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14 提高男孩对“群架”的“免疫力”
近年来,中小学特别是中学生打群架的事件剧增,很多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呼吁家庭、学校及社会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尽量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一些男孩对打群架有一种“向往”,不管打架的原因与自己有没有关系,只要有人招呼一声,他们便不计原因和后果,欣然而往。因此,参与打架的孩子受到人身甚至生命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那么,为什么男孩会有打群架的倾向呢?
1.心理压力过大
青春期的男孩很好动,对很多事情都很想尝试。然而,他们心智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加上学习、升学等压力太大,男孩们很容易迷失自我,对道德观、价值观等存在某些不正确的认知,而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往往通过某种破坏行为来表现,如通过打架、抽烟等极端的方式。有的孩子压力大又无处宣泄,就会加入到打群架的行列,发泄出内心的冲动。
2.男孩意气用事
今天男孩们的生活环境是一个开放式的环境,形形色色的思潮冲击着他们的心理,一些不良的风气和不健康的思想,如个人主义、兄弟义气等对他们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这些孩子在遇到所谓的兄弟有难时,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帮忙打架,这也是很多群架发生的重要原因。像电视剧《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那段群架场景似的,原本只是两个小男孩间的矛盾,居然差点引发了一场几百人的群架,这就是意气用事的后果。
3.与孩子从事的体育运动有关
美国一项对高中生的健康调查显示,参加足球、摔跤等运动的男孩子,在运动场外也会表现得很好斗,他们比其他男孩更容易打架。调查者提醒说,将身体接触性运动与暴力行为分开是很重要的。父母和教练不要把打架看作是男孩特有行为而放任不管,应该强调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和尊重他人,不应一味灌输“胜利就是一切”和“将对手置于死地”的观念。否则,参与身体接触性运动的孩子,就很容易把在运动中学会的暴力动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一般来说,青春期的少年情感尚不稳定,极容易犯下错误,所以父母应对青春期少年更加重视,从而提高男孩“群架”诱惑的“免疫力”。
1.加强男孩的法制观念
父母对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基础法制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父母、学校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父母们领着孩子学习文化课、参加兴趣班,却没有父母领着孩子去学习一些法律知识。父母关心的是孩子的分数,许多孩子可以说就是法盲。所以,对孩子进行基础法制教育是必须的。
2.从小培养男孩解决矛盾的能力
很多时候,青少年打架只是因为一时的冲动,如果让孩子养成什么事都讲清楚的习惯,帮助孩子处理与同学、朋友间的关系,就可以很好地避免孩子打群架的可能性。告诉孩子“打架真的是没有头脑的一种表现”。另外,有些父母的做法值得深究,从孩子上幼儿园起,父母就经常向他们灌输不能吃亏、被同学打了一定要打回来的观念。这种“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式的家庭教育方式,本身就潜藏暴力的因素,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处理生活中的矛盾是不利的。
3.让孩子少接触暴力漫画和影视作品等
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频繁接触暴力东西的孩子较之其他孩子更容易焦虑、暴力。父母应该避免孩子接触暴力漫画和影视作品,用积极向上的书籍和作品来影响孩子。
先贤们都很重视道德修养,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把自我修养当作每天必须的课程,“君子慎其独也”,则是更高的修身要求。父母慢慢教育孩子,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品格,注重自身的修养,是男孩远离群架、远离暴力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