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输出和资源的消耗。因此,我国要想降低资源消耗,提升生产附加值,最终减少污染,就必须升级落后的产业结构。针对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江泽民指出“中国的人力资源丰富,但人才资源并不丰富,结构不尽合理,创新能力还亟待提高”。(47)很显然,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人力资源,我们首先要发展好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
(四)胡锦涛绿色发展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胡锦涛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具有巨大意义。2010年,胡锦涛在重要讲话中明确阐述了绿色发展的概念及内涵,接力并创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绿色发展观。
1.绿色增长思想
绿色增长,是指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又可以持续协调资源和环境,从而保证人民的幸福感持续提升。因此,绿色增长思想就是如何实现上述目标的观点、观念的综合。当一个经济并未达到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时,就必须通过一系列社会改革进行调节。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一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能够高效地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正如胡锦涛指出的那样,“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48),不能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局部的、短期的发展,应摒弃“饮鸩止渴”的短视发展观。
2.以人为本思想
以人为本包括“人”和“生态”两个要素。在自然生态领域,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利益的根本性质。胡锦涛曾指出,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49)。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生态保护的实践落脚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了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的共同繁荣,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就要推动传统发展观向绿色发展观转变。
3.统筹兼顾思想
统筹兼顾思想是胡锦涛绿色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而这一切的实现必须依靠多因素的配合和调控,必须进行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思想中的统筹兼顾方法具有一致的内核。
四、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演进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经历了长久的风风雨雨,却仍然焕发着新的生命力,这是由它的科学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不是一种架空的理论,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科学理论的重要性质。它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通过上述梳理,可以看到,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形式,指导无产阶级执政党解决所面临的发展难题。但无论形式如何,均体现出了以下演化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贯穿始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分析世界、理解世界的基本工具,不仅可以增强认知的科学性,还有利于指导未来的实践。从第一代国家领导人的绿色发展思想,到新时期绿色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等。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是唯物辩证的。绿色发展理念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形式,但归根结底是为了指导和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所有的绿色发展思想均来源于人在物质世界中的实践,是主观改造客观的历史过程。从上文可以看到,每一代国家领导人都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为其绿色发展的基石,都将人与其赖以生存的客观世界之间的矛盾作为最基本的矛盾。正是因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实践的场所,而实践又是物质的,因此绿色发展思想虽不断演进,但唯物的基本观点始终不变。与此同时,所谓“绿色发展”,从内涵上决定了这种思想必须是辩证的。例如,“一方面,我们必须反对旧的保守主义观点,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反对空洞的不切实际的计划”,“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坚持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不仅具有近期效益,更具有远期效益”等。可以看出,辩证发展是绿色发展的题中之意,“过”和“不及”都是要在发展中避免的。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是认识论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在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党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也是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识和解决不同实际问题的科学实践。发展阶段不同,党所面临的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从而实践内容和客体均存在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具有真理特征的理论来指导未来的实践,就是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的演进过程。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是唯物史观的体现。社会历史的发展自有其客观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后者又会对前者产生反作用力。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进,其内容和形式的变化都体现了这种客观规律。当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负面作用时,就必须改变。绿色发展理念就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克服对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历史桎梏,才能实现持续的发展。
(二)人民的中心地位不变
从毛泽东开始,人民的地位就大于一切,共产党的一切实践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动力。邓小平也认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也要依靠人民。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贫穷(50)。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将“人民利益”作为党的执政之基。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认可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因此,发展是否可持续,其判断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绿色发展思想对发展持续性的关注,其出发点和落脚点皆是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的演进过程中,人民的中心地位始终未变。
(三)科学性逐渐增强
毛泽东时代,便树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党的基本路线。可以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绿色发展思想的精髓。邓小平也提出了著名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江泽民的绿色发展思想中,也强调了要利用科学技术实现持续发展。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将科学性全面提高到战略性的高度,指出不仅应当利用科技带动发展,而且关于“如何发展,怎样发展”这样的问题,也应该抱着科学的态度探讨。因此,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的演进过程,也就是关于发展这样的大问题其指导思想的科学性逐渐增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