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系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智能系统的前世今生

“智能”的含义很广,其本质有待进一步探索,因而,对“智能”一词也难以给出一个完整确切的定义,但一般可以这样表述:智能是人类大脑的较高级活动的体现,它至少应具备自动地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思维与推理的能力、问题求解的能力和自动学习的能力。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之一,也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这是因为近30年来,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系统。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专注于设计智能系统和智能机器,其中使用的算法技术在某些程度上借鉴了人们对大脑的了解[1]。许多现代人工智能系统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和计算机代码,模拟非常简单的、通过互相连接的单元组成的网络,类似大脑中的神经元。这些网络可以通过修改单元之间的连接来学习经验,类似人类和动物的大脑通过修改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进行学习。现代神经网络可以学习识别模式,翻译语言,学习简单的逻辑推理,甚至创建图像并形成新的想法[2]。其中,模式识别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功能——人工智能十分善于识别大量数据中的模式,而这对于人类来说则没有那么容易。所有这些都通过一组编码程序以惊人的速度发生,运行这些程序的神经网络具有数百万单位和数十亿的连接。智能就源于这些大量简单元素之间的交互。

1.1.1 智能系统概述

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了数百万年,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实现了从使用工具到制造工具的转变,虽然制造的只是石刀、石斧之类的简单工具。直到5000年前,人类才开始有了文字与城邦,通过绘画、雕刻等形式记录生活中的各种行为仪式。人类历史是一个智能不断进化提升的进程。人类自身就是一个超级智能系统。

1.1.2 智能系统的前世

很久以前,所谓的智能系统,只是具有简单的、自动化能力的工具而已。最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当时的惊世之作,木头制作的牛马能够像真牛一样活动行走,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是相当的智能了。

仿生系统促进了智能系统的发展。自然界的生物是人类的老师,人类通过观察自然,模仿生物,揭示了各种自然奥秘,并不断地应用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推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例如,大家看到的飞机的形状,与蜻蜓的形状很相似;蝙蝠的眼睛视力很差,却在夜间无障碍飞行,这启迪人类制造出了类似于蝙蝠的雷达系统。

蜜蜂的巢房是令人惊叹的神奇天然建筑物。蜂巢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形的底,由3个相同的菱形组成。这样既坚固又省料。我国的古代建筑,如楼台亭榭,无不受益于蜂巢的启示。

18世纪蒸汽机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航海技术,后来汽车、飞机的出现,把人类的活动范围在同等时间内带到了更广阔的天地。精密的机器可以自动运转,这也是相当智能了。但是直到计算机出现人类才真正进入了智能时代。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问世。起初,计算机主要是军事部门、科研机构的运算工具,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处理变成了信息处理,如财务管理、文字处理、印刷排版,以及声音、图像、视频处理,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上的应用层出不穷。计算机系统成了无所不能的智能系统。

计算机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刚问世时,它是一个占据整个房间的庞大怪物,后来不断地变小,进入机柜,搬上桌面,随后摆到人们的膝盖上,进入人们的衣服口袋中。

1.1.3 智能系统的今生

近100年间,人类已经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智能系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深受智能系统的影响。“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人们获知天下的新闻,不需要再到街头去买当天的日报,也不需要打开家中的电视机,只需要滑动一下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早上出门,即使是去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无论是千里之外,还是步程之内,人们通过车载导航或智能手机就可以清楚地掌握路程轨迹,以及拥堵状态、花费时间。孩子可以通过家里的智能音箱,如天猫精灵、小度、小爱等进行各种稀奇古怪的对话,数学问题、科学知识、天气预报、故事、英语,都可以通过语音聊天获取,甚至对四川方言,智能音箱也可以应付自如。

不仅是人们的工作生活,各行各业都在朝智能化发展。各种智能系统应运而生,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甚至智慧校园、智慧城市,智能系统已无处不在[3]

智能家居:让家用电器(如空调、洗衣机、净水器、电视机、电灯),实现智能感知,预先启停,自动调节,生活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智能交通:适时引导车辆的流向与预警提示,准确预估出行、到达时间。

智能制造:让机器人来完成大量的重复性的操作。

智慧校园:将学校的日常业务与大数据结合分析,实现学习、生活信息的精准推送与提醒,让人少跑路,数据多跑路。

智慧城市:结合先进的技术(如5G技术、强大的云计算技术、无处不在的传感器、海量的大数据),实现城市的环境、交通、生活、商业、生产等全方位覆盖,信息联动,智能感知,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整体的效率,以及人们生活、工作的便捷性。

1.1.4 智能系统的主要特征

智能系统的主要特征如下。

1.处理对象

智能系统处理的对象,不仅有数据,还有知识。表示、获取、存取和处理知识的能力是智能系统与传统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因此,一个智能系统也是一个基于知识处理的系统,它需要有知识表示语言,知识组织工具,建立、维护与查询知识库的方法与环境,并要求支持现存知识的重用。

2.处理结果

智能系统往往采用人工智能的问题求解模式来获得结果。它与传统系统所采用的求解模式相比,有3个明显特征,即其问题求解算法往往是非确定性的或称启发式的、其问题求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知识、其问题往往具有指数型的计算复杂性。智能系统通常采用的问题求解方法大致分为搜索、推理和规划3类。

3.智能系统与传统系统的区别

智能系统与传统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智能系统具有现场感应(环境适应)的能力。所谓现场感应,是指它可能与所处现场依次进行交往,并适应这种现场。这种交往包括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自动组织性与自动适应性[4]

4.智能系统的实现原理

智能系统包含硬件与软件两个部分,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软硬件,紧密结合才能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

硬件包括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硬盘等)、显示设备(显示器、投影仪等)、输入设备(鼠标、键盘等)、感应设备(感应器、传感器、扫描仪等)等部件。在硬件配置方面,可以根据需求对智能系统的硬件设备进行定制,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在实际的应用中,比较常见的硬件设备是工控机、智能终端等产品。

在软件方面,有许多可以选择的编程语言,如C、C++、VB、Java、Delphi等,这些计算机语言都可以编写出智能系统所需要的软件应用,然后植入到硬件设备中进行测试、调优,与硬件配合完成特定的功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