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这个英雄也有袁绍那样的“多谋寡断”的缺点
刘备作为蜀国开国之主,在三国时期应属一代有作为的政治家。但在毛泽东看来,由于他看问题还不够敏锐,也有袁绍那样的“多谋寡断”的缺点,所以导致彝陵之战的败北,其晚景悲凉,以致成为三国时代令人扼腕的悲剧英雄。
毛泽东评点原文 ◎翦伯赞在《光明日报》上写了一篇论赤壁之战的文章,他说,刘备这个英雄,跟曹操同等水平,是厉害的。但是事情出来了,不能一眼看出就抓到,慢一点。
◎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那么写,历史上也那么写,也像鱼跟水的关系一样。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一个领导,一个被领导者。
◎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还是书生办。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刘备、孙权、袁绍都有这个缺点,曹操就多谋善断。
刘备简介刘备(161~223),三国时期蜀国开国君主。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朝皇室疏宗。早年丧父,家孤贫,与母以贩履织席为业,好交结豪侠。汉灵帝末年,出现了黄巾起义军,他聚众配合官府镇压有功,封安喜尉。因与郡督冲突,弃官亡命。
后投靠中郎将公孙瓒,为别部司马,数有战功,领平原国相。徐州牧陶谦为曹操所攻,备率兵相救,陶谦死,刘备据其遗命,代为徐州牧。与盘踞寿春的袁术相拒,为另一军阀吕布所乘,败归曹操。操荐为豫州牧,进位左将军,很为曹操看重。因与汉献帝舅董承谋杀操事泄,逃至徐州,杀刺史车胄,统众数万人。建安五年(200),被曹操击破,弃妻与子,往依袁绍,极受尊重。官渡之战后南奔刘表,刘表待以上宾,使屯新野。后因刘备声望日高,荆州豪杰归者日多,于是对他有所防备。曹操北征乌桓,刘备建议袭取曹操根据地许都(今河南许昌东)。刘表未采纳。十三年,曹操南伐,刘表卒,子刘琮降。刘备逃至夏口,采纳诸葛亮之议,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又南取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据有荆州之地。十六年,率军数万人应益州牧刘璋之请,西入蜀。原为共同制御张鲁,抵抗曹操。后两人失和,刘备攻下成都,推翻刘璋统治,夺得益州。二十四年,击斩曹操大将夏侯渊,曹操率军亲征,无功而还,刘备遂占领汉中,为汉中王。同年,关羽被杀,荆州为孙权夺去。蜀国规模自此基本确定。
刘备知人善任,有名将关羽、张飞为左右手。自得诸葛亮后,言听计从,非常信任,措施得宜,故能在地狭民少的蜀地,开创与魏、吴鼎立的局面。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建都成都。当年,兴师伐吴,欲报杀关羽、夺荆州之仇。孙权遣使求和,不许。次年,两军决战于彝陵。因战略错误,且相持七八月,蜀军疲惫,士气低落,为吴国大将陆逊所败,损失惨重。刘备逃归白帝城,第二年病重,托孤于丞相诸葛亮,不久,卒于永安宫,谥昭烈帝。
试 析
刘备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蜀汉政权的建立者。他起自微贱,非有尺寸可以凭借,完全靠他坚忍不拔的主观努力,礼贤下士,积蓄力量,转战南北,逐鹿中原,虽屡遭失败,但不屈不挠,藉乱世而成英雄。在诸葛亮辅佐之下,最终成就天下三分鼎足之势。
毛泽东对刘备非常欣赏,1957年7月9日在上海召开的干部会议上,毛泽东提起了刘备,说:“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那么写,历史上也那么写,也像鱼跟水的关系一样。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一个领导,一个被领导者。”如此可见一斑。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刘备倾心折服,喻之为高祖。他把刘备与曹操进行了对比,明显地扬刘抑曹。《武帝纪》写曹操身世,说其父“莫能审其出生本末”,与《先主传》写刘备出身,“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形成鲜明对照。写二人行事,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刘备“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青少争附之”。实际上,“任侠放荡”与“交结豪侠”是一样的行为,但品格有高下。曹操放荡无节,被世人看不起;刘备豪爽,有城府,被视为英雄。在逐鹿中原时,曹操“所过多所残戮”;而刘备所居,人心归向。
刘备当平原相,平原郡刘平派刺客暗害刘备,“客不忍刺,语之而去。”陈寿即事评论说:“其得人心如此。”但刘备才干不如曹操,“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陈寿一褒一贬的对比写法和评论,说明这位西晋史学家很重视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毛泽东说“刘备也有袁绍那样的‘多谋寡断’的缺点”。袁绍“多谋寡断”集中体现在袁曹的官渡之战上,刘备的“多谋寡断”则表现在蜀吴的彝陵之战中。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立即发动了彝陵之战,讨伐孙吴,替关羽报仇,欲夺回荆州。刘备此举,失去理智。大将赵云曾劝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刘备听不进去。孙权也怕两线作战于己不利,便遣使求和,刘备不从,亲自带领近十万大军从白帝顺流而下杀向东吴,孙权求和不成,也只好起兵应战。
7月,刘备派吴班、冯习等率兵四万破吴军李异、刘阿等部,占领吴地秭归、丞县(今四川丞县西北),留赵云于江州(今重庆)为后援,策应主力行动,自己率大军顺江而下。一时蜀军势不可挡,吴国上下一片焦虑。吴国大都督陆逊从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诱敌深入疲敌师志的战略方针,主动放弃大片土地和战略要地,将部队撤至今湖北宜昌市长江南岸的彝道和北岸的?亭,把五六百里山区让给蜀军,完成了战略退却,待机会全线反击。
陆逊坚守不出,刘备久攻不下,两军相持达半年之久。蜀军失去锐气,弱点开始暴露出来。刘备把十万大军屯驻在从巫峡至彝陵的一百余里的山地上,分散四十余营,陆逊担心刘备水陆俱下,这样蜀军居高临下扑向荆州,在平川上打消耗战,胜负难料。现在刘备把蜀军屯在漫长的山谷间,无所作为,士气沮丧。陆逊把反攻时刻定在了223年6月,正是暑热之时,采用火攻,火烧连营,致使蜀军全线崩溃,刘备也差点成了俘虏。这一仗,陆逊创造了中国战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毛泽东在1936年12月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引用这个战例来说明“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战略战术。毛泽东读《三国志》时所写的批注,则又是从刘备这一方面的角度,来总结经验教训,献计献策,虽事后之师,仍不失超越前人的智慧和远见。卢弼在《三国志集解·陆逊传》里,引用了清代学者钱振邦的评论,说陆逊破刘备的办法不过是火攻,如果刘备不用山木扎营,以土石垒营,陆逊又有什么办法呢? 毛泽东读至此批注:“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毛泽东认为,以土石垒营,虽不怕火攻,但粮草供应亦是问题,不可能保障刘备持久进攻。刘备要想取胜吴军只能打运动战,从彝陵南边的澧水流域进攻,因这里是吴军防守的薄弱处。得手后对吴各个击破。显然,毛泽东的设想是高超的。
综观刘备一生,他由半生转战、寄人篱下到联吴抗曹、鼎足三分,再发展到入主益州、建立蜀汉。从总体上说,作为开国之主,应属有作为的政治家。但在毛泽东看来,由于他看问题还不够敏锐,有袁绍那样的“多谋寡断”的缺点,所以导致彝陵败北。晚景悲凉,成为三国时代令人叹息的悲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