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适合的范围
上一节中已经简单地讨论过这个话题。哪些书可以快速阅读?哪些书不能快速阅读?
严格地讲,不同的快速阅读方式,适合不同类型书籍的快速阅读。
我们先来把书籍进行简单的分类。
小说故事类: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学作品,以故事为主线。这类书是适合用快速阅读的,特别是少年儿童。但是这类书籍不太适合用结构化速读来读,因为文学类的作品往往是线性结构,以一条或者几条主线串联起整本书的内容。有时候作者还为了更好的阅读体验,故意把故事情节设置很多的悬念和反转。
从学习的角度看,这种书是不适合用结构化速读的。
纪实传记类:这类作品读起来的感觉与文学作品有些相似,都是在讲故事。不同的是,纪实传记类作品往往是以时间为主线或者人物为主线,其逻辑性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讲会强一些。但是有些传记文学写得很像小说,也有些高手作家能把虚构出来的小说写得像纪实传记。
从阅读的角度看,这两类书籍都适合用眼动速读,但不适合用结构化速读。
科普知识类:此类书籍大部分为小短文,个别为长篇科普性文章,写给成人的和少年儿童的略有区别。此类书相对而言适合结构化速读或者最适合跳读,每天想读的时候就从目录中选一篇自己最想读的。因为此类书籍的内容设计相对来说比较散,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关联并不大,所以在阅读时整体的思想结构不强。如果整本书前后关联大且联系密切,那就不属于科普,而属于专业书籍了。
生活常识类:此类书与上述类型极其相似,只是一个为普及科学知识,一个为普及生活常识。这类书也属于随手翻来的读物,跟杂志的性质非常相似。有零散的空闲时间时,随手翻开阅读一篇,下次再阅读时也不用担心无法衔接上篇的内容。
期刊类:虽然期刊也分为很多种,有专业类的,有娱乐类的,有新闻类的,但所有期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文章的独立性。期刊中的文章与文章之间没有前后的逻辑关系,单独阅读其中任何一篇都能完整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从快速阅读的角度来看,以上五类书籍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这类书籍多半是用来消遣或者是用来随手翻翻的。我不否认这类书籍我们依然能从中学到很多的知识,但是由于其结构松散和文章独立的特点,每篇文章的字数都相对较短,所以很多快速阅读的技巧在此类书籍中无法运用。当然,如果经过快速阅读训练,阅读速度明显加快后,此类书籍的阅读速度也会明显快很多。
思想理念类:此类书籍是目前流行最广的一类,也是对于成人来说最最重要的一类书籍,包括哲学类、宗教类、学习方法类、做事习惯类、经营理念类、时间管理类、情绪管理类、人际交往类、思维养成类、各类心理学入门及普及型读物等。这是快速阅读最适合的一类书籍,因为其特点是整本书只讲述一个中心主题,而且会围绕这个主题由浅入深地逐步分解讲述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方法或者是解决思路。此类书籍逻辑推理性相对来说不是很强,但前后内容有关联,需要系统全面地阅读才能真正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这类书籍可以说能够适用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快速阅读方法。
专业知识类:不论是中小学的教科书,还是大学或者成人学习用的教科书都属于这个类型,其特点是专业性强、逻辑严谨、阅读性差。此类书箱是用来学习的,不是用来阅读的。比如一本高等数学,我们先不说整套的高等数学,就拿其中的“微积分”这一个概念来说。如果我们能用几天的时间完全搞明白并掌握微积分的所有知识,并能熟练地解决和计算与其相关的所有问题,可以算是数学天才了。如果指望任何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来帮你在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阅读并学会微积分,我觉得这完全是痴心妄想,或者叫白日做梦。
那么专业书难道就不能快速阅读了吗?当然能。前面我曾经讲过这个观点,如果你的专业知识已经远远超过这本书的高度的时候,就能实现快速阅读。比如一个北大数学系的博士生去读一本微积分入门的书,需要多久?一分钟已经足矣,因为他根本不需要读,知识已经全在他脑子里了。
手册词典类:此类书严格意义上讲根本不是用来读的。那用来做什么?一是背诵,二是查询。如果是专业人士可能就用来背诵。比如为了某种英语考试,我得背相关的英语词典。为了考取法律相关的资格,我得背一些法律典籍。还有医学类典籍、工程类手册等各类手册、标准。如果不为考试或者工作需要去背诵,那这类书的第二个功能就是用来查询。
当我遇到一个不明白或者记不清的知识时,我知道从哪本词典或者手册中可以查到。如果平时遇不到此类问题,此类书籍只能静静待在书架上,以备不时之需。
卡通漫画类:此类书不好做评价,因为此类书籍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漫画、插图,而不是文字。快速阅读主要讨论的是文字为基础的书籍,如果整本书全是图画或照片,那能读多快全靠个人喜好,喜欢我就多看会儿,不喜欢就直接翻过。可能有些读者对此观点表示不服,那请原谅我从小不喜欢漫画书,所以不便于发表太多的观点。
这类书籍也不是快速阅读研究和讨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