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败资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们曾经的反败逻辑都错了

从2015年起,我亲眼见证了近百位创业者悲壮而又无奈的失败、离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曾奋力反击,但最终都销声匿迹。我在和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一起复盘时,总会问同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失败后总结了那么多刻骨铭心的原因,却依旧没有翻盘?

随着访谈的深入,一个细思极恐的答案浮出水面。那就是,创业者所总结的大多数原因,非但不能让他们败中求胜,反倒会把他们推向新的失败,使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越来越大。

理想中的反败应该是这样的:找到了问题,吸取了教训,改变了自己,犯过的错不再犯,向着胜利迈进。

现实中的反败却是这样的:犯过的错误依旧在犯,找到的失败原因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原因,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显然,是创业者的反败逻辑出了偏差。所谓反败逻辑,是指失败后怎么看待失败和寻找真正的失败原因。一旦底层逻辑错误,你再怎么弥补也无济于事,就像电脑的操作系统一旦崩溃,再好的程序都无法运行一样。

如果逻辑错误,失败只是下一次失败之母,而不是成功之母。

细数各种创业案例和故事,创业者失败后往往有三种固有认知,进而形成难以被轻易打破的旧逻辑。

1.缺乏“价值逻辑”:把失败当作成本,而非翻盘的机会

2018年3月,王宝强被评为金扫帚奖“最令人失望导演”。一直以来,明星对这个奖都避之唯恐不及。没想到,王宝强不仅亲自领奖,还在台上承认自己欠观众一句道歉,之所以来领奖,是因为自己热爱和尊重电影。网友为他点赞最多的一句话是:“只有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败,才能进步。”

不论是无意为之,还是有意策划,王宝强敢于直面这件事,用一种智慧的方法将潜在的负面影响变成终身受益的正向价值,扭转了局势。

和王宝强一样,如何看待失败,是挡在创业者面前的一团至暗迷雾。很多创业者都把失败当作丢人的事,看成是对自己的否定。于是,要么不敢直面失败,闭口不提;要么文过饰非,一错到底。这就是把失败当成了负面成本,彻底忽略了其背后蕴含的机会和价值。

什么是成本?简单地说,成本就是消耗。

创业者在失败后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两类成本:心理成本和财务成本,也就是压抑、沮丧的精神状态和一身债务。如果只是这两类失败成本还好说,毕竟精神状态可以逐步调整,债务也能想办法一点点还清,但这只是“显性成本”。

一旦创业者选择逃避,不敢提及失败,不敢反思失败,而是像鸵鸟一样将头埋入沙子中,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就会带来三个严重后果:

一是带来额外的风险成本,比如个人品牌的贬值和个人信用的丧失;

二是带来高昂的机会成本,让潜在的反败机会白白错失;

三是逃避本身最终会演变为一种无形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把整个人压垮。

我把这种因为逃避失败而产生的各种后续成本统称为逃避成本。显然,这是一种隐藏得更深、危害更大的“隐性成本”。失败后,如果你选择逃避,那么除了初期的心理成本和财务成本之外,还会滋生后期的逃避成本。所以,败了也别逃避,至少你不会给自己徒增各种隐性成本。由此可以总结出一个简单的失败成本公式

失败成本=心理成本+财务成本+逃避成本

把失败当作机会,就是价值逻辑的核心。

古往今来,但凡有所成就者,都深知失败才是取得进步的最大机会,他们失败也会痛苦,但更会想尽办法从失败中“榨取”未来可用的反败资本,让失败变得更有价值,这就是价值逻辑。2012年褚橙上市时,褚时健已经85岁高龄。面对记者,他淡然地说:“我早已做好了种橙子失败的打算……跌得越低,反弹力越大。”任正非在谈到失败时说,“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不要怕出错……”

失败是成本还是资本,只取决于你怎么看它。在价值逻辑下,失败是这样的:

失败像个人,你敬它一尺,它就还你一丈;

失败似本书,你不开卷就是废纸,你去学习就是知识;

失败是口矿,你不挖掘都是废石,你去开采全是宝藏。

2.缺乏“求真逻辑”:热衷分析表层原因,而非深挖背后真正原因

2018年深冬,一个寒风凛冽的午后,我在中关村一家知名孵化器,花了整整6个小时访谈一家初创企业的三位合伙人。这是一家烧光了600万元融资、经历了两次失败、正在尝试第三次转型的科技创业企业,刚完成Pre-A轮融资,虽历经艰辛但还活着。访谈主题很明确,就是前几次失败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从上一次失败中走出来的。越往深聊,我越发现合伙人对失败原因的看法存在着重大分歧。公司CTO根本不承认失败了,创始人CEO则坦陈就是失败。还好俩人没现场吵起来,否则会让人很难堪。

面临生死存亡,谁都不轻松。但我完全没料到,几个合伙人对失败原因的总结完全不同。试想,一个对失败原因的看法都不一致的初创企业,如何拧成一股绳实现反败?随后的两周,我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着,直到另一次访谈再次遇到相同情况,我才猛然意识到,这本就是常态,而非偶然事件:一家公司如果只停留在对失败原因的浅层次分析上,必定会导致合伙人对失败原因的看法不一致。

·你的深浅关乎成败·

一次创业失败了,不只局中人,甚至局外人都会帮你分析出一堆原因:战略短视、方向跑偏、需求错误、定位不准、产品研发/推广失败、团队不力、股权结构不当、资金链断裂、管理不善、投资人苛刻、恶意竞争、负面消息、缺乏耐心、眼高手低、政策突变等。我把这些原因称为“碎片化原因”,每个人都能总结出一堆,但异常零碎。然而,看多了、听多了之后,我开始厌倦这种浅层次的探究:看上去头头是道,实则浮于表面。千人千面,千企千况,每个人总结的原因只是一个侧面。我们无法还原失败的真相,更难挖掘失败的真正原因。

故事背后总有故事,挖出表层原因背后的真正原因,是求真逻辑的核心。

医生在看病时有两种治疗思路:一种叫“对症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另一种叫“对因治疗”,找到病因根治。显然,大多数患者会选择对症治疗,比如发烧了就赶紧降温,但事实上病因可能是细菌感染。在发烧好转后,患者也就忘了还有感染这回事,不会从根本上去治疗,直到再次发烧。

创业者对失败原因的浅层次分析,恰恰跟对症治疗一样,许多创业大佬在无意间都犯过这种错误。

史玉柱当年因为要盖全国最高楼巨人大厦(从38层加高到70层),致使公司资金链断裂。1997年大厦停工,他负债2.5亿元,创业英雄瞬间跌落神坛。他说,“这时候我主要的思路还是想挽救巨人,以为巨人就是资金链问题,那我就找人来入股巨人。当时我们测算,只要有5000万元就够了……”后来他发现,根本不是5000万元的事。

跳出对失败原因的浅层分析,深挖背后的真正原因,从对症治疗升级到对因治疗,就是“求真逻辑”。

3.缺乏“自省逻辑”:把失败归因于外界,而不审视自己

每当业绩下滑,就会有一堆公司的创始人跳出来说是受宏观经济不利因素的影响。于是,宏观经济形势成为千年“背锅侠”。对此,马云说:“90%的人在埋怨宏观经济,但90%倒下去的企业跟宏观经济一点关系都没有。其实企业家还得回到本身,想想自己的小道理。每个企业都应该关注一下自己的客户,关注一下自己的产品、技术和组织是否要升级,自己的投资方向是否要进行调整。”

的确如此,为什么在国际经济形势不利时,仍有企业能逆势而进做到上市?为什么在资本市场寒冬时,仍有企业不靠融资照样能存活壮大?

这就是创业者的一种旧逻辑:习惯于眼睛向外看,把失败归咎于外部环境或其他人,希望通过外部环境或其他人的改变来拯救自己,而不是把解剖刀划向自己,通过自省寻找失败根源。事实上,不只是创业者,整个社会历来研究外在因素者众,研究内在因素者寡。

所有失败,归根到底都是创始人自身的失败。我认识的一位连续创业者,每次都会跟合伙人闹到反目的境地,甚至数次撕破脸皮闹到法庭。但他始终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而一直归咎于合伙人。正因如此,他的创业轨迹每次都出奇的相似,到了一定阶段就遭遇瓶颈,紧接着就上演内斗。

不用再多举例,我们都明白自省逻辑的内涵:点背不能只怪外部,也得怪自己;反败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救。既然我们无法用外力扭转行业现状,那么改变只能从内部做起。创业者唯有从眼睛向外看转变为眼睛向内看,方能建立自省逻辑,通过改变自己来实现反败。

说一千道一万,只要被上面的三种旧逻辑锁死,你离失败的真相就越来越远,灾难离你也就越来越近。当你用尽办法却发现自己无力反败时,你就必须跳出原来的层面,到更高一层俯视曾经的自己,建立一套新的反败逻辑:

把失败当作价值来源,从失败中寻找使自己更强大的机会,即“价值逻辑”;

用对因治疗的思路深挖失败背后的底层症结,跳出表面现象,即“求真逻辑”;

用自省思路从自己身上寻找败因,改变自己,实现反败,即“自省逻辑”。

这三者合起来就昭示着一种新的反败逻辑,那就是积累自己的“反败资本”。

什么是资本?从表面看,失败看上去是对创业者的消耗和成本,是“失”,但从失败中可以榨取反败的经验、知识、心智等无形资产,为反败提供了可能,这就是资本,是“得”。失败究竟是资本还是成本,是一种辩证关系:你若认为它是“得”,即是资本;你若认为它是“失”,即是成本。

成本和资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此微妙,让我忍不住画了一张图(见图1-1)。

图1-1 失败A-B面:成本与资本转换

图中的S曲线是一条阻隔线,左侧(A面)是成本区,右侧(B面)是资本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张图:在一定条件下,创业者突破了阻隔线,失败成本就可以转化为资本,这就是反败资本。创业者的一项永恒任务,就是从左侧的成本区努力穿越阻隔线,到达资本区,积累自己的反败资本。

我们缺的不是反败,而是一套新的反败逻辑。下一节我们将领略反败资本的奇妙,看看高手是怎么获得这个资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