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陶器与瓷器工艺
一、东周陶器与原始青瓷工艺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促进了民间私营陶作的发展,陶器的生产规模庞大,成品器形丰富、品质优良,在河南洛阳、河北易县等地都发现了分布密集的大型陶窑遗址,制陶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内部专业分工明确的独立手工行业。该时期陶器的常见类型有几何印纹硬陶、泥质灰陶、彩绘陶、砑花黑陶等,在器形和装饰手法上都带有明显的模仿青铜器的痕迹;此外,受城市建设兴盛及墓葬文化的影响,陶器工艺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建筑用陶与殉葬冥器两大领域。
彩绘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战国与两汉时期成为一种普遍流行的殡葬冥器。与原始彩陶不同的是,其制作工序中的纹饰彩绘环节在烧窑成型之后,因此图案不易长久保留。彩绘陶的形制与实用性陶器区别不大,盘、豆、罐、鼎、尊等应有尽有,在纹饰色彩方面却独具特色——彩绘陶的纹样虽多模仿青铜器,但以毛笔勾描为主的表现方式使纹样的视觉效果更为流畅活泼,此外,陶工们通常要根据胎质的情况先在器表施加一层白色或黑色的陶衣,然后再搭配红、黑、黄、蓝、灰等色描绘富含寓意的纹样(或结合使用金银粉勾边),这样一来,彩绘纹饰与黑、白色基底形成了强烈的色相和纯度对比,仿佛给陶器穿上了华丽绚目的外衣(图3-26)。
印纹硬陶的前身是一种形成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模印纹饰软陶,这种软陶以泥条盘筑结合捏塑的方法制胎,利用模具在半干的陶坯表面拍印纹样,然后再入窑烧制成型。受当时工艺水平与烧窑条件的限制,成品大多是质地疏软的夹砂粗陶,器形粗放、装饰稚拙,常见的纹饰有绳纹、篮纹、席纹等。商代的印纹陶主要在江南地区流行,随着烧成温度的提高和轮制技术的完善,该时期印纹陶主要以快轮拉坯术制造,胎质逐渐变得坚硬密实,由此得名“印纹硬陶”。春秋战国时期,印纹硬陶主要流行于以江浙一带为中心的长江东南广大地区,受同代青铜器、漆器尤其是原始青瓷的影响,印纹硬陶的发展逐渐步入尾声。该时期制品仍以实用为主,器形外观规整,常见的有豆、盘、瓮、罐、钵、簋、尊等,烧成温度达一千多摄氏度,已接近瓷器,因胎土中含有较多的铁而呈现出紫褐色;在纹饰风格方面较以前更为简练概括,多为回纹、米字纹、田字纹、方格纹、网纹、波浪纹等几何形纹样,所以常被称几何印纹硬陶(图3-27)。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印纹硬陶的制作技术和纹饰风格同原始青瓷非常接近,例如,浙江萧山茅湾里古陶窑址所发现的印纹硬陶器,有不少都在表面施加薄釉,并和原始青瓷同窑烧制,说明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原始青瓷最早产生于商代,因其胎料和烧成温度都接近于后期的青瓷,而工艺却粗糙稚拙,所以被冠以“原始”之名。春秋战国时期,原始青瓷主要流行于浙江萧山、绍兴等地,该时期的成品胎质细腻,器壁厚薄均匀,釉色青中泛黄,造型朴实大方,常见器形有盘、碟、罐、鼎、盂、钵、豆、钫、盒等,表面通常以刻划的手法装饰简单的波浪纹或栉齿纹(图3-28)。战国后期,原始青瓷在制作工艺上已经超越了早期原始状态,正逐渐从传统制陶业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行业。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受各国(诸侯国)城市与宫廷苑囿建设兴盛的影响,传统陶艺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构件制造和装饰上。在山西侯马新田、河北易县燕下都、陕西凤翔秦雍城、湖北江陵楚郢都、山东临淄等地的春秋、战国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瓦、瓦当、陶砖以及陶下水管、陶漏斗、陶井圈等陶制建筑构件,这些建筑用陶的工艺水平较西周时期有明显的进步,其中砖瓦工艺的成就最为突出。砖在西周时期的多用于土墙外表的贴饰,春秋战国时期砖的使用已非常普及,城墙、道路、宗庙、陵墓等建筑类型都大量使用了砖,该时期的砖多呈青灰色,主要规格有方形、长方形、曲尺形等,尺寸、厚薄不一,应用范围各不相同,如方砖多用于铺地,长方形砖多用于砌墙,曲尺形砖多用于凹槽管道的铺设,在河南洛阳东周故城出土的薄砖,其厚度竟与瓦片相当。战国时期还制成了规格庞大的空心砖(圹砖),长度大都超过1米,表面以模印几何纹或阴刻花鸟纹、神话故事图案为饰,这种砖内部中空,多用于陵墓的拱顶和隔断墙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的瓦多是质地坚实的泥质灰陶筒瓦或板瓦,相配的瓦当一般为半圆形,后期逐渐由圆形所取代。该时期瓦当的纹饰种类非常丰富,有漩涡纹、对鸟兽纹、鹿纹、树木纹、星云纹、饕餮纹、几何纹等,大都构图新颖、线条流畅。如河北易县城燕下都出土的瓦当,装饰图案多模拟自然,有日月星辰、卷云、花草动物等数十种,这些自然形象经主观归纳处理后转化为简洁、单纯的纹样,并以中轴对称的构图方式安排,纹样结构疏密有间,规范之中显露着活泼的气息(图3-29)。
图3-26汉代彩绘陶壶
图3-27战国印纹硬陶瓿
图3-28春秋时期原始青瓷双系罐
二、秦汉陶瓷器工艺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由陶器时代向着瓷器时代演进的重要开端,两朝陶器形制丰富、造型优美、品质精良,制作工艺已臻炉火纯青,瓷器业也因工艺技巧的不断完善而日渐兴盛,大有喧宾夺主之势。秦汉陶器主要分为普通生活用器、建筑用陶和殡葬冥器三大类,以泥质灰陶居多,因普遍使用通体轮制的方法,陶泥的选料与调配工艺又日渐精细,所以成品外形规整,质地密致结实。
(一)普通生活用器和建筑用陶
生活用器的品种在三类陶器中最为繁多,常见器形有豆、碗、钵、窖底盘、茧形壶、罐、缸、瓮、釜、盂、鬲、仓等,造型大多简洁大方,无多余的部件或装饰细节,体现了良好的生活应用性。其中的茧形壶为秦代新创器形,敞口、折沿、短颈、圈足,壶腹为横置的茧形或鸭蛋形,因而又名鸭蛋壶,可作贮藏粮食和酒水的寻常容器,也可当作军事上的简易探听器,埋入地下以监听远方的马蹄声(图3-30)。
建筑用陶自春秋战国以来即已大兴,并从传统制陶作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行业,至秦汉时期更是达到了鼎盛。秦汉两朝“宫阙万间都做成了土”,大型建筑留存于世的只有残砖破瓦,但即便是这些“残破”的秦砖汉瓦,从其形制和数量上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两代建筑当时那种宏伟壮阔气势。秦汉陶砖的种类比春秋战国时期有所增加,除传统的铺地方砖和空心砖外,还出现了画像砖、楔形砖、子母砖等新品种。空心砖砖体坚实耐压,承重、防火、隔热、隔音功能俱备,表面常模印有方格纹、米字纹、平行线纹、太阳纹和铭文,或浮雕刻划龙凤纹、狩猎纹等。秦汉的瓦当多见于圆形,纹饰主题分动物、云纹和文字三大类,表现手法自然生动,尤其是汉王莽时期流行的四神瓦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护佑四方的神灵委身于圆形瓦当之中却不失灵动,围绕着中心圆点或昂首张口,或振翅欲飞,大气生动且形神兼备,体现了制作者极高的设计才能(图3-31)。
图3-29战国瓦当
图3-30秦代茧形壶
图3-31汉四神瓦当
(二)殡葬冥器
秦汉时期陶器工艺的重要成就集中体现于殡葬冥器,特别是随葬陶俑的设计与制造方面。
秦始皇好大喜功,刚即位便强征70万劳工为自己修建陵墓,他在位36年,陵墓也修建了36年,并在死后由秦二世胡亥继续主持修建多年。骊山陵占地50多平方公里,工程规模空前绝后,秦始皇除了大兴土木,还贪得无厌地将无数奇珍异宝统统纳入陵内,甚至连修陵劳工、刑徒和宫女等也悉数殉葬,妄图在死后冥界继续受用生前的一切财富和权力,这其中自然包括其现实军队的翻版——闻名于世、数以万计的兵马俑。兵马俑是秦始皇征调六国数千陶工和雕塑匠耗费十余年时间制作完成的,由军吏俑、轻装武士俑、甲士俑、骑兵俑(轻装、着甲)、弓弩俑、驭手俑及陶马俑等构成,分三个坑埋葬,车、步、骑混编,全都按照秦朝军队的实际作战阵列排布,目的是再现他生前指挥千军万马所向披靡的雄壮气势。兵马俑的造型写实,比例准确,人物形象逼真、姿态生动;在制作时模制、捏塑相结合,即先以泥条盘筑和多次覆泥批量模制头、手、身躯、底座的粗坯,然后结合捏塑、贴饰、刻划等方法表现五官、发须、冠饰等细节,最后再整体入窑烧制。这样既能保证制作流程的高效有序,也不失人物个性的生动表现。从出土实物来看,兵马俑的年龄与身份特征明显,尤其是容貌和发饰细节,几乎是千人千面(图3-32)。例如,俑的发髻,有圆、扁两种造型,其中圆髻又分为单台、双台和三台三类,具体到发辫的盘扎方法,又有丁字、倒丁字、卜字、大字、一字等多类。这种不遗余力表现细节的风格同当时的社会风尚不无关联:秦人十分看重受之父母的毛发,若非犯罪获刑绝不随意削刮,平时都整齐地梳扎成各式发髻。彩绘也是兵马俑制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同彩绘陶一样,兵马俑是烧成后再赋彩,所以色彩不易保存,现今博物馆中陈列的兵马俑皆因彩料氧化而呈灰色。兵马俑的色彩有褐、粉红、朱红、粉绿、紫、天蓝、百、黑等十余种,分别表现铠甲、衣、鞋、手、脸、发等部位,有意思的是,除了不同军阶的俑在色彩上有所区别外,同级俑之间衣裳、护腿、围领、袖口的色彩也不尽相同,说明秦朝军队除铠甲外并没有统一的军服(图3-33)。
两汉时期,庶族地主经济实力大增,他们受道教灵魂不灭思想的影响“视死如视生”,希望死后仍能似生前一般纵情享乐;加之统治者大力提倡孝道,“崇饰丧祀以言孝”的观念四处散播,最终导致“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的厚葬之风盛行,从帝王将相、富豪商贾直到黎民百姓,社会各阶层无不倾其所有大肆厚葬。豪强地主们除了按照现实建筑的格局营建结构复杂的墓室,还令工匠煞费苦心地将世间几乎所有的事物,大至楼阁庭院、车船井田,小至鸡鸭鱼鹅,与乐舞百戏、击鼓说书、朝拜、耕作、庖厨等生活场景一并,悉数做成随葬陶塑。这些冥器大多塑造得简单随意,造型夸张有趣,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是汉代生活的形象再现(图3-34~图3-36)。
图3-32秦始皇兵马俑的容貌差异
图3-33秦始皇兵马俑的色彩
图3-34汉代陶楼与陶水井
秦汉两代文化渊源有异,前者多继承了中原周文化,而后者更倾情于楚系文化,这种差异自然导致两者艺术创作面貌的不同。汉承秦制,帝皇王公的墓葬虽延续了秦代的兵马俑陪葬制度,却没有被动继承其严谨写实的再现性风格,而是普遍带有一种写意夸张的造型特点和浪漫主义色彩。如1984年发现于江苏徐州狮子山汉楚王刘戊陵的彩绘兵马俑,共四千多件,衣冠配饰各不相同,分官吏俑、卫士俑、甲士俑、弓弩俑、车马俑、发辫俑等十余种,排列成威武肃穆的军阵。这些俑以模制为主,尺寸不大却都身形修长、面容秀丽,特别是面目表情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十分细腻丰富,有的蹙眉凝思,有的悲戚欲哭,有的威风凛凛,有的朴实憨厚,各个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与秦俑冷俊僵硬的表情截然不同(图3-37)。此外,在陕西咸阳杨家湾、西安阳陵和山东济南危山等地也先后出土了汉代兵马俑,规模、造型风格总体上与狮子山陶俑类似,其中阳陵的裸体陶俑较独特,在制作时结合了陶塑、彩绘、木雕、纺织等方法,头、身体和下肢为陶泥模制,通体涂染红色,木制的手臂可以灵活地安装和取下,以方便为俑加穿铠甲或华丽的丝绸衣裳(图3-38)。
图3-35汉代说唱俑
图3-36汉代陶猪圈
图3-37徐州狮子山汉墓兵马俑
图3-38徐州狮子山汉墓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