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前言
服装美学,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走过近四十年的历程。
然而,什么是服装美学?这个问题我问过太多的人,答案往往是不一样的。这些人包括美学专家、时尚达人、媒体大咖、企业家、白领丽人、学生和普罗大众。对于一门学术性极强的国家一级学科与大众生活如此通俗的时尚领域交叉而孕育出的服装美学,人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就不奇怪了。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杭州第一次听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孔寿山教授讲服装美学,结课后获孔老赠诗一首:“赤橙黄绿青蓝紫,燕瘦环肥各相宜。服饰自来非小道,衣冠王国重容仪”。那时对服装美学的理解还只是服装文化、服装史论以及较为简单的服装审美。后来,随着众多研究者的加入,服装美学的知识结构呈百花齐放的状态,学设计的、学史论的、搞文化的、做时尚的等,他们从各自的角度,编写了服装美学教材,对于美学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是,随着学校学科的不断细化,色彩、设计、史论等学科成了独立的科目。那么,基于现代和未来,又要兼顾大众的学习和阅读的服装美学,究竟如何架构知识体系,似乎永远是一个动态的值得研究的新问题。
我在2000年6月出版第一版《服装美学》教材,当时的研究为后来几次再版奠定了相对风格化的基础,那就是以经典美学为基本架构,在美论、美史、美感、美育及艺术论的基础上阐释服装学科相关领域的应用,直到本次再版,不断丰富其中的内容。除了图片的更新,细节的补充优化,还将穿衣打扮、行业应用等内容做了补充,尤其是有中原工学院吴志恩老师加入编写的第四章、第六章和第九章,更使本版锦上添花,在此表示感谢。
今天,服装美学的样子,仍不失基础美学的框架,但却更加丰满、更加成熟,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新人出来斧正,这也是我所希望看到的。而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算是我对服装基础理论的最后贡献吧。
再次感谢16年来这么多的院校和同学、读者对《服装美学》的支持和关爱。尤其是在当今“大众创业、全民创新”的时代,在智能化社会、互联网+、资本市场化的大趋势中,服装美学的学习也不可能仅仅在一个“学术孤岛”上存在。如有意愿探讨本学科与个人创业的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切磋共研。
吴卫刚(教授)
郑州轻工业学院
2017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