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多端寡要
袁绍不仅凭借四世三公之资,而且本人有资貌威容,折节下士,士多归附,成为雄冠中原的军阀,大有统一天下之势。然而,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官渡之战中,袁绍几乎全军覆灭。袁绍为什么会失败? 毛泽东警策凝练地道出了败因。
毛泽东评点原文 ◎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多谋难断,见事迟,得计迟,慢了,得出一个方针就处于被动。翦伯赞在《光明日报》上写了一篇论赤壁之战的文章,他说,刘备这个英雄,跟曹操同等水平,是厉害的,但是事情出来了,不能一眼看出就抓到,慢一点。
◎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要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曹操批评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没有头脑。还批评袁绍有其他缺点,兵多而分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地虽广,粮虽多,完全可为我所用。
袁绍简介袁绍(?~202),东汉末军阀。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人。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灵帝死,大将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杀宦官,事泄露,何进反被宦官所杀,袁绍率军尽诛宦官。董卓进京专权,袁绍与其政见不同,愤而离京奔冀州。董卓拜其为渤海太守。初平元年(190),诸侯联合起兵讨伐董卓,袁绍被推为盟主,自号车骑将军,声势浩大。董卓畏惧,挟汉献帝西入关中,不久被杀。诸侯军内部开始互相兼并,袁绍夺取冀州牧韩馥地盘,自领冀州牧,此后又夺得青州、并州。初平四年进攻黑山起义军,杀数万人。建安四年(199),袁绍消灭幽州公孙瓒。至此,袁绍已跨据黄河下游的四州之地,领众数十万,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豪强为其社会支柱,恣意兼并;下民则贫困不堪,倾家不足交纳租赋。同年,袁绍准备向曹操发起进攻,欲捣许都,劫夺汉帝。监军沮授、谋士田丰劝其屯黎阳,据守黄河,以逸待劳。遣精骑以骚扰曹军,这样不出三年便可击败曹操。
而以郭图、审配为代表的一部分将领主张速战速决。袁绍采纳后者的意见。五年,袁绍发布讨曹檄文,率十万大军、战马万匹,进军黎阳。当年与曹操决战于官渡。袁绍虽兵力数倍于对方,但由于丧失民心,主骄将奢,又“有力而不能用”,故被曹操偷袭鸟巢(今河南延津东南),火烧全部军粮,主力七万多人被消灭,只与其长子袁谭带八百多骑败回河北。两年后忧愤病死。诸子皆被曹所灭,所据之地尽归曹操。
试 析
毛泽东雄才大略,他读史不只是为鉴赏,更重在致用。他善于从历史中总结成功的经验,也精于汲取失败的教训。他对东汉末年军阀袁绍的评价便是突出的一例。
志大才疏的袁绍在官渡之战以前一直走上坡路,他积聚了许多争天下的优势,他不仅有可恃的袁氏四世三公的政治资本,而且本人有“资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具有雄才的气质。在政治斗争中,诛宦官,讨董卓,横刀长揖出京门,都乃英雄之举。韩馥让冀州,豪杰多归之。数年间,绍兼有河朔四州,沮授、田丰、郭图、许攸为之谋,颜良、文丑、高览、张统其军,天下无敌,大有统一天下之势。然而官渡一战,袁绍一败涂地,从胜利的顶峰跌落下来,堕入灭顶的深渊。兵多将广地博的袁绍为什么会遭败绩? 对此,《三国志》中有不少描写和评论。读史明鉴,毛泽东读《三国志》时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
1959年3月12日在郑州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讲话谈到袁绍时指出:“袁绍这个人多端寡要,多谋难断,见事迟,得计迟。慢了,得出一个方针就处于被动。”同年6月,毛泽东在与《人民日报》负责人谈话时又谈到袁绍,他说:“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还是书生办,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刘备、孙权、袁绍都有这个缺点,曹操就多谋善断。”他又指出:“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
要一下子看到问题所在。曹操批评袁绍,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没有头脑。还批评袁绍有其他缺点,兵多而分工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地虽广,粮虽多,完全可为我所用。”同年7月17日晚,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找周小舟、胡乔木等人谈话时又提到袁绍,他说:“袁绍优柔寡断,不会用将,《三国志》的《曹操传》、《郭嘉传》中对此都有反映。”曹操对袁绍的评价,前文已引。郭嘉对袁绍的评价,《郭嘉传》中称:“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毛泽东赞同曹操和郭嘉对袁绍的评价,并将他们的评价归纳为两条:一是好谋无决,多端寡要,不能采纳正确意见,不会用人;二是见事迟,得计迟,行动起来总是丧失机会,慢半拍。这两条在《三国志·袁绍传》里都有不少描述。
如他不纳田丰之谋,不用沮授之计,既要急于进取,而又丧失战机,不在曹操东征刘备之时进军,而在曹操得手后与之交手。他能聚人而不能用人,不仅荀、郭嘉、董昭等谋士离他而去,就是忠谋之士沮授、田丰等也无所施能。张、许攸因其计不用,愤然阵前倒戈。
再如在奉迎献帝问题上,袁绍优柔寡断,将献帝拱手让曹,失去先手,棋输一着,然而这是对全局成败有决定性影响的一着。袁绍输了,处处被动。曹操赢了,全盘皆活。袁曹二人相较,优劣高下不分自明。
毛泽东善于立足现实回溯过去。他批评袁绍,情不自禁地联系到蒋介石。
1959年3月2日在郑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蒋介石就是见事迟、得计迟。形势已经出来了,他还没有看见,等看见了又不好得计。比如辽沈战役时他对卫立煌的部队,总是犹豫不决,最后才下决心,强迫他去热河到北京。如果早一点,我们围攻锦州的炮一响就让他马上走,我们就没有办法,只能切他一个尾巴。如果在我们还没有打锦州时,就把沈阳、锦州统统放弃,集中于平津,跟傅作义搞在一起,我们也不太好办。
总结历史经验,毛泽东在1959年4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向党内高级干部推荐读《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把它作为教育干部的好教材。提出领导干部要注意多谋善断。他指出:多谋善断这句话,重点在“谋”字上。要多谋,少谋是不行的。要与各方面去商量,反对少谋武断。商量又少,又武断,那事情就办不好。谋是基础,只有多谋,才能善断。谋的目的是为了断。毛泽东以此教育干部要广开言路,善于与各方面包括与自己意见相反的人商量问题,要善断,就是要能够正确集中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并不失时机地拍板定案。由此可见毛泽东的领袖素质、超人才能和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