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精华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刘邦是“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楚汉相争,刘邦以弱胜强,终得天下。汉胜楚败的原因何在? 刘邦的特点是什么? 毛泽东多次论述,分析透辟,给人启迪。

毛泽东评点原文

 ◎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刘邦简介

刘邦(前256~前195),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季。秦朝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公元前202年称帝,在位七年,谥号高皇帝。刘邦出身农家,早年当过亭长,为人豁达大度,雄心勃勃,不事生产。有次见到秦始皇出游时的威风和气派,曾叹息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后押送刑徒去骊山服役,因途中一些刑徒陆续逃亡,他就释放其余刑徒,自己亡匿芒、砀山中。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反秦。九月,刘邦在沛县主吏萧何和狱掾曹参等人的拥戴下聚众响应,称沛公,不久投奔项军。当项羽率领起义军和秦军主力决战巨鹿时,刘邦受楚怀王(熊心)的派遣,带领所部向关中挺进。他迫降宛城,攻占武关,于公元前206年十月进抵灞上。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引兵入关。听说刘邦已定关中,项羽大怒,进驻鸿门,欲攻刘邦。刘邦因兵力不敌,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谋士范增策划在宴会上刺杀刘邦未成。之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亡秦的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战争前期,刘邦处于劣势,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当年二月(按西汉前期以十月为岁首,同年二月在十月之后),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汉朝初建,诸异姓王不断发生叛乱,刘邦继续征讨多年,才取得全国安定统一的局面。

刘邦年轻时放荡不羁,鄙视儒生。在反秦起义军中,对于戴儒冠来见的人,动辄加以侮辱。称帝以后,陆贾经常向他称道《诗》、《书》,他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诗》、《书》没有用。陆贾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刘邦于是命陆贾著书论述秦失天下的原因,以资借鉴。高帝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临终前,对丞相、太尉等重要职务的人选都作了妥善安排。他认为周勃重厚少文,但“安刘氏者必勃也”。后来在平定诸吕的叛乱中,周勃果然起了重大的作用。

试 析

刘邦以一平民身份,在秦末起义群雄中脱颖而出,战胜强大的敌手项羽,夺得天下,开创几百年的王朝基业,这在中国夏、商、周以来的历史上,算是第一个人。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里,也多次强调他“起微细”,还描述了他早年在沛县乡里颇有些无赖的表现。如“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等。另一方面,刘邦又“仁而爱人;喜施(舍),意豁如也。幸有大度”。这些,大抵是刘邦出身“细微”低贱而又有不凡的意气志向的“老粗”本色。毛泽东很欣赏刘邦这个人物,对他的生平遭际、奋斗历程、才德风格,十分熟悉,多次评论,引为借鉴,教育干部。

在毛泽东看来,刘邦之所以能胜利,他自身的一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首先,他“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同情人民的疾苦。早先,他与项羽及众诸侯相约,最先夺取关中者为王。其后他果然先夺取关中,进入关中后,他对父老乡亲们说:你们受秦的苛法很久了,我来是为你们“除害”,不必害怕。并与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老百姓用牛羊酒肉慰劳他的军队,他一概不接受。并说,粮食多,不要浪费。这样,“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而项羽对比之下,虽然勇武善战,军事实力比刘邦强,怎奈却是一个残暴成性的“霸王”,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刘邦即皇帝位后,虽然基本上实行的是秦朝的封建统治制度,但他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对内定律令、定军法、定礼仪,提倡节俭;对外与少数民族匈奴单于等实行和亲,以求得边界的平静。这些,都为汉王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起好了步,开好了局。

其次,刘邦“豁达大度,从谏如流”。他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固执武断。《史记》中记载了他不少肯于纳谏,善于选择的事例。一是见郦食其,采纳他攻取陈留之计;一是听张良劝说,封举足轻重的韩信为齐王;一是楚汉划界鸿沟后,听张良、陈平之劝,乘胜追击引兵东向的项羽;一是刘邦称帝后,欲建都洛阳,听齐人刘敬建议,入都关中长安。这些正确举措,使得刘邦一步步走向胜利。

关于刘邦听取郦食其意见一事,毛泽东曾在1962年1月30日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有过叙述,讲得生动活泼。他说:“从前有个项羽,叫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

另外一个人叫刘邦,就是汉高祖,他比较能够采纳各种不同的意见。有个知识分子叫郦食其,去见刘邦。初一报,说是读书人,孔夫子这一派的。回答说,现在军事时期,不见儒生。这个郦食其就发了火,他向管门房的人说,你给我滚进去报告,老子是高阳酒徒,不是儒生。管门房的人进去照样报告了一遍。好,请。请了进去,刘邦正在洗脚,连忙起来欢迎。郦食其因为刘邦不见儒生的事,心中还有火,批评了刘邦一顿。他说,你究竟要不要取天下,你为什么轻视长者! 这时候,郦食其已经六十多岁了,刘邦比他年轻,所以他自称长者。刘邦一听,向他道歉,立即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的意见。此事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毛泽东由此发出慨叹:“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第三,刘邦知人善任,采人所长。建立汉朝后,有一次刘邦曾与自己的大臣讨论自己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各位大臣都作了分析,他均不赞成,最后拿出自己的见解来:“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鬙,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众大臣听罢,心悦诚服。

刘邦即帝位后,昔日的功臣淮阴侯韩信,淮南王英布等异姓王发生叛乱,他亲往征讨后,回归故里沛县时,与故乡父老子弟饮酒时作了一首《大风歌》,诗云:“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诗唱出了这位开国皇帝的真实心态,既流露出英雄际会风云的豪迈之情,又流露出失去患难与共的良将,无所倚傍的空虚感。毛泽东称赞“这首诗写得很好,很有气魄”。他认为,刘邦没有读过几天书,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很不容易。

有感于刘邦等人的经历和业绩,毛泽东曾得出一个结论:老粗出人物。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帝王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南北朝,宋、齐、梁、陈,五代梁、唐、晋、汉、周,很有几个老粗。文的也有几个好的,如李世民。

毛泽东晚年谈史,越来越强调这个观点。1964年3月24日,他在一次谈话中说:可不要看不起老粗。知识分子是比较最没有出息的。历史上当皇帝,有许多是知识分子,是没有出息的。隋炀帝就是一个会做文章、诗词的人。陈后主、李后主,都是能诗能赋的人。宋徽宗既能写诗,又能绘画。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情,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同年5月12日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又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毛泽东列举的这些事例,说明统帅之才并非是读书人才行。有些读书不多,乃至不读书的“老粗”往往能成大业。但是,决不可以偏概全,由此得出知识分子无用的结论。历史上的老粗能成大事,很大一个因素是在于他们善于利用读书人的才智,刘邦如此,刘备如此,李世民如此,朱元璋更是如此。而且老粗们在成大业的过程中,都自觉不自觉地多多少少地走向“儒化”。

毛泽东常拿刘邦、项羽的事例来教育干部。有一次会上讲民主集中制的问题时,他说:“党委的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第一书记个人专断。”如果不能做到民主,就是一人称霸。这样的第一书记,应当叫做霸王,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长”。他尖锐地指出:“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 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笑声)我为什么要讲得这样厉害呢? 是想讲得挖苦一点,对一些同志戳得痛一点,让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最好有两天睡不着觉。他们如果睡得着觉,我就不高兴,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戳痛。”《霸王别姬》这出戏,取材于项羽兵败垓下,夜起饮酒帐中,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有骏马名骓,有美人名虞。“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最后在乌江边以拔剑自刎而告终。

毛泽东批评项羽不爱听别人意见,导致失败的可悲下场,肯定刘邦“豁达大度,从谏如流”,赞赏刘邦“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对策对头”,“用人得当”,这些对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具有重要的启迪,可从中获得宝贵的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