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衫制板·工艺·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过程三:制图

一、女衬衫前后片制图(图1-4)

图1-4

1.后衣片

(1)后中线:画出的基础直线。

(2)上平线:垂直于后中线。

(3)后领宽线:按N/5,由后中线量进,作后中线的平行线。

(4)后领深线:取2cm,由上平线量下,作上平线的平行线。

(5)下平线(衣长线):从后直领深点往下量后中长尺寸,作上平线的平行线。

(6)后腰节线:从后直领深点往下量背长规格,作上平线的平行线。

(7)袖窿深线(胸围线):从上平线往下量B/6+8~8.5cm。

(8)后肩斜线:从横领宽点按15∶5.5的比值确定肩斜度,做后肩斜线。

(9)后肩宽:从后中线量肩宽1/2与后肩斜线相交。

(10)后背宽线:按B/6+2.5cm,由后中线量进,作后中线的平行线。

(11)侧缝直线(后胸围大):后中线与胸围线处相交点往右量B/4-0.5cm+圆,作下平线的垂直线。

(12)侧缝弧线:在腰节线上,侧缝直线偏进1.2cm;在下平线上,侧缝直线偏进2cm,起翘3cm,画成流畅的弧线。

(13)底边弧线:画成顺畅的弧线,同时保持与侧缝线垂直。

(14)后腰省:距离后中线10.5cm,作后中线的平行线,省尖点超过胸围线3cm,腰省收3cm的量,下摆收1cm。

制图完成后,须检查核对胸围的尺寸,若是由于衣片收省后引起胸围量的不足,需在前衣片或后衣片中补足。后面的款式制图相同。

2.前衣片

(1)上平线:在后片的基础上抬高0.6cm做平行线。

(2)前中线:垂直相交于上平线和衣长线。

(3)前领宽线:取N/5-0.3cm,由于前中线量进,作前中线的平行线。

(4)前领深线:按N/5+0.3cm由上平线量下,作上平线的平行线。

(5)前肩斜线:按15∶6的比值确定肩斜度,由前横领宽点量进。

(6)前小肩长:取后小肩长-0.5cm。

(7)前胸宽线:按B/6+1.5cm,由前中线量进,作前中线的平行线。

(8)侧缝直线(前胸围大):按B/4+0.5cm,作前中线的平行线。

(9)胸高位:上平线往下量24~25cm,前中量9~2.5cm两点相交为胸高点。

(10)基础胸省量:袖窿深与胸围线交点垂直往上量3cm(可变量),作出基础胸省,并与胸高点连接。

(11)止口线:往右延长前直领深线1.4cm(翻门襟宽\2),作前中线的平行线。

(12)胸高点定位:纵向,从前肩颈点往下量取24~25cm。横向,从前中线往左量9~9.5cm,它们的交点即为胸高点(BP点)。

(13)定腋下省位置:从腋点a开始沿着侧缝线往下量取6.5cm为b,再往下量取省量3cm到d,同时找bd的中点c,连接cBP点。离开BP点往省道方向截取3cm,然后连接bfdf;反向延长bf使之与df等长,最后连接a′bbccd(图1-5)。

(14)侧缝弧线:在腰节线上,侧缝直线偏进1.2cm;在下平线上,侧缝直线偏出2cm,起翘3cm,画成流畅的弧线。

(15)底边弧线:画成流畅的弧线,同时保持与侧缝线垂直。

(16)作腰省:经过BP点往下作垂线,分别与腰节线、下平线相交,腰省量取2.5cm,下摆收1cm,省尖点离开BP3cm左右。

(17)定翻门襟宽:往左作止口线的平行线,距离是叠门宽的两倍。

(18)门襟纽位:第一粒纽位处于下领前端,第二粒纽位处于前中线上距前领深线6cm,末眼距底边14cm,中间各纽位平均分布,扣位为纵向。

二、袖片和零部件制图

图1-5

1.袖片基础线结构制图(图1-6)

图1-6

(1)上平线:作一条基础直线。

(2)下平线(袖长线):取袖长减袖克夫宽,平行于上平线。

(3)袖中线:垂直相交于上平线与下平线。

(4)袖山深线:由上平线往下量取AH\3(AH指袖窿弧线总长),作一条平行线。

(5)袖肘线:由上平线往下量取袖长\+2.5cm,作一条平行线。

(6)前后袖斜线:分别量取前AH和后AH的长度作前后袖斜线。

(7)袖口大:取袖克夫大+褶裥量,即大、小袖衩宽+装大、小袖衩的缝份,以袖中线为中点两边平分。袖口中的1.75cm,指的是装大、小袖衩引起的增量(不同袖衩宽所引起的增量也不一样)。本款衬衫大袖衩宽2.2cm、小袖衩宽1cm;一般情况下,装大、小袖衩的缝份是大、小袖衩宽的一半,可以参考公式进行计算,即1.6cm。

(8)袖底线:分别将前、后袖口大与前、后袖宽点连接形成袖底缝。

(9)袖山弧线:过袖山顶点和袖宽点画弧线与袖山斜线相切。

(10)袖口裥的定位:袖中线偏右1cm为第一个裥的起点,然后往左量取2cm为第一个褶裥;再往左2cm为裥距,继续往左2cm为第二个褶裥,最后往左量取2cm为袖衩位置。

2.领子的结构制图(图1-7)

图1-7

3.零部件的结构制图(图1-8)

图1-8