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整理这些图片和文字的时候,我所在的这座城市与中国绝大多数城市一样,正被笼罩在一场令人恐慌的疫情阴影下。
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整理并再次记录一些东西,可能算是对社会和自己的一个最好的交代。
须臾间,拥有第一台单反相机已经二十年,微博账号开通也已十年。
尽管摄影并不是我的职业,“码字”也非我所长,但这十年间,我一旦空闲下来就会做一件事——把自己的经历、这个世界,以及身边的四季,用相机和文字巨细无遗地记录下来。
“若干年后,回忆起2013年,我大概会想到这样一些画面:那年第一缕阳光是在溱湖边看到的,春节的西湖比往年都冷,从雅安回来后的第31天,地震震毁了通往四姑娘山的路,东湖湿地的禽鸟没有闹流感,在颐和园里一个人看了日落,希拉穆仁的彩虹让人难忘,这个城市雾霾很重,但银杏很美……如今我在照片里怀念你们,也期待未来。”
这是我发表在2013年12月末的一条微博。
这些年来,对于这种记录方式,经常有人留言或者回帖问我:“你为什么总是拍风景?”
“人必须走到自然中去,去体会与记录,才会觉得快乐。你会觉得自己跟周遭的一切都有关联,陌生的事物、树木的枯荣、一闪而过的飞鸟,所有的灵魂都是平等的。这一点很奇怪,不像跟人在一起的时候,大家都是高高低低的,越来越难触碰到彼此的呼吸。”
可能这样的回答过于自我。
直到今天,我还是不太习惯用微信。
时代已经发展得足够快了,我还是习惯用相机表达情感。
每当拿起相机时,才发觉这是我与这个世界最好的聊天方式。
这世界很小很小,就在一个人的心上。
我试图用我的镜头,尽可能认真地记录身边的朱明盛长、敷与万物。
一朵花开了,一滴水落下,一个薄雾的清晨,一场午后的大雨……
后来,我一帧一帧地回看那些照片。发现清晨的阳光在水边一点点亮起,落日在窗台边一寸寸跌落,万事万物的每一幅景象里面,都有那一刻自己内心的样子。
大师们说,摄影从来就不仅仅是个技术活。
能从纷乱、繁杂的世界里,认真发现美、寻找美、读懂美,不沮丧、不迟疑,不狂、不妄,这得需要多大的智慧和定力啊。
“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所有我们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走过的路、爱过的人。”
想想还真是,摄影最依赖的是情感,情感的质量就是摄影的质量。
道理就是这样的吧。
所以,下定决心抽出时间来整理这些图片和文字,整个过程其实就是整理自己内心的过程。
有些景,当时很平淡,现在看却很喜欢;有些事,当时想不通,后来也就不想了;有些事,当时很痛苦,后来也慢慢忘记了;有些人,曾经那么重要,后来也渐渐走散了。
重新整理这些图片和文字,惊讶于自己当时的坚持和经历过的事,如果没有这些,确实很多都已经想不起来了。
好在镜头与微博帮我记录了一切。
是的,我想记录的,不仅是景致的须臾和刹那,也不仅是四季的韶光与锦时,而是摄影背后的那些情感,被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这些年,我曾在花莲的太平洋西岸遭遇最狂暴的台风,在黄昏的希拉穆仁草原目睹最瑰丽的彩虹,在黎明的四姑娘山虔诚地等待雪山的第一缕曙光,在盛夏的甘熙故居感受一场倾盆大雨与200毫米定焦镜头的相见之欢。
这些壮景并没有改变我的命运,却让我的心更加开阔。那些照片在日后提醒着我,曾经见证过,无数渺小的生命曾在广袤的星空下存在与燃烧。
感谢微博的存在。曾经非常自我的每晚10点30分的晚安贴,如今看来居然有了一点私人的历史意义。
也许这就是摄影,指顾之间的一次定格,以及当时的一条微博,字斟句酌也只能“码”144个字符的意义所在。
很多年后,问问他人,也问问自己,是否还记得这个突如其来的庚子之春。
我相信它一定会改变这个社会,改变很多人。
2013年1月16日,我曾经在微博上发过一条晚安帖:
“此刻回头看着过去,真正让我怀念,甚至甘愿奋不顾身再来一次的,并非那些被热切盼望过的事物。在这个习惯告别的年代,真正能够让人们牢记的,都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当时。”
网友璇仔有一条留言:“有时候会回忆起以前的一些小事,会像个神经病一样自己笑起来。”
是的,有时我们付出全部努力,就是为了那一刻。
那是我们心中最普通的生活。
如果你恰好在这十年间的某一个时刻,误入过那个叫作“非与非的相片册子”的微博,也许这里也有你的回忆。
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里的图片和文字,大多来自十年间的微博博文。
整本书没有摄影大片、文字大作,夹杂比较多的是个人情绪。可是这里面的每一张图、每一句话,都是四季的变迁,都是时间的风景,都是那个真实的自己。
那是我认真看过的世界,是我认真爱过的你。
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感谢编辑含嫣姑娘,给我第一次出版作品的机会,对我严重拖延症的包容,始终未曾谋面却始终未曾放弃。
希望当你拿到这本书时,已是春暖花开,故人重聚。
愿山川无恙,愿众生安康。
——@非与非的相片册子
2020年2月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