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RPA产生的背景
RPA是过往20余年软件技术逐步积累和发展的产物,RPA技术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以下三个产业应用的背景。
1.3.1 个人电脑和企业信息化的大规模普及
过去20年,随着计算机硬件成本的逐步降低,个人办公电脑和软件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以微软Windows为代表的个人办公电脑(PC)系统的应用普及,以及近年来以Linux为内核的企业服务器系统的发展,大量的日常办公事务摆脱了原有的依赖纸质文档撰写和传递的方式,改为在各种办公电脑上完成操作,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递。全球发达经济体95%以上的机构和企业的日常办公已经完成了数字化改造,这为发展RPA应用奠定了基础。
RPA技术需要能够控制办公电脑的鼠标和键盘,通过调用和操纵鼠标、键盘来模仿人类的操作行为,Windows 7及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为此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这是RPA诞生的重要基础。
1.3.2 办公套装软件的广泛使用
企业中的各类工作场景,无论是业务、财务、人事,还是运营部门,都已经完成了信息化。企业雇佣大量的员工,每天通过操作计算机来执行信息的采集、输入、抓取、检索、下载、比对和报送等工作,并根据所在行业的业务逻辑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今天所有这些工作都离不开Office系列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Adobe PDF以及Google Chrome、IE、Firefox等浏览器。
正是得益于这些基础软件所提供的设计良好的底层接口和标准化的文档格式,RPA软件机器人才能够像人类一样很好地操作和使用这些软件,读取和写入相应的文件,或者打开和点击相应的网页,并编辑其中的内容。因此,办公套装软件的广泛使用,使得RPA软件进一步代替人类完成这些工作成为可能。
1.3.3 计算机硬件性能大幅提升和成本快速降低
为了方便进行流程设计,RPA系统提供了可视化、可拖拽的方式来生成和修改流程,并且提供了很多高级的智能化组件,这些功能都非常考验计算机的硬件能力。当计算机内存不足4GB时,运行这些高级功能会非常吃力。十余年以前,计算机的整体运算和存储能力根本达不到要求。得益于计算机硬件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下,每隔18个月,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便会增加一倍,同时成本也会降低一半。
今天,计算机硬件的成本相比十年之前已经大幅度降低,一台性能强大的台式机的成本已经不足5000元,且应对日常办公绰绰有余。即使是刀片服务器,单台成本也降低到了5万元以内,再加上云计算技术的大规模普及,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硬件成本,让RPA软件机器人能够以非常廉价的成本部署在各类系统中,未来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可以安装在手机里的机器人,帮助我们每个人完成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