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则是政治家、历史家
朱敬则是武则天时期的谏议大夫,毛泽东称他是“政治家、历史家”,此人当有非凡之处。
毛泽东评点原文 ◎朱敬则政治家、历史家,年七十五。[1]朱敬则简介朱敬则(635~709),唐代亳州永城(今属河南)人,字少连。他出身官宦世家。
青年时期,朱敬则风流倜傥,讲究节义,以精通辞学知名于世。又与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忠等人特别相好。咸亨年间,唐高宗听到关于他的传闻而召见他,通过交谈欣赏他的才华,准备加以提拔重用,后因中书舍人李敬玄反对,只授予洹水尉职务。武则天长寿中任右补阙。长安三年(703)升为谏议大夫、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任冬官侍郎,兼修国史。并先后出任郑州、庐州刺史。朱敬则“重然诺,善与人交,每拯人急难,不求其报”。他为官清正,敢于直言,多次上书指陈时政,切中时弊。他操守高洁,不阿附权贵。佞臣张易之、张昌宗为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等18人画《高士图》,多次拉朱敬则“预其事”,但他“固辞不就”。他居官廉洁不贪,“尝与三从兄同居四十余年,财产无异”。晚年遭诬陷被贬为庐州刺史后解职回家时,行囊中“无淮南一物,惟有所乘马一匹,诸子侄步从而归”。
朱敬则通史学,根据魏晋以来君臣成效之事,著《十代兴亡论》及《五等论》等。景龙三年五月,在家中病故,终年75岁。
试 析毛泽东读《唐书》,对武则天时期的谏议大夫朱敬则,颇为欣赏。他在《朱敬则传》开篇的天头上,写了“朱敬则,政治家、历史家”。又在“朱敬则”三个字旁,加了三条粗重黑铅笔直线,批注“年七十五”。
朱敬则博古通今,目光远大,政治见解高人一筹。据传载:他曾向武则天上了一道“宜绝告密罗织之徒”的奏折。他以秦朝灭亡为例说:李斯为相时,用申不害、商鞅之法,国有法度,废除私刑,缩减国家财政开支,裁汰冗员,注重发展生产,因而国富民强,统一了六国。在连年战事结束,国家统一之后,统治者本应“易之以宽泰,润之以淳和,八风之乐以柔之,三代之礼以导之”。然而秦始皇父子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对人民群众施苛政,行酷刑,滥用民力,失去了民心。朱敬则指出:
“淫虐滋甚”,“此不知变之祸也”,结果迅速灭亡了。毛泽东在这段论述旁逐一画了圈。他由此联想到西汉贾谊的《过秦论》,援引贾谊的话在天头上写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在毛泽东看来,这两位古人,都熟谙历史,正确分析总结了秦对人民施行暴政是造成速亡的根本原因,都具有视人民力量为国家兴亡、帝王成败之本的进步政治思想,是理所当然的“政治家、历史家”。
朱敬则还在这篇奏折中谈到刘邦初定汉室之时,就用叔孙通广采古礼及秦朝制度,与学者们一道制定了朝廷礼仪,又有陆贾等《新语》,论述了古代及秦兴亡的经验教训,说明天下统一后的急务是“陈诗书,说礼乐,开王道,谋帝图”。朱敬则论古及今,以史为鉴,建议女皇武则天通览秦、汉历史,汲取秦亡汉兴的历史经验教训,“改法制,立章程,……窒罗织之源,扫朋党之迹,使天下苍生坦然大悦。”武则天看后,认为这些意见“甚善之”。毛泽东一一旁圈了上述引文,天头上多处画有三个大圈的标记。
朱敬则善于识人,常常推荐称职的人给朝廷。桂州发生叛乱,他推荐裴怀古前往治理;凤阁舍人缺,他推荐魏知古继任;右史缺,他推荐张思敬上任。这些人都很称职。“则天以为知人”,十分满意。
朱敬则还很爱惜人才,主持公道,救人于危难之中。当时的御史大夫、凤阁舍人魏元忠、张说被人诬陷,行将处死,“诸宰相无敢言者”。惟有朱敬则冒死直书武则天,为这两人申辩,他说魏、张“素称忠正,而所坐无名,若令得罪,岂不失天下之望也”。经他多方营救,这两人得以免死。
朱敬则在青年时就是“以辞学知名”的学问家。后来他“采魏、晋已来君臣成败之事,著《十代兴亡论》,又以前代文上论废五等者,以秦为失,事未折衷,乃著《五等论》”。他还曾“兼修国史”,曾“请高史官选,以求名才”,著史敢于批评时政,有人看了他撰写的史稿,感叹道:“董孤何以加! 世人不知史官权重宰相,宰相但能制生人,史官兼制生死,古之圣君贤臣所以畏惧者也。”由此看来,毛泽东说朱敬则不仅是个政治家,也是一个历史家,朱敬则当之无愧。朱敬则是值得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