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从入门到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应用架构大致经历了单体架构、多层架构和微服务架构3个阶段。本节会结合容器技术介绍应用架构的发展。

单体架构是指部署在单台物理机上的应用架构。在软件架构中,还有一些经典的分层架构,如经典的3层架构从上到下依次由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与数据访问层组成。这类架构之所以能够流行有其历史原因。在分层架构的时代,多数企业的系统往往较简单,用户量也不大,而这种分层架构在本质上是单体架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见图1-4)。

图1-4 单体架构

通过集中式管理,这类架构原本非常适合小项目。但随着新功能的增加,原本一个小项目渐渐变成一个庞然大物,臃肿不堪。随着用户量的增加,亦很难实现动态缩容、扩容。

单体架构的缺点非常明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

□开发效率低:所有团队或开发人员都在修改同一个项目的代码,代码冲突概率极大,仅解决冲突都令人应接不暇。

□代码维护难:代码的功能耦合在一起,稍不注意就有分析遗漏或改到不想改的功能。另外,还有各种历史开关与成堆的遗弃代码,这导致分析难度极大,无用功较多。

□部署不灵活:构建时间长,有任何小修改就必须重新构建整个项目,这个过程往往很长。部署麻烦,部署后的重启耗时太长。

□健壮性极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就可以造成整个应用程序的瘫痪。

□扩展性极差:动态扩容困难,无法满足高并发情况下的业务需求。

总体而言,如果应用规模本身非常小(微服务本身也是微小的单体应用),使用容器技术能带来可观的效益。然而,当这类架构的应用当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由于本身太过臃肿且同一时间线并发的冲突项目较多,几乎很难应用容器技术,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有时这类应用使用非容器技术会更高效。通过非容器技术实现部分文件增量更新,或通过Puppet等基于文件的运维工作来进行部署、管理。但这并不是说不用容器是好事一桩,只表明这只是暂时的无奈之举。

单体架构与多层架构也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应用的各项指标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企业原本就有这类已无法满足需求的庞大的单体架构应用,在升级换代的过程中,会逐渐分解/重构这类大型应用,将其变为扩展性更好、更易于维护和部署的小粒度的分布式应用。而这些应用最先应进行集中治理、统一调度,根据需要逐渐变为自治、去中心化的应用。基于这些过程,渐渐演化出如今的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是指拥有独立业务意义的小型服务。简单地说,微服务就是提交量很微小的服务,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服务一定要区别于系统。微服务是一个或者一组相对较小且独立的功能单元,是用户可以感知的最小功能集。每个服务都有自己的处理机制和轻量级的通信机制,能够部署在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器上。

因为微服务的粒度很小,它仅限于对单一职责的业务进行封装和处理,在整个生命周期只做好一件事情,所以它业务清晰、代码量较少。开发和维护单个微服务相对简单,没有并行维护冲突。这些服务能够独立部署和运行在某个进程中,使代码能够灵活组织并拥有灵活的发布节奏。单个微服务启动较快,使快速交付和响应变化成为可能。微服务在技术上也不受既有系统的约束,可根据需要对适合的问题选择适合的技术,进行独立演化。各个服务之间使用与服务所用技术和语言无关的通信机制进行交互与集成(见图1-5)。

图1-5 微服务架构

相对于单体架构,微服务架构是更能激发业务创新的一种架构模式,也能让系统更快地响应变化。为了尽快响应变化,如果说DevOps是在软件开发流程和实践方面提出的解决方案,那么微服务架构就是在软件技术和架构层面提出的应对之策。

话虽如此,使用微服务还要解决以下难题。

(1)就像拼图一样,单位越小,就越难拼出完整的图。微服务的粒度较小,相对于整体应用来说,服务的个数就会更多。如果一个系统被拆分成零零散散的微服务,那么要组成完整系统的难度自然要大得多。

(2)微服务并没有自我管理的能力,由谁来控制各个微服务的启动和停止?由谁来控制其版本的升级或降级?

(3)虽然微服务为高效的动态伸缩、容灾等打下了基础,但它本身并无这个能力,由谁来决定什么时候启动更多的微服务?它们的流量应该如何调度和分发?

(4)在注册新服务时,如何让用户能访问?安全策略如何集中管理?如何快速定位系统故障和跟踪到具体服务?整个系统状态如何监控?

由此可见,微服务对部署与监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能满足这些要求的,正是容器技术。容器技术使开发环境与生产环境完全相同,解决微服务对机器的诉求问题。使用Kubernetes能充分对承载微服务的容器进行管理,对其进行动态扩容和缩容、版本控制、容灾处理、服务注册与发现、监控、动态调节CPU与内存等。对于微服务的应用来说,Kubernetes这样的平台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