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原始建筑文化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统称,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设计门类。史前建筑是在人类与自然抗争共生的过程中日渐形成的,早期阶段的建筑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适应,多为稍加修整的天然岩洞、土穴或巢棚。以天然洞穴为居的现象在中国南北两地的考古中都有发现,是一种普遍现象,巢棚系以植物枝条搭成的简易居所,多应用于低洼潮湿地区;中后期的建筑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决心和能力的体现,不仅在地址选择上更为科学合理,而且形成了较成熟的构筑技法和丰富的建筑形式体系。
中国疆土辽阔,从南往北,自西向东,各地气候、地貌和水文特点差异显著,这直接造成了人类抵抗自然力的第一道屏障——建筑的类型多样化的基本格局。按照自然环境最主要因素的差异,可将中国的地理空间划分为东南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个区域。东部季风区的降水多,湿度高,自然植被丰富;西北干旱区少雨多风,地表干燥;青藏高寒区环境恶劣,植被匮乏,并未形成规模化的史前文明。北方地区的土壤如黄土土质疏松,颗粒细小,经挤压具有较好的紧密性和直立性,可以阻止地下水的毛细渗透;南方地区的土质虽肥沃,但江湖水系发达,所以土地潮湿且易受涝灾的影响。按照南北两地较为明显的环境差异,我们可以将史前建筑分为北方的地穴、半地穴建筑和南方的干栏式建筑两大体系。
一、北方地穴、半地穴建筑
中国北方地区的原始居所类型以黄河流域的地穴和半地穴式为主要代表。
地穴式建筑出现相对较早,其建筑结构一般由垂直或横向掏挖的洞穴和洞口掩盖的柴草棚顶两部分组成,横向掏挖的洞穴类似于今天的窑洞,而垂直掏挖的竖井状洞穴在无木质框架结构支持的情况下却能长久不垮塌,这无疑得益于黄土特有的品质——土质细密且含有碳酸钙成分。随着原始先民营造经验的完善,地穴式建筑逐渐被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所取代。
半地穴式建筑由地穴式建筑演变而来,其营造步骤分地下和地表两部分,原始先民首先从地表向下掏挖出一个深度约0.5米、水平直径或边长约2~3米的圆形或方形浅坑,在坑的南边筑一条斜坡或台阶状门道作为入口,接着夯实坑底并将整个坑壁修整平滑,然后在坑穴的中心及边缘掏挖数个小洞以安插立柱,立柱安插好后再在上方搭建茅草编扎的锥形屋顶,同时在四面覆以泥巴和茅草来形成墙体,这样便完成了半地穴式居所的建造。半地穴建筑的高级水平以仰韶文化晚期类型和龙山文化类型为主要代表,仰韶文化类型中的半地穴建筑多营造于河流两岸的台地,群居的氏族生活使得其建筑也呈现出多种特色。
其一是建筑空间类型细化,建筑平面以长方形和圆形为主,内部空间的安排由早期的单一空间转变为多个房间分隔,体现了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同时,根据柱基位置的变化也可以推断出其屋顶形状,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如代表仰韶文化建筑顶峰的大地湾遗址编号F901的建筑,规模宏大,总面积达四百多平方米,内部空间安排复杂,分为主室、东西两侧室和后室,以中轴线为对称,各子空间之间前后呼应、主次分明,具有宫殿式建筑的典型特征。又如龙山文化类型的半地穴式建筑,出现以两个长方形相连的“吕”字形套间,反映了父系社会以个体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生活格局,而普遍存在的地窖则为家庭私有财产的贮藏提供了保障。
其二是木骨泥墙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所谓木骨泥墙,系指在树枝编扎的墙体框架外整体涂抹泥巴的营造方法,这种筑墙技术不仅提供了密闭性和保暖性较好的内部空间,而且防火隔潮,并能承担分解一定的房顶重量,从而为半地穴式建筑向地表建筑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三是村落聚集建筑群的形成。如陕西姜寨的仰韶文化村落遗址,其住房建筑分为多组,每组以一大型房屋为中心环形展开,其排布反映了氏族生活的群居性特点。又如距今六七千年的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的建筑群,不仅建筑区域面积庞大,而且呈现出整体空间布局合理规划的重要特点:村落的南面是居住区,东面是制陶区,北面是丧葬区,以一条壕沟隔离在村外,壕沟同时也发挥着对外防御的作用。
其四是新型建筑材料的发明和使用。如考古证实龙山文化类型建筑曾使用土坯砖砌墙,并广泛采用了白灰涂抹的技术——以人工烧制的石灰均匀涂于建筑的地面来获得防潮和清洁的效果。前述大地湾F901建筑主室地面还铺有类似于混凝土的铺料,其强度居然不亚于当今100号水泥砂浆铺就的地面,先民的建筑材料应用水平不得不令人惊叹。
二、南方干栏式建筑
中国南方地区的建筑类型以干栏式为主,所谓干栏式,系指首先在地面上栽桩架板,再在上面铺架房屋的建筑营造方法。干栏式建筑的产生主要源自于南方多雨及多洪易涝的气候特点,原始先民为了避免地表潮湿以及毒虫猛兽的侵袭而有针对设计出这样的建筑类型,其主要建筑技术包括木构架、榫卯结构等。干栏式建筑特别适合于南方的气候,即使在今天,在不少南方地区的村落甚至东南亚地区都还有着广泛的应用。
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建筑是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主要代表,考古人员在其第四文化层底部发现有大量的带有榫卯结构的构件以及柱、梁、枋、板等干栏式建筑痕迹,其中已发掘的一座较大规模建筑长约23米,进深约8米,内部可分为多个房间,外部设有走廊。河姆渡文化建筑的营造步骤是先在地表打入一定数量的木桩,在桩上架设横梁,然后在横梁上铺设木地板(该遗址发现有企口地板)作为建筑基础,再在上面立柱为墙,并以细直的树枝构建“人”字形屋顶,最后再以编好的芦苇席围贴建筑表面。干栏式建筑的营造牵涉大量木材加工作业,而原始河姆渡人所使用的仅仅是简单粗陋的石制工具,其工作量可见一斑;另外,从建筑选址、取料、加工直至具体搭建,整个过程不仅需要大量人员参与,而且必须有专人负责周密的前期规划和灵活的过程组织协调,否则难以实现复杂的建筑结构,由此看来以河姆渡文化类型为代表的干栏式建筑技术要高于黄河流域,代表了较高的史前建筑水准,并为后期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